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志气终犹在,逍遥任自然。《赠殷山人》张籍
2. 志岂观非圣,才犹耻壮夫。《言志》
3. 志节还难得,刚柔说是非。《逍遥咏》
4.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赐赵士忠二首》
5. 志非啄木在啄虫,利觜似染虫血红。《啄木吟》
6. 志略周公瑾,才名陆敬舆。《和答张衡仲》
7. 志气周瑜俊,谋谟贾谊嘉。《挽张舍人安国四首》
8. 志以古人期,今人焉得知。《周南仲挽词》
9. 志大空忧国,途穷欲问天。《和张君美韵二首》
10. 志士喜功业,感时心易劳。《书事》
11. 志趣苦难合,伥伥何所依。《和尧夫见寄》
12. 志士方进身,恨不以羽飞。《和陶》
13. 志高长说耻凫趋,岁晏园林恋隐居。《寄漳川隐士》
14. 志学长年患小成,五言今喜继家声。《答李昼宣德示诗卷》
15. 志古流难合,谈高道自明。《司马晋州待制哀辞》
16. 志士惜白日,高车无停轮。《送孔生再游河北》
17. 志士不厌朝市喧,幽人终爱山林静。《中汗西湖之集斯远有诗辄奉同游一笑》
18. 志业不得力,寂寥常掩关。《有感》
19. 志在千寻上,根蟠十里间。《为胡后山提干咏南麓古松》
20. 志欲商伊学欲颜,寻师梦绕五湖间。《谒夔门桂帅》
21. 志士长肮脏,曲钩封公侯。杨冠卿
22. 志士怀悾愡,容发苦见侵。《送陆山人明谟之上都谒王中丞》
23. 志士不得老,多为直气伤。《哭李观》孟郊
24. 志士感恩起,变衣非变性。《送韩愈从军》孟郊
25. 志士贫更坚,守道无异营。《答郭郎中》孟郊
26. 志士惜时逝,一宵三四兴。《寄张籍》孟郊
27. 志业归初地,文章寄此身。《寄王密卿》李端
28. 志列秋霜好,忠言剧谏奇。《送高九经赴举》贯休
29. 志在列女籍,行帛已光荣。《舞曲歌辞 东海有勇妇》李白
30. 志士本激烈,况当离别情。《送湖南归粤》
31. 志学今经六十年,招提仍对旧山川。周必大
32. 志士匡君贵善谋,古来直笔有春秋。《读史七首》
33. 志士固有待,显默非苟然。《隆中》
34. 志士身许国,夫岂慕高爵。《和唐使君秬古风二首》
35. 志士抱奇策,常苦不得伸。《任仲微阅世亭》
36. 志在冥鸿上,舟行白鹭群。《王漕舟行邵伯枯河之间一花独秀有诗次韵》
37. 志士惜流光,游子念长道。《往体》
38. 志学屡辞爵,传家蔚有声。《挽陈提举》
39. 志士非匏瓜,焉能击不食。周必大
40. 志士居环堵,常怀天下忧。《送喻迪孺赴召》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裴迪,关中(今陕西省)人,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交谊很深,晚年入蜀作幕僚,与杜甫频有唱和。蜀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二句赞美裴迪咏早梅诗:你在蜀州东亭看到梅花凌冬盛开,诗兴勃发,写出了如此动人的诗篇,倒象当年何逊在扬州咏梅那般高雅。何逊是杜甫所服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二句上承“动诗兴”,说在这样的时候,单是看到飞雪就会想起故人,思念不已,何况你去东亭送客,更何况又遭遇到那恼人的梅花,要你不想起我,不思念我,那怎么可能?这样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谢忱和心心相印的情谊。“此时”,即肃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乡,渴望与亲人团聚。大
本诗通篇都以早梅伤愁立意,前两联就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构思重点在于抒情,不在咏物,但此诗历来被推为咏梅诗的上品,明代王世贞更有“古今咏梅第一”的说法(见仇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j。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k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潺湲:(chnyu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②接舆:春秋时楚国狂人,诗中借指裴迪。
(1)这首诗描写一幅深秋山水田园图,请结合首联和颈联,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4分)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颔联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中阅读答案网整理
10.(7分)
(1)水落石出的寒秋,时近黄昏,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山间泉水不停地潺潺作响,渡头夕阳欲落,村落炊烟初升。(3分)诗歌通过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图景。
(2)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快乐。(1分)柴门之外,诗人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落日、墟里孤烟,安逸之神态、潇洒之闲情跃然纸上。(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