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谜团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从一个才人一步步爬上皇后宝座,最终又坐上皇上宝座,建立大周朝。
她是一个叱咤政坛半个多世纪的伟大女性,是中国历史上登基年龄最老的皇帝。当然也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
对她的评价也是有褒有贬。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
女王的功过是非
武则天的伟大毋庸置疑。她在位期间,促进经济发展,稳定边疆形势,推动文化发展,打击保守势力,维护社会稳定等等,这都是她的卓越功勋。
但是,她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凶残的一面。为了巩固地位,她亲手杀死了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也曾废黜太子。不仅如此,还逼得太子在放逐地自杀,这就是李贤。
即使是亲生儿女,也不可违背她的思想,否则只有死路一条。这是另一位太子李弘的下场。
我们从他的身上,仿佛看不到一点母子亲情。她想拥有的权利欲望过于膨胀了。所谓做大事者必须心狠手辣,但是这位皇上的心狠程度也太令人咋舌了。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她并未像其他统治者那样,在死后要立一块石碑歌颂功德。她给自己立的是一块无字碑,上面没有只言片语。而这也成了专家纷纷探讨的主题,她为什么不在碑文上刻字呢?
千古功过任人评
我曾经来到咸阳市区西北五十公里处的.乾陵,想一睹一代女王的风采,瞻仰一下武则天的陵墓,看看引发人们争议的无字碑。
当我站在这座陵墓前时,很难想象这就是武则天的陵墓。因为上面根本没有一点标志物,看上去是那样的平凡。
墓前有两块高度相同的石碑,大约有6米左右。西面就是“述圣碑”,这是为唐高宗李治所立的碑文,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这是由武则天做撰文,唐中宗书写的。
而在它的东面就是那赫赫有名的“无字碑”了。它是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的,看上去要比唐高宗的宽一点。
它的碑头是8条互相缠绕的螭首,还雕刻着天云龙纹做装饰。而碑座就是用骏马饮水、雄狮、云纹等刻画而成的。
可以看出它的雕工是很精细的,相比之下,高宗的碑文也无如此这般精雕细琢了。但是,一个如此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上,却没有刻一个字。留给后人了一块无字碑,任他们评价自己的功过是非。
在她的墓前,我站立许久。脑海中想起了武则天的一生,她是伟大的,却也是悲壮的,到晚年更是凄凉的,这样一位伟人就长眠在此,那无字碑也是饱经风霜、满目疮痍的了,心中百感交集。
无字丰碑之说
对于武则天留下的这个无字丰碑,外界有多种揣测。对于她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大诗人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的“七圣”之一,但她也是恶评如潮。我们就来看看关于为什么当初这位女皇不在丰碑上刻字呢?
1、太过功高德大
这是其中的一种说法。武则天本人自以为她的功过太高了,已经超过了文字所能表述的范围。因此,就干脆什么都不写,反而更能彰显出其风采。
2、罪孽深重说
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生前做过太多歹毒的事情。杀害了不知多少人,可谓是罪孽深重。在她反复思量过后,觉得还是不写碑文的好,省得招世人的辱骂。
由此也可看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如果是出于这种原因的话,那么这种做法无疑的聪明之举。自己不妄加评论功过是非,一切交由后人评说。
也有人说她留下无字碑是为了自赎。她并非是一个冷血之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深感愧疚。她想在自己死后将江山还给李家,因此就留下了无字碑以当救赎。
一
最是不堪是脑残,脑残最是怕有权。
有权最忌很任性,任性最终很可怜。
二
可怜薄命多红颜,祸水总与红颜连。
汹涌波涛也是错,剪刀起处画残残。
三
残残画面不忍赌,冷冷深宫谁与舞?
武媚绝非池中物,空门又傍新人主。
四
新主旧人两相欢,承欢父子心更宽。
媚术终于能惑主,才人变作武则天。
五
则天雄视天下男,端坐朝堂立威严。
经天纬地寻常事,日驭数夫又何惭!
