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于书法的诗句汇合66条

时间: 2023-12-3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

王安石的书法传承与题壁的关系分

书法有过人之处,可资以炫耀者,题壁行为一般较多,所以,一手飘逸的好字,是题壁的资本。王安石传世诗文中有大量的题壁之作,同时代的人及稍后的人也有很多王安石题壁故事记载。在考察其题壁现象的同时,不免令人联想到与书法的关系,虽然王安石的书法真迹基本绝灭,但据零散的文献记载,知其书法必定有值得圈点的地方。日本学者内山精也曾著文考述、辨

一、被妖

由于党同伐异的缘故,有关王安石最原始的资料或有意“遗失”,或极尽扭曲,但把这些零散的历史记忆串联起来,并将主观色彩尽可能地删除,之后我们会发现,王安石不仅在政治上、文化上多有成就和贡献,而且隐约还可以感知这是一位人情、人性均很正常的智慧的历史人物。

历史上对王安石愈演愈烈的妖

容貌猥亵:古人讲表里如一,即言身体、服饰的整洁预示着身心的健康。朝廷百官面前的王安石不事清洁,衣服垢污,囚首丧面,虮虱毕现,如何率领朝纲、为人表率?如“不喜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弊,亦不浣

行为草率:《避暑录话》云:“王荆公不耐静坐,非卧即行。”[5]2583《道山清话》云:“黄庭坚尝言:‘人心动则目动。’王介甫终日目不停转。”[6]2946此二记亦言荆公浮

王安石诗有句云:“垂成忽破坏,中断俄连接。”[8]李壁注引《遁斋闲览》的攻击言辞如下:“荆公棋品殊下,每与人对局,未尝致思,随手疾应。觉其势将败,便敛之曰:‘本图适性忘虑,反苦思劳神,不如且已。’与叶致远敌手,尝赠叶诗,有‘垂成’、‘中断’之句。是知公棋不高。诗又云‘韩输’、‘误悔’,是又未能忘情于一时之得丧也。”敌者断章取义,仍套弄王安石遇事浮

王安石诗集中有多首咏棋的诗,从诗句中看得出,他不但精通棋艺,还常将棋理喻人生。若“北风吹人不可出,清坐且可与君棋。明朝投局亦未晚,从此亦复不吟诗”(卷四十八《对棋呈道原》),特定的气候下,“清坐”、“投局”、忘我,模糊了时间界限,连饮酒赋诗都遗忘在脑后。卷四十一《棋》云:“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

王安石不但爱棋、懂棋,还能从容自如,潇洒笑对输赢。卷四十二有《与

政敌视变法为祸国殃民,变法的祸端是王安石的

郑行

管成学《宋代的科技与改革初探》[10]389曾列举荆公同时代人的评语:刘世安:“其人素有德行,而天下人素尊之。”“当时天下之论,以金陵(王安石)不做执政为屈”(《元城语录》卷上)。黄庭坚:“予尝熟观其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三十)王严叟:“天下盛推王安石,以为必可致太平。”(《安阳集》《忠献韩魏王别录》)司马光:“窃见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识与不识,咸谓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也。”(《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尽觉中肯可信。

二、较为客观的书法评价

王安石的书法也常被政敌拿来说事,用来影射他政治上的一些

《黄文献公集》云:“温公《通鉴》书稿作字方整,未尝为纵逸之态,宜其十有九年始克成书。”乌呼!此所以为司马温公也。

司马温公“作字方整”,王介甫“笔迹如斜风细雨”,“方整”即言规整,而“斜风细雨”不好理解,但“斜”、“细”云云,不外是讥讽其不够端庄、规整。

朱熹《题荆公帖》云:“熹家有先君子手书荆公此数诗。今观此卷,乃知其为临写本也。恐后数十年未必有能辨者,略识于此。”[12]朱熹生活的年代,世上便少有王安石真迹流传,但这并不是因为他的书法没有流传的价值,正如内山精也所论,更多是因为政治方面的原因,消除影响的极致是扫除一切痕迹。“临写本”虽非真迹,但王安石书法的风貌尚可感知,此外,从王安石同时代人的评议中也可约略感知一二。

