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通常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那么关于哲理的古诗文名句又有哪些呢?
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
1) 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4)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7)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8)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9) 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0) 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12)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1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14) 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15)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16)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17)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8) 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19)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21)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22) 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23)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4)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25)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26)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27)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28)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30) 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31)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32)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33)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34) 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35)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36)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37)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38)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39) 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40)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41) 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42)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43)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4)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45) 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4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7)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48)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49)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5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游子吟/迎母漂上作》——(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别老母》——(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思母》——(宋)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凯风》——(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慈乌夜啼》——(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燕诗示刘叟》——(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墨萱图·其一》——(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岁暮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百年三万六千朝,
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无乐声。
《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邶风凯风》——诗经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豫章行》——(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忆母》——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送母回乡》——(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西上辞母坟》——(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唐)鲍溶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
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家是一片沙漠的绿洲,使黯然失望的人感到久违的希望;
家是一片黑暗的灯火,使孤寂无助的人看到美丽的方向;
家是一片海洋的小岛,使疲惫不堪的人找到歇脚的地方.
诗词: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家——
是国外游子梦中的黄河是海外侨胞心上的泰山
是天安门前的曙光是长城内外的暮色
是一个由方块汉字聚集起来的民族黄皮肤黑头发簇拥着一面旗帜
一面嵌着五颗红星的旗帜和旗帜下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家——
是杜甫笔底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茅屋是慈母手中永远缝不完的游子衣
是女人不离不弃的灶台阳台梳妆台是男人难舍难分的烟盒酒盅热炕头
是人们躲避世间风霜尘土的温馨港湾是自己放纵形骇释解情怀的自由王国
是伴随你一生行走的永恒驿站是蓄养你一生情爱的伊甸园
家——
是丈夫梦中橄榄树上的一个鹊巢,是妻子用心血去编织的一匹彩缎
是孩子搁放书包的一个调皮角落是朋友经常光顾的那个温暖空间
是亲人用血肉缔结的无私关怀是人们以真诚连接的炽热情感
家——
是钱江之源这片绿色的土地是马金溪畔这座美丽的城垣
是南湖,是江滨,是华埠,是江东是一个叫岙滩新区的地方
它能接纳你一生的幸福和希望它能孕育你一生的和谐与美满
她的名字就叫——天下 家园……
文章来源:开化县信息中心 作者:一鸣
千湖颂--山水人
遥瞰水草众簇漂,近看小岛环碧绕。
奇岛兽屿千番景,十倍梁将胜七豪。
晨曦乍现波光雨,夜卧木栅静听涛。
海公可喜仙境美,天仙应请乐逍遥。
想起故乡,我无名地思念起故乡。
故乡,是游子用谷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搁置年代越远,放置时间越长,酒的味道就有醇香。 想起故乡,我就静静地思念故乡。
故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而又上好的美味佳肴,诱惑远方的游子不得不去品尝。 想起故乡,我就默默地思念故乡。
故乡,是游子儿时记忆中片断,游子越理越无法理处头绪,越来越无法剪接出来完整的画面。 想起故乡,我就在内心深处思念故乡。
对于故乡的思念,年代越远久,对故乡的体会就越深刻,灵魂的触动就也大。 故乡,游子以什么样的方式思念故乡呢?
思念故乡,其实就是想念故乡儿时的.伙伴,想念那间老屋子,想念那片土地。但是,游子最想念的还是那已经苍老的父母双亲。 故乡,思念故乡,思念故乡不需要理由。
每当面对皓月当空的时候,思念故乡就如潮水一般涌来,就如洪水涌来一般不可收拾。 故乡,思念故乡,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题目为《思念故乡(散文诗)》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1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的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失去后才知道事物的美好。古人描写家,大都表现思乡之情,而诗文又在某种程度上注重含蓄,所以,很多情况下对家的描写很笼统,却乡情切切,如“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服泪”,“马上相逢无纸笔,平君传语报平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等很多很多,使人们或旅居异地,或征战边关,家不仅仅是自己成长的地方,更是心灵的归宿,还是用现代语来说,距离产生美,有关家的诗文,都表现了对故根的无限思念,对旧乡的美好憧憬,更有,中华民族是个安土重迁,恋故怀旧的民族,家对每个人来说,看起来是栋房子,其实,在内心深处,家是每个中国人的归宿与信仰,四面楚歌,乐不思蜀等典故,都是对家的概念的深化,这些关于家的诗文,自然而然的就与读者(不管文化高低)产生了共鸣,所以说,家是不用刻意得去描写的,诗文讲求以情动人,只要把有关家的意象描写得情真意挚,就是不朽的佳作。
赵佶(宋徽宗):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回首家山三千里,望断南天无雁飞。(此诗作后,金主震怒,将其处死。)
家是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家是马致远《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
家是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