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的幻象

科迪的幻象

《科迪的幻象》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篇幅最长的作品,被他评价为“一本充满青春气息的书”。该书用实验性的写作手法再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凯鲁亚克和尼尔·卡萨迪(即科迪)的旅行经历,并记载了二人多次真实对话。第一部分让读者了解《在路上》成书的缘起,第二部分是凯鲁亚克和 科迪之间关于垮掉派生活方式的对话实录,第三部分是凯鲁亚克以想象创作的二人对话,回忆了与科迪一起经历的旅行。该书是读者了解他们的观点互相对抗、碰撞的第一手资料。正文后附有艾伦·金斯堡对这部作品的细致解说与评价。

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一部剧作,叙述凯鲁亚克文学作品中的著名人物,也是他的另一个自我——主人公杰巴克作为一个切入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中,辐射了美国上世纪50年代一大批年轻人的心态。 书中的巴克时时刻刻想抓住生活的实在享受,只追求当下,实则他们的思想在绝对自由的躯体里得到升华,在美国战后的忧伤失望中,予以世人面对现实的勇气。这也是当时美国“垮掉一代”的典型特征。这个剧本从文本与思想上都与杰克·凯鲁亚克的经典作品《在路上》相互辉映。

最后的沉思

最后的沉思

《最后的沉思》这部遗著收录了彭加勒在最后的科学生涯中就数学和科学以及它们的哲学所发表的九篇文章和讲演,其中包含着他的一些值得注意的见解。 规律的演变一文就自然规律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考;空间和时间讨论了相对性问题;空间为什么有三对这个问题作了新颖的解释;无限的逻辑讨论了罗素的类型理论;数学和逻辑,分析了实用主义和康托尔主义对数学在逻辑中的作用的见解,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是作者临终前不久写的一篇评述性文章,论述了量子论及其应用,阐述了作者独到的观点;物质和以太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世纪之交物理学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最后两篇伦理和科学及道德联盟论述了伦理和科学的关系,说明了科学在道德教育中的重大作用。这些文章和讲演文笔流畅、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值得对科学与哲学有兴趣的读者一读,对从事科学史、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研究的同志,尤其有参考价值。

哲学思想录

哲学思想录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的重要哲学著作。1746年在巴黎匿名发表。全书共62节,从讨论情感在人生活中的作用开始,进而讨论了宗教、上帝、神迹及宇宙论的生成问题。狄德罗在这本书里,是从自然神论的观点来论述问题的。他否定基督教的创世说,反对固定安排和终极论的观点,对天体演化有所预见。不过他仍然承认有神的存在,认为是神给宇宙以推动,使整个宇宙有计划、有条理,按照自然的规律运动起来。不过,神不能创造宇宙,它只能给人以慰藉,产生道德效果。书中把机械论和目的论结合起来,坚持以理论为指导,驳斥了神创说和神迹说,认为这些东西是有人别有用心的捏造,是不足为信的。狄德罗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怀疑论,认为信仰需要充分的证明。对无神论也取一种赞赏的态度。狄德罗的这种思想摆脱了神学的羁绊,鼓励人们研究自然,这是他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期表现形式。书中提出的这些观点,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反对宗教神学,宣传唯物主义,起过重要的作用。 本书中译文由陈修斋译,载于1956年三联书店出版的《狄德罗哲学选集》,1983年由商务印书馆再版。

拉摩的侄儿

拉摩的侄儿

18世纪法国作家狄德罗的哲理小说。 主人公是作曲家若望·菲力普·拉摩的侄儿,作品主要由“他”与作者(“我”)的对话构成。拉摩的侄儿是个潦倒的音乐家,流落于酒吧,或充任家庭音乐教师,借以糊口,最后沦为贵族富翁家的食客,靠阿谀逢迎、出卖尊严来换取一点施舍,而当他稍微顺利的时候又衣冠楚楚、神气十足。他一方面有很强的理智和清醒的自我认识,痛感自己的懒惰、卑下和堕落,却又仍然过着那种作践人格、可怜可悲的生活,无力自拔也不愿解脱。他有很高的艺术才能,知识丰富,见解深刻,对社会的不公、金钱的罪恶、风气的败坏都能作出尖锐深刻的评论,但自己也要去做“最蛮横无耻的流氓”,采用卑劣的手段去攫取个人利益,否认一切信仰和道德原则,奉行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 拉摩的侄儿是一个十分复杂、充满矛盾的人物,他对社会现实有不满和批判,但自身又是这个社会结出的恶果,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这正是当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复杂尖锐的矛盾的反映。作品因其深刻的剖析而被恩格斯称为“辩证法的杰作”。

