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周瑜小乔的诗句整理60条

时间: 2023-11-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写周瑜小乔的诗句整理60条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明人高启有诗:《过二乔宅》:

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

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

乔公虽在流离中,门楣喜溢双乘龙。

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

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

《菩萨蛮》辛稼轩

画楼影蘸清溪水。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绿杨低映窗。

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

《小乔辞》勒石记之:“大堤堤下水涓流,乔家国色古遗周。上有靡靡之茂草,四角花砖绕一抔。周郎尽卒三十六,江淮哀痛吴主哭。胭脂色褪镜奁移,曾在黄垆在华屋。只今幽遂久成鼷,东望周郎宰木低,里人喭甚勿复较,我将石锦列丹题。”

清著名女诗人陶安生《过小乔墓》:

姊从君,妹从臣,英雄儿女俱绝伦。

曲同顾,醪同注,豪气柔情两相慕。

玉帐留连历几春?阿瞒铜雀愿徙殷。

风流以盖三分国,玉树琼花尽后尘。

可惜奇缘天也忌,周郎竟继孙郎逝。

佳儿虽缔两家姻,后死尚违同穴誓。

惟欣香冢近城隈,公瑾相望土一抔。

想见月明荒野夜,英灵犹得共徘徊。

明朝诗人王召《过周瑜小乔墓》:

东吴名将推公瑾,南国佳人说小乔。

应是两人俱绝代,白扬相望共萧萧

袁枚有《周瑜墓》二律云:“天生一将定三分,才貌遭逢总出群。大母早能知国士,小乔何幸嫁夫君。能抛戎马听歌曲,未许蛟龙得雨云。千载墓门松柏冷,东风犹自识将军。”其二云:“旌旗指日控巴襄,底事泉台遽束装?

王士禛《渔洋诗话》云:“二乔宅在潜山县,近三祖山,故山谷诗云:‘松竹二乔宅,雪云三祖山。’

江城子·哭周郎

明朝蜀汉肆风狂,坠天罡,亦仓皇。鞠躬尽瘁,才智付国殇。

曾许伯符成霸业,临月望,更心伤。

当年赤壁战吴江,箭弩张,焰飞扬。塌前复叹,犹记小乔香。

遗志佐君推子敬,惜早逝,美周郎

咏美女

李调元(清)