苏轼以之喻

三、“忙”不能成为王安石书法的特点

关于王安石书法的特点,史上最常见的评议是一个“忙”字。杨慎《升庵外集》云:“王安石字本无所解,评者谓其作字似忙,世间那得许多忙事,而山谷阿私所好,谓荆公字法出于杨虚白。又谓金陵定林寺有荆公书数百字,惜未见赏音者。何荆公字在当时无一人赏者,而山谷独称之邪?……山谷献谀于王安石乎?”[16]后世对王安石书法的观点,多本于杨慎的这段评述。

如梁章巨《退庵随笔》卷二十二《学字》:“(朱子)《又跋韩魏公与欧阳公书》云:‘张敬夫尝言,平生所见王荆公书,皆如大忙中写,不知公安得如许忙事?’余作书多潦草,读此辄如芒刺背。”如赵宧光《寒山帚谈》卷上:“书法云:作字不可急促,王介甫书一似大忙中作,不知此公有如许忙。嗟乎,可怜!忙忙作字岂惟字丑,人品亦从此分矣,可不勉乎!”

“世间那得许多忙事”、“不知公安得如许忙事”、“不知此公有如许忙”云云,用语如出一辙。“忙”起于心而显现于行为,神乱进而手忙脚乱。心之忙,则浮,急切而生乱;身之忙,则

主管签名表明态度,类今之圈阅。按《石林燕语》所记,宋时习惯有签全名者,也有像王安石一样只签一个字者。但由于王安石“性急”,往往将“石”字写成“歹”字,成为下属嘲讽的笑柄。当然这条记载无非有意丑化,未必当真。但是,从中透露出的信息,恐亦应有性格和书写习惯的关联。为使诋毁具有说服力,一般要选择能代表其人特征的习惯或故事而加以强调,但我们也可从侧面感知王安石对待书写的认真态度,虽或因性急而出现差误,但是很在意这些差误,并尽力完善改过。

邵博记载“王荆公平生只用小竹纸一种”[18]218,此记当专指书法用纸,而未必公文用纸。据此则王安石在书写时能感觉纸笔等书写工具的细微差别。按现代理论,专业人士对待工具的挑剔,实际是心、手的感觉过分敏感所致,预示其书法已

针对杨用修关于王安石书法的言论,清人

内山对黄庭坚关于王安石书法的6篇文字的关注仍来源于

黄鲁直《跋王荆公书陶隐居墓中文》曰:熙宁中,金陵丹阳之间,有盗发冢,得隐起砖于冢中。识者买得之,读其书,盖山中宰相陶隐居墓也。其文尤高妙,王荆公尝诵之,因书于金陵天庆观斋房壁间,黄冠遂以入石。王荆公书法奇古,似晋宋间人笔墨,此固多闻广见者所欲得也。

又《题王荆公书后》曰:王荆公书字得古人法,出于杨虚白。虚白自书诗云:“浮世百年今过半,校他

又云:荆公书法奇古,似晋宋间人笔墨。

又云:不着绳尺,而有魏晋风气。

又题法帖王

黄庭坚总结了王安石书法的几个特点:一则“奇古”,二则不循法度,字里行间透露出是荆公书法的赏音者。李之仪(1048—1128)《姑溪题跋》卷一有三则关涉黄庭坚与王安石书法关系的议论:

《跋苏黄陈书》:“鲁直晚喜荆公行笔,其得意处往往不能真

《跋山谷书

《跋荆国公书》:“鲁直尝谓,学颜鲁公者,务其行笔持重,开拓位置取其似是而已。独荆公书得其骨,君

黄庭坚

朱熹在认可张敬夫关于王荆公书“皆如大忙中写”的言论后,发起了议论:“盖其胸中安静详密,雍容和预,故无顷刻忙时,亦无纤芥忙意,与荆公之

新安尝言先君子好学荆公书,至于再,至于三,且跋其帖曰:恨不令先君见之,因感咽而书于后。是其因论书宜甚爱荆公矣。及观于《跋韩魏公帖》,窃又怪其不可解。有数端焉:张敬夫言载于荆公书董史书录者,曰能行其所无事;又曰本不求工而萧散简远,今而曰皆如大忙中写,与前言何其戾也!夫昔人评书工拙,未有及于忙与暇者,即使斯言果出于敬夫之口,则亦为不知书甚矣。乃新安既以敬夫为戏言,而又以

四、王安石书法的传承

苏轼、张邦基等人均以为王安石书法得之杨凝式,让我们看看杨凝式的书法特点:

