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单纯信仰”——爱、自由、美
不能在我生命里实现人之所以为人,我对不起自己。在为人的生活里不能实现我之所以为我,我对不起生命。
——徐志摩
“为人”和“为我”,构成徐志摩生命的基本支撑点,而对其中“人”和“我”的最佳注释,自然要推胡适在《追悼志摩》中的一段文字:“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换言之,实现了“单纯信仰”,也就实现了徐志摩“为人”和“为我”的愿望,对得起他自己和生命。
我一直觉得,徐志摩的名声虽然和诗歌有关,但和爱情的关系可能更为重要。因为诗歌和很多人的生活其实没有太多关系,但爱情却是凡夫俗子也心向往之的。徐志摩生命中的女性不少,而且大多是非同凡响的女性,尤其是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正可看作他的“爱情三部曲”的三个女主角。众所周知,张幼仪和徐志摩的婚事是由双方家庭认定的结果,张的兄长和徐的父亲对这个结果都特别满意。从现实角度考虑,张家的社会地位和徐家的丰厚财富可以相得益彰,张幼仪的贤惠务实和徐志摩的风流飘逸也可以适当互补。然而,当风华绝代的林徽因在徐志摩眼前闪现时,他追求真爱情的意识变得如此清晰而坚定,在给发妻张幼仪要求离婚的信中,声称“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离婚乃“自由之偿还自由”的伟大举措。回国后,他不顾恩师梁启超来信的规劝,复信表露“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的爱情宣言。当苦恋林徽因无果后,他的情感转向已是有夫之妇的京城名媛陆小曼,在那本著名的《爱眉小札·志摩日记》中记录着“我只要你;有你我就忘却一切,我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要了,因为我什么都有了”的至情之言。当时的社会对徐志摩这种情爱是有极大争议的,他与陆小曼的罗曼史在北京闹得满城风雨。只不过让后人唏嘘不已的是,破除种种阻力取得“有情人终成眷属”结果的徐志摩和陆小曼,“神仙伴侣”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由于陆小曼生活上的奢侈豪华、挥霍无度和恣意纵情,徐志摩弄得身心俱疲。尽管这个“爱”字在他的生命中显得如此跌宕起伏,但他对于张幼仪的决绝、林徽因的痴迷和陆小曼的狂热以及这些感情倾向的直白、率真和大胆,还是成为一代又一代人谈情说爱的最佳话题之一。
为“爱”不顾一切的徐志摩渴望自由,他在散文《想飞》中道出“自由”的极致状态:“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理想的极度,想象的止境,从人到神!诗是翅膀上出世的;哲理是在空中盘旋的。飞:超脱一切,笼盖一切,扫荡一切,吞吐一切。”
优裕的家庭、丰富的游历和超群的才华,使徐志摩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自由“飞翔”的理想。这个来自浙江海宁的富商之子,从小就性近自然,向往自由,平时无需苦学却成绩甚佳,在作文方面尤善,被誉为聪慧“神童”。因为父亲的厚望和自己的好学,他得以游学中外:在国内,他先后就读于杭州府一中、上海浸信会学院、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国外,他先后就读于美国克拉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在这些堪称著名的学府中,根据父亲的要求和自己的选择,他学过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最后才一头扎入文学。而这最后的“扎入”,正是康桥的洗礼所致。在《 吸烟与文化》一文中,徐志摩道出康桥在他生命中无可替代的意义:“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或许可以说,康桥导引了徐志摩一生孜孜以求的自由之旅,而开启这自由之旅的便是诗歌,于是,诗歌中的缤纷花雨就成了其自由意念的.最佳呈现方式: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雪花的快乐》(1924)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偶然》(1926)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1928)
他抱紧的只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云游》(1931)
从快乐飞飏的“雪花”到你我各自的“方向”,从“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到“云游”, 我们真切地体会到朱自清所谓的“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和陈梦家所谓的“用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出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的诗歌特点,而“生命水”和“灵魂的秘密”的内核正是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徐志摩不仅仅是通过诗文来表达自由意念,在现实的文学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他对自由的追求也呈露无遗,他以“我就是我”的理念办《晨报副刊》:“我来只认识我自己,只知对我自己负责任,我不愿意说的话你逼我求我都不说的,我要说的话你逼我求我都不能不说的”;他以“健康”与“尊严”来显示《新月》的态度: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
