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句表达观念不一样总汇56句

时间: 2023-12-19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用诗句表达观念不一样总汇56句

表达技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如下: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

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集要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例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歌从水中月景写起,生动地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体的抒情手法有:

①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②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比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比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另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以上两种抒情方式均属间接抒情。

③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④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比如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四句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写蝉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四句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何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

⑤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⑥用典抒情达意。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谦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⑦叙事抒情。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⑧借古讽今。如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自安史乱后,朝政混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倍受祸害。因此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以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二)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1.用典:(1)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情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例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例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2.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例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3.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例如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像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4.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5.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例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6.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例如李德裕《登崖州城作》:“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抒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7.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例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8.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之分。例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地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9.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例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10.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例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11.正侧: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例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2.直抒胸臆:即景抒情,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13.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例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江水犹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14.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例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三)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虚实结合

一、高考原题详析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年高考福建卷)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2)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或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古人重“炼”字。“僧敲月下门”的“敲”,以动衬静,更加表现了山的幽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顿时让满园充满了生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表现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同样一个“敌”字,用字险而稳,除了客观环境的清寥凄寒之外,更兼有主观心灵的寂寞凄怆。仔细品味,方觉韵味无穷。

(2)艺术手法即诗歌的表现技巧,可以从诗歌的抒情方式、诗歌的写作手法、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从修辞运用方面,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互文手法。三、四句中的“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自不妨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景象。这样把眼前的实景与记忆中的虚景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的通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

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广东卷)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1)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孤灯

(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的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本题第一个问题是对诗歌意象的考查,属于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考查,第二个问题是对诗歌精妙词语的考查。

解析:做这类试题,要关注古典诗歌“意象”与作者情感存在着的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宫殿楼台、鹧鸪、烟柳雾堤 历史变迁,今昔盛衰、物是人非

折柳、柳絮 送别、愁绪、飘零

明月、春光、梅花落、大雁、归帆 对月怀远、思家怀亲、羁旅愁思

菊花、梅花、荷花 高洁、傲视、洁身自好

暮春、流水 年华易逝、美人迟暮、报国无门

落叶、落花 伤春、悲秋

捣衣、玉关 思念征夫

香草、美人 忠臣贤相、治平盛世

梧桐、细雨、寒蝉 凄楚、悲凉

青鸟、鸿雁、驿路 信使、音信

因此,对此类问题的解答,从意象与感情的对应关系入手是捷径。

二、高考热点体验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08湖北)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答: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7福建)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答:

(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答:

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08天津)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8湖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07海南)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1)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7四川)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标题。

答: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答: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全国Ⅰ,12)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全国Ⅱ,1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10.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08北京)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③一般人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答: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5全国Ⅲ,12)

雨后池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2.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1)-(3)题。(2004上海,16-18)

赤 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对联在语言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 ,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有这样的特点。

(2)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 ”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 ”一句同说一事。

(3)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答案:(1)①候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宵中”自由驰骋吧!

(2)①候蒙词运用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词鉴赏能力。第(1)问考查作者的人生态度。首先应该仔细阅读试题提供的写作背景,然后再阅读词作,从而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最后拟写答案。要注意答案的全面性,从多个角度思考。第(2)问考查不同意象的比较。应从各自所在作品的整体基调来考虑二者不同的象征意义。

2.答案:(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3.(1)答案:“望”字是全诗的统领,四句诗只写一个“望”字,紧紧围绕一个“望”字来写。北“望”燕云,不知命运如何;眼前“望”着大江东去,无力挽回颓势;向东西的四百州一“望”,不胜依恋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词中关键字的理解,要点明它在全诗中的作用,并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2)答案:苏轼的“大江东去”表达的是词人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再的感慨,感慨高亢壮阔,侧重怀古。“大江东去水悠悠”象征南宋的国运一去不复返了,表达的是词人作为俘虏的亡国之恨,感情沉痛,侧重现实。

