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悲苦之情的诗句收集70条

时间: 2023-11-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游子悲苦之情的诗句收集70条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9、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9、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20、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21、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2、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

2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4、过境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6、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7、秋风秋雨愁煞人!

28、过眼烟云散随风, 幻化金顶伶仃松。 分分合合世间爱, 缘起缘灭一场空。万念俱灰渐憔悴, 只羡世外比丘僧。 我佛慈悲救苦难, 愿遁空门渡众生。

29、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30、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31、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32、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

33、技艺山高云水长,泥人何必姓须张。吴门自有名师吕,一捏令吾神气扬。

34、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35、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36、萧条寒景傍山村,寂寞谁知楚相尊。

37、人有心烦伤旧梦,风无意乱起新愁。情迷夜半难成寐,醉卧花间不自由。

38、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39、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40、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

41、寂寞秋千两绣旗。日长花影转阶迟。

42、醉依绿琴相伴祝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4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4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5、疏星点点画屏幽,风冷云残烛泪流。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7、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

4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

49、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50、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5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5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5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54、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

55、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56、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57、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58、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59、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60、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61、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62、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63、伤离别。江南雁断音书绝。音书绝。两行珠泪,寸肠千结。伤心长记中秋节。今年还似前年月。前年月。那知今夜,月圆人缺。

64、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65、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66、一事无成惊逝水,半生有梦化飞烟。

67、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68、骎骎娇眼开仍,悄无人至还凝伫。

69、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70、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71、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72、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73、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74、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75、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76、寒塘度鹤影,冷月葬花魂。

77、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78、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

79、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80、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孟郊《游子吟》赏析(一)

“母爱”是人类纯真崇高的感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性主题。讴歌之惟恐不逮,佳作自然不少。早在《诗经》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的诗句,简括而形象地唱出了人子的心声。而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751一814,湖州武康人)的《游子吟》,更是一首歌颂伟大母爱之作。它把人类伟大的母爱置于特定的艺术氛围中,加以弘扬和歌颂,使之脍炙人口,连不识字的妇孺都会记诵不差: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乐府诗,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简括的语言勾勒出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的场景,抒发了游子思乡念亲的至深情感。首联,“游子”,本谓远游的客子。《史记》“游子悲故乡”。也许慈母意想到了游子的奔走之劳,风霜之苦和孤寂之悲,如此,诗一开头,就似笼著一层淡淡的哀愁。另外,就唐诗看,“游子”也可指离乡远游的举子。有唐以来,开科取士,游子不绝于途,辗转流徙,饥寒相侵,倍受艰辛,“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诗人以其亲身体验和感受,把游子的悲苦和哀愁加以浓缩和“转嫁”,让人细味和借人传达,如此,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实况,赋予了诗的社会意义,表明了自己对生活的评价。接著,诗人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揭示了慈母情爱的含蕴,原来临行缝制的游子衣上,密密匝匝飞走的针线,竟是慈母的丝丝缕缕情思。“游子无寒衣”,“游子暮何之”,也许就是慈母系情的“意恐迟迟归”的内涵。“短章蕴藉”(《白石道人诗说》),是诗意的生发,更是意境的升华。末尾二句,从意义上说,是从“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化出,但较之原诗句,比拟切当,对比强烈,形象更为鲜明;而且“游子不言苦,家书但云安”,要解脱和抛却的是悲苦和哀愁,知难而前,锐意进取,冀报恩于万一,给人以奋发和鼓舞,因此,诗句的思想意义也更深刻和积极。

