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
翰砚名书楷上流,墨端润笔隶诗酬。
情倾泰斗行神韵,缘帖山峰草篆秋。
第二首
飘逸沉着晋法传,唐风流彩胜前贤。
墨痕婀娜犹刚健,书谱醇香醉砚田。
——孙过庭
第三首
羲之书法最清真,曲水流觞翰墨匀。
放浪形骸身自在,兰亭一序笔如神。
——王羲之
第四首
中华书法,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魅力无穷。
世界奇葩,华夏独放。
追本溯源,河图洛书,陶瓷刻画,
伏羲作易八卦,神农结绳为治,仓颉初造书契,
六书衍发,孳乳寖多。
洋洋五万汉字,千姿百态,意趣横生。
中华书法,吸山水灵气,吐日月精华;
融铸万物,包罗万象;
记载历史,传承文化;
国家统一之大业,文化发展之基石,修身养性之至道。
书法五千年,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与时俱进。
你我发扬光大,必将更加枝繁叶茂。
第五首
子敬中秋月下书,风流倜傥问谁如。
羲之已死官奴在,笔墨当怜大令余。
——王献之
第六首
小篆高峰两李殊,江山代有圣人书。
中国字法惊天地,笔划沿袭形意图。
第七首
元琳墨妙散云晖,东晋风流万象归。
伯远留香宗古淡,优逰志在鹤孤飞。
——王珣
第八首
名书楷上流,润笔隶诗酬。
泰斗行神韵,山峰草篆秋。
第九首
文赋垂名万古传,宏才大略帝王篇。
古风犹带珠玑润,平复恐难笺诂诠。
——陆机
第十首
每临书作,则如将军赴阵,元帅升帐;
凝神聚志,意先笔后,迅速迟重,心散手敏;
胆略、神气、骨血、筋肉俱备。
阴阳、刚柔、虚实、黑白同在。
同气可知,无失其同。
疾涩、艰涩、韵高千古,从容不迫,错综群妙;
骨体高异,中正平和;力屈万夫,豪迈果敢;
高古严重,出神入化;潇然儒雅,翰逸神飞;
暴风骤雨,闲庭信步;风卷残云,横扫千军;
不卑不亢、不温不火、不惊不动、而风规自远。
手不忘熟,心不厌精;沉著痛快,酣畅淋漓;
屈玉垂金,力槎怪石;高韵深情,坚贞洁气;
用生为熟、险绝奇异;鸷鸟乍飞,神采艳发;
激荡豪迈,龙蛇生动。
体帝王霸主之风,会娴淑惠女之情。
信手拈来,不饰雕琢;
师法自然,一任率真。
似屋漏痕,如锥画沙,象印印泥……
自然流淌,物我两忘。
四宁四勿,意法高远。
第十一首
子云世宵早知名,笔力惊人肆腕臂,
竹帛前承古隶字,更怜书法连图绘,
颠素狂张任意行。老余缩手看峥嵘。
似分妍拙合相从。才俊如君喜见逢。
第十二首
鲁公祭稿位兰亭,意不在书书境灵。
满纸云烟神鬼恸,忠肝义胆照丹青。
——颜真卿
第十三首
古文篆隶草苍苍,四体流芳墨翰泱。
纵横素笺连九曲,天真烂漫落华章。
——卫恒
第十四首
家种千株碧玉蕉,兔毫成冢映华韶。
狂僧颠逸惊风雨,笔走龙蛇薄九霄。
——怀素
第十五首
笔阵图篇带惑传,红裙濡墨水中莲。
莺飞草长江南事,笑把芳心寄砚田。
——卫铄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下文是有关颜体书法的爱国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颜体爱国诗句书法篇1: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革命诗抄·陈辉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8、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
9、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10、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
11、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聂鲁达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13、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18、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1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宋·陆游
2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宋·陆游
24、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5、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26、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27、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颜体爱国诗句书法篇2:
31、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革命诗抄。熊亨瀚诗>
32、爱国如命,见义勇为。――蔡锷<致柏文蔚电>
33、爱国,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茅盾<给青年作家的公开信>
34、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
35、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36、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冯玉祥
37、在你把爱国之心从人类中间驱除之前,不会有一个太平的世界。――[英]萧伯纳
38、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鲁迅<论辩的魂灵>
39、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爱厂如家>
40、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古希腊]荷马<伊利昂记>
41、当他爱他的国家的时候,他的'国家也尊重他。――[英]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
42、我无论做什么,始终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俄]巴甫洛夫<1935年工作的展望>
43、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匈牙利]裴多菲<我是匈亚利人>
44、国之步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
45、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匈牙利]裴多菲<我是匈牙利人>
46、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列宁
47、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48、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49、我的祖国,我为你歌唱,为这片自由可爱的土地歌唱。――[美]史密斯<美国>
50、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候。――唐岑参<送人赴西安>
51、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52、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53、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
54、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劝学诗》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一首诗作。下面我们为你带来颜真卿《劝学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劝学诗
唐·颜真卿
原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翻译】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注释】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
【赏析】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创作背景】
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
拓展阅读:作者简介
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 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陵县)任太守,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建中四年(783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后为李缢杀。 唐代宗大历元年(765年),颜真卿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路,遭贬谪。三年(768年)四月,由吉州司马改为抚州刺史。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他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针对抚河正道淤塞,支港横溢,淹没农田的现状,带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从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抚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抚州学子杨志坚家贫如洗却嗜学如命,其妻耐不住贫困生活,提出离婚,杨写了一首《送妻诗》,表明自己矢志读书无奈同意离婚的心情。杨妻将这首诗作为离婚的证据呈献颜真卿。颜看了杨诗后,非常同情杨的遭遇,钦佩其苦读精神,对杨妻嫌贫爱富的行为进行责罚,并赠给杨志坚布匹、粮食,将杨留在署中任职。为此,颜还将《按杨志坚妻求别适判》公诸于众。这则判词对临川良好学风、淳朴婚俗的形成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