一名大乔二小乔,

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包粉,

打扮八九十分娇

七绝 倾城红颜·小乔

轻轻素手拂弦欢,

不顾春风铜雀残。

公谨笑言何惧亮,

佳人当令孔明寒。

题二乔手卷二绝

陆文圭

国色妖娆书不如,风流二媚信消渠。

阿承丑女无人聘,自契衣装过草庐

读周瑜传

韩元吉

年来三十过平头,笑却周郎却自羞。

但得小乔歌一曲,未须辛苦向荆州。

周郎二十四年少,盖世功名随一燎。

亲提三万走曹瞒,不以敌勍恨兵少。

豫州失匕已胆折,一日目明惊二妙。

最怜黄盖不知名,吏士相从倚营啸。

阿奴火攻本无策,破竹自繇人不料。

贪降纳侮理固宜,泥淖华容几尽剿。

西来行师有绝地,毋乃重诒千古笑。

镞湛纵是差可认,鼎峙讵关谋所召。

二乔春锁何足言,从此天光遂分耀。

我闻汉贼久染指,奋毒摇牙噬江表。

八荒囊括岂复遗,一蹙吴宫已为沼。

当时乘胜下部骑,考地当居楚南徼。

蒙冲逆斗须上流,揖寇那容越津要。

武昌霸基跬步耳,肯使国畿纷戟旐。

坡仙访古特寓意,横槊雄姿谁与吊。

故将异地眩疑辞,政恐因讹启讥诮。

沧浪六月卷晴雪,历历江山人物眇。

崩空乱石今几存,仿佛栖巢尚惊鸟。

夜深刁斗声四发,星斗满空群籁悄。

便须唤起紫绮裘,孤鹤南天楚江晓。

送牛?杨道夫

释宝昙

君诗如周郎,年少新将兵。

阿瞒不及语,夜半火到明。

金屋小乔在,国色倾人城。

不见今十年,诗已如此成。

愈谈听愈好,俗间未能评。

石渠苦无诗,日者上意倾。

西南老臣去,不复闻姓名。

公今赋渝州,将与山月鸣。

亦须慰华发,过家濯尘缨。

杨冠卿

只轮不返笑曹瞒,赤壁空临江水寒。

想得周郎铙鼓竞,小乔相与对春山。

五湖范蠡携西子,三国周郎嫁小乔。

盖世功名聊唾手,何妨樽酒醉妖娆。

水调歌头 闻采石战胜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

胜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

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二乔卷

国色双花相闰栽,周郎分得小枝来。

汉宫早有君王见,金屋须教一处开。

本事诗

陈独秀

空功秦女为*,孤负天门上下潮。

周郎未遇春衫薄,沽酒无颜过二桥。

鹧鸪天

刘克庄

诗变齐梁体已浇,香奁新制出唐朝。

纷纷竞奏桑间曲,寂寂谁知爨下焦。

挥彩笔,展红绡。十分峭措称妖娆。

可怜才子如公瑾,未有佳人敌小乔。

清平乐

无名氏

梅兄梅弟。桃姊并桃妹。

争似月临双女位。

吉梦重占蛇虺。

小乔应嫁周郎。

云英定遇裴航。

会有九男事帝,谁夸七子成行。

谒金门

朱子厚

风动竹。清遍一窗梅溽。

闻道小乔乘凤玉。仙裳飘雾縠。

来嫁吾门公瑾叔。天上人间愿足。

浓缭水沉燃宝烛。鬓长相对绿

张安球

烟波浩涉浪滔滔,曾引英雄竞折腰。

烈火频添烧赤壁,东风巧借胜阿曹。

孙刘幸有纵横策,魏武终输大小乔。

决战徒分三鼎足,江山风见息戈矛?

隔岸飞情赏碧桃,

丰姿似已胜千娇。

长江流水滔滔去,

淘尽大乔与小乔.

一剪寒梅.七绝.赏双色桃

情侣园中赏碧桃,

红腮素面竞相娇。

玄都观里何曾见?

浩荡东风沐二乔。

长相思·记东吴二乔

又思君,不忘君.犹记小乔初嫁时,玉颜金仗催.

忆周郎,顾周郎.自古沙场少人归,小乔含泪挥.

粉桃面,玉娇颜.如黛双眉似欲言,抿唇又蓦嫣.

思伯符,念伯符.大乔日夜空守闺,心思乘马追.

念奴娇古诗词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赏析】

这首词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代表作。他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和千古而来的风流人物,酣畅淋漓地泼墨挥写于大笔之下,抒发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下片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词中也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但这种感慨和遗憾并非失望和颓废。这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念奴娇古诗词2

念奴娇

瓢泉酒酣,和东坡韵

辛弃疾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

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

药笼功名,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

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

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

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

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

故人何在?

长庚应伴残月。

辛弃疾词作鉴赏

作者的词,历来与苏轼的词并称,不少词论家将苏、辛目为同派。辛词的确有得之于东坡者,这首《念奴娇》即其一例。词前小序云:瓢泉酒酣,和东坡韵。由此可知,此词是作者闲居铅山瓢泉时的感兴之作。和东坡韵,指步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之韵以追和。东坡的原词,是贬官闲居黄州的所作,在抒发政治上失意的感慨这一点上,与辛词有相似之处。辛词也以健笔抒豪情,风格上极力追步东坡。但两词相比较,不难发现他们心貌各别。同为豪放的风格,苏词之放,表现为超逸放旷;辛词之放,则表现为悲壮激昂,同样是抒发政治失意的情怀,苏词的结尾,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老庄消极思想自解,显出颓废为自适的倾向;辛词则金刚怒目,感愤终篇,仍大呼枉了冲冠发,毫无出世之意。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说明】

这首词是苏轼词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名篇。它和苏轼著名散文《前赤壁赋》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作者四十七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多了。苏轼此次被贬,是“乌台诗案”造成的后果。元丰二年(1079),新党何大正、舒檀等人说苏轼以诗文谤讪朝政,八月苏轼被捕入狱,同时牵连多人,造成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幸得张方平、范稹等人极力营救,才于十二月底出狱,贬往黄州。由于作者在政治上遭受到一次严重的挫折和打击,思想异常苦闷,于是便常常在登山临水和凭吊古迹之中来寻求解脱。但是,他并不能完全忘情于政治,有时因外界事物的刺激和诱发,他便无法保持内心的暂时平静。他的热情,他的理想,他的牢骚不平,往往要通过文学这一喷火口,火山爆发式地喷薄出来。这首《念奴娇》就是这一思想感情冲击下的产物。

