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的诗句李白聚集90条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关于风的诗句李白聚集90条

各位同学们,你们知道李白写风的诗句有哪一些吗?有兴趣的话,那就继续往下看看吧。

李白写风的诗句

东洒雨露,会入天地春。 —— 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狂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东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 李白《落日忆山中》

春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李白《劳劳亭》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里。 —— 李白《清溪行 》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 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春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 李白《山人劝酒》

地白色寒,雪花大如手。 ——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长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李白《关山月》

春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 李白《春思》

凉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 杜甫《天末怀李白》

秋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推荐阅读: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人物生平

早年天才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神龙元年(705年), 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辞亲远游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秋,病卧扬州。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开元十五年(727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秋,全国六十三州水灾,十七州霜旱。李白二十七岁。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逐家于安陆。是年王昌龄进士及第。

开元十六年(728年),土蕃屡次入侵。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唐玄宗为自己四十岁生日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并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诏令天下诸州宴乐,休假三日。以宇文融管理全国财赋,强制税法,广为聚敛,供朝廷奢侈之用。李白二十九岁。在安陆。

蹉跎岁月

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三十岁。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谒宰相张说,并结识其子张垍。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暮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是年杜甫十九岁,游于晋(今山西省)。

开元十九年(731年),玄宗多任宦官,尤宠高力士,时四方表奏,皆先为高力士所决。十月,玄宗驾幸洛阳。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秋到篙山五岳之一的中岳(为河南省登封县的名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

开元二十年(732年),十月,玄宗到洛阳以北(今山西省一带)地区出巡,诏令巡幸所至,地方官员可将本地区贤才直接向朝廷推荐。十一月,至北都太原(唐朝开国之地),祀后土(土地神),大赦天下。十二月,归还洛阳。是年全国户数为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为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李白三十岁。自春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秋,自洛阳返安陆。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阳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岁未,归家安陆。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正月,唐玄宗亲注老子《道德经》。令天下士庶(身份很低的役人与庶民)家藏一册,梅年贡举时加试《老子》策。三月,韩休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五月,张九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人为人正直,敢于力谏,张九龄尤以文学才能,道德文章,为世所重。分天下为十五道,各置采访使(负责监察督办所辖地区的政治等项),是年长安久雨,京师饥谨,诏令放太仓米二百万石以赈民。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唐玄宗巡幸洛阳。二月,秦州(今甘肃天水县西南)地震,房屋倒塌,崩坏殆尽,压死者四千余人。征沼自称生于尧时的道士张果先生,玄宗亲问以治道神仙之术。授其银青光禄大夫(银印上系以青色缓带,以为品位高的标志。副职),位侍中(唐门下省协助宰相起草文书等项的官吏)。

西游献赋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三年后,李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长安。[4]

供奉翰林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6]

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1、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2、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平《春雪》

3、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

4、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咏蝉》

5、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泛》

6、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7、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韦庄《章台夜思》

8、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杜甫《春宿左省》

9、水殿风来暗香满。——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10、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天末怀李白》

11、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落日忆山中》

12、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程颢《秋日》

13、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14、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崔涂《春夕》

1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6、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杜甫《野望》

17、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郑谷《莲叶》

18、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19、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陈羽《从军行》

20、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贫女》

2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22、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23、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朱淑真《落花》

24、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25、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26、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2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8、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29、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30、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李颀《送陈章甫》

31、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32、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33、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34、风柔日薄春犹早。——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35、面旋落花风荡漾。——欧阳修《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36、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37、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38、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39、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欧阳修《戏答元珍》

40、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41、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罗隐《魏城逢故人》

42、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陈与义《襄邑道中》

43、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44、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45、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46、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47、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曾允元《点绛唇·一夜东风》

48、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49、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50、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51、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5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53、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相关阅读:风的唯美句子

1、漫步在春风中,尽情享受着春的美好,一切都是那样美丽。

2、一阵柔和的春风吹来,软绵绵的柳条轻飘飘地在河面上划来划去。

3、和煦的春风在悠悠地吹着,就像是有一只温柔的手在抚摸着她的头发和脸庞。

4、温暖的春风吹化了残雪,吹绿了树枝,吹蓝了天空,吹得河水也泛起了笑容。

5、风儿携着一朵朵洁白地柳絮去明净的天空中飘荡,好似在作自由自在的旅行。

6、春风就像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少女,用她那灵巧的双手染绿了柳枝,染红了桃杏枝头,染黄了簇簇的迎春花。

7、东北风呜呜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黄尘蒙蒙、混沌一片,简直分辨不出何处是天,何处是地了。

8、三月的春风偷偷的溜进校园,让迎春花开的茂盛,让冬青树长得高大,让同学们更有精神,迎接新的知识。

9、山村里正月的旋风,就像是个不请自来的夜客,爱在黑地里敲门,门环儿搭搭地响了一阵,屋子里就都是风的声音了。

10、秋天的风吹醒了桂花树。一簇簇银白色的、黄色的桂花像是一个个球形的香水瓶,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向昆虫朋友们发出秋天的邀请。

11、天气越来越冷了,还刮起了风,凉飕飕的,真吹得人心寒,山里的树木“哗哗”直响,狂风卷着树枝、树叶挥动,就像是魔鬼的爪子在乱舞。

12、倾斜着吹动的风,吹醒了屋檐下寄居的燕子。当它听到我的声音时,就知道是我用生命敲击它窝边的旋律,我吹过屋檐瓦楞之间,告诉它春天的足迹。

13、清晨,当人们起床时,夏风把花圃中花儿散发出的香味轻轻吹散,悄无声息地送到我们这些睡眼惺松的人们身上,真的是香气诱鼻,让人神清气爽啊!

