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藏王的诗句摘录66句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关于地藏王的诗句摘录66句

一场雨

雨在睡梦里下了多久

春天知道,春天的你却不知道

你的春梦总是春暖花开

不明白什么是落花流水

春水漫漫,你力图做一条鱼

人生是一片苦海

看不到前人甲骨占卜的彼岸

大楼如一座山

千年古庙把你当椅子坐了

那么鼎盛的香火

只烧红了一朵血色的木棉花

历史依旧那么泛黄

像病中的李白

我只相信一条河流

流过了春天就是夏天

春风是岁月昨晚点燃的一堆麻药

从黑暗中醒来

大地依旧是一张黑色的纸

我沉静地用想象的刷子

涂抹田野上的颜色,金黄或粉红

发现你只是春天子宫里逃跑的一朵花

突然从田野里冒了出来

可怜我没有预见明天

所以看不清你的颜色

无论葵花如何一脸灿烂

你的酒桶硕大如斗

我能嗅出太平洋海水的味道

偷酒的水手,你的毡帽

戴在哪条鱼的头上?谁可以跟我

隔窗私语?在四点钟的星光下

我比一条船孤独

你一个粉嫩的小姑娘

总想蜷缩起小小身躯

到我的画幅里睡觉

我现在好忙,没法抱着你

但我可以请你到一座茅屋里听琴

看着你长成水灵灵的少女

然后携手桃花梨花的林中

任你的笑声和落花

洒湿我的青衫

我要用只有你读懂的文字

和你签下关于土地和悬崖的契约

我将开启柴扉

把一座蛛网和灰尘的村庄

献给你和忧伤的春天

我会在一块石头上

遥望人心里的地藏王菩萨

让油菜花像地底的石油

把你的鞋子淹没

把陌生夹在日子的线缝里

像夹一只忙碌的虫子

月儿圆缺是一个道理

换了千年前的西厢

崔莺莺找不回张君瑞带走的一半

她是一朵日夜带露的梨花

我的那一半

让一只无情的鸟儿叼走了

我曾去寻找

看到那月亮被扔在水里

任我怎样捞,也捞不起

感情于某些人

是某个夏天的荔枝

摘了吃了,就再也没有了

江湖还在,却是用来相忘的

经过了夏和秋,我打马得得经过

发现,相守的日子

只是你家宗祠

墙壁上斑驳的

你送的那一块崩了一角

在某个冷漠的早晨

我已感受不到你内心通红的炭火

注定此生它将化作一堵高墙

不再相望,不再相语

直到大树枯槁,春雨哭泣

它也是你家一条

永远游不回去的黑鲤鱼

我只是误入,被一匹野马

从我关闭的心扉驮走

那么多的野花

开满涧水的嘴唇

我从未摘走半朵

我跟你说我一定会离开

在我认为可以离开的`时候

不去远方

不去看你,不去

感受你温柔的情怀

只因一个银质的理由,害怕

从此看见一双黑亮的眼睛

让湖水决堤

纵然逃过多愁善感的华年

也还有一块种着鲜花的心田

容易被秋夜的霜降伤害

不谈爱

如果相聚

可以相握

如果缠绵

可以相拥

如果相守

可以相吻

只是,不再跟你说

那个沉重的文字

它一定是仓颉

用一万斤金子铸造的

带不走就不要说

金乌,正要落山

我不应该去看你的

错过了你柔软的花季

只读到你苍老的忧伤

在这个激情

像秋水一般寂灭的世道

你举起的莲蓬

有几人还欣赏

你那寡淡无味的莲子

如果你还喜欢

我一定郑重铺开碎花的纸笺

写一朵云一缕花香

写你内心的惆怅

像石榴的核袒露无遗

写我们相会的时光那么匆忙

你在那株开花的树下

依旧是一个纯洁的孩子

痴痴等待明天的阳光

仓央嘉措

整个西藏

我只记住了他和一座宫殿

他从来都没有

让快乐装饰自己

破碎灰色的梦

他只是个被欺负的孩子

去路边采了一朵花

从此就被流放在一个冷清的寺庙里

悄悄地殒落

像半夜的那颗流星

你是我画室的邻居

也是一弯外表冷漠的月牙

我仅看你一眼

天空就阴沉了脸色

接着雨来了风来了

所以我尽量不看你

窗外依旧有一片

温柔的月色

对生命的天空出现的

一只可憎的乌鸦

你有什么办法

禁住它的咒语

在这个弓箭被收缴的秦朝

只好像那个

默不出声的农民

在午夜用诗歌的泉水

洗涤头顶的粪便

以及内心的伤痕

1、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2、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王维《少年行四首》

