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的诗句聚集56句

时间: 2023-11-23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清明上河图的诗句聚集56句

《清明上河图》诗歌1

电脑展开《清明上河图》

心跟随那条汴河梦游

这不是一张图

这是浓缩活着的历史

此刻我沉醉人生有轮回

在那世中

我在哪只小船上划桨悠悠

时隔千年今日

身依然乘坐小舟在汴河上漂流

多想俯下身去

亲亲那清澈汴河水

把远去的淳朴岁月挽留

恍惚我在汴河两岸哪个小屋中

高声朗诵唐诗宋词

那赶车推车挑担骑毛驴做生意的

我同谁有过难忘的交往

那位出嫁的小妹

我仿佛为她吹过欢快的唢呐

我就在那片农田里

耕种过大豆谷子和高粱

那座拱桥上来往的.人群中

我曾和你们有过擦肩而过时回眸一笑

因此在这次的轮回中

我们有缘成为文友……

《清明上河图》诗歌2

清明上河图之遐想

好一幅工笔长卷 气势恢宏

惊一派车水马龙 民屋枞横

清明时节晚来春 日丽风和

淑女步摇红妆裹 粉汗盈盈巧带笑

垂髫黄发缓步迟 难掩眉梢乐中足

北宋自古多秋事 女真铁蹄踏中原

狂风骤起乌云翻 漫天风沙破黄土

残垣 断壁

松柏将死 花叶飘零

连天烽火绕京都

白骨暴于野

将士终未归

靖康耻 犹未雪

怒发冲冠只为英雄

空余恨

宋时豪杰竞相出

几人能识

叹一幅千古竞秀 万壑争流的清明上河图

在本次重庆大赛中,浙江的《古诗两首》犹如一朵奇葩,夺人眼目。无论是评委还是听课教师,对整个课堂设计和课堂效果都赞誉有加。可以说,本节课是第二赛场最大的亮点。

现根据冰雁记录的课堂实录稍作充实,先发上来,供大家讨论。

在欣赏这个课例的时候,希望老师们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课程资源的整合。把同一个时代的,情感有密切联系的两首诗同时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处理,并补充另外的诗词。这在古诗教学中,有别于主题拓展式的处理,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2、教学流程的设计。整体的大气和局部的精致的巧妙结合。

3、诗歌特色的把握。诗歌意义的理解与重点词句意蕴的开掘和谐统一。

古诗二首

执教浙江王自文

课前谈话:还记得王老师吗?给王老师打打招呼(学生有叫亲爱的王老师,尊敬的王老师等)

师:能不能叫王叔叔?

生:王叔叔(笑)

上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师:谁来朗诵这两首古诗。(大屏幕同时呈现两首古诗)

一生读第一首,老师指导朗读“熏”;另一名同学读另一首。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思考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齐读古诗。

生:这两首诗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南宋。

师:你们对宋王朝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说。

生:(介绍南宋的历史)南宋王朝并没有吸取北宋王朝的教训。

生:(介绍搜集的资料)

师: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老师介绍历史背景)。

师:谁来说说第二首诗题目的意思?

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

生:……

师:对这首诗的大意你能说说吗?

生:(有点紧张)

师:别紧张,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

生:(用自己的话,基本讲清楚了)

师:沦陷区的百姓被称为——

生:遗民(老师板书)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

生答:是遗弃的人民)

师:诗句中的“胡尘”仅仅是灰尘吗?

(播放音乐,展示诗句引导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一连串的马蹄声,践踏在人们的身上。

师:你看到哪些人倒在马蹄之下?

生:老人

生:妇女

生:孩子

师:他们留的是怎样的泪啊?

生:流泪

师:那滴滴的泪是什么泪?

生答。(痛苦,愤怒,绝望,期盼……)(师板书:清凉)

师: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师板书:凄凉)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是他们的盼啊,盼啊!读——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又一年是多少年?65年呐,……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课件出示《示儿》,教师引读,学生再读。

师:诗人到死都没有看到中原的统一,他的心情怎样?

生:我感到诗人非常失望。

师:内心的心凉之感是一种悲凉之感。(板书悲凉)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读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生:山外青山楼外楼……

师: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

生再读。

师:那让人悲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

生再读。

师:对这首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生:为什么说杭州把比作汴州?

