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居即事
唐代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嘻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瓈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嘻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桑茶坑道中
宋代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这是个雨后晴天,日头光灿灿的,微风清爽爽的,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溪水穿过碧绿的.原野,奔向无处;夹岸丛生着繁茂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那头老牛,却只管埋头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去了枣没有人担心老牛逃走,它和小牧童是形影不离的老伙伴儿。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此诗描写梅子成熟、芭蕉荫浓的初夏风光和儿童扑捉柳花的场景,表现了清闲恬淡、天真无邪的情趣。“留酸软齿牙”句写啖梅传神;“分绿”句形容蕉叶的浓荫,暗示反光、投影作用;“捉柳花”句写儿童专心戏嬉之状,跃然在目。诗句显示了诗人化工肖物的本领。
与小女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她才听懂大人讲话,就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歇。一个活泼任性的小女孩儿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充满怜爱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那种父女亲情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初为人父的兴奋和激动。
中国古代诗歌,绵历数千年,作者之多、作品之富、题材之广、技巧之高,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一、奇思妙想型
《古朗月行》一诗中儿童把月亮想象成“白玉盘”“瑶台镜”,想象月中的仙人长什么样,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是给谁吃的,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
二、勤劳淳朴型
《四时田园杂兴》中的“童孙”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加上儿童擅长模仿的天性,于是就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种瓜。一个“学”字,透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辛弃疾《清贫乐 村居》里的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三、热情乐助型
对不认识的人完全可以不管的,可儿童的好奇和乐助心促使他想知道眼前的人何处来,何处去,干什么。《回乡偶书》就描述了这样一群孩子。一个“笑”把儿童的好奇的内心、不礼貌的狡黠给很好地遮掩了起来。贾岛《寻隐者不遇》里面的童子很认真、礼貌地告诉寻者师父采药去了。到哪里采药呢?就在这座山上。具体哪个地方就不得而知了。童子不仅很好地回答了来访者的提问,而且很有禅意,言简意赅,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杜牧《清明》中的牧童对当地情况很熟悉,急他人之所急,迅速为“断魂人”指明了方向,让人眼前一亮,心情为之好转。
四、淘气可爱型
白居易的《池上》中,一个小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去采白莲,他自以为行动机密,不会被人发觉,谁知道小船驶来时,冲得水面的浮萍两边散开,水面波动,出现了一道长长的痕迹,自然完全暴露了他的行踪!一个“偷”(瞒着别人、悄悄地)字,将儿童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表现得一览无余。这里的不解是作者眼中的不解,在孩子心里,他以为自己是懂得藏踪迹的,并且自得其乐。
五、机智聪慧型
《所见》中的放牛娃的歌声还在树林里回荡,可是他忽然停下了脚步,紧闭了嘴,两眼紧盯着树上。原来,他看到树上一只正在鸣叫的知了,想去捉,怕歌声把它吓跑了。全诗紧紧抓住牧童在一瞬间的神态变化,仔细地刻画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孩子在放牛途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小儿垂钓》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专心钓鱼的农村孩子的形象。”蓬头”小孩子坐在那儿学大人钓鱼,可爱的样子一下子就跃然纸上。诗人用了“侧、映”来写小孩子的心机,小心翼翼地选了块少有人到,已长青苔的地方,侧身坐着,还用草挡住身体,怕鱼儿看见自己给吓跑了,可偏巧有过路人不认识路,远远地又是招手又是嚷嚷地问路。诗人用了“怕”“不应人”来写小孩子又急又恼的样子,寥寥数语,将小家伙皱眉鼓嘴、连连摆手、不让人说话、煞有介事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
六、快乐自由型
春光明媚,丽日和风,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一放学回来就奔跑着放飞风筝――《村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使读者的心情也随之轻快,仿佛也感受到了浩荡的春风,恬静而自然。《村晚》中描述的'孩子骑马不规矩,而是故意随意横坐在牛背上。牛吃着草,自己吹着笛,吹笛也不正二八经地吹,则是“无腔信口”地想怎么吹就怎么吹,表现了牧童的无拘无束,淳朴无邪。
上述描写儿童的诗词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并且浅白如话,易被孩子们记住,让他们更直观地感知,很久很久以前的孩子们是如何度过他们的童年的。我们的文学家为什么不试图效仿一下我们的古人呢?多创造出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而不要一味塑造假、大、空的形象。在草长莺飞的二月,散学归来就“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自由自在一定令今天的孩子生出很多羡慕。我们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为什么不能真正多给孩子们留下更多的业余时间,放飞他们的身心和梦想呢!
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
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薛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
脂, 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陌上桑》: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布,冉冉府中趋。
苏小妹写他哥苏东坡脸长的诗句: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方流到唇边。
淡扫蛾眉排远岫,低垂蝉鬓轻云。星星凤眼碧波清,莺声娇欲溜,
燕体步来轻。容貌可将秦、虢比,贤才不愧曹卿。顺承妇道德如坤,
螽斯宜早振,麟趾尽堪征。--------女子相貌《临江仙》
小巧腰肢刚半捏,依然含蕊梅花。蓬松两鬓暗堆鸦,虽非金屋艳,
不愧谢庭娃。婉媚却无轻薄态,见人羞涩偏加。持觞侑酒不须夸,
尽堪供洒扫,不会事铅华。----女子相貌《临江仙》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赤,着粉则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