人生感悟诗句书法汇集66条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人生感悟诗句书法汇集66条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笔墨纸砚描绘山水诗乡梦,多彩宣城争创“中国书法城”。

3、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

4、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书法艺术。

5、点到为止,一字千金。

6、读诗千首,挥毫万字。

7、富有生机就是美。

8、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

9、翰墨怡且乐,书法寿而康。

10、弘扬传统,书写卓越。

11、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演绎书法神奇魅力。

12、画笔描绘美好未来,色彩绘就壮丽人生。

13、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

14、苦攻中外古今万卷书,巧绘人情物理千张画。

15、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16、练好硬笔书法,传承汉子文化。

17、练一手好字,传一代文明。

18、练中华书法,承传统文化。

19、美术可以表现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20、泼墨造物,笔下生花。

21、人人学书法,共创新世纪。

22、如诗如画山水多彩地,共创共享“中国书法城”。

23、如诗如画新天地,锦上添花书法城。

24、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25、书法宣城,精彩人生。

26、书法有路勤为径,墨海无涯苦作舟。

2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28、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

29、提高精神内涵,陶冶高尚品质。

30、为您点亮艺点灯光,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3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2、文房四宝之乡魅力无限,中国书法名城精彩有约。

33、文宗秦汉,楷法晋唐。

34、羲之笔下千秋韵,兰亭地上万种情。

35、相约文房四宝故里,共创“中国书法名城”。

36、写好硬笔字,为人生添色彩。

37、写漂亮字,做优秀人,字如其人。

38、写漂亮字,做优秀人。

39、写气质人生,扬祖国精华。

40、心系书协,振兴东华。

41、一手好字,得益一生。

42、一手好字,相伴一生。

43、一手好字,一生成功。

44、一手漂亮的硬笔笔,能让人赏心悦目。

45、硬笔精雕细刻出精品,书法千锤百炼铁成金。

46、硬笔书法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47、中国书法,字里千秋。

48、字好一半文,文好显灵魂。

49、书法宣城,精彩人生。

50、人人学书法,共创新世纪。

我看到以前的字是歪歪斜斜,没有一点精气神,他们像是一个个老人,毫无生气的躺着,一度让妈妈和老师头疼。后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暑假书法辅导班。从入笔开始练习书法,一笔一划学习写字。书法老师说过:“书法是个奇妙的东西,当你专注结果,急于求成时,它便离你越来越远;当你专注于过程和细节时,它变紧紧跟随你迅速成长。”我按照老师的要求,一笔一划的练习。一个月过去了,我写的字越来越漂亮了。

学习书法是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的过程。学习就是先学知识后练习,比如人生: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一定是先学习做人的道理,然后才能把事情做好,最后才能成功。任何事情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步走向成熟的。想要写好字,最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刻苦练,而且要多练,俗话常说:“熟能生巧”,多练才能更加掌握,更加灵活运用,如果不刻苦,那么再多的练也都是无用功。我们所遇到的事不可能件件都完美,件件都顺心,好事多磨,也需要经常实践。事和字是一样的,想要写一手好字,就需得多练;想要遇到一件好事,就得多刻苦,才能成功。我参加了书法班,认真练习了书法后,每次考试因为我的试卷卷面整洁、字迹清楚而增加了不少的卷面分,我还参加了学校的书法比赛,获得了奖状,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通过学习书法,我明白了,书法之如人生,必须一笔一划从零开始,不能夸夸其谈,急于求成。无论我们学习什么科目,都要脚踏实地,认真仔细的听好每一节课,透彻理解每一个细节,最终才会有好的成绩。学习就像垒长城,需要一砖一瓦的垒砌,不可像空中楼阁。 我以后还要向练习书法一样,认真踏实的学好每一个科目,做好每一件事,也希望天下学书法之人都有所得,所有追求美好人生的人们都获得成功和快乐。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一门古老而奇特的艺术,而且能够启迪人生、丰富人生,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是传统、精神和民族的特征。