解析:此题须联系诗后的注释,以及诗中“夕阳”“寒鸦”“目断”等词语来理解全诗表达的感情,再与苏轼的词比较就不难了。

4.答案:(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认真阅读此诗并结合所学王维诗歌的特色,此题不难作答。第(1)问应根据“遍”字本身的意义并结合句子所写的景物来分析,要注意和“稀”字的对比。第(2)问的“景”实际上就是把诗作的后四句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明确了“景”,“情”也就自然容易写出了。

5.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李白和王昌龄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诗人,这两首诗也很容易读懂,题目不难回答。

6.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句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解析:以上两题重点是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这几年主要运用客观性命题的方法,即采用选择题的方法。考虑到鉴赏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对同一首作品,由于阅历不同、感受能力差异等因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因此,今年全部采用了主观性命题,这也体现了新课改注重探究的要求,值得老师和同学们注意。

7.(8分)(1)(2分):驿站秋夜难眠图。

解析:本题考察诗歌鉴赏,主要为意象的判断与理解。首联为诗的一二句,抓住“缺月”、“漏未央”、“秋床”等关键词和意象,结合诗的标题,可想象得到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在驿站里难以入眠。一种凄清的愁绪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

(2)(6分):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诗歌意境、主题和对诗眼的判断与理解。有一定难度,须抓住诗中的意象和凄清的意境及有关思乡语句作品味分析。

8.答案:(1)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解析:这是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这首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虽然写的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物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1)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表达技巧,难度不大,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分析综合能力,归纳诗歌的内容要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涉及到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

9.(1)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苦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了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鉴赏能力。首先从题目及整首诗歌中把握诗歌大意,诗歌是作者在邯郸驿馆的思家之作。其次回答赏析诗句的题目的原则是要始终扣住诗句来回答问题。对诗句中的名词要关注,将其作为意象来把握其中的关系,自然地引申出对作者心情的评价。

(2)答案: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诗的语言质朴无华。

解析:诗歌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眼前的孤寂之情是实,家人围坐之景是虚,是作者头脑中想象的景象,回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展开。语言风格明白如话,是白居易诗作的典型风格。

10.答案:①AA项是“日惊秋老”解释为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是错误的说法,应理解为天象的自然规律的更替使人已青春的年华不再。

②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中心。

阅:见证。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③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者深沉凝重。

解析:该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绪紧密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11.答案:(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影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动显静,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解析:(1)解答这一问,关键要抓住第二句诗进行分析。其中有两个点必须分析到,一是“明镜”的比喻;二是“照”的倒映效果。

(2)“以动衬静~借动显静”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对一、二句静景的分析比较容易;对三、四句动景的分析稍有难度,主要是风吹荷叶上的雨滴发出万点声响的情景需进行合理的生动地想象。解答这一问,还需对“动”与“静”的关系进行常规的分析阐释。

12.答案:对仗(或对偶)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语言形式的相关内容,属于常识识记部分,另外注意空格后边的提示很重要。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初步知识,新意在于与对联相联系。“周郎一炬”即知是三国的周瑜、诸葛亮巧借东风的事––赤壁之战。这样很容易找到相对应的诗句;“苏子两游”要知道苏轼两次游赤壁写下了《前赤壁赋》和《赤壁赋》,而且都是在晚上,了解这些就可以找出相应的诗句了。

答案:“荒矾鸥鸟满烟芜”是一句写景的诗句,但景中含情。在荒芜的赤壁,借鸥鸟以动写静,更衬托出此地的凄凉,间接表达作者内心的孤寂。而前一句“过此不堪回首处”是直抒胸臆。而前3句都是叙述,只是结尾前半句直抒胸臆,后半句情景交融。(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需要把握全文的主旨,再加以分析。还可以从内容、语言以及表达技巧三方面来考虑。

李白与徐志摩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爱情诗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之处呢?

