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写李白的诗句精练80条

时间: 2023-11-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杜甫写李白的诗句精练80条

杜甫写给李白的诗有什么呢?关于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大家知道几首呢?

【赠李白】

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杜甫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

钓竿欲拂珊瑚树。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

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

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

【饮中八仙歌】

节选

杜甫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梦李白二首】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白集有寻鲁城北范居士诗)】

杜甫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冬日有怀李白】

杜甫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不见(近无李白消息)】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昔游】

杜甫

昔谒华盖君,深求洞宫脚。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寞。

暮升艮岑顶,巾几犹未却。弟子四五人,入来泪俱落。

余时游名山,发轫在远壑。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

林昏罢幽磬,竟夜伏石阁。王乔下天坛,微月映皓鹤。

晨溪向虚駃,归径行已昨。岂辞青鞋胝,怅望金匕药。

东蒙赴旧隐,尚忆**乐。休事董先生,于今独萧索。

胡为客关塞,道意久衰薄。妻子亦何人,丹砂负前诺。

虽悲鬒发变,未忧筋力弱。扶藜望清秋,有兴入庐霍。

李白和杜甫杜甫父亲杜闲的家里相识,两人不仅有诗歌的往来,而且共度过一段美好时光,相关还赠送过诗词。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戏赠杜甫》

宋人说,“杜诗思苦而语奇,李诗思疾而语豪”。李白这首貌似打油诗,后人多有微词。人生似乎总是充满了误会,真性情很多人不懂。既然不懂,就不必懂了。。。故友相逢:

“一别多日,你又瘦了,又没好好吃饭么?”

“唉,苦吟伤神,就这样了。”

读到此,忽然想起李白《长干行》里的句子来了:“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就是这样,孩子般的心思。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杜甫、高适,往日同游之时,“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现在只觉得“鲁酒太薄,齐歌太艳”,人不对,就好像什么都不对了。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忆相逢时,泗水河中秋波荡漾,徂徕山上光影明媚,现在都看不见。“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这两句写得太好,灵动,惬意,圆满。秋波落碧水,水光明山色,爱摄影的`人会知道我描述的景象。那是最美的时刻,令人怡然自足,顿生夫复何求之意。此情此景,秦观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差可比拟,但毕竟太精巧,太琐碎了。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李杜如此一唱一和,情感尽在酒中了。

杜甫写李白的诗

【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

钓竿欲拂珊瑚树。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

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

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

【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冬日有怀李白】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李白写给杜甫的诗有哪些

李白和杜甫第一次见面是在745年的初夏,当时李白刚刚离开长安,名满天下,而杜甫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文艺青年,困顿于洛阳。杜甫对李白的景仰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而李白对杜甫的赏识只能用夏天的一场雨来形容,来得迅猛,去得也突然。

临别之时,他们相约在商丘再次同游。秋天,两人如约同至,还偶遇了另一位诗人高适。三人或入酒垆,或登吹台,或游梁园,饮酒赋诗,纵论天下,好不痛快。

第二年春天,李白在山东任城安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分开的日子里,杜甫对李白念念不忘,接连写下多少诗怀念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终于有一天,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思念,专程赶到任城看望李白。

这一年的.秋天,李白偶遇在饭颗山种田的杜甫,目睹老友的窘迫情状,生性开朗的李白忍不住写了一首诗调侃他: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宋人说,“杜诗思苦而语奇,李诗思疾而语豪”。李白这首貌似打油诗,后人多有微词。人生似乎总是充满了误会,真性情很多人不懂。既然不懂,就不必懂了……故友相逢:

“一别多日,你又瘦了,又没好好吃饭么?”

“唉,苦吟伤神,就这样了。”

读到此,忽然想起李白《长干行》里的句子来了:“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就是这样,孩子般的心思。

相见之后,兴致勃勃的李白又邀请杜甫到山东游玩,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聚。分手时,连李白都莫名的有些伤感,写下了给杜甫的第二首诗: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忆相逢时,泗水河中秋波荡漾,徂徕山上光影明媚,现在都看不见。“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这两句写得太好,灵动,惬意,圆满。秋波落碧水,水光明山色,爱摄影的人会知道我描述的景象。那是最美的时刻,令人怡然自足,顿生夫复何求之意。此情此景,秦观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差可比拟,但毕竟太精巧,太琐碎了。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李杜如此一唱一和,情感尽在酒中了。

第二年的秋天,大病初愈的李白独自一人游于沙丘,想起去年和杜甫的相聚,他第一次涌起了对杜甫的思念之情,写下了给杜甫的第三首诗,也是最后一首: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杜甫、高适,往日同游之时,“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现在只觉得“鲁酒太薄,齐歌太艳”,人不对,就好像什么都不对了。

从此以后,杜甫再未出现在李白的诗歌里,而李白却一直活在杜甫的心中,时刻关注着李白的行踪,写下了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