杨凝式,这位生活于五代时期的大书法家,可称得上题壁书法的大师。王安石学习他的书法,应该对其行为处世以及书写习性也多有偏爱。杨凝式有题壁之嗜好,而王安石也对题壁情有独钟。《旧五代史》杨凝式本传仅36字,所强调者即是题壁的特点:“凝式长于歌诗,善于笔札,洛川寺观蓝墙粉壁之上,题纪殆遍,时人以其纵诞,有‘风子’之号焉。”[20]1172中华书局本案语用大量文字记述了杨凝式与题壁的关系,如“居洛,多遨游佛道祠,遇山水胜

《宣和书谱》等典籍称杨凝式喜题壁,久居洛阳,好游佛寺道观,两百多寺院均有其壁书,风

这则记载提出一个关联性问题:一、少师题壁真迹很多;二、“钟王”知否?给人的联想是“钟王”必定欲知、寻找杨凝式的书法真迹;而“钟王”的这种偏好必定是时人皆知的事。“钟王”者,王安石也。

杨凝式字景度,书天真烂漫,纵逸类颜鲁公争坐位帖。王安石少尝学之,人不知也。元丰六年,予始识荆公于钟山,语及此,公大赏叹曰:“无人知之。”其后与予书简,皆此等字。又海岳名言曰:“半山庄台上故多文公书,今不知存否?文公学杨凝式书,人鲜知之。”予语其故,公大赏其见鉴。

“王安石少尝学”杨凝式书,按米

“今金陵定林寺壁,荆公书数百字,未见赏音者”,这与米

不妨比较一下发生在王安石和杨凝式身上的两则小故事。先看王安石,郑行

有一回,王巩去谒他,既退,见他骑驴出门,一卒牵之而行。巩问卒道:“你带相公往何处去呢?”卒道:“如其我在前,就听我走;如其我在后,就听驴走;或者相公要停,就停下了。停下以后,相公就或坐于松石之下,或休息于田野之家,或入寺。但是行时,总带着书去的。或骑在驴背上读,或在修习的时候读。至于食,则预先以

再看杨凝式,这位题壁大师级的人物,每天清晨起来外出,仆从问去处,杨凝式说:“向东去广爱寺。”仆从不赞成,说:“不如向西游览石壁寺。”杨凝式坚持己见:“还是去广爱寺。”仆从坚持游石壁寺,杨凝式无奈道:“那就游石壁寺。”竞屈从、迁就仆从的意见,信马由缰、随遇而安。仆从坚持必定有仆从的道理,这个道理料杨凝式心知肚明,难就难在杨凝式不点破、不忤逆,而是顺从了仆从的意愿。原因应与杨凝式的题壁癖好相关。抑或寺院熟知杨凝式这种性情和习惯,以他落笔挥墨、留下手迹为荣,特意将墙壁粉刷一新,为了能争取到杨凝式的来临,寺院未必做不出收买其仆从的勾当,分

王安石的牵驴卒也罢,杨凝式的仆从也罢,都是方向去从的决定性人物。二人的性情和行为多有相近,看来,王安石对杨凝式不仅喜爱、模拟其书法,连其行为亦加模仿。

王安石书出杨凝式,并且与杨凝式一样有题壁的热情。敢于题写在公开、正式场所,彰显于世,展览于世,自信、勇气固然很重要,从书法的角度看,一则技艺高超,再则其书法也应适宜题壁。坦坦荡荡乃君子所为,敢于将内心观点、感受公诸于世,也按照古代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传统理念,王安石题诗于公开,不正是坦荡君子的表里如一吗?

王安石书法师承杨凝式,而杨凝式书法是很适宜题壁的一种,故王安石一生的诸多题壁活动似有所解。题壁具有公开展示的特性,必定对书写者的才气、书法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若采信历史传流下来的

当历史心平气和的时期,一切曾经的激动都将平息,一切人为的改动都将还原,因为,还原是历史责任。曾经发生过的终究难以抹杀,更何况是震撼世界、改变进程的重大事件中的至关重要的人物。中国历史中有他的一席之地,因为他导演过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

注释:

①[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三《棋隐语》,第32~33页亦记:舒王在钟山,有道士来谒,因与棋,辄作数语曰:“彼亦不敢先,此亦不敢先。惟其不敢先,是以无所争。惟其无所争,故能入于不死不生。”舒王笑曰:“此特棋隐语也。”