自古以来,爱情都是文人墨客们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诗人,他们写过许多动人的爱情诗篇。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爱情诗大致有40多首;徐志摩生活于20世纪初期,其创作受英美诗歌影响,一生感情经历坎坷,共有诗集《志摩的诗》等。他们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是追求个性解放,珍视生命本体,关注妇女的命运的歌咏爱情能手,另一个“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敢于对爱情大胆追求,他们对爱情有着不同的理解。就此我们对两位诗人的爱情诗做以下对比研究:

一.李白与徐志摩爱情诗内容的相同点

中外文学爱情诗众多。两位诗人虽相差一千多年,但他们在爱情诗中存在不少相同之处,现就对他们的相同点做简要分析:

(一)都表达对爱的赞美和憧憬

爱情诗表达情感丰富。二人诗中多表现他们对爱情的赞美和向往。

1.对初恋少女爱情的礼赞

对美丽恋情的动人描绘,对坚贞爱情的热情礼赞,性情浪漫,质朴而纯真,是他们诗的一个重要内容。李白的《越女词》(其三)写道:“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这句诗描写了春心萌动的少女见到意中人时的心理,表达对纯真爱情的赞美;《长相思》中的“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2]倾吐着自己对情郎的相思不能寐,表达对纯真爱情的礼赞;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写道:“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4]以“雪花”自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那潇洒飞扬的雪花为意象,表达了对纯洁初恋的向往,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追求。

2.对昔日真挚、炽热爱情的赞美

对昔日爱情的美好礼赞,他们愿生死追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作品里都有体现。李白《长干行》以回忆为主描绘青梅竹马的童年时期到“为君妇”的感情萌生、发展的过程,细腻地描写对夫君真挚动人的情感;《春思》中“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2]思妇责怪不解人意的春风,以明志自警,表达她对丈夫的忠贞不二。

徐志摩《阿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诗的第二节写诗人在品尝莲瓤,莲瓤的清甜像曾经有过的温存,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昔日美好快乐的时光,那是十分令人心醉的欢恋,心心相印、情投意合,是一种将身体和灵魂都交予对方的爱情,诗人似乎又听到了情人那甜蜜而又坚贞的盟言:“永远是你的/我的身体/我的灵魂”[4]表达自己要保持挚爱她的感情,对坚贞爱情的热情礼赞。总之他们都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和憧憬。

(二)都关注女性的现状和命运

无论在古代的李白还是现代的徐志摩,都以同情、怜悯的态度体察着、感受着她们的痛苦,为她们倾诉着种种不幸。

1.表达失恋的忧伤和痛苦

从古至今,情场失意之人颇多,有的是对生活和爱情的失望,有的是表达对爱情失利的伤痛之情。李白的《长门怨》写有的过着幽居失宠的生活,表达了对生活和爱情的失望;《代赠远》描写丈夫喜新厌旧,表现平民妇女爱情的不幸;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表现了爱情发生变化后的伤痛感情;《丁当一清新》写道:“檐前的秋雨又在说什么/还有你心理那个留着做什么/ 蓦地里又听见一声清新/这回摔破的是我自己的心”[4],作者将秋雨拟人化地来写,饱含诗人的内心孤独与凄苦,更是表现了爱情破裂后的痛苦心态。

2.反映妇女对现实处境的不满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社会,都充斥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女性对此颇多抱怨,这在他们作品里都有体现。李白在《北风行》写“她”由思而悲,由悲而愤,是寡妇对生离死别的悲愤和倾诉,可见作者关注社会与妇女;徐志摩的《一块晦色的墓碑》写路边埋着一个美丽灵魂的女性,表达了对蒙冤的纯洁灵魂的同情和为之不平的思绪,体现了诗人那种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斥责薄情无义的负心人

负心之人各朝各代都数不胜数,他们始乱终弃,口是心非,虚情假意,古今两位诗人对他们都有一定的谴责。李白在《寄远十二首》中,借用一个女子的口吻警告男子,对待爱情要矢志不变;徐志摩的《枉然》表现了对负心女子不能再给予爱的愤激之情。《运命者的逻辑》则表现了对出卖灵魂的女人的无情诅咒。可见诗人们都关心她们的命运。

二.李白与徐志摩爱情诗内容的不同点

上面提及了他们爱情诗的相同点,使读者了解了这些诗歌的具体内容。但两位诗人又有所不同,现做如下分析:

