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敬老院的诗句摘录100句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关于敬老院的诗句摘录100句

(第一首)

养儿防老剩虚名,不孝有三无晚晴。

零落空巢缺对语,蹒跚伉俪断支撑。

忽闻松鹤东山聚,又见夕阳紫气升。

戏彩娱亲民政演,人间温暖可融冰。

------

(第二首)

气爽景幽浮瑞香,老人心里喜洋洋。

情浓仙馆三冬暖,意送清风四夏凉。

漫步广场迎日月,聊天小院话沧桑。

若非时下逢平世,安得余年享乐康。

------

(第三首)

无悔耕耘数十年,不沾水酒不抽烟。

家和万日身趋弱,儿别几冬眼欲穿。

伸颈颤攀书桌上,披衣滞踞灶炉边。

老人公寓居坪屋,守我窗前一片天。

------

(第四首)

今生入住度春秋,世外难捱老迈愁。

卧褥知亲离此远,嚼食叹齿已经丢。

楼前落雪心灰冷,寓内悬蚊苦恼纠。

病患时常拂皓首,黄泉总把耄耋收。

------

(第五首)

时序循环丁酉年,悠然回首似云烟。

栽花结果身添力,盼树成材眼欲穿。

研墨书诗图案上,携妻散步柳湖边。

入居公寓妇随唱,以沫相濡乐满天。

------

(第六首)

泼墨挥毫韵味芳,温泉公寓誉名扬。

情浓意厚贴心袄, 烹饪得宜饭菜香。

品质清新长寿乐,栖居笑语若华堂。

琴棋书画逐花影,无限生机在北汤。

《乡间敬老院》

小凌河畔敬老院,

景色迷人醉人间。

二层楼房面朝南,

目视溪水北靠山。

宽敞院庭花鲜艳,

凉亭围坐慢叙谈。

居室洁净设彩电,

严冬时节供热暖。

体育厅内便健身,

活动厅内摆棋盘。

文化室内读书刊,

娱乐场地拉胡琴。

饭厅扑鼻日三餐,

医务室里药齐全。

晨练漫步绕河边,

旅游观光写诗篇。

万众齐赞笑开颜,

幸福生活谢党恩。

 

《我们要尊敬老人》

每个爷爷。奶奶都曾经年轻过,

每个爷爷、奶奶年轻时都努力工作过,

付出过无数辛劳和爱,

现在爷爷、奶奶老了,变得像个小孩子一样,

渴望陪伴,渴望关怀,渴望呵护,

每个孩子都要爱自己的爷爷、奶奶,

并且爷爷在我们小时候照顾我们,奶奶也一样,

要用自己的心去疼爱,关爱他们。

也要爱所以像爷爷、奶奶一样的老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孝心,这份美,在与亲人的团聚中得以熏染和升华,放射出最真实、最朴素的幸福和光芒。

重阳节、敬老节

近期连续听到老年人与年青人之间为一个座位而大打出手,甚至出了人命的报道,心里不是滋味,人人都有年青、年老的时候,这是自然规律,谁也逃不出它的掌控,人人都有自己的父母、长辈,这也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谁也摆脱不了这个宿命,何不好好沟通,好好相处呢。借这个敬老的节日,写几句,望世人三思!

——题记

九月九,重阳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重阳、除、清、孟之一。九九重阳,谐音久久,长久之意,重阳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民间很早就有插茱萸避瘟魔,喝菊花酒避瘟疫,登高避邪的传说。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节;重阳节还是思念亲人,祭祀先祖的节日,也是秋游的大好时节。说到这我们不由想起小时候读的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缝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如今,人们又赋予了它新的节日名称:老人节、敬老节。

重阳节是祭祀先祖,思念亲人的节日。马致远《夜行船秋思》:“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朝春来,明朝花榭,急罚盏夜阑灯灭。”白驹过隙,时不我待,善待我们的父母、亲人,不要错过了悔之无及,再多的忏悔,祭祀也只是寄托一点心灵的哀思,为自己的内疚开脱,虚幻的东西总掩饰不住内心的虚无;世人都有一种通病:失去的都觉得珍贵,去懊悔、去追思,现有的而不懂得珍惜、把握,却总能找到冠冕堂皇的说辞。我们拜祭先祖,焚烧纸衣,给阴间的亲人送去寒衣,让阴间的亲人免受冬天的寒冷;我们祭祀着死去的亲人,更要珍惜、关心活着的亲人,特别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要常回家看看,多去陪陪他们,即使不能回去,也要多和他们通通电话,沟通沟通。亲人最缺的不是金钱,而是亲情。没有钱,亲人们同样可以笑着面对生活,而没有了情,也最多只能是一俱行尸走肉。金钱是身外之物,千金散尽还复来,够用就行!可亲人呢,一旦失去,金山、银山也换不回!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和他们多聊聊天,叙叙家常,胜过天各一方时的千言万语;送一口茶,点一支烟,胜过阴阳两隔时送的.千件冥衣,焚的万两冥钱;问一声寒,道一声暖,胜过天涯海角时的千般思,万般念。“百善孝为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我们还来得及的时候,多多地去孝敬我们的长辈,善待身边的老人不留遗憾,这才是我们完美的人生。