此外,就诗的艺术性看,有两点值得注意。这既是“雅俗共赏”的一个原因,也可窥见诗人的艺术探索之一斑。

一是浓情淡化,引起广泛的共鸣。共鸣,是文艺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在读者身上引起的共同激情,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主人公一起体验他的痛苦、磨难和愿望等;浓情淡化,是指作者通过对艺术的理解,把浓烈感情融注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而使读者觉著是淡然地传达出来的。这首小诗浓情淡化,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诗的审美客体仅是慈母为游子缝制征衣所生发的感情;但它唤起的却是人们对母子至性情爱的体验中的理解、同情而至反思。为什么?我们不能不从诗人对审美意识的理解去探求,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是最为习见的生活图景,而其中浸透的却是深入骨髓的感情。谁无父母,谁无兄弟?离亲别故在社会现实生活的人际活动中总会发生的,思亲恋故之情又谁能避免?人们读文艺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总是有所希冀的,解除痛苦,获得欢娱,哪怕是一瞬间的。一个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撞击力在读者身上引起的回应力应该是适度的,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没有提供特定的背景、环境及其他,但蕴藏的故乡之思的感情是深厚真挚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淡淡的说出,引起了至今千年的共鸣。《游子吟》使浓烈深厚的感情“轻描淡写”似地传达出来,在读者心理上,引起震动,像山泉沁入心脾,给人以某种满足、慰藉和感奋。总之,这首诗的情思、哀愁、艺术氛围都是淡淡的,然而人们却从中产生共鸣,引起反思和感奋。

二是冲淡的感情得之于平和的语言,这也得益于民歌形式的运用。这首诗是抒情诗,体例为乐府诗,它俚语入诗,明白晓畅,著语不多,纯是白描,洋溢著强烈的生活气息,那真挚深沉的感情就从平淡的语言中得出。从而较为适应广大读者的审美心理,使人们自觉地接受其诗歌的思想,心灵得到了陶冶和净化。

总之,这首抒情小诗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称得起广泛流传千古不朽之作。而恋母、思乡、念国,似在人们情感上一脉相承而呈现阶梯性或说档次,因此这首小诗,在今天更能激起海外同胞思乡念国的情感,产生特殊的反响,那么,它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上的探索也就有更值得注意的东西了。

孟郊《游子吟》赏析(二)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匀才得到一个潭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会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此诗则是当时之作,亲切而其淳地吟 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生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著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颠沛流淳,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此诗写的正是这样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都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实际上是两个短语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身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点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骂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语言,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著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二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诗人的反问句,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热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怅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行,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赞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此诗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的浓郁醇美。

1.

2.

3.

4.

5.

6.

7.

8.

9.

10.

孟郊《游子吟》的简短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体诗,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简括的语言勾勒出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的场景,抒发了游子思乡念亲的至深情感。全诗淳朴素淡、情真意切,拨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尤其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两句已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言佳句。

首联,“游子”,本谓远游的客子。《史记》“游子悲故乡”。也许慈母想到了游子的奔走之劳,风霜之苦和孤寂之悲,如此,诗一开头,就似笼着一层淡淡的哀愁。另外,就唐诗看,“游子”也可指离乡远游的举子。有唐以来,开科取士,游子不绝于途,辗转流徙,饥寒相侵,倍受艰辛,“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诗人以其亲身体验和感受,把游子的悲苦和哀愁加以浓缩和转嫁,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实况,赋予了诗的社会意义。

次联,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诗人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揭示了慈母情爱的含蕴,原来临行缝制的游子衣上,密密匝匝飞走的'针线,竟是慈母的丝丝缕缕情思。“游子无寒衣”,“游子暮何之”,也许就是慈母系情的“意恐迟迟归”的内涵。“短章蕴藉”(《白石道人诗说》),是诗意的生发,更是意境的升华。

尾联,从“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化出,但较之原诗句,比拟切当,对比强烈,形象更为鲜明;而且“游子不言苦,家书但云安”,要解脱和抛却的是悲苦和哀愁,知难而前,锐意进取,冀报恩于万一。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游子吟》原文: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刘云:全是托兴,终之悠然。不言之感,复非睍睆寒泉之比。千古之下,犹不忘淡,诗之尤不朽者。

《唐诗归》:钟云:仁孝之言,自然风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亲在远游者难读。顾璘曰:所谓雅音,此等是也。

《唐风怀》:南村曰:二语婉至多风,使人子读之,爱慕油然自生,觉“昊天罔极”尚属理语(末二句下)。

《唐风定》:仁孝蔼蔼,万古如新。

《载酒园诗话又编》:贞元、元和间,诗道始杂,类各立门户。孟东野为最高深,如“慈母手中线……”,真是《六经》鼓吹,当与退之《拘幽操》同为全唐第一。

《寒瘦集》:此诗从苦吟中得来,故辞不烦而意尽,务外者观之,翻似不经意。

《柳亭诗话》:孟东野“慈母手中线”一首,言有尽而意无穷,足与李公垂“锄禾日当午”并传。

《唐诗别裁》: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与昌黎之“臣罪当诛,天王圣明”同有千古。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