修女

修女

法国作家狄德罗长篇小说, 1760年成书,1796年作者逝世后才正式发表。 小说女人公苏珊自幼被父母强行送进修道院,心灵遭受巨大痛苦和折磨。她不堪修院中穿苦衣、受鞭刑的可怖生活,设法逃出人间地狱,在巴黎隐名埋姓,当了女工,但生活比修道院中略胜无几。 《修女》一方面涉及到宗教内幕,一方面又接触到社会问题。苏珊是个私生女。她的悲苦经历是对资产阶级家庭财产关系的一种控诉。小说还对禁欲主义进行了批判。苏珊说:“修道院比囚禁盗匪的监狱还要可怕4百倍”,那里窒息人性的苦修,会把一个个无辜少女活活“修”死。但作品中有对教会上层分子的美化,这无形削弱了批判的份量。 小说以修女苏珊自述方式写成,读来生动亲切。

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长篇小说。法国狄德罗著。作品采用对话体形式,没有统一的情节结构。于雅克和他主人出外漫游的一路闲谈中,穿插路上的一些见闻和人物讲述的故事,描写下层人民蒙受的苦难、地方权贵的为非作歹以及上层贵族和反动教会的荒淫腐败,广泛揭露了18世纪法国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雅克机智能干,却是个宿命论者,每当发生荒唐可笑的事件,便用上他那句“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口头禅来自我安慰,实际上也是黑暗现实对宿命论的绝妙讽刺。平民雅克精力充沛,而主人老爷却昏庸无能,离开雅克寸步难行。作品通过主仆的鲜明对比及他们之间的一场争论,证明主人必须要有雅克,而雅克可以不要主人,蕴含了新兴资产阶级必将取代封建贵族阶级的寓意。

科学与假设

科学与假设

法国马赫主义者彭加勒的著作。1902年出版。全书除导言外,共分四部分14章。第一部分论“数与量”,包括第一章数学推理的性质,第2章数学量与实验;第二部分论“空间”,包括第3章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第4章空间与几何,第5章经验与几何;第三部分论“力”,包括第6章经典力学,第7章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第8章能与热力学;第四部分论“自然界”,包括第9章物理学中的假设,第10章近代物理学之理论,第11章概率计算,第12章光学与电学,第13章电动力学,第14章物质的究竟。 在这部著作中,彭加勒从算术和几何学,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科学,来论证公约、假设以及感觉关系是衡量科学客观性的标准。在导言中说,假设在科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数学及其相关的科学中,所谓假设就是指公约和定义。 彭加勒说,数和量并非存在于自然界中,它们是我们首创的;几何学的基本原理不是来自经验,而是一种公约;力学虽然比较直接依赖于经验,但还含有几何公设的公约性;物理学虽然同以上各门科学不同,但同样是假设在起作用。在这里彭加勒谈到概率计算,说明“在许多情况中,物理学家的地位有如赌博者,只盼望幸运”,就是说,“一切预见的事实只是大概的。一种预见无论如何稳固,我们决不能绝对确信它不致被实验所推翻”。而概率计算之有意义,在于它承认以一种假设或是常常略含任意性的公约为起点。

伦理学

伦理学

《伦理学》(Ethica in Ordine Geometrico Demonstrata)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677年。 《伦理学》全名为《用几何学方法作论证的伦理学》,该书用几何学的方法写成,认为只有凭理性的能力获得的知识才是最可靠的知识,人有天赋的知识能力,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伦理学》从本体论、认识论开始,最后得出《伦理学》的最高概念自由,为人的幸福指明了道路。可以说,自由是斯宾诺莎哲学的核心和最终归宿。

伦理学体系

伦理学体系

发表于1798年复活节。既是费希特的耶拿哲学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书以知识学原则为基础,从“自我”概念演绎出伦理原则及其实用性,并详细研究了伦理原则的具体应用,规定了人的道德义务。费希特将其“伦理学体系”视作区别于“理论哲学”的“实践哲学”。他认为,理论哲学要阐明一种“必然的思维体系”,即我们的种种表象符合于存在;而实践哲学则要阐明另一种“必然的思维体系”,即存在符合并产生于我们的种种表象,换言之即道德世界符合并产生于我们的伦理原则。根据其伦理学,意识对象首先是自由行动的自我所产生之物,自我单纯地通过概念规定自身,并设定和实现其自身目标。因此,费希特伦理学的具体任务,首先是从自我规定的绝对自我出发,演绎出伦理原则;然后从伦理原则出发,演绎出适用于所有自由的有限理性存在者的具体义务。该书采取了演绎方法,由此推演出伦理学的所有原则。其演绎的出发点即主观与客观同一的完整自我或自我规定的绝对自我,演绎的方向是从主观(概念)到客观(存在)。根据体系要求,费希特将该书分为三编。第一编“伦理原则的演绎”从绝对自我出发,演绎出理性存在者的伦理原则。第二编“伦理原则的实在性和实用性的演绎”力图说明:有理性存在者所组成的共同体是由伦理原则规定的,作为道德规律的伦理原则普遍必然地适用于该共同体。第三编“伦理原则的系统应用或狭义伦理学”论述伦理原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