(一)思想观念不同

李白和徐志摩的社会背景与时代不同,他们的思想观念也有所区别。

1.李诗:怜悯同情女性,揭示自卑心理

李白身处于封建社会,受到当时思想的束缚,他只能深表同情但不能反抗社会。《江夏行》写的是一个女子不幸嫁与了重利轻别离的商人,从此独守空房,青春虚度。《长干行》也表现对年华易逝、岁月催人老的惆怅和对征夫的期盼之情,作者深表同情,却无力反抗的悲哀。

2.徐诗:具有反抗意识与现代色彩

徐志摩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在个性解放新思潮的影响下,具有很强的反封建意识,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理想的人生。《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表现了对“容不得恋爱”的旧世界的愤怒之情,呼唤恋人勇敢抗争,逃出“牢笼”,争取爱情自由。《决断》是对虚伪了几千年封建道德的一种强烈的挑衅。

(二)情感范围不同 两位诗人的情感经历和阅历不同,他们的情感范围也有所不同。李诗是对广大女性阶层的情感,徐诗是对个人情感的宣泄。

1.李诗:代表女性阶层的普遍情感

他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因道家思想影响甚深追求个性解放因而珍视生命本体,关注广大妇女的命运和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诗人从青年时代起就仗剑出国辞亲远游大半个中国,他真真切切地领略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观察到了各阶层人物的心理状态,因此他的大多数情诗不像其他诗人专写自己的儿女私情,他写的多是普遍存在的女性,是一种普通、广泛的情,如《江夏行》、《北风行》等都描写了广大人民的悲惨生活。

2.徐诗:诗歌为个人情感的宣泄

徐志摩的爱情诗是他真实生活中爱情的写照,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爱情诗歌的特点是对真挚情感的自然抒发。“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茵、陆小曼的爱情纠葛,在同一文化背景卜呈现出不同的爱情范式,即徐与张的“媒约恋”、徐与林的“知己恋”、徐与陆的“素性恋”。三种爱情范式的变异形态虽不尽相同,但情感内质的纯洁,转换方式的健康,认知态度的严肃却是相同的,其间倾满着诸多社会、家庭以及文化的无奈阻隔和冲破阻隔的抗争与斗争,有着波澜不疲爱情灵性的诗化律动。这使他的诗作既引领时代,又确立自身诗界席位,更留卜何为纯诗珍品思考空间的重要一翼。”[1]徐志摩的爱情生活跌荡起伏、荡气回肠。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都为这些名篇做出了贡献:自由爱的向往《这是一个懦弱的世界》、失恋的痛苦《落叶小唱》、爱的倾慕《我有一个恋爱》、爱的执著《雪花的快乐》、相爱之人的分离《翡冷翠的一夜》、爱的迷惑《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由此可见,诗人用诗歌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自己的.爱情生活,并进行了思考。

三.两人爱情诗内容对比分析的意义

从上述内容来看,他们的数十首爱情诗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作,具有重大意义,现分析如下:

(一)珍爱生命,珍惜爱情

爱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平等、民主的爱情的感觉与思考,追求更加美好的爱情生活,提高了我们对情感生活的理解与尊重。爱情不仅是神圣和伟大的,也是普通和平凡的,每一种纯洁和执著的爱情都是值得歌颂。启示我们要树立坚贞不渝的爱情观;对朝三暮四者的鄙弃,培养人勇于走出爱情坟墓的勇气;培养真、善、美的情操。

(二)爱情交流中精神层面的追求

爱情诗是一种精神的情感追求,是心灵上的沟通,有的静静地付出与守候,委婉而含蓄;有的大胆追求,直抒胸臆。爱情诗可以为记忆留下最为美好的片段!当今社会的爱情交流充斥着快捷化、物质化,爱情诗在以它的存在警示我们:生活中,爱情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是精神层面的交流,只有这样我们的爱情才不会失去它本身的意义。