重阳节,已由昔日的祈福、祈长寿演变为尊敬老人、善待老人的节日,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对这个传统节日的最好诠释,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和活力,赋予了它新的历史使命。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进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体制的完善,人类又返璞归真,重新去追求长寿,“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社会的迅速老年化,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上亿老人的养老迫切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各种随之而来的矛盾越演起烈,养儿防老,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受到冲击,人们的观众发生改变。老人跌倒没人敢扶怕讹诈,老人与年青人为了一个座位大打出手等等的报道屡见不鲜,这是信任的缺失,也是缺少相互沟通的缘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好好反思!再反思!三思而行!

我们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尊敬他们,孝敬他们,甘心情愿为他们端茶送饭,问寒问暖,那是因为我们懂得感恩,我们知道没有他们这些绿叶的无私奉献,我们成不了参天大树,但目光短浅的我们就看不到一木难成林呢?一颗树再高大挺拔,枝繁叶茂,也成不了森林,成不了风景,成不了气候。只有千千万万的像自己父母,亲人一样的人的无私奉献才能长成千千万万的参天大树,形成森林,形成风景,形成气候。他们就是千千万万的老人和即将步入老年的中年人。三人成众,二人成从,一人只能从众。再宠大、强大的家族,在这个大融合的社会里也只是沧海一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理人人都懂,可就是只见口号,不见行动。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变得越来越市侩,太过敏感,做什么事都要先考虑后果;变得越来越麻木,明哲保身,让金钱权势味了良心。在这个大流通,大融合的环境里,闭关锁国都早就行不通了,我们又岂能祈求“人人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呢!当我们帮助别人的父母、老人时,何尝不是在帮助自己的父母、老人。这是爱的交替,情的传递,美的延续,德的传承,这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的魂!

老人是我们的明天,我们是老人的昨天,善待就是今天,连起昨天与明天,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国家正式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同时还制定了大量的关于老人的法律文件来保障老人合法权力,各级政府都成立了养老院、敬老院,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跳起了广场舞,扭起了秧歌,有了自己的新天地,焕发了第二次青春,“重九江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今年更比明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愿老年人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重阳节,是秋游的好时节,素有三月踏青,九月辞青之说。乘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时候去多蕴藏一点光和热,来抵御不久的寒冬;登高远眺,喝一口菊花酒,吃一口菊花糕,把这美丽的金秋好好享受。“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月如舟,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祝天下的人重阳节快乐!祝天下的老人敬老节快乐!

重阳是最美的节日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

在诗人王维的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已定格成对亲人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即使真的分离,那份殷殷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还是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

重阳节,这份思念,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景致。

农历九月还有着一个美好的名字,叫“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菊花绽芬吐翠,傲霜怒放,彰显出生命的坚贞与高洁。她那昂首的姿态,使风霜不再肆虐,让大地变得分外迷人。

重阳节,这份景致,如菊般傲霜,美好可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孝心。

这一天,游子把大包小包的情感从旅途的行囊中掏出,与父母一同分享,酒杯里溢出的醇香,早已弥漫在老屋外不甘寂寞的桂花树上。秋阳中,父母爽朗的笑声,已摆在院落的中央,幻化成最美好的食品,映照出他们菊花般璀璨的舒心。

重阳节,这份孝心,如小溪般流淌,叮咚回响。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诗酒情怀。

这一刻,菊花酒摆放在桌前,咏菊诗回响在耳畔。那是“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的无奈;那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台”的忧思……那些温暖的、豪迈的、多情的诗句尽在耳边,将人们一颗颗柔软的心濡染得莹润浑厚。那象征延年益寿的菊花酒,将人们灿烂的脸庞映照得如花般动人。

重阳节,这份情怀,如灿然的傲菊,馨香弥漫。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致,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诗酒情怀。这份美,在与亲人的团聚中得以熏染和升华,放射出最真实、最朴素的幸福和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