如果说“爱”是徐志摩生命的“火”,“自由”是徐志摩生命的“水”,那么“美”就是“燃烧”和“奔流”的最重要的助推器。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的确,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社会生活、艺术领域中都存在美的东西,但“美”的发现需要眼光。康桥给了徐志摩发现“美”的眼光,他用这种眼光来探求他的人生,在异国他乡的游历中,在跌宕起伏的爱情生涯中,在讲求形式的文学作品中,处处是“美”的踪迹。在他诸多的文学观念中,我以为“艺术用美的形式去实现人的生命”和“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唯一的表现”最能体现他对美的一种坚守。在我看来,这两个观念不仅可以用来解读徐志摩的文学作品,而且可以用来解读他短暂但传之久远的人生!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一生追求“爱,自由,美”的理想反映。
《再别康桥》原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后被后人改编成同名歌曲翻唱。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1】
“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朗读者,一段文,一个人。”
《朗读者》每期以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
李白的“朗咏清川飞夜霜”让人们仿若能看到声音的响亮清澈,“朗”是独属声音世界的魅力……
时间流逝,文字成为记录我们的方式,古往今来,那些我们未曾谋面的经历,全都以文字的方式邂逅了。所有的篇章,所有的诗歌,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散文,都是为了被诵读。
愿你在朗读与倾听中,获得新的灵魂,这不但是祝福,更是承诺。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2】
读一封家书
西安交通大学校工会组织“写一封家书”活动获奖职工参与朗读活动,读出亲情,读出温情。
二附院的郑彩霞老师朗读了《写给父亲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女儿对父亲深沉的爱。“时光啊时光,请你慢些再慢些吧”是女儿对上天的祈求,父亲一生劳苦教会孩子们为人要善、待人要诚、乐于助人和回馈社会。
资产公司的曹丽老师朗读了写给在外求学的女儿的一封信《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信中,曹老师用父亲的事迹来教导女儿,满含着对女儿的祝福和期待。曹老师的父亲是陕西省的劳动模范,而自己却是在父亲八十大寿的当天才无意发现这件事情,低调的父亲始终践行着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精神,只有奉献,不求回报。
体育中心的吴玉静老师朗读了写给读小学的女儿的家书《爱国精神代代传》。信中吴老师回忆了爷爷的革命事迹,以此激励女儿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好时光,努力学习。
诵诗歌情怀
2017年3月21日,是世界诗歌日,朗读亭迎来了一批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朗诵者——交大留学生。
“你说你爱上了一个地方,于是你背离了家乡。道路曲折而幽长,一路西行,风云朔怆”南草坪上,来自俄罗斯留学生妮琳的声音温柔婉转,她与其他五位外国留学生一起,接力朗诵着这首校庆诗《你说你爱上了一个地方》。来自世界各国的声音用朗读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交大的爱,“朗读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们因为诗歌聚在一起。”她说道,“我们的语言不同,诗歌散文的表达方式也不同,但是朗读是一样的,都是将自己的故事大声读出来。”
在人群中,一位热爱创作的来自赞比亚的医学院留学生林圭同学引人瞩目,他在朗读亭里朗读的是他自己创作的散文《与青春不止遇见》,追忆他来到中国的留学时光。林圭曾在学校的朗诵比赛里担任主持人,而也正是这次特殊而又令人难忘的经历,给予了他写作的灵感。林圭谈到,“主持人的经历让我在中国、在交大的生活丰富多彩,这段时光令人难忘也令人回味,所以我希望能够用文字来记录生活,用汉语来讲述我在中国的故事。”他希望把这次朗读送给自己、送给交大、送给中国。
无论是否肤色相同,诗歌将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来自建筑31的刘露在手臂受伤打着石膏的情况下仍然来到了朗读亭参加这次活动,她说“朗读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个人内心的向往,不同的声音就是对经典不同的诠释和演绎,在朗读中,作品有了新的生命。”
传心中能量
朗读,读出的是态度,更是一种能量。
电信学院徐卓教授,自从开始学会用“读”这种方式来理解文字开始,就爱上了朗读。当年,他读诗词,读方志敏,直到现在,对他而言,朗读“已经成为了习惯”。作为一名物理老师,他用朗读来传授知识,用朗读来抒发真情,“艺术与科学不分家”这句话在徐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天,他朗读了五年前创作的长诗“我的77/78”,表达他作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高考生如今的感恩之情。他说:“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第四十周年,我将这首诗献给1977年、1978年参加全国高考的1160万考生和录取的67万大学生。”徐老师还组建了一支朗读队,号召同事和学生们一起朗读。
文试61的王艺璇是交大通讯社的成员,作为一名学生记者,平时她用文字传递正能量,这次她希望用声音来传递。她选取了《爬满心墙的蔷薇》一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向所有为自己提供面对困难的勇气的人表达感谢,“正是他们让我有直面挫折和未来的勇气。”
朗读亭的队伍里,有很多小朗读者到场,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是该校教职工和校友,机械学院张亮亮老师和能动学院张海霞老师都带着孩子走进朗读亭。他们谈到书声交大不仅是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走上朗读的舞台,用文字传达感情和价值,更多的是借助朗读让孩子在尚不识字的时候就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当两个孩子在现场用稚嫩的声音背出了《春晓》等时,春季的交大校园分外明媚。