(三)体会诗人写作的美感与技巧

他们的写作具有独特的美感和技巧。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写诗时要融合他们的技巧,并有所突破,这样才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白爱情诗有的直率纯真,痛快淋漓;有的深沉含蓄,耐人咀嚼;有的大胆追求,想象丰富。他多写人世间的情,但带有作者自己的情感、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从而更具有普遍意义。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徐志摩的爱情诗具有意境美、柔情美、含蓄美和忧郁美,如他的《雪花的快乐》意象单纯美丽,具有意境美;《她是睡着了》以独特的想象,描写了情人的睡态美,和那香甜、酣畅的梦;《沙扬娜拉》运用含蓄的艺术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温柔的日本女郎跟情人告别时娇羞脉脉的神情;《月夜听琴》表现了一对心心相印的恋人未能实现恋爱自由的抑郁。我们要学习他多采取比喻、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使诗意朦胧,带有神秘色彩。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善于调动一切景物来抒发情感,也善于用感情的目光观察事物。语言上,我们要学习诗人采用一种平白口气来写,给人以亲切真实感。

总之,以上所言,便是我们对于李白和徐志摩爱情诗内容对比的看法。应该承认,“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有些不同。当今社会人们对待爱情都追求表面化、物质化、快捷化,品味爱情诗让我们懂得要珍惜爱情,注重思想上、灵魂上的沟通,经得起时间考验,就像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惟独一人曾爱你那朝圣者的心,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诗人的爱无疑更加深沉和忠贞。时间给爱情带来了重重的考验,然而它也验证了爱情。只有经过岁月的千锤百炼,爱情才能坚如磐石。愿我们都能珍惜爱情,保持那颗纯情的心。

内容提要:《诗经》是一部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透过《诗经》这面文学之镜,尤其是政治美刺诗、战争诗、宴饮诗,我们可以洞悉到诗经时代人们所秉持的政治观念,具体包括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尊贤重才、忠君爱国、厌战、礼乐致和等观念。

关 键 词:《诗经》/政治美刺诗/战争诗/宴饮诗/政治观念

周代是我国宗法制社会形成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在继承中产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由此产生的周人的政治观念也在《诗经》中有着多方面的体现,通过对《诗经》政治美刺诗、战争诗、宴饮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探

一、《诗经》政治美刺诗中所见之政治观念

政治美刺诗是《诗经》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具体可分为政治颂美诗与政治怨刺诗两类。这两类诗基本存于《诗经》二雅之中,都出于周代社会的卿士大夫之手。雅诗中那些赞美为政者美德的诗篇就属于政治颂美诗,但不包括宗庙祭歌的颂诗。这类诗歌形成于西周初、中期,产生在宗周建国、领主封建制形成、封建礼制与道德确立与完备的历史条件下。如《大雅》中的《假乐》、《

1.以德配天

商周之际,为了解释周代商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周公又提出了“以德配天”的重要政治观念。“以德配天”观念的提出,来源于对殷商“有命在天”的天命观的怀疑和改造,旨在为周代商政权的合法性寻找根据,开启了神权政治观向道德政治观的转变。殷王认为自己“有命在天”,而天命是上帝决定的,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所以竭力侍奉上帝与祖先神祇。西周统治者通过总结商纣王暴政亡国的教训,认识到“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并用“德治”的理念改造夏、商传统的“君权神授”的思想,建立起“以德配天”的指导思想。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明显地赋予神即周人的“天”,以“敬德”的道德属性。“以德配天”的“天”,指天命、天道,引申为自然规律。“德”是沟通天地、人神的媒介,天命的重要特质在于“德”。在西周统治者看来,上天选择人间君主的标准,是“为政以德”。人间君主意欲获得上天的支持眷顾,首要条件是修养道德。上天以道德约束统治者的私欲。唯有“敬德”、“明德”的君主,才符合天命与天道的要求,才能获得上天的护佑,才能求得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即通过“敬德”、“明德”的途径,达到“永命”的目的。一旦统治者“失德”,也会失去上天的庇佑,新的有德者应运而生,即可取而代之。因此,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这就使“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上升,“以德配天”的政治观念的确立,使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具有了人本主义色彩。

周代兴起的这一政治观念在《诗经》美刺诗中也有着明晰的反映。政治颂美诗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周代贵族人物的道德与仪容之美的颂赞。如《大雅·假乐》: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千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群匹。受福无疆,四方之纲。

