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身为社会人诗句总汇86条

时间: 2023-12-19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从此身为社会人诗句总汇86条

1、《嘲鲁儒》

唐·李白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道上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2、《绝句》

唐·杜甫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3、《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4、《杂作》

明·董应举

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

事亲能若此,岂不成孝子。

5、《白鹭》

宋·唐庚

说与门前白鹭群,也须从此断知闻。

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

6、《聊斋》

你也反腐败,他也反腐败,

喜怒哀乐一起都到心头来。

奇也不必奇,怪也不必怪,

五子登科--总比两袖清风更可爱。

台前发宏论,幕后发邪财,

几分庄严、几分虚伪、几分坚定、几分徘徊、

此中奥妙,谁能解得开。

7、《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诗经·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9、《七步诗》

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咏史》

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原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居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11、《咏针》

清·文映江

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

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12、《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江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3、《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醉翁之际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虎啸龙吟凌云志,落花流水平常心。

3、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4、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6、丹青不知老之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9、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

10、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口乐意莫生嗔。

1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2、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13、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4、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1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6、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7、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1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9、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

20、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2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22、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3、涤虑洗心名利少,闲攀蓼穗蒹葭草。

24、人无情趣官多贵,案有琴书家必穷。

25、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

26、散发乘夏凉,荫下卧闲敞。

27、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2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9、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3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1、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32、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

3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4、慷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35、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

36、丈夫贵功勋,不贵爵禄饶。

3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8、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39、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

4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1、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42、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43、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

44、寻常衣食随时度,分外资财莫妄求。

45、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

46、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47、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48、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49、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50、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51、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52、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53、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

5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5、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爱亦无怖。

56、一觉安眠风浪俏,无荣无辱无烦恼。

57、若使当时成大厦,也应随例作灰尘。

5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59、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

60、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61、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

6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63、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64、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65、他生莫做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66、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67、为人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实。

68、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6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70、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71、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72、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

73、因过竹院闻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7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75、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白居易《斋月静居》

76、安禅未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77、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

7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79、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80、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白居易《赠吴丹》

定风波

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②吟啸:吟咏啸歌。 ③芒鞋:草鞋。 ④向来:此处为“方才”之意。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4分)

(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答案:

(1)谓“任天而动”即自然景物引发、牵动人的主观情感。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实指人生亦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如政治生活的风浪),而这一切终会过去,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这便是作者的“以曲笔直写胸臆”。(本题3分,答出“任天而动”的意思给1分,结合作品分析曲笔表意给2分。)

(2)(示例一)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蓑衣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人语”。(示例二)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本题3分,能结合作品自圆其说即可给分。若认为“旷达人语”与“归隐人语”二者皆有,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1)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人生哲理。请结合词的上片,作简要赏析。(3分)

(2)比较“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和“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谈谈本词主人公的形象特点。(3分)

(3)上片哪些词语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

(4)你如何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

参考答案: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写出性情,穿林打叶声,既是眼前实景,又何尝不是作者在官场多遭打击的写照,“何妨”句是前一句的自然延伸,徐行又吟啸,增加了挑战色彩,“谁怕”就更见出作者坦荡胸怀。“一蓑烟雨任平生”,既豁达,又无奈。人生遭遇挫折,像遭遇风雨一样自然,不必害怕,顺其自然,“山头斜照”自有到来之时。

(2)“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不畏严寒,不惧官场黑暗,傲然独立,突出的是“孤傲”;“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体现出的是“淡泊”;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面对挫折打击,能自我解脱,显示出的是“旷达”。

(3)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

(4)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⑴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麽人生态度?

答案: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面对人生苦难之时,无喜无悲、荣辱皆忘、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⑵ 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这种人生态度的?

词人写眼前景寓心中情;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同时还采用一语双关的手法,词中的“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暗指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全词将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日常生活小景中,令人领略不尽。

⑶上片连续用了“莫听”“何妨”“谁怕”“任”等词语,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

答案:上片连续用了“莫听”“何妨”“谁怕”“任”等词语,写出了苏轼面对自然风雨时的从容的心理感受,也写出了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旷达和乐观,进而言之,这便是面对苦难时一种可贵的超脱精神。

4.能表达本词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山头斜照却相迎”中的“相迎”运用了修辞手法,请你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6.词的末尾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独特感悟和性格?(4分)

参考答案:

4.一蓑烟雨任平生(2分)

5.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相迎”一词,表现出诗人经过风雨之后,感受到夕阳斜照给他带来的雨后清新的喜悦(大意相同即可)(2分)

6.这两句表达出诗人独特感悟是: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程何尝不是如此! 一切政治风雨都会过去,经过了阵风骤雨的洗礼,得到的常常是轻松与平静。表现出诗人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及其超脱的人生观(大意相同即可) (4分)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风很大,雨点很猛,穿林打叶,风声呼叫,面对这样的情势,一般人都会惊惶失措的。可是作者是怎样的呢?他做了些什么事情?

答:他不慌不忙,一边吟唱长啸,一边慢慢走路。

2、作者对于这种在雨中漫步是怎样看待的?由此可见出他怎样的心态?

答:作者认为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在雨中漫步比骑马还要轻快,这风雨有什么可怕的?表明了他泰然自若、悠闲自得的心态。

3、词的第一句写到了“穿林打叶”之雨,是眼前自然界中的雨,那么,“一蓑烟雨任平生”写的是什么雨呢?作者对这种雨怎么看待?

答:“一蓑烟雨任平生”写的是人生中的风雨,作者对人生中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体现了他坚强、乐观的精神。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照应小序中哪一句?

答:照应小序中“已而遂晴”这一句,这是眼前实景实写。

5、如何理解“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

答:表层,回头看刚才风雨吹打的地方,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遇到多少喜悦,都是无所谓的,写的是作者心灵的天空无风无雨。这里运用了一语双关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

这首词写苏轼在路途中遇到下雨的事情,但他却从这芝麻大的小事中想到了人生,从而写到自己的处事态度,这叫什么写法?试做分析。

答:以小见大。词中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却表达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写作背景】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却使苏轼得了一场病。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

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