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飞雁的七言诗句汇集66条

时间: 2023-12-3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晓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此时河豚正是上市的好时节,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了。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教学目的

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认识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二、学习诗歌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体会其抒情的感染力。

三、初步理解绝句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设想

一、这五首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多读,不必硬从思想性上去探究,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

二、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明确这一课的学习内容,指导阅读、理解《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江南春》三首唐诗。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的不同。今天,我们要学的三首唐诗都是七绝,即每诗四句,每句七言。

二、指导自读

(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

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

(1)解释下列词语:

浥客舍尽故人

(2)试析诗题的意思。

(3)“朝雨”与“柳色”除了写春色以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4)“劝”和“更”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什么感情?

2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

第1题:浥:(yì)湿润。客舍:客店、旅店。此处指饯别的处所。尽:一作“进”。故人:老朋友。此处指元二。

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引导看注解①)

第3题:诗人以景衬情,为送别创造了抒情的氛围,富于柔情之美,好像朝雨有意为客洒扫拂尘似的,显得朝雨那么多情,但是,景色愈有情,愈加深不忍相别的感情。“柳”既是写景补足朝雨,点明季节,又暗寓“留”之意。“柳”与“留”谐音双关。(唐人离别常折柳相赠,这是当时习俗。)

第4题:“劝”和“更”衬托了主人(即诗人)的'殷勤劝酒之意和留恋难舍之情。

3教师总结:

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濛濛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

4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

译文:

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

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

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

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

5试背这首诗。

(二)自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自读诗歌并完成作业:(出示小黑板)

(1)解释下列黑体字:

之广陵(之,往,动词)

西辞黄鹤楼(辞,告别)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孤帆远影碧空尽(尽,完,即看不见)

唯见长江天际流(唯,只。天际,际,边缘,水天交界处,天边。)

(2)“西辞”和“烟花”在诗里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3)这且一首送别诗,说说谁送别谁?在哪儿送别?到哪儿去?

(4)诗的哪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为什么?

2讨论自读作业。

明确:

第1题:题后括号里的内容为参考答案。

第2题:“西辞”的“西”是指故人(即孟浩然)辞别所往的方向。孟是由西向东行,故说“西辞”;“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指故人辞别的时间。

第3题:这是一首送别诗,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到广陵去。

第4题: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最能表达诗人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随着老朋友所乘的那只孤船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诗人却依然翘首远眺,目送老朋友,足以表达诗人对老朋友的一片深情。

3教师总结:

这首诗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4译文:

我和老朋友辞别在黄鹤楼

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直到扬州。

船越走越远,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只看见浩荡的江水向天边流。

5熟读成诵。

(三)自读《江南春》

1自读诗歌,完成作业:(出示小黑板)

(1)解释下列加黑字的意思:

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指千里江南,绿,此处指树叶;红,指春花)

水村B酒旗风(山郭,这里泛指山城,郭,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围再加筑一道城墙;风,随风招展,名词活用如动词。)

南朝四百八十寺(这里是虚指,形容寺院之多。)

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指寺院的建筑)

(2)诗题是“江南春”,从诗的哪些语句中感觉到这是春天,而且是江南的春天?试作解释。

(3)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2师生共同评定、明确:

第1题:见题后括号内。

第2题:诗人紧扣诗题“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处,展现了一幅江南春的鸟瞰图。“千里”拓展出开阔的视野,为描写无边春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莺啼”,传达出春天娇莺的歌声,给人以听觉的美感。“绿映红”,描摹出芳草萋萋,桃红柳绿的葱笼的色彩之美;“映”给人以视觉的美感。此句,写尽江南无边春色,让人置身于画境之中。下句,以社会风俗画描绘了江南春色;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使江南春色更显生机。这两句已将江南春色勾勒殆尽。

第3题:最后两句景中寓情。“南朝四百八十寺”,不说“江南四百八十寺”,隐含对“南朝”统治佞佛的讽刺。当时南朝君主,迷信佛教,大建寺院,幻想自己的统治日久天长,可到头到,江南景物依旧,他们的政权却早已覆灭,

留下的只不过是一些隐现于烟雨之中的楼台罢了,这是作者的怀古之情。如今唐朝君主也崇拜佛教,大建寺院,将来会不会落得如同南朝君主一样的下场呢?这是作者的讽今之意。

3教者总结:

这是诗人杜牧游览江南时写的诗,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色彩明丽,它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地区特有的艳丽春光。

诗人咏古讽今,意味深长,可见这首诗不只是写景,而有其更深刻的意义。

译文:

千里江南,黄莺啼鸣,

翠绿映衬着鲜红,

水边村庄,山边城郭,

酒旗招展迎着春风。

南朝兴建的四百八十个寺院啊,

多少楼台笼罩在迷濛细雨之中!

三、布置作业:

预习《惠崇〈春江晚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自读《惠崇〈春江晚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两首诗,完成自读作业。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指导自读《惠崇〈春江晚景〉》

(1)简介作者与诗题: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京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著名文学家。父洵,弟辙,人称“三苏”。

《春江晚景》是两幅山水画,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题画诗也是两首,本课选录的是“鸭戏图”一首。

此诗是苏轼为题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它给人以强烈的季节感,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自读测试:(出示小黑板)

1解释黑体字的意思:

竹外桃花三两枝(竹外,指翠竹林之外)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指春天到来后的江。)

蒌蒿满地芦芽短(蒌蒿,野菜名,花淡黄色,茎可食,生长于春天;芦芽,芦苇的初芽,又叫芦笋,可食。)

正是河豚欲上时(正是,恰好是。欲,将要。)

2试指出诗中哪些词句是描述画的,哪些是诗人的想象?有什么作用?