师:对于汴州,你们想了解吗?

生:想。

(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伴随音乐介绍汴州: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

师:“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无论在汴州还是杭州,那些权贵们不都是日日饮酒、朝朝作乐吗?汴州已经沦陷了,杭州的命运又会怎样呢?那些昏昏度日的当朝统治者断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不会再断送一个杭州吗?

生:……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醉字?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花天酒地,一个个大腹便便的……

师:通过这个醉字,你还能听到什么?

生:……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觉总有一天……

师:请你朗读一下。

生朗诵。(掌声)

师:当这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你又有何感受?

生: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败无能。

生:我感到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杭州的权贵们吃喝玩乐,……我觉得他们太对不起为他们流干眼泪的百姓了。(掌声)

生:……

师:而西湖旁边的这些权贵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之中。读——

生读:

师范读,一生再读。

有没有注意第二个句子——“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个什么句子

生:问句。

师:谁问谁?

师:是作者在问南宋统治者。

师:如果你是作者,你怎么问他们?

生:(有些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请你指着那些统治者的鼻子,你怎么问他们?

生:(愤怒程度有所提高)——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就请你指着这个昏庸的南宋皇帝,你怎么问?

生:(越来越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台下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这个昏庸的皇帝!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读了这两首诗,你有没有发现,诗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忧国忧民之心。

师: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练笔。

请五名学生学生上台。

生:……你们对得住哪些老百姓吗?

生:……

(学生写得很精彩,感情也很投入)

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满江红》)

师: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

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清凉凄凉悲凉)

南杭州北 汴州

秀丽壮美

权贵寻欢金兵横行

忧国忧民

粘贴舞茶的帖子,比我整理的实录更为具体。大家可细看王松舟老师的点评!

《古诗两首》

执教者: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外国语学校王自文

点评者: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王崧舟

浙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古诗两首:《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

3、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价值上指航向。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理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与精髓,理念贯通在课堂教学的全部结构和全部过程当中。理念正,则课堂正;理念新,则课堂新;理念亮,则课堂亮。理念设计贵在精专,一“整合”对应主要策略,一“情感”对应主体内容、一“价值”对应主导目的,大处泼墨、高屋建瓴,真有“推窗观天地,挥毫凌云烟”的气派。」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大目标,层层设置、步步晋阶。目标一,旨在疏通古诗之意思,此为表层解读;目标二,旨在体悟古诗之意味,此为中层解读;目标三,旨在挖掘古诗之意蕴,此为深层解读。由“意思”而“意味”而“意蕴”,方得古诗学习之“三昧”。又值一提的是,三大目标,个个融合了三维之要诀。每一目标之表述,亦知能、亦方法、亦情感,总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教师板书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①作者都是南宋的诗人。随机让学生说说对南宋的了解,教师随机补充南宋王朝贪图安逸、屈膝求和、不思收复失地的史实。

②都有景物描写。随机设疑:写景只为写景吗?对此我们需要认真体会。

③都写到了人。随机追问:此处的“游人”指哪些人?(南宋权贵)此处的“遗民”又指哪些人?(北宋遗民)“遗民”的“遗”在这里当什么讲?(遗留)

「知人论诗、整体观照,实为古诗学习之重要门径。本案设计,巧在开课伊始,即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此为整合策略之小试牛刀。借助注释、初知大意是整合的基础,聚焦同质、求同存异则是整合的关键。此处整合,意在铺垫史实背景、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从整合入手解读古诗,实乃教学模式之一大突破也,妙!」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过渡:一边是南宋的权贵,一边是北宋的遗民。当他们如此鲜明地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有何种感受呢?我们该做何种感想呢?

2、指名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3、指名说说诗的大意,疏通诗义后追问:

①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

②听音效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学生想象后言说。)

③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板书:泪)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痛失亲人的泪、家破人亡的泪、流离失所的泪、充满仇恨的泪、苦苦期盼的泪……)

④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

请你怀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吧!

⑤国家破碎,山河依旧,不同的是,奔腾咆哮的黄河已经成了金兵的饮马之槽,巍峨高耸的华山已经成了金兵的牧马之地。黄河向大海悲泣,华山向苍天哭诉。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读出凄凉、读出悲愤。

4、参读陆游的《示儿》,深化感悟。

①“南望王师又一年”,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同学们,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呀!