这首词描绘了赤壁附近的壮阔景物,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的理想抱负以及对老大无为的感叹。

上片写景,由景入情,引起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开篇两句,大气包举,笼罩全篇,反映出作者的.主导思想:历史上的“风流人物”都免不了要被浪花“淘尽”,更何况无声无息的碌碌凡夫!无穷的兴亡之叹、高唱入云。次二句以精炼的笔墨点出时代、人物、地点,为英雄人物的出场作好铺垫。“人道是”三字,既烘托出古战场家喻户晓,世代相传的声名,又暗中交待这个“赤壁”并非当年廛战之地,只是人们的传说而已。“乱石穿空”三句,是诗人目击的奇险风光,大有令人魄动魂惊之势。那穿空的石壁、拍岸的惊涛、如雪的浪花,都似乎是在向后代显示当时的威烈,诉说着当年“英雄人物”所建树的辉煌业绩。这三句,有仰视之所见,有俯视之所得;有远景,有近景;有色彩,有涛声。全词只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景色,但却写得意态纵横,精神饱满。古战场的声势被和盘托出,渗透到全篇的每一角落,只待人物出场了。“江山如画”两句,总上启下。

下片以“遥想”二字紧承“周郎赤壁”与“多少豪杰”.过渡巧妙自然。这一阕可分两段。从“遥想”到“樯橹灰飞烟灭”, 刻画周瑜少年英俊,从容对敌的雄姿,抒发作者赞佩向往之情。作者抓住某些具有特征的事物,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从“故国神游”到结尾,又是一层。在这五句里,既表现出作者对理想境界的“神游”,又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所持的某种虚无主义态度。“人生如梦”一类的感慨,本来是整个封建社会中惯用的陈辞滥调。不仅苏轼如此,在其他许多文人作品中,也屡见不鲜,当然需要批判对待。但是,就本篇来说,贯穿始终的并不是“人生如梦”的 悲慨,而是对“风流人物”的赞美,对建功立业等远大理想的追求,以及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牢骚和愤慨。总的来看,这首词的基调是健康向上的。

本词的艺术成就很高。最突出的一点是它创造性地刻画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在此之前,作为词这一新兴的文体形式,主要用来描写男女风情及羁旅闲愁。柳永词的内容虽已有所扩展,但幅度有限。苏轼进一步开拓和扩大了宋词的新路。他不仅大量填写长调,而且以诗为词,用词来写景、咏物、抒情、叙事、说理、刻画人物。这首词就是刻画历史人物的名篇。因为词的篇幅短小,容量有限,它不可能象小说、戏曲那样在广阔的背景上展开描写。所以这首词紧密结合抒情这一特点,以极其精炼的笔墨,采取正面刻画(“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等)、侧面陪衬(“人道是”、“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等)与反面烘托(“墙橹灰飞烟灭”等)的手法,把抒情、叙事、写景、咏史紧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用墨不多,而形象生动。全词笔力雄健,风格豪迈,不愧是豪放词的首创,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日:‘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 段故事说明,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注意到柳永词与苏轼词在风格上的明显不同了。

【译词】

长江呵,你滔滔不绝地向东流去!

你以汹涌的浪涛冲刷着历史的长渠——

千百年间的英雄人物被荡涤得无踪无迹。

就在那破旧营垒的西面,

人们传说着历史上的辉煌战役,

呵,那就是三国对周瑜大破曹兵的赤壁!

看,陡峭的石壁刺穿了晴朗的天空,

听,震耳欲聋的涛声在把江岸拍击——

卷起的浪花象千万个雪岭冰峰堆聚在一起。

呵,祖国的大好河山真比图画还要美丽!

短暂而又短暂的一瞬之间,

这舞台上曾有多少豪杰演出壮丽的史剧。

回想周瑜风度翩翩,正年少时期,

喜轿刚刚把小乔接到家里;

一派英姿,雄才大略,无与伦比,

羽扇从容摇动,头巾微微翘起。

他正运筹帷幄,谈笑风生,转眼间——

敌舰被烧成灰烬,化作青烟散去……

赤壁呵,重游这英雄的舞台怎不令我神往入迷!

请不要笑我多愁善感把烦忧寻觅,

为此,繁霜才过早地染白我的发际。

呵,虽说人生就象梦一般虚幻迷离,

而我却要向江中的明月洒一杯水酒,

对英雄略表内心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