②仅从王安石诗集中所涉及书法部分分

梅花的生命力还很强,它不像兰花那么娇弱,不像玫瑰那么刺人,它如果被别人撇下一根树枝,只要放在水里,它还是成活的。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作者:李商隐(唐)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初识梅花》

作者:卢撰(唐代)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作者:蔡襄(宋代)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次韵中玉早梅》

作者:黄庭坚(宋代)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红梅》

作者:苏轼(宋代)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红梅》

作者:王十朋(宋代)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白梅》

作者:王冕(元代)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解析: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梅》

作者:王淇(宋代)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解析:诗中提到的林和靖,是指宋诗人林逋,在神宗末年,隐居于孤山梅岭,经常放鹤湖中,不婚不宦,肃然自适,有“梅妻鹤子”之称,是位超然物外的高士,梅花又称腊梅,严冬百花凋零独自香。象征着高洁、坚贞。

《梅花绝句》

作者:陆游(宋代)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解析:陆游写过不少咏梅诗,这是其中别开生面的一首。头两句写梅花绽放的情景。以白雪堆山喻梅花之盛,语言鲜明,景象开阔。而三、四两句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杨柳枝词》

作者:刘禹锡(宋代)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解析:看着春天的美好时光最先到达这里,(这里)已经是楼台亭阁掩映在了一片浅黄和淡绿颜色中了。(为什么这里会最先受到春天的眷顾呢?)因为这里的风景宜人,杨柳阿娜多姿,就像多情的少女一样,所以被春风最先发现,不停的眷恋爱抚了。

《早梅》

作者:柳宗元(唐代)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解析: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柳宗元也正是这样,在《早梅》诗中借对梅花在严霜寒风中早早开放的风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江梅》

作者:杜甫(唐代)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解析:梅花在腊月前就绽放了,一年的后半载梅花开得最多.虽知春光好,但寄居异乡的愁苦又如何尽?白雪、冬树如同原本就是一样的颜色,江上之风也仿佛自己舞起波涛。故乡难以再见面,巍峨嶙峋的巫山再也见不到了。

《杂咏》

作者:王维(唐代)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解析:以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因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践约,便是这象征青春、爱情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春天,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梅花开了,早春已过,百鸟叫了,仲春也已飞逝。现在是莺飞草长的暮春了,她看到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新栽梅》

作者:白居易(唐代)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解析:池边七株梅花,花时已到,迎风欲开。而桃李的花期尚自遥遥,诗人不禁感叹,梅花,你不要害怕桃李的妒忌,就为了使君的欣赏逞风先开吧。

第一位是蔡京。

蔡京,中国历史上著名奸臣。蔡京和王黼(fu)、童贯、梁师成、朱勔(mian)、李邦彦等一起被称之为“北宋六贼”。而蔡京就是六贼之首。这六个人贪赃枉法、横行霸道、为非作歹,弄得民不聊生,时人唱:“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据说蔡京此人天生长着一副奸臣相,凶狠狡诈,舞弄权术。蔡京曾是王安石变法的追随者,王安石遭贬,他又积极支持保守派司马光,受到司马光的赞扬。仅从这一点上看,蔡京就是个投机分子,谁在朝廷上掌权,他就投靠谁。蔡京的确是又奸又坏小人。

而且在宋徽宗面前,蔡京极力阿谀奉承、曲意迎逢,怂恿宋徽宗应该竭尽四海九州的财力来满足自己享乐。

也更是因为他大兴花石纲,给东南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酿成了方腊起义,给北宋王朝沉重的打击。

这不是奸臣是什么?

当然,蔡京最终结局也很惨,北宋亡国后,蔡京被流放到岭南。路上,百姓不卖给他一汤一饭。最后,在一家破庙里,饿得老眼昏花的蔡京,吞着口水死去了。死后也没有棺木,被埋进了专门收葬无家可归者的漏泽园中。

也算有个交代了,可见他的奸,当时就出名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蔡京这个人极具才华。他从小就是一个神童,据说他4岁的时候就能把《岳阳楼记》给背下来了,后来二十三岁的.时候就进士及第,而且还是排名第九。他是宋神宗熙宁三年的进士。

所以说蔡京实际上是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人,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做官。而且蔡京还有一项更厉害的技能,那就是他的书法。

蔡京在书法艺术上具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书法自成一家,其实,北宋书法四大家的苏、黄、米、蔡中的蔡就是指蔡京,只是蔡京名声太臭,后来才换成了蔡襄。

蔡京的书法就连恃才傲物的大书法家米芾都曾表示,他的书法赶不上蔡京。有一次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谁最牛?”