3怎样理解“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

4从哪处可看出写的是“晚景”?

(三)讨论并明确自读测试题:

第1题:题后括号内的内容是参考答案。

第2题:诗的一、三两句是描绘画意的。即:春寒未退的时候,露出竹林外的桃花才开放了两三枝,花虽不多,但春光已泄;第三句从江中写到岸上,蒌蒿已满地,芦苇才抽出嫩芽。概括画中的景色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第二句,诗人巧妙地运用想象,说明春回大地,江水已暖,只有浮在水面上的鸭子才能最先知道。

第四句,是画面上所没有的,是诗人的想像。春暖的江边,美味的河豚正要上来了。

第3题:“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不仅写出了诗情画意的新春景象,而且包含了发人深省的哲理,从理性上给人以启迪。

第4题:“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是诗人的假想。河豚出水,一般都在天晚,由此点出了晚景。

(四)教者总结:

诗人通过想象创造的意境突破了画家创造的意境,在画中,我们只能看到静态的景物:桃、竹、鸭、蒿、芦,而在诗中,我们又感受到了水的温暖,知道了水下的河豚。而且从鸭子与水温的感知关系中我们可以想像鸭子戏水时的情态和生趣;在河豚与蒌蒿、芦芽的配食关系上,我们又可以领略到早春季节的风物时鲜之美。诗写画景,又补充了画面的意境和事物,把春日江边写得生机盎然,画景如现目前,真是诗中有画。

译文:

竹林外桃花有两三枝

春江水暖,只有鸭子最先感知。

蒌蒿满地,

芦苇也抽出短短的芽,

正是河豚浮上水面之时!

二、自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一)简介作者与作品

陆游(公元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大诗人。

作品选自《陆游集》。

十一月四日,即宋光宗绍熙三年。大作:即大起。

全诗通过对冬夜村居、卧听风雨以及梦中还想为国戍守边疆、征战沙场的描述,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自读测试:

1解释句中加黑的字:

僵卧孤村不自哀(孤,单独;自哀,自己感到悲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尚,依然,还,副词;戍,守卫。)

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夜深,阑,残尽)

铁马冰河入梦来(冰河,冰封的河流,这里用来泛指北方的战场;梦,梦境。)

2既然“僵卧孤村”为什么“不自哀”?说明了什么?

3划出诗中写梦境的语言,并试作分析。

(三)讨论并明确:

第1题:见题后括号内的内容。

第2题:“僵卧”两字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衰老多病的情态,加之“孤村”,更映衬出诗人处境的寂寞凄凉,然而,作者爱国忘私,胸襟坦荡,一心为报效国家,所以“不自哀”。

第3题:诗中写梦境的语言有: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人忧虑国事,深夜未眼,将大自然凄凉的风雨声化作他梦境中雄壮激越的行军曲,此为托梦喻志,以展示诗人慷慨激壮、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读后令人顿生敬意。

(四)译文:

困居孤村,却不为衰老而悲哀,

依然想着为国家守卫轮台。

夜深了,躺着听这冬夜的风雨,

又见到铁甲的战马和冰封的疆场闯入梦来。

三、集体朗读五首诗。

四、指导背诵。

五、作业: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浥()辞()莺()崇()

戍()阑()豚()蒌蒿()

2分别归纳五首诗的主要意思。

3背诵并翻译五首诗。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出自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出自于杜甫《绝句二首》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于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出自于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于杜甫《绝句》

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出自于王籍《入若耶溪》

7、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出自于黄庭坚《寄黄几复》

8、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出自于李贺《李凭箜篌引》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于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于柳宗元《江雪》

1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于杜甫《春望》

12、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出自于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13、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出自于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1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出自于贾岛《题李凝幽居》

15、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出自于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16、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出自于晏殊《破阵子·春景》

17、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出自于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1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出自于李白《独坐敬亭山》

19、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出自于刘彻《秋风辞》

2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出自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出自于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2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于杜牧《江南春》

2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出自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4、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出自于晏殊《破阵子·春景》

2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出自于高适《别董大二首》

2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自于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27、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出自于戴叔伦《苏溪亭》

28、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出自于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2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出自于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0、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出自于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31、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出自于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3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出自于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33、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出自于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34、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出自于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35、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出自于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6、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出自于韦庄《台城》

37、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出自于李白《越中览古》

3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自于王维《鸟鸣涧》

39、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出自于李华《春行即兴》

40、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出自于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4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出自于白朴《天净沙·秋》

4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出自于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4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出自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44、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出自于杜甫《旅夜书怀》

45、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出自于杜甫《孤雁 / 后飞雁》

46、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47、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出自于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48、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出自于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49、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出自于杜甫《孤雁 / 后飞雁》

50、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出自于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51、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出自于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5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出自于韦应物《滁州西涧》

53、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出自于欧阳修《画眉鸟》

5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出自于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55、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出自于苏轼《蝶恋花·春景》

56、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出自于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出自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8、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出自于王令《送春》

5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于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0、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出自于屈原《九章》

61、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出自于温庭筠《瑶瑟怨》

62、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出自于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6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出自于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64、翠叶藏莺,朱帘隔燕。出自于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65、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出自于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66、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出自于朱庆馀《宫词 / 宫中词》

67、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出自于金昌绪《春怨 / 伊州歌》

68、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出自于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69、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出自于王维《使至塞上》

70、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出自于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7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出自于杜甫《月夜忆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