1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0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5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②又一个十年过去了,遗民们苦苦盼望的南宋王师来了没有呢?补充陆游《示儿》,齐读,南宋王师盼到没有,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但悲不见九州同)此时此刻,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③古诗读到这里,你觉得“遗民”的“遗”仅仅是“遗留”的意思吗?(遗忘、遗弃)

是谁早早地遗忘了他们?是谁无情地遗弃了他们?

「该诗的解读,紧扣一个“泪”字。遗民之泪,如瑟瑟秋雨,裹挟着满腔的凄凉、悲惨和绝望,洒向了三万里河、五千仞岳,洒向了满目疮痍、遍地废墟的中原大地,冷冷地滴落在诗人的心头。一个“泪”字,上承金兵蹂躏百姓之残暴、下启遗民苦盼王师之悲凉,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也。教材透则教法秀,此例即为一典型,高!」

(二)学习《题临安邸》

1、过渡: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干什么去了?(男生齐读《题临安邸》)

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权贵干什么去了?(女生齐读《题临安邸》)

那个令人心凉的南宋皇帝又干什么去了?(全班齐读《题临安邸》)

2、讨论:王师、权贵、皇帝,他们干什么去了?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在对话交流中相机做以下引导和点拨:

①“暖风熏得游人醉”,这是一副怎样的醉态呀?读着这个“醉”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想象说话,教师相机点拨:这是烂醉如泥的“醉”,这是纸醉金迷的“醉”,这是醉生梦死的“醉”。那一杯杯琼浆玉液,灌入一个个酒囊饭袋之中,倾倒在一具具行尸走肉的体内。引导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的'后两句。

②在这帮酒囊饭袋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课件播放《清明上河图》,教师解说:汴州又称汴梁、汴京,是北宋的都城。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荣的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再现了一个王朝的兴盛和一座都城的繁华。大家看——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气象啊!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两个皇帝沦为金人阶下囚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遗民泪尽。锦绣河山就这样无情地断送在这批酒囊饭袋的手中。是啊,无论是昔日的汴州还是今天的杭州,那些权贵们还不都是朝朝寻欢、夜夜作乐吗?他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就不会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

③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焦急?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指名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再问问他们——指名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些,我们又怎能不愤慨?我们和诗人一起,指着鼻子问问他们——指名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解读该诗之难,难在一个“情”字。感悟诗人之情,要在一个“愤”字。这其中,有面对中原破碎萧条之悲愤,有面对权贵醉生梦死之激愤,有面对故土无人收拾之义愤。此情此愤,宜让学生感同身受、切己体察。然诗人彼时之情与学生当下之情,实为落差过大、间距过远。因此,缩小情感落差、拉近情感间距就成了该诗教学的全部枢纽。对此,本案共设三招:第一招,抓住“醉”字,融情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第二招,抓住“作”字,含情解说,让学生触目惊心;第三招,抓住“问”字,激情诵读,让学生感同身受。难点破,则解读成矣,神!」

三、整体参读,体察诗蕴

1、当这两首诗同时摆在我们面前,当权贵寻欢和遗民泪尽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同时出现在你的眼前,你有何感受?做何感想?(自由畅谈。)

2、交替互读两首古诗。

①北方的壮丽河山沦陷了,西湖边还是一派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学生齐读《题临安邸》。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声中,在“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痛恨声中,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怎样的心?

②杭州的权贵们在歌与酒的沉醉中昏昏度日,中原的百姓们却在金兵的铁蹄下苦苦期盼、度日如年——学生齐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迎凉有感的背后,是诗人一颗怎样的心在跳动啊?