3、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4、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少年听雨歌楼上。——蒋捷《虞美人·听雨》

6、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7、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8、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四首》

9、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苏轼《守岁》

10、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1、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2、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13、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1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15、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6、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舟过安仁》

17、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18、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王维《渭川田家》

19、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0、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21、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2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23、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24、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25、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6、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7、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28、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9、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30、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31、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

32、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33、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李涉《牧童词》

34、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35、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36、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37、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38、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39、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40、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41、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42、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3、少年有意伏中行。——李好古《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4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45、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王维《少年行四首》

46、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47、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顾敻《荷叶杯·弱柳好花尽拆》

48、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49、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50、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关于安徽九华山的导游词1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早在东晋年间(401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

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xx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

关于安徽九华山的导游词2

“九华天下神”,这是当代诗人严阵今年7月重游九华山时留下的感慨,悠久的佛教历史,秀丽的自然风光,神秘的肉身现象,奇特的地域文化,使千秋名山异彩纷呈,独具魅力。

导游词与名山胜景,犹如画龙的点睛之笔,面对九华山这样一座千古名山,一篇好的导游词可以帮助你倾听它历史的回音,追寻它文化的源流,聆听它美妙的传说;可以引领你寻访名士的踪迹,体味佛门的幽深,感受肉身的传奇、、、、、、。总之,,好的导游词就像窗口和桥梁,通过它,可以增强你的游兴,引导你走进九华山去观光、探胜。

然而,长期以来,九华山的导游词花样繁多,层出不穷,有时关于同一个景点的介绍出现几种不同的“版本”,弄得游人、香客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更有甚者,对九华山的历史掌故信手拈来,随意“发挥”,以讹传误,以致于影响了九华山的形象。为正本清源,两年前,在我上九华山工作之初,省旅游局高蔚青局长嘱我组织编写一本规范化的导游词。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会的几位同志,特别是退休的老同志不辞辛劳,笔耕不笔耕不辍,终于使《九华山导游词》得以问世。在此,我谨向各位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九华山导游词》约14万字,旁征博引,史料翔实,既阐幽发微,又浅显易懂,同时模拟导游,琅琅上口,引人入胜,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一篇创新之作。相信此书的出版,可以正本清源,去芜存菁,将会推动九华山导游讲解的统一和规范,为九华山加强对外宣传,提升影响力发挥作用。

九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是一篇导游词所能概括的,有待于世人共同发掘整理。组织编写导游词,是我们在景区文化建设上的一次尝试,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大家指教。

朋友们:我是九华山(某某)旅行社的导游,热忱欢迎各位来安徽九华山旅游观光。

关于安徽九华山的导游词3

好的,现在呢,我们的旅游车已经到达了九华街的入口处,请大家拿好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车进入景区。

各位游客,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高9米,跨高8.5米的九华圣境门坊,大家知道横额上“九华圣境”四字是谁题写的吗?不错,这是康熙皇帝御书的。穿过门坊,是不是有一种进入圣地的非凡之感呢?

朋友们,现在呢,我们来到的就是九华山最早的宫殿式寺庙——祗园寺。祗园寺现为国家重点寺院、九华山唯一的子孙丛林寺院,是典型的`组合式建筑。它的山门偏离了大殿中轴线,这外置的山门可不是建造时的大意,而是有讲究的。据说呀,这样一是为了避邪;二是门向要朝着开山祖寺化城寺。并且,在祗园寺前院墙上还有一条时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十分醒目,据说也是为了避邪镇妖,这也是祗园寺独有的。

祗园寺法相庄严、完整,是全闪之最。寺中供有大肚弥勒、四大天王、韦陀菩萨、十八罗汉等尊像。其中最为庄严的要属大雄宝殿中供奉的12米高的药师佛、阿弥陀佛、释迦摩尼佛三尊大幅。寺内佛、菩萨、罗汉塑像排列规范,工艺精湛,形象逼真。

