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下文是描写菊花的李清照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
黄花:菊花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烦恼白天太长,香料在金兽香炉中烧尽了。又到重阳佳节,洁白的玉枕,轻薄的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别说不忧愁,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此词的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本应该是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的,而如今只有自己,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身体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上片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
下片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化用了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了;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这是构成“人比黄花瘦”的原因。“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消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于是,末句“人比黄花瘦”,便成为千古绝唱。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消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 的情境。在这首词里,虽然写的是思亲,但是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语句,而是用了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深深的思亲的愁苦。显的很沉重高雅。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比喻巧妙,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词的意境通过描述了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
关于菊花的经典诗句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____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____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____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____王之涣《九日送别》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____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____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____韩琦《九日水阁》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____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____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____苏轼《浣溪沙·咏橘》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____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____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____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____杜甫《宿赞公房》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____曹雪芹《残菊》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____杜甫《九日寄岑参》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____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____李白《九日龙山饮》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____欧阳修《秋怀》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____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____苏轼《赵昌寒菊》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____苏轼《赵昌寒菊》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____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____白居易《咏菊》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____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____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____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____苏轼《送顿起》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____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____蒋捷《声声慢·秋声》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____李白《九日》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____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____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____于谦《过菊江亭》
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____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____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____德隐《新秋晚眺》
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____司空图《白菊三首》
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____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____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____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____黄巢《题菊花》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____陶渊明《饮酒·其四》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____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____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____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____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____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____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____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____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____徐灿《菩萨蛮·秋闺》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____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____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____元好问《秋怀》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____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____丘浚《咏菊》
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下文是古人写的一些赞美菊花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1、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2、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5、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6、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7、芙蓉金菊斗馨香。——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8、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吴文英《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9、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10、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1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3、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4、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司空图《华下对菊》
15、共评花索句,看谁先得。——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16、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17、短篱残菊一枝黄。——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8、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9、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20、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袁崧《菊》
21、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22、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晕色黄娇,低枝翠婉,来趁登高佳景。谁偏管领。是彭泽归来,未荒三径。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高观国《齐天乐·菊》
23、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24、近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白居易《东园玩菊》
25、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于谦《过菊江亭》
26、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27、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韩愈《晚菊》
28、今春闰好。怪重阳菊早。满槛煌煌看霜晓。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中能道。——晁补之《洞仙歌·菊》
29、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李白《九日》
30、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盈筐时采得,服饵近知门。——李建勋《采菊》
31、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32、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3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34、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5、黄花过也。月酒何曾把。寒蝶多情爱潇洒。晴日双双飞下。沈吟独倚朱栏。采芳贻向□边。枕上醉排金靥。幽香付与谁怜。——晁补之《清平乐·对晚菊作》
36、梅定妒,菊应羞。——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37、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贾岛《对菊》
38、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宋·朱淑贞《菊花》
39、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宋·朱淑贞《菊花》
40、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梅尧臣《残菊》
41、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陶渊明《饮酒·其四》
42、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43、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44、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4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46、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47、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4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9、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吴潜《句》
50、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梅堯臣 《残菊》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我们一起阅读下文学习一些有关菊花诗句大全吧。
黄巢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予桃花一处开。
黄巢 《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元稹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郑谷 《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范曾大 《重阳后菊花三首》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 《重阳后菊花三首》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刘克庄《菊》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郑思肖《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朱淑真《黄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袁崧 菊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延伸阅读]
菊花诗句鉴赏
【名句】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出处】
唐•郑谷《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译注】
公子贵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的野生草,重阳佳节,插菊在鬓发,朵朵争俏。露水阳光让菊花更丰润,香满池岸绿满池岸,因此它从来不用羡慕寄生的瓦松是不是很高。
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说明】
这是一首咏菊的诗,但通篇不用一个菊字,却句句写菊。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貌遗神”,毫无生气。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菊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赏析】
菊花不是一种名贵的花卉,那些养尊处优的王孙公子们容易把它当作蓬蒿,从外形上看蓬蒿与菊苗无太大的差别。“王孙莫把比蓬蒿”,作者是斥责那些人“菊草不分”,不识菊的高洁品性,即不识人才。“九日枝枝近鬓毛”,重阳节的时候,菊花盛开,一枝枝的菊花被人们插在鬓发间,这时候菊花的价值才显现出来,与蓬蒿有本质的.不同。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这两句着重赞颂菊花高洁的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秋天的早晨,菊花瓣上沾满了晶莹的露珠,那缕缕幽香,飘满池岸,沁人心脾。“露湿”写菊花缀满露珠的的美好外在形象;“秋香”则是刻画菊花的内在气质神韵。这一内一外,就把菊花整体的形象呈现出来,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由来不羡瓦松高”,菊花自有它独特的魅力,它生长的地方虽然不高贵,却也从来不羡慕那高生的瓦松。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出于低洼之地,却能带给人们美的精神及视觉享受,而那瓦松虽处高位,却毫无用处。在这里,菊花代表了那些不慕容华、品格高洁之士;瓦松则代表了身世显贵、尸位素餐的王孙贵族。相较之下,作者的追求与气节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