14、我闭紧嘴,风却就像是一只有力的手,窒息着我的`呼吸,逼迫我不时地张一张嘴。就在这一刹那,它也会往我的口腔里扬一把土,类似一个恶作剧的孩子。

15、风抚弄着庄稼,时而把它吹弯,时而把它扬起,仿佛大地在进行有节奏的呼吸,那一档档成熟的小麦也都有了生命,风从那边来,传来麦穗与麦穗间的细语。

16、东北风呜呜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黄尘蒙蒙,混沌一片,简直分辨不出何处是天,何处是地了。就是骄傲的大鹰,也不敢在这样的天气里,试试它的翅膀。

17、冬天的风,就像是一把刷子,刷白了整个世界。地上的雪白白的,软软的。就像是给大地盖上了厚厚的被子;小朋友们在雪地里快乐地玩雪。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打雪仗。

18、路上的行人也不好受,他们有的缩着脖子,竖起衣领,以防风伯伯乘虚而入;有的头上蒙着沙巾,生怕沙子跳进眼睛里;还有的干脆倒着身子行走,好减少一些阻力。

19、夜已经很静了,凉飕飕的小风,一股儿一股儿地从支开的窗子上吹进来。那风,带着露水的潮气,也带着麦熟的香味儿,吹在庄稼人的心坎上,比含着一块冰糖还甜呀!

20、冬天的风冷,可它坚强了我的筋骨;冬天的风烈,可它锤炼了我的毅志;冬天的硬,可它能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冬天的风柔,因为它那严酷的面容下,包容着一颗爱心。

21、在操场上听风,那灌满了每一个角落的苍劲有力的风,那扑过来令人站也站不稳的猛烈如虎的风,寒冷刺骨,却觉得有一种快感,风贯穿全身,一些繁琐的烦恼与忧愁随风而逝。

22、风息就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澹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

23、一阵阴凉的秋风,把已枯萎的楸树叶吹下来。残叶不高兴跟着风走。于是,风就旋转起来,从山上冲进村中,从街上卷到院子里来。树叶发出萧萧飒飒的响声,就像是在悲痛地哭泣。

24、夏风吹起,池塘中的青蛙们跃上荷叶,唱着雄壮的歌荷花摇摇摆摆,荷叶金边闪耀,还有那一个个小莲蓬,也有节奏感的一摇一摆。树下乘凉的老人懒洋洋地扇着扇子,悠闲无比。

1、逢雪宿芙蓉山

年代:唐作者: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咏柳

年代:唐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秋风引

年代:唐作者: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4、绝句

年代:宋作者: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始闻秋风

年代:唐作者: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溜枕前觉,一夜颜妆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6、军城早秋

年代:唐作者: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7、临江仙·白云堂前春解舞

年代:清作者:曹雪芹

白云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8、北风

年代:先秦作者:诗经

北风其凉,雨雪其滂。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斥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9、匪风

年代:先秦作者:诗经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烹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10、大风歌

年代:汉作者: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1、秋风辞

年代:汉作者: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年代:唐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3、天末怀李白

年代:唐作者: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14、风

年代:唐作者: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5、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年代:唐作者:李煜

昨夜风兼雨,

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滴频欹枕,

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

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

此外不堪行。

16、咏风

年代:唐作者: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17、清平乐·金风细细

年代:宋作者: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18、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年代:宋作者:游次公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

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

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

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19、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年代:唐作者: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20、村居苦寒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21、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年代:唐作者: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22、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年代:唐作者:李白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楚想。

23、落日忆山中

年代:唐作者:李白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24、木兰花/玉楼春

年代:宋作者:晏几道

风帘向晓寒成阵。来报东风消息近。

试从梅蒂紫边寻,更绕柳枝柔处问。

来迟不是春无信。开晚却疑花有恨。

又应添得几分愁,二十五弦弹未尽。

25、西江月黄陵庙

年代:宋作者: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26、扫花游/扫地游声

年代:宋作者:王沂孙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27、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

年代:唐作者:韩愈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28、惊雪

年代:唐作者:陆畅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29、嘲春风

年代:唐作者:温庭筠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苒袅转鸾旗,萎蕤吹雉葆。

扬芳历九门,澹荡入兰荪。争奈白团扇,时时偷主恩。

30、十月二十八日夜风雨大作

年代:宋作者:陆游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

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

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

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

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

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31、初夏即事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32、南风歌

年代:先秦作者:先秦无名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33、新晴

年代:宋作者: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34、春思

年代:宋作者:方岳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35、野步

年代:清作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