之纲之纪,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

《毛诗序》以为:“《假乐》,嘉成王也。”诗中既对周成王的内在美质进行了颂扬,又赞美了它的外在仪容。其诗一章言成王有美好的德性,百姓、贵族都能得到安抚,于是上天护佑,得到了福禄;二章言成王因着上天的福禄而子孙众多,并且他神态肃穆、仪表堂堂,没有过错,不犯糊涂,一切遵循先王的典章制度;三章言成王仪容举止庄美,政教法令有条不紊,他没有私怨私恶,率领众贤治国,成为天下的统领;四章言朝中群臣恪尽职守,对成王充满热爱,庶民百姓也因成王的荫庇能够安居乐业。全诗一再歌颂着成王的德行与仪容。并且在周人看来,仪容之美也是内在德性的外化,具有美好仪容也是内怀德性的表现。“道德之美”是统治者治国的基础,也是卿士大夫们从政的基本条件。传为尹吉甫所作的《大雅·蒸民》中也塑造了一位德性完美、勤于王事的周室重臣仲山甫的形象。拥有美好德行的君子可以成为“邦家之基”,正因为周人“以德配天”的政治观念,认为道德是立国的基础,所以《诗经》中的政治颂美诗首先歌颂君子的道德之美,也就成为必然现象。

但到东、西周交替之际,统治黑暗,社会混乱衰变,王朝制度败坏,国力式微,《诗经》政治怨刺诗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作者也与政治颂美诗一样属于贵族阶层中的“公卿列士”,但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他们作诗的目的由颂美转为讽喻、怨刺。他们面对王道的废弛、统治者道德的败坏内心充满苦痛,他们对社会上的腐朽现象用诗歌的形式进行口诛笔伐。因此,政治怨刺诗从侧面反映出了周人固有的“以德配天”的政治观念。《大雅》中的《板》、《荡》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板》是诗人借批评同僚为名来劝告周厉王的诗。《毛诗序》云:“《板》,凡伯刺厉王也。”其诗第七章:“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

同时,在政治怨刺诗中,诗人不但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也表现出守礼修德的自觉意识。这种守礼修德的自觉意识,表现为他们的诗作中对“礼”的笃信并恪守“德”的规范。他们把它视为政治准则,“既用以自律又以之律他,要求包括国君大臣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要依此而行”①。政治怨刺诗人反复高吟如果当政者不能秉德为政,就会天怒人怨,就会天命逆转。

2.敬天保民

从以上内容可见同殷人一样,周人对“天”依旧无限尊崇,在西周的社会思想中,天是一切合法性的终极根据,也是一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源。所不同的是,在周人观念中“人”的'因素得到了显著上升,德作为君主的品质和能力,既是敬仰天命的本质要求,也是君临下民的内在需求。天与德是王朝盛衰、社会治乱的深层背景。而周人所尚之“德”的内容大致包括:保民、用贤、无为、伦理、宽容、勤政、修养等。②其核心内容是“保民”。

早在武王伐纣时,周统治者已经看到了民心向背对于王朝统治的兴衰治乱有着唇亡齿寒的重要作用。《史记·周本纪》讲到武王远征商纣,纣王也发兵七十万抵抗,“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

《诗经》美刺诗中多有对“敬天保民”之君的由衷赞叹,亦有不少对违背天道人理之君的讽刺与唾弃。《大雅·

诗中所赞君子,深得民心,诗人以“

民以劳止,

民以劳止,

周厉王是一个暴虐的君主,在位时赋敛数重,徭役

周人在“以德配天”、“敬天保民”政治观念基础上,建立起他们的秩序,并用这一观念来保持社会在动态运行中平稳发展,进而保证周王朝久盛不衰。在这一观念中,“人”的因素被大大提升,较之夏商,突出强调出“人”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周代礼乐文化兴起,代替了殷商的巫

3.尊贤重才

与“以德配天”、“敬天保民”政治观念一脉相承的是周人的“尊贤重才”观念。对“人”的力量的强调,使周代“人本主义”思想有了长足发展,在王朝的施政策略中也就贯穿着“尊贤重才”的观念,重视杰出人才对王朝兴衰治乱的巨大作用,这一观念于周初便已确立。周公曾言:“一饭三吐