六
何惭天下终归李,莫怪乾陵紫云起。
千古女皇第一帝,无字碑铸有字史。
七
史上竖起无字碑,风流总被后人追。
宫廷内外多少事,戏剧人生相映辉。
八
星辉相映如银河,粉墨登场都是角。
晓庆当年了夙愿,徐娘半老犹妖冶。
九
妖冶晓庆红欲紫,长袖善舞宫廷里。
新皇频频致厚意,不获佳人相应许。
十
应许不得新皇怒,可怜媚娘狱中住。
云鬓一夜白如雪,西楼望断天涯路。
十一
天涯路远云茫茫,毕竟沧桑武媚娘。
浴火重生岐山顶,一轮红日伴凤凰。
十二
凤凰穿越一千年,当笑当朝不如前。
猥琐卑怯大行世,奇魄雄魂寻觅难。
行进在去乾陵的路上,
汽车顺着山坡,
慢慢地驶离乾陵,
从车窗回望,
雨雾中的乾陵,
真的象是一位,
仰卧沉睡的美女,
娥娜多姿的躯体,
在淡淡的雨雾中,
像是罩着一块,
轻柔绵软白纱,
蒙蒙笼笼,
时隐时现,
给人一种,
无限的遐想与美感。
走进乾陵,
如同踏住唐朝的历史,
如同踩住了“魂魄”!
清晰地感受到,
地气在蒸腾,
周身如电传送……
站在乾陵,
极目四望,
轻云雾纱落锁!
形成了一个,
偌大的绫罗屏障。
而那左(东)“青龙”;
右(西)“白虎”
和后(北)“玄武”,
三座城门上的,
诸多辉煌的建筑,
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朦胧神幻。
惟独顺朱雀门,
行龙南下的“奶头山”,
在雨帘中,
东西对峙,
依稀可辨。
与此同时,
我的脑屏幕上,
又显现出了华光宝丽,
情态万种的“睡美人”来。
千百年间,
光照千秋的“睡美人”,
为这块风水宝地,
增添了,
无限艳丽的亮色……
放眼这紫气东升的地方,
司马道两侧的,
华表、翼马、
朱雀、石马、
石狮和直阁将军雕像,
从睡美人的乳峰丹谷间,
依次向北对称排列。
颇显威仪恢宏,
森严神圣,
望而生畏。
她淋漓尽致地昭示出,
盛唐帝王的.雄才与霸气!
这些精美的,
群雕艺术儿,
是中国古代石刻,
立体艺术的瑰丽之宝。
形象逼真,
情性突现,
外于其表。
得益于艺术的张扬,
使之气宇轩昂,
神态卓现。
给人一种,
静中有动的无限活力。
使“精气神”,
升华到了一种境界美。
我抚摩着,
古老高大的“无字碑”,
碑体上面,
那簌簌流淌的雨水,
顺着我的五指间,
像分洪似的,
从臂腕流入我的躯体。
顿时感到,
被一种无形的,
“灵异”所“接引”,
神魂腾宇,
飘然化境!
关于无字碑,
世人众说纷纭:
一曰武则天留有遗言:
己之功过,
留待后人评说;
二曰武则天德高望重,
书已难表;
三曰武则天,
自知罪孽深重,
自感不书为好;
另曰武则天死后,
唐中宗李显,
因难定其称谓,
干脆一字不铭。
至于真相如何,
后人不得而知。
一座无字碑留下了,
一个千古之迷,
同时也承载了一个,
曾经的太平盛世。
历史就是历史,
无字碑的存在,
使梁山更显高大;
无字碑的存在,
使乾陵更加宏伟;
无字碑的存在,
使武则天更具有魅力。
武则天千古,
无字碑永存
千年的历史,
也就在我的手掌间,
跃跃欲试地跳荡起来……
在这里,
什么王侯霸气,
什么千秋功罪?!
都会荡然无存,
臻以化境。
一切都回归于,
人性的本源之中。
时过境迁,
物是人非,
只有那簸箕状的,
“黄巢沟”依旧。
站在梁山之巅,
感悟着大唐雄风,
折服于一代女皇的,
雄才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