米芾答道:“从唐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

蔡京又问:“其次呢?”

米芾说:“当然是我了。”

关于蔡京的书法,还有一个故事,据说有一年夏天,有两个当朝的官吏极为献媚奉迎蔡京,不停地用扇子为他扇凉。蔡京一高兴便要过扇子,在上面题了两行杜甫的诗句。

没想到,几天之后,这两个官吏忽然阔气起来。蔡京很好奇的问为什么。最后得知原来他们的扇子被端王花两万钱买走了。

端王就是后来的宋徽宗,我们知道宋徽宗也是才华横溢的,在艺术生造诣很高,难怪二人能够成为好朋友。

而在北宋晚期,2万钱相当于东京城一个中等收入家庭一年的总收入。

第二位是秦桧。

秦桧这个大奸臣,我们太熟悉了。他恐怕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奸臣。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而秦桧最有名的是诬陷杀害抗金名将岳飞父子,创造了“莫须有”的罪名。“莫须有”甚至成为中国诬陷和冤狱的代名词。

不过秦桧跟蔡京一样,极具才华。秦桧也是科举出身,25岁就进士及第。他的书法造诣也颇高。他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篆体。后来明朝史学家陶宗仪称其字“颇有可观”。更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流行、国人每天都要用的“宋体”,据说就是出自于秦桧之手。

据说当年秦桧在处理公文中,发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公文字体不一,很不规范,于是潜心研究字体,决定实行一种标准,最后选定了宋徽宗的“瘦金体”。秦桧在其基础上创出了一独特字体。

后来秦桧创造的这种“字体”被皇帝发现后,在全国广泛推广。以至于这种字体逐渐演变为印刷用的“宋体”。赵佶的“瘦金体”和秦桧的“宋体”一脉相承,以至有人说宋体就是“瘦金体”的印刷体。

事实上,直到现在,宋体仍是应用最广的字体。

不过对于此事,历史存疑,有人认为不是,也有人认为是,主要原因是秦桧是奸臣,所以,才没有把秦桧的这种字体命名为秦体,而叫宋体字。

孰是孰非,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秦桧对书法具有很高的造诣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位是严嵩。

这也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奸臣。事实上,严嵩本人并没有什么当官能力,他唯一的能力及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他踏入官场以后,实际上只做了四件事情:一是媚主,二是整人,三是弄权,四是索贿。

严嵩这个人十分贪婪,公元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严嵩被抄家后,共抄得黄金三万多两,白银二百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此外还有田地上百万亩,房屋六千多间,以及无数的珍稀古玩、名人字画。

出身贫寒的严嵩肯定不是继承的,所以,只可能是贪污受贿得来的,所以,严嵩是有名的奸臣、贪官。

但值得一提的是严嵩也极具才华。他自幼聪颖好学,五岁在严氏祠启蒙,九岁入县学,十岁县试拔擢超群,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殿试中二甲进士,进入翰林院。

所以,严嵩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优等生,而且从小就是神童。当然,严嵩能够成为嘉靖皇帝的宠臣、炙手可热的权臣,跟他的独特技能莫不相关,那就是他善于写青词。

当时嘉靖痴迷于长生不老之术,喜以青词向上天祈福。青词并不好写。那是一种赋体的文章,要求能够以极其华丽的文字表达出皇帝对上天神灵的敬意和诚心。

巧合的是,严嵩的青词写得极好,据说当时满朝文武,只有严嵩一个人写的青词能让嘉靖皇帝满意。后来时人讥为“青词宰相”。

第四个是和珅。

和珅这个大贪官就不说了,人尽皆知。

事实上和珅本人才华横溢,他并非后人传说的那样不学无术。《和珅列传》中说,和珅的记忆力惊人、聪明决断、办事利索、多才多艺。乾隆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特别提到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

所以说,奸臣通常都是宠臣,而宠臣肯定有特殊技能,不然不可能获得皇帝宠爱。因此,对于大奸臣我们要辩证看待,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