③这是两首各不相同的古诗,场景不同、人物不同、情绪不同,但现在,我们却再次发现了它们的相同之处。(板书:忧国忧民)那颗忧国忧民的心是完全相同的。

3、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面对水深火热的北宋遗民,面对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自由选择,自由练笔。畅谈体会,随机点评。)

4、沉沦的是无道昏君,堕落的是无耻佞臣。(课件播放MTV《满江红》,随着悲壮的歌曲响起,老师动情言说)面对破碎的河山,面对苦盼的人民,抗金名将岳飞喊出了“尽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如同黑夜中一道犀利的闪电,划破长空、光照千秋。

「整合之精髓,在索解两首古诗内在精神之一致也。林升诗,以愤起首;陆游诗,以悲作结。表面视之,情感各异,但深层探之,则诗心昭昭,可谓“满纸忧愤言,一把辛酸泪”。此处整合,用对比参读的策略。对比之意,非为求异,实为探求内在精神之一致也。“忧国忧民”四个血字,当让学生铭记在心。纵观两首古诗的解读过程,总有“长夜难明赤县天”之感,让人喘不过气儿来。然史实终归是史实,本案教学压台于岳飞的《满江红》,课堂氛围顿时豪气冲天、壮怀激烈,此举用时虽短、用意颇深,大有“一唱雄鸡天下白”的痛快,爽!」

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权贵寻欢遗民苦盼

忧国忧民

总评: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由于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因了上述两难,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突破。

《古诗两首》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自觉引领下,知难而上,勇于求索。江南才俊自文老师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课程视野、高超的教育智慧、创新的专业人格,实现了古诗教学的三大突破:

一、主题凝聚、资源整合,实现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

纵观全案教程,一去传统的“逐首教学”(即一首一首的教学)和“逐环教学”(即解题开始、正音跟上、疏通为主、背诵断后)模式,大胆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思路,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自文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审美嗅觉,洞悉了两首古诗的内在联系和同构本质。于是,以诗人“忧国忧民”之情怀为主题,将三维目标、三首古诗有机地整合为一体。首次整合,同中求异,奠定了两首古诗不同的情感基调;二度整合,异中求同,索解出两首古诗一致的精神本质。分步解读,则是在两次整合之间的跨度上,架起一道绚丽的彩虹。悟遗民之“泪”,解权贵之“醉”,为二度整合铺垫情感和意象的基础。

二、比照参读、因果索解,实现古诗解读模式的突破。

本案精读古诗两首、略读古诗一首,精读的两首古诗,从内容上比照,不难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权贵寻欢实为遗民苦盼之因,反之,遗民苦盼必为权贵寻欢之果。用遗民之泪浇权贵之醉,何其让人心酸;以权贵之醉衬遗民之泪,何其让人悲愤。这种形象、情景、氛围的强烈反差,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情绪场。自文老师以其不凡的身手,引领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师生在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陆游的两首古诗,则从时空的比照上,产生了另一种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一年又一年、苦盼再苦盼,一次次希望化为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失望又燃起一次次希望,然而一直到死,诗人盼来的依然是山河破碎、遗民泪尽。这种时间上的纵向对照和空间上的横向比较,大大拓展了古诗解读的文化背景、丰厚了古诗解读的文化底蕴。

三、举象显情、借象悟情,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

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自文老师独辟蹊径、别开生面,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成功实现了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胡尘”两字化为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下,青青的禾苗在金兵的马队过后被连根踢起,秋风中瑟瑟的茅屋在狼烟中化为灰烬……试想,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李清照爱国诗词

《词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

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

这首词杨金本《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

     【简析】

红日西沉,晚霞映照着溪亭,玩了一天的游人渐渐归去,独有年少的词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是刚饮过美酒,还是酒意未消?是景色宜人,惹词人陶醉?她游玩兴尽方驾回舟。湖上娇艳的荷花向她绽开笑脸,轻柔的晚风推着她的船儿。她情不自禁的荡起双桨,往前划去。划呀,划呀,竟不知不觉误入荷花深处,进也不能,退也不能,怎么办?她用足力气,蓦然间响起一阵扑簌簌的声音,原来沙滩上的沙鸥和鹭被她惊飞了。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五绝绝句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词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爱国的故事

