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刘禹锡的诗句收集96条

时间: 2023-11-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赞美刘禹锡的诗句收集96条

1、《咏史》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2、《抛球乐》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3、《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4、《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西春水彀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5、《竹枝》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6、《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7、《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8、《竹枝》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情。

9、《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10、《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1、《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2、《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13、《西塞山怀古》

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4、《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溜枕前觉,一夜颜妆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5、《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关于刘禹锡的诗词你会鉴赏几首呢?

刘禹锡《庭竹》赏析

《庭竹》——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这是刘禹锡写的一篇无言绝句。

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又称“刘宾客”、“刘梦得”洛阳人,早年间支持革新,和王叔文、柳宗元一派支持永贞革新,但是革新失败后,便被贬,刘禹锡本身性格刚毅,面对被贬后的生活,还是积极乐观,向上。所以,刘禹锡写的诗大多都是豪气风爽,精炼含蓄,能够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独到的见解。被白居易成为“诗豪”。这首诗,便是用清新自然的语句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感悟。

首先,这首诗是描写竹子的,前两句写出竹子的环境,虽然环境不是很美好,但是仍然挡不住竹子自身的高洁,清高。竹子的枝节高高挺立,就像君子之风,没有能困住他的地方,所以,竹子的清高自立也是随处都能展现的。

这首诗也是以“竹子”自比,将竹子比作自己,不仅赞美了竹子的清高之情,也暗指自己也是清高独立的,不管在哪里都不会改变的。这可能也是刘禹锡自己内心的独白。

浪淘沙 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边。

现在直上河汉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是刘禹锡写的《浪淘沙》九首中的第一首。

首先,古诗第一句提到“九曲黄河”,指的是现在的黄河,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域东西长一千九百千米,南北宽一千一百千米,主要刘静了九个省区,中游穿越了黄土高坡,带有大量的泥沙,所以,黄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所以有“九曲黄河万里沙”之称。

这首诗,前两句采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黄河奔流不止,流经万里的气势,并且,将黄河奔腾、颠簸、咆哮的状态描写的淋漓尽致。本诗的后两句则是运用联想的手法,把黄河奔流比作是去山上和牛郎织女相会,想法比较独特,构思比较新颖,不仅能使大家感受到黄河的不凡气势,与此同时,也将黄河不认输、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拼搏的精神,其实这也是在写刘禹锡自己,表明自己也是不怕前路的艰难险阻,敢于坚持自己的梦想,与理念,不放弃的精神。

拓展:

柳宗元刘禹锡是什么关系

常言道:“人生能得一知己,便是一件乐事”,对于柳宗元和刘禹锡来说,他们两人便是知己好友,并且都有共同的经历——都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失败后,也都被贬,最后,在被贬的生活中,也都寄情山水,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是自己的表现范围更加的广泛。

但是,又因为两人性格不同,所以导致后期的发展也是不同的。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两人合称为“刘柳”。两个人都是唐朝中期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两人在古诗的创作上风格确实不同的。刘禹锡在被贬之后,能够及时的化解内心的苦闷,积极阳光的对待事情,向我们传播的都是正能量,然而,柳宗元在被贬之后,确实苦闷愁苦,难以释怀,最后也是在被贬的地方抑郁生病而死。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前面也提到了,主要还是性格的不同,柳宗元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内心有着很深的执念,所以,在被贬之后,柳宗元便一直想着要回朝廷,继续做一个政治家,但是越是这样想就越不能。刘禹锡则是不同,刘禹锡也是性格比较刚毅的人,但是更重要的是刘禹锡是一位旷达的人,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它能够以豪迈潇洒的态度面对生活,之后,也不会耽误刘禹锡抒发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意见,所以,刘禹锡最后还是回到了京城。

刘禹锡是著名的大事人,大家知道他有那些诗赞美秋天的吗?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赞美秋天的诗句刘禹锡,欢迎大家阅读。

刘禹锡赞美秋天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句是出自《秋词》。

秋词

作者: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①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逢:遇到。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②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③春朝(zhāo):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④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⑤碧霄:青天。 秋词。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

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排开云层,一飞冲天,

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诗句赏析】

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比柳宗元大一岁的刘禹锡,虽然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同样遭受打击,但心理承受能力却大的多。刘禹锡贬到朗州时(今天湖南常德市)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同时,他的自我表现欲也比较强,爱显示自己。晚年与白居易登上一座高塔时,还得意洋洋地唱着:“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站在塔顶上大声说笑,他居然以此为乐。

刘禹锡也研究哲学,也笃信禅宗,但效果与柳宗元不一样,在怎样用于立身处世这一点上,他也得到了踏踏实实的好处,他能通过哲学的深思,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为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这样,他就能从有限的时空跳出来,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得心理平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