二、《诗经》战争诗中所见之政治观念

《诗经》收录的是上自西周、下迄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这五百年间是中国社会大动乱、大变革的时代,中原华夏各国之间的称霸战争从未停止。各邦国之间剧烈而残酷的兼并战争使夏

对于《诗经》战争诗的界定,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战争诗是指正面叙述战争的诗歌,如洪湛侯先生就认为:“《诗经》中真正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只有《小雅》中的《出车》、《六月》、《采芑》和《大雅》中的《江汉》、《常武》五首。”⑨而从广义上讲,又包括了以战争为背景,对战争生活的描写以及对战争参与者的心理感受述写的诗篇。后者数量比较多,将《

1.忠君爱国

在那个以武力争胜的时代,虽然周人明显缺乏对异族主动征战的热情,但是敌国和四夷不断的侵略与骚扰,迫使周人不得不奔赴疆场,勇敢杀敌,为保卫家国不惜牺牲。在抗敌戍边的过程中,对“王事”的忠诚与对敌人的同仇敌忾是将领兵士们爱国精神的主要体现,也是周人忠君爱国的政治观念的集中体现。《礼记·曲礼》云:“君天下曰天子”⑩,周天子在当时就是国家的象征,天子之事即“王事”,它与每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它让下层官吏叫苦不迭“王事多艰”、“王事

《诗经》战争诗塑造了一批具有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周王室效尽全力,能够安邦定国的英雄将帅形象,他们身上强烈体现着“爱国忠君”的观念。如南仲、尹吉甫、方叔等。他们在抗击异族入侵的战争中为国家和民族都建立了盖世功勋,表现出超凡才干和崇高精神境界。《小雅·出车》中的南仲是宣王时的大将,在外敌入侵,“王事多艰,维其棘矣”之时临危受命,集结军队于郊野,并竖军旗而振军威、壮军势,“设此

这种忠君爱国的观念不仅体现在优秀的将士重臣身上,更体现在民众士卒那里。《秦风·无衣》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戈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周幽王末年,由于统治集团内讧,幽王岳父申侯勾结

2.厌战

农业文明养成周人重农尊亲、安土重迁、勤劳守成、不事扩张的文化心理与观念。但是战争往往是对农业生产和伦理亲情的破坏,是对现有生活秩序的破坏,所以周人对战争抱有鲜明的厌弃态度。他们努力应战不是为了掠夺非我利益,而是为了维护本所拥有的生活,是对现有秩序的维护,正所谓“保家卫国”、“共御外辱”。面对战争,周人总是被动防御与反侵略,他们很少主动出击,即使偶有主动出击也只是为了先发制人的自我保护。“较之古希腊、罗马人,中国人明显地缺乏对异族主动征战的热情。战争对周人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像是不可摆脱的命运,他们最积极的作为就是以极大的耐力去承受它。厌战而耐战。”(14)

面对战火兵

《诗经》战争诗中多有对周王朝军队威武雄壮的军容的铺陈扬厉。《小雅·出车》中写道:“设此

并且,我们可以感受到《诗经》战争诗明显缺乏对战争场面正面的描写,具有“通过战争表现非战争”的特点,更多去反映“征夫怨”、“思妇哀”,而有意弱化交战双方的血腥搏杀场面,把战争推向远处,淡化为一种模糊的抒情叙事的背景轮廓。《诗经》的战争诗中的那些凄凉、忧怨、哀伤、绝望和沮丧,它向我们强烈的暗示着:战争乃是这一切不幸之根源。《诗经》对战争题材诗歌的这种艺术处理其实喻示着诗人受特定观念的支配,这就是周人发自心底的厌战。