朗读亭内外,飘荡着朗读者饱含情感的声音。无论是广受欢迎的朗读亭,还是备受期待的交大诗歌朗诵会,都会是一颗火种,点亮交大人心中的家国情怀,书香交大里还有更多的故事等待发掘。
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3】
“我们是朗读者,我们在西安交大!”响亮的口号标志着央视《朗读者》栏目正式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四天过去,朗读亭的录制已接近尾声。小小的朗读亭门外,随时都能看见师生及市民拿着书本排队等候的身影,而朗读亭内,留下的是一个个动人故事。
朗读亭邂逅书香交大,师生们迫不及待地要大声说出属于交大的“独家记忆”。
2017年3月21日下午,央视《朗读者》栏目组专程来到陈学俊院士家里录制。“争名利,无意义。学工程,有志气。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求进取,我们大家一致把心齐。爱团体,我们永远为中国工程奋斗到底。”98岁高龄的陈老朗读自己创作于1941年的《工程师进行曲》时,依然满怀豪情。
清晨,一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进了朗读亭,他是该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马知恩。马知恩已在教育教学的一线岗位上工作了62年,他将自己一甲子的
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王瑶朗读了双甲子校庆时创作的散文《三十年、八个瞬间》,散文中记录了自己和家人与交大有关难忘的八个瞬间。她选取了在校史馆的画像里找到外公身影的瞬间,朗读的过程中,她回忆起往昔岁月,所有厚重的情感镌刻成为永恒。
黄浩翔是校友关系发展部的一名职员,他朗读的是自己创作的散文《两家三代人,一份交大情》。他和妻子同为西迁家庭,从祖辈到父辈再到他们,三代人的人生都和交大密不可分。黄浩翔有份特殊的交大情,他朗读的散文回味了两家人与交大的渊源,他想借此机会,表达对交大的深深爱意以及对交大西迁人的敬意。
能动学院学生湛昊晨(上图右一)是学校主持团的成员,热爱朗诵的他选取了邓江楠校友的诗作《你说你爱上了一个地方》。邓江楠校友是跟随交大西迁而来的学生,怀着满腔的报国之情,远离家乡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太伟大了!”湛昊晨感叹道,“我们今天能拥有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离不开他们的努力,我们更要珍惜当下。”
在交大第三个甲子里,为了表达对母校诚挚的祝愿,机械工程专业学生任德祖和产业经济学专业学生陈璐分别朗读了该校兼职教授薛保勤创作的《送你一个长安》和交大校友马亦青创作的《我们的交大,我们的黄金时代》。任德祖说道:“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鼓励自己,时刻告诫自己为什么出发。”今年即将毕业的陈璐希望以此来纪念在交大留下的美好时光。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的杜佳原同学朗读了交通大学第十一任校长唐文治先生的《交通大学第三十届毕业典礼训辞》,她说,“凡事但求一等”的理念,早在交通大学时期就被树立为吾等为人处世的标准,并传承至今,这不仅是老校长对交大学子的要求,更是对一代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青年学子的殷殷期望。
王安石的新年,写着热闹生动,写下了美好和希望。一年又一年,只要新年一到,他的《元日》,就会在人们的口角流香里吟诵出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辞旧迎接,除旧布新,王安石的新年,充满着抱负和自信。王安石用自己美好的心愿,抒写着自己执政变法。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宏才抱负。
王安石的新年充满生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王安石在宋代的新年里,表达了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从王安石很多诗篇中,处处可见这种变化之心,变通之意,革新之美。他的泊桥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写出了“绿”的动感和春天的欢呼,其实就是透着对新景象的兴奋之情。《夜直》中有诗句:“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阑干”,以及《梅花》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种静态美中的动感,都在传达着一种声音,一种强烈革新的愿望。
王安石的变法理念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政府要充分发挥各种生产因素的作用以创造财富,国家之所以贫困,财富不足的原因不是因为财富本身不能创造,而是在于没有用有效的方式来管理经济。于是,王安石在宋朝的新年,一年之始的日子里,则大力兴造河堤、土堰、坡塘等农业公用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农业生产力,这就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的体现。
从现代经济学的眼光来看,王安石的做法可以说是不仅深得经济学的精髓,也很符合现代经济学理念,作为一个千年前的古代人物,王安石有着如此高深的经济学理念,并能够想出如此高明的金融手段,来刺激经济发展的做法,与他领先、崭新的思想是有关系的,《元日》中的诗句,就像一轮升起的太阳,始终在王安石心里点亮前进的道路,让他勇往直前,让他不断地创新求新。
王安石的新年,推新则富有理想,虽然他的变法最终失败了,但他也许想不到千年以后,他的这首新年之作,就像草木,扎根泥土,满眼葱绿,年年为今人抒写美好的心情,鲜亮在人们的心里。(陆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