宋王朝经过167年“清明上河图”式的.和平繁荣之后,天降煞星,北方崛起了一个游牧民族。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还掠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屈辱的一页。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不想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国耻又蒙家羞的事。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这个柔弱女子,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大节大义,很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赵被撤职后夫妇二人继续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一路难免有点别扭,略失往昔的鱼水之和。当行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丈夫在其身后听着这一字一句的金石之声,面有愧色,心中泛起深深的自责。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刚去世,9月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她基本上是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国君是国家的代表啊。但是这个可怜可恨的高宗赵构并没有这个觉悟,他不代表国家,就代表他自己的那条小命。他从建康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路逃下去,一直飘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李清照一孤寡妇人眼巴巴地追寻着国君远去的方向,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这样苦苦地坚持着。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也不能丢的,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出版,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她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些文物在战火中靠她个人实在难以保全,希望追上去送给朝廷,但是她始终没能追上皇帝。她在当年11月流浪到衢州,第二年3月又到越州。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

1130年11月,皇上看到身后跟随的人太多不利逃跑,干脆就下令遣散百官。李清照望着龙旗龙舟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就更感到无限的失望。就按封建社会的观念,国家者国土、国君、百姓。今国土让人家占去一半,国君让人家撵得抱头鼠窜,百姓四处流离。国已不国,君已不君,她这个无处立身的亡国之民怎么能不犯大愁呢?李清照的身心在历史的油锅里忍受着痛苦的煎熬。

大约是在避难温州时,她写下这首《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北人”是什么样人呢?就是流浪之人,是亡国之民,李清照正是这其中的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异族入侵多是由北而南,所以“北人”逃难就成了一种历史现象,也成了一种文学现象。“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我们听到了什么呢?听到了祖逖中流击水的呼喊,听到了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叹息,听到了辛弃疾“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无奈,更又仿佛听到了“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那悲凉的歌声。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双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在流亡途中行无定所,国家支离破碎,到处物是人非,这愁就是一条船也载不动啊。这使我们想起杜甫在逃难中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清照这时的愁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家愁、情愁,现在国已破,家已亡,就是真有旧愁,想觅也难寻了。她这时是《诗经》的《黍离》之愁,是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是国家民族的大愁,她是在替天发愁啊。

李清照是恪守“诗言志,歌永言”古训的。她在词中所歌唱的主要是一种情绪,而在诗中直抒的才是自己的胸怀、志向、好恶。因为她的词名太甚,所以人们大多只看到她愁绪满怀的一面。我们如果参读她的诗文,就能更好地理解她的词背后所蕴含的苦闷、挣扎和追求,就知道她到底愁为哪般了。

1133年高宗忽然想起应派人到金国去探视一下徽、钦二帝,顺便打探有无求和的可能。但听说要入虎狼之域,一时朝中无人敢应命。大臣韩肖胄见状自报奋勇,愿冒险一去。李清照日夜关心国事,闻此十分激动,满腹愁绪顿然化作希望与豪情,便作了一首长诗相赠。她在序中说:“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又贫病,但神明未衰弱。见此大号令,不能忘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

她是一个贫病交加、身心憔悴、独身寡居的妇道人家,却还这样关心国事。不用说,她在朝中没有地位,就是在社会上也轮不到她来议论这些事啊。但是她站了出来,大声歌颂韩肖胄此举的凛然大义:“愿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她愿以一个民间寡妇的身份临别赠几句话:“闾阎嫠妇亦何如,沥血投书干记室”,“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浙江金华因南北朝时沈约曾题《八咏诗》而得名的一座名楼。李避难于此,登楼遥望这残存的南国半璧江山,不禁临风感慨: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题八咏楼》

我们单看这诗的气势,这哪里像一个流浪中的女子所写啊。倒像一个急待收复失地的将军或一个忧国伤时的臣子。那一年我到金华特地去凭吊这座名楼。时日推移,楼已被后起的民房拥挤在一处深巷里,但亦然鹤立鸡群,风骨不减当年。一位看楼的老人也是个李清照迷,他向我讲了几个李清照故事的民间版本,又拿出几页新搜集的手抄的李词送给我。我仰望危楼,俯察巷陌,深感词人英魂不去,长在人间。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却借题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谴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暮年的壮志: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见,她真是“位卑不敢忘忧国”,何等地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啊。

“但愿相将过淮水”,这使我们想起祖逊闻鸡起舞,想起北宋抗金名臣宗泽病危之时仍拥被而坐大喊:过河!这是一个女诗人,一个“闾阎嫠妇”发出的呼喊啊!与她早期的闲愁闲悲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愁中又多了多少政治之忧,民族之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