俗话说:字如其人。不同的人写出的是不同的字,如:贤哲之士的字,温和醇厚;英雄豪杰的字,沉着刚毅;脱俗奇人的字,磊落洒脱;文人学士的字,清俊秀丽……

智慧一:曲则全,枉则直

要想学写字,必先学做人。做书忌僵直之线,讲求一波三折。做人也是如此,直则易折。老子曾说过:曲则全,枉则直。因此,为人处事,做人做书都要讲究艺术,讲究曲线美。曲能生气,也能贮气;曲则有情,曲则生韵。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且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他的奶妈,自以为是皇帝养母,故经常在外仗势犯事,汉武帝就要依法严惩。奶妈只得求助东方朔,东方朔说,这件事靠嘴巴讲是没有用的。于是他告诉奶妈,等皇帝下命令要办你,你被拉下去的时候,什么也不要说,但要走两步,便回头看看皇帝,走两步,再回头看看皇帝,切记你什么都不要说,这样,或者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当皇帝下令拉下奶妈时,奶妈照做了。东方朔站在旁边骂道:你这老太婆是不是神经啦,皇帝已经长大了,还要吃奶吗?你快走吧!东方朔这么一说,皇帝听了很难过,自省,结果将奶妈释放了。正是东方朔运用了“曲而全”的艺术,不仅救了奶妈的命,而且还消除了汉武帝后来的内疚之情。

曲直之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直来直去,往往是行不通的。这和书法是一样的,“无往不复,无垂不收”,不能老是横和竖,不用“使转”。当然“使转”过了头,字中尽是些圈圈眼眼,就太俗了,人也就变得滑头滑脑了。

智慧二:平淡自然,宠辱不惊

书法在笔法上,讲求“藏头护尾,力在字中”,做人就要“刚柔并济”;讲求“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笔上要“藏露互见,方圆并备”,做人要能上能下,能屈能伸;结字上,讲求“重心平稳”,做人就要稳重,不要轻浮;结字要“点画呼应,顾盼有情”,做人要讲信任,和睦相处。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其著的《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段精辟的论述,不仅揭示了学书的道理,而且还讲出了人生哲理。学书有成的人,大都经历了“平正—险绝—平正”的这样一条艺术道路。做人也是如此,我们度过了规规矩矩的童年、少年,有时觉得生活无聊呆板也无可奈何;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始知自立自主,屡有奇想,敢做敢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却有步入歧途的可能;到了阅世颇丰,思想成熟的中年、老年,则有看透,有彻悟,宠辱去留,无所动心,就有一种临风自笑的.雍容。

一个人和一幅字一样,险绝已经做到了,还要复归平正。字不要过于巧,巧过了头就俗,字要求变,但不能求怪。人也不必“锦上添花”,要平淡自然,宠辱不惊,但要达到这种地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一个民间笑话,说的是一个老童生考状元,屡考不中。步入中年了,一次和儿子同科应考。一天,儿子看榜回来,高兴地敲门大叫:“爸爸,我考中了!我考中了!”这时,老子正在关门洗澡,便在房内大斥道:“考中了,有什么了不起,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太沉不住气了,大吼什么?”儿子又轻声细语地告诉老子:“爸爸,你也考中了。”老子听了,高兴极了,欣喜若狂,夺门而出,大声呵斥儿子道:“你为什么不早说?”儿子一惊:“爸爸,你怎么不穿裤子?”……

一个人要做到“宠辱不惊”,难啊!孟子说得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为大丈夫也。一个人得意也好,失意也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总是那个样子,这是最高境界的修养。

智慧三:写自己的字,走自己的路

古人说:书品即人品。品味一幅书法作品,是能够从中看到书家的人格品性的。流畅的书写反映出随和与机灵的性格;生硬的书写则表达出富有进取心和泼辣的风格;断续的书写说明直观感觉能力好;爱写草书则表明逻辑思维能力强;字里行间,间隔距离大,则意为害羞或性格孤僻;笔锋上斜表现出感情奔放;笔锋下斜则为消沉和压抑的象征。

王羲之的行书,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遒劲媚逸,萧散平和;颜真卿之书,雄劲独出,格力无纵;柳公权的字,筋张骨露,险中生态;赵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