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瑟的诗句收集60句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第二个字是瑟的诗句收集60句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

看来,玉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

(一)

冀遇知音断素弦,

飘蓬江海不知年。

眠舟月夜逐清浪,

策蹇田畴闻野鹃。

山外斜阳盈远树,

渠边草舍绕孤烟。

乡音俚曲皆嘉韵,

琴瑟天成自浩然。

(二)

雨冷香寒抚楚弦,

长萧谁弄共芳年。

锦书犹契挥湘管,

残梦依稀落蜀鹃。

把酒西窗思倩影,

沉情律韵望晨烟。

琴声诉尽心中事,

调纵无谐却释然。

(三)

铮铮秦瑟续弓弦,

跃马操戈十数年。

逝羽如蝗歼敌首,

归心似箭寄春鹃。

荒原瀚草吞红日,

大漠惊沙覆紫烟。

翦息胡风葱岭外,

雄关永戍亦欣然。

(四)

东风款动子期弦,

山水依依渡绮年。

归燕还巢寻旧户,

耕牛待策盼鸣鹃。

一帘细雨拂阶草,

半缕余霞挽灶烟。

漫地茵茵天色染,

阡花点点竞油然。

(五)

脂笋轻移调玉弦,

隔墙掩卷正韶年。

提毫半阕相思赋,

浸墨一翎啼血鹃。

琴瑟遥遥皆入耳,

笺书册册欲焚烟。

推窗只待卿垂目,

静对芳楼枉默然。

(六)

结庐溪畔弃丝弦,

修竹为邻以尽年。

偶钓荒渠惊宿雀。

常樵野坳望翔鹃。

疏星淡月升岚霭,

落日长霞入翠烟。

秉烛夜观书与剑,

尘硝随我岂安然。

1、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2、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3、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王维《栾家濑》

6、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7、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秋歌》

8、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10、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1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13、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白居易《秋雨夜眠》

14、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窦巩《秋夕》

15、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

16、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杜甫《秋雨叹》

17、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

18、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19、地卑多雨润,天暖少秋霜。——戎昱《成都暮雨秋》

2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21、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

22、宴罢兰堂肠断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23、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温庭筠《细雨》

24、空庭相和秋雨。又南城罢柝,西院停杵。——王国维《齐天乐》

25、肩舁仍挈榼,莫怪就君来。秋雨经三宿,无人劝一杯。——白居易《雨中访崔十八》

2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27、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28、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白居易《司马宅》

2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30、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团扇先辞手,生衣不着身。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白居易《雨后秋凉》

31、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白居易《雨后秋凉》

32、尘起一月忧无禾,瓦鸣三日忧雨多。——陈与义《秋雨》

33、湿屈青条折,寒飘黄叶多。不知秋雨意,更遣欲如何?——白居易《雨中题衰柳》

34、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杜甫《秋雨叹》其一

35、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延伸阅读]

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