祗园寺始建于明代,规模居九华山四大丛林之首。九华山佛教协会在此多次举办大型传戒、讲经法会和祈祷和平、息灾法会,现每年举行水路法会和举办焰口等佛事活动千余台,为全山佛事活动中心之一。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化城寺,化城寺是九华山开山始寺,现为全国重点寺庙,是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辟为历史文物馆。展览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展出金地藏生平事迹;第二部分展出珍贵历史文物。部分经书可谓是镇寺之宝。

寺前有放生池,据传是金地藏率众徒弟修建化城寺时挖的。池前是化城广场,广场上建有纪念金地藏母亲的娘娘塔。

接下来我们将要去的就是上禅堂。上禅堂位于神光岭南的半山腰,为全国重点保护寺庙。上禅堂有三最:香火最平、风景最佳、寺院最丽。电视剧《西游记》曾在此拍摄。

游览过了上禅寺,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家最好奇的肉身宝殿。肉身宝殿又名“地藏坟”,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原来是一座三层石塔,安葬的是金地藏肉身,所以俗称肉身塔。因为塔基之地曾现金光,后人便将此地取名为神光岭。肉身宝殿的特色可以概括为“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大家请跟着我进入大殿,请看那边的横额上写的十六个金字,“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为空,誓不成佛。”是地藏菩萨誓愿。其实,地藏菩萨本来可以成佛的,但是他愿意到六道轮回中最苦难的地狱去广度众生,地狱一日不空,他就一日不成佛。在未来佛弥勒佛出生之前承担普度众生的重任。肉身宝殿是九华山的象征。每逢地藏法会,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大家注意了,马上我们将要乘坐缆车前往百岁宫,请各位注意安全,有序排队。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百岁宫。百岁宫又名百岁庵,现为国家重点寺庙,供奉海玉和尚肉身。建筑上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形成了五层走马通道。寺与周围峰、石、洞融为一体,殿宇与山体有机结合,巧夺天工。百岁宫建筑是九华山古寺建筑的代表,深受中外游人好评。

各位游客,今天的九华街景区的游览活动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有服务不周到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关于安徽九华山的导游词4

各位团友,大家好!

欢迎来参加此次九华山的旅行。我是某某旅行社的导游员某某,大家叫我小某就好了!今天大家的到来让我感到非常的喜悦,同时呢,也希望我的服务能可以让大家感到满意。站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这次旅游活动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十几年的驾龄。驾驶技术非常的娴熟。大家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把放心交给我们的王师傅,把开心交给我,让我们一起共享此次的旅程。

各位团友,我们的旅游车正行驶在进山的佛光大道上。由于此地到九华街还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在这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九华山。九华山主要位于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安徽两山一湖的北部的重要景区。风景区的面积120平方千米。九华山保护范围内174平方千米,现为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的旅游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誉为国际性的佛教道场。

安徽九华山风景秀丽南朝时因此山高出云表,且其数有九,人们称之为九子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浏览九华山,观九峰出莲花,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九华山为花岗岩名山。其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是九华山几景十分美丽的地方。

安徽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这一,与海天佛国普陀山,光明佛国峨嵋山,青莲佛国五台山一起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公元7世纪新罗国王子航海东来,访遍名山最后选择了九华山,苦修数十载,其死后,肉身不腐,“灵迹事现”人们认为金乔觉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九华山从此被认为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地藏王也从此被称为金地藏。

关于安徽九华山的导游词5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竹喧,令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九华山是令人神往的莲花佛国。它以灿烂的佛教文化和奇丽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是游览、观赏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佛山沐浴盛世朝阳,新姿焕发,活力再现,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九华山坐落在池州市东南境,她是池州旅游业的品牌,是池州人民的骄傲,是安徽”两山一湖”风景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使名山披锦绣,更快地跻身于国际旅游先进行列,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指导、组织有关部门编写了这本九华山导游词。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会的同志,尤其是几位老同志退而不休,辛勤笔耕,在很短时间就完成了编撰任务。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我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敬意。这本书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图文并茂,以模拟导游撰文,准确、鲜明、生动,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颇适合导游人员学习和使用,也可供广大游客阅读和欣赏。我相信,这本书的问世将会把你带进九华山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美妙神奇的境界。我在池州工作多年,深深热爱九华山。我衷心祝贺此书的出版,并乐之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