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有关的自创诗句集锦90条

时间: 2023-12-3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饮湖上初晴后雨》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注释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饮湖上初晴后雨》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湖面像隔了层模糊的水气,氤氲弥漫的.湿度紧紧粘在浅滩的水草上。水草在逼仄的湾沟里任凭湖水推动。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湖水的诗句,欢迎阅读借鉴。

1、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2、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5、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6、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7、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9、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10、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1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12、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赵孟頫《岳鄂王墓》

1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4、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5、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16、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吴文英《风入松·桂》

17、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苏轼《夜泛西湖》

18、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19、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20、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21、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22、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释惠标《咏水》

23、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4、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罗隐《题磻溪垂钓图》

2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望洞庭》

26、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张宁

27、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吴文英《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28、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2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3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31、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欧阳修《西湖》

3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3、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34、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35、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36、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3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章丞相》

38、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郁达夫《南游吟草》

39、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张煌言《忆西湖》

4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1、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4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43、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登岳阳楼》

44、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5、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4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7、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48、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9、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

5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扩展: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简介

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