三、《诗经》宴饮诗中所见之政治观念

《诗经》中有一部分诗歌是以君臣、亲朋欢聚宴

《诗经》宴饮诗中的宴饮不是纯系奢华的宴饮,而是为实现某种政治意图的宴饮,并负载着某种历史责任。这种宴饮诗原是燕礼、乡饮酒礼等典礼上的演唱用诗,应“礼”而生。它们出自于西周贵族之手,自然反映了西周贵族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因而,宴饮诗既有仪式意义,又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作为礼乐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就属于周人政治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因此,从外在形式而言,宴饮诗再现了周代礼仪;从内在本质而言,宴饮诗揭示了周人的政治观念。正如赵沛霖《诗经研究反思》所说:“实际上,宴饮诗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既有粉饰太平、肯定享乐的一面,又有好礼从善、向往良好风范的一面,这后一面体现了礼乐文化精神,体现了东方式的人际关系以及尚未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精神风貌。”(18)这些诗歌有很多篇在产生不久后就成为周王朝重要典礼的乐歌,在周王朝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礼乐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并且,“三百篇”中的“和”字多用于宴饮的场合,如“和乐且湛”、“和乐且孺”、“终和且平”、“既和且平”等等。旨在渲染和谐、安乐、欢愉的气氛,往往体现着周人政治观念上的尚“和”追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诗经》宴饮诗篇探究出周人的礼乐文化精神以及他们“礼乐致和”的政治观念。

在周代礼制中“诗、乐、宴饮”三位一体,三者皆为“礼”的组成部分。顾

周代社会是一个农业宗法社会,家庭血缘关系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家族血缘的亲疏远近化为社会等级的高低贵贱,王朝各级贵族以血亲关系为尺度,实行对利益的分配,即分封制。而周人家庭、周代社会又被这种血缘感情调节得自然而和谐。适应这种农业宗法等级制社会的政治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礼制,原始的自然关系化成制度的伦理纲常。这就使周人内部等级分化的同时又保持了天然的整体关联。作为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宴饮诗的中心内容就是为了亲亲友贤、和睦宗族、协调关系、收束人心,表达合族之欢与亲亲之意。“此类诗歌的内容主要是描写贵族燕会的欢乐场面,铺排宴会上美味佳肴的丰盛,显示主人的盛情和好客之意,表达主、宾之间欢畅尽兴的情怀,以情感的沟通为前提,宣扬宗族的团结、异姓的合作,最终达到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矛盾。”(23)

而宴饮本身的目的也在于,在一种丰腴的酒肴与美妙的鼓乐声中,从精神上消除原有的等级差异,达到“饫以显物,宴以合好”(24)的最终目标。“实际上,每一次宴饮,都是在以一种‘再现’的方式,向与会者们演示着社会的结构原则及其意义,而宴饮诗歌中不断出现的对兄弟人伦、君臣大义的吟咏,其主旨则在于强调个体对整体的依存以及整体对个体存在前提的赐予。”(25)周人的宴饮既有姬姓贵族内部的,也有周天子和诸侯的,还有异姓邦国君臣间的,皆欲通过这种礼乐宴享的形式,和平的手段实现并巩固族群内外政治统治的和谐与统一。《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

一言以蔽之,《诗经》宴饮诗的大量出现与周人“礼乐致和”的政治观念有着至为重要的关系。《诗经》宴饮诗中多处涌溢着周人的这一政治观念。《小雅·鹿鸣》非常典型地表现出此点: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篙。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

呦呦鹿鸣,食野之

《毛诗序》曰:“《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整首诗营造出一个祥和欢乐的宴饮氛围,在琴瑟簧笙的乐曲中,人们

注释:

①(22)

②游唤民:《〈尚书〉思想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1~124页。

③《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24页。

④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梓材》,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89页。

⑤李山:《“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与〈诗经〉风、雅、颂分类的内在统一性》,《淮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⑥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36页。

⑦马端临:《文献通考·封建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764页。

⑧刘

⑨(17)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669页、第666页。

⑩《礼记正义·曲礼》,《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2页。

(11)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06-108页。

(12)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57页。

(13)(14)(15)(16)(25)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06页、第107页、第80页、第88页、第95页。

(18)赵沛霖:《诗经研究反思》第二章《关于宴饮诗》,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61页。

(19)顾

(20)《仪礼注疏·乡饮酒礼》,《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0-154页。

(21)《周礼注疏·春官·宗伯》,《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80页。

(23)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43页。

(24)徐元诰:《国语集解·周语中第二》,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9页。

(26)《周礼注疏·春官·大宗伯》,《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69页。

(27)朱熹:《四书章句·论语·述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1页。

作者简介:韩高年,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边思羽,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