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笑

十二笑

白话短篇小说集。不分卷,共收十二篇故事,今存一至六回写刻本。封面识语云“墨憨斋著述”,且于书名上冠以“墨憨斋新编”,正文前又有引言一篇,署墨憨斋主人。然识语后章曰“子犹后人”,可见书实非墨憨斋冯梦龙所编,而为冯姓梦龙的崇拜者所为。其《昧心友赚昧心朋》一则提及“明末时有一个人姓巫名杏”云云,显然是清人口气。此书不如一般明人短篇笑话,每篇篇幅较长,有头有尾,开头均有大段说教,阐明一理,然后演绎一至二则故事,观点陈陋,时涉秽笔,因冀悦俗人耳目,难免流入下品。每回后有评语。题“亦卧庐生评,天许闲人校”。其评校者与作者恐为一人。从评语来看,作者也较注意性格的刻画和作品的教育作用。如第一回评曰:“写痴处真正痴,写愚处真正愚,写像泥人处真似泥人。虽是笑语,却是真话。因下一转语云:君今若悟言非假,笑里机峰亦度人。”应该说这些话并非全虚,然由于作者本身的思想品格不高,故其评者的意见、作者的愿望和作品的客观实际,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新民公案

新民公案

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全称《新刻郭青螺六者听讼录新民公案》。4卷。书前有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吴迁序。日本樱町天皇延享元年(1744)据建州杨百明刊本抄录,抄录者不祥。著者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曾任广东潮州剌史、四川督学、兵部尚书等官。本书辑著者在六省任官时所办刑案数百条。以著者有新民之治(使民更新,迁恶向善),故名“新民公案”。内依案件性质分八类:(1)欺昧,有富户重骗私债、罗端欺死霸占、断妻给还原夫、设计断还二妇等六目;(2)人命,有争水打伤父命、断问译卒偿命等六目;(3)谋害,有猿猴代主伸冤、断拿乌七偿命、井中究出两尸首等五目;(4)劫盗,有问不拿取劫贼、双头鱼杀命、山菴劫杀生员、赌博谋杀重生等六目;(5)赖骗,有争鹅断还乡人、判人争盗茄子、骗马断还原主等五目;(6)伸冤,有水蛙为人鸣冤、剖决寡妇生子等四目;(7)奸淫,有判问妖僧诳俗、江头擒拿盗僧、净寺救秀才等五目;(8)霸占,有改契霸占田产、豪奴侵占祖坟、田户争占耕牛等六目。每篇前述事实,次载诉状,后录著者判语。该书是研究明代司法的原始材料。

豆棚闲话

豆棚闲话

清代艾纳居士编的短篇小说集。所录说古谈今小说12则。由天空啸鹤作序,鸳湖紫髯狂客评,吴门百懒道人重订。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张敏点校本。另有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作者的真实姓名及生平均不可考,只知他是个“胸藏万卷,口若悬河,下笔不休,拈义即透。凡诗集传奇,剞而脍炙天下者,亦无数矣”的饱学之士。本书是作者根据所见所闻创作的“销夏”之作(紫髯狂客,第12则总评“迩当盛夏,谋所以销之者,于是《豆棚闲话》不数日而成”),但是从小说内容看,并非“闲话”,全是有感而发。据作品所描写的社会景况看,作者可能目睹了清军入关后,为巩固政权对不屈服的汉人进行的残酷镇压。所以他“收燕芩鸡壅于药裹,化嘻笑怒骂为文章”,篇篇冷嘲热讽,虽“董帽薛戴,却好像生成”。足见作者胸中之郁闷。《范少伯水葬西施》中,作者将绝代姝丽西施,说成个村野庸妇。将那位足智多谋、与句践共患难的范蠡大夫,说成一个沽名钓誉,聚敛钱财的贪婪小人。本来功成身退,忠于爱情泛舟五湖的美丽传说,变成了杀人灭口、水葬西施的悲剧。《首阳山叔齐变节》更奇特。逊让居位,具有高风亮节的两兄弟,都演成“分道扬镳”叔齐弃兄下山,谋取功名。初读似有亵渎古人之感,然掩卷深思,世上那些假清高,真污浊的小人嘴脸跃然纸上。其他篇目有对宗教的揭露和鞭挞;有对官场的揶揄揭露,处处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本书的结构尤令人称道。12则平话,各自成篇,而以在豆棚下谈天说地为牵系,串接成册,新颖别致,与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十日谈》异曲同工。

何文简疏议

何文简疏议

文集。明何孟春撰。十卷。孟春有《何燕泉三种》已著录。孟春没后,其遗集散佚。万历初赵贤录其奏议,刊于衡州。孟春少游李东阳之门,学问赅博,对上下古今,时事得失均喜评论,论说性散文较多。虽诗文不佳,然其历官所作疏议乃卓然可传。其中救言官庞泮等、清宁宫灾、陈八事、出理陕西马政、上釐弊五事等,皆能揭露抨击当时弊政。又如请求停止万岁山工役的上疏。条奏治理旱潦相仍灾情的八项事款,均侃侃而谈,文笔较为恣肆。有明万历本,清《四库全书》本。

岘泉集

岘泉集

明代诗文别集。张宇初(字子璿)著。张宇初是张道陵的43世孙,洪武十年(1377)袭掌道教。据《明史·艺文志》记载,《岘泉集》本有20卷,今已不存。现存有崇祯年间刻本,除了原有的王绅、程通2篇序外,还有文震孟、邹凤梧重刊的2篇序。凡6卷。收入《四库全书》的仅是4卷,《四库全书总目》说:“此本皆所作杂文,惟末附歌行数十首。”现将崇祯本与《四库全书》本比较,《四库全书》本正缺卷5、卷6,所以四库本诗作甚少。另外,《岘泉集》还存有明抄本,凡12卷,《道藏·正乙部》收有此抄本。张宇初虽执掌道教,但却有较浓的儒家思想,恰如《四库全书总目》所云:“其中若《太极释》、《先天图论》、《河图原辨》、《阴符经》诸篇,皆有合于儒者之言。《问神》一篇,悉本程朱之理,未尝以云师、风伯荒怪之说张大其教。”其诗文创作也斐然可观。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曾说:“其文如空行之云,入秋之水,词赋诗歌亦极婉丽清新,均得自然之妙。”

李温陵集

李温陵集

诗文集。20卷。又名《李氏文集》。明代李贽著。李贽(1527~1602),名贽,号卓吾,又号笃吾、宏甫、 温陵居士,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一生著述有《李氏焚书》《续焚书》《藏 书》《续藏书》《史纲评要》《初谭集》《李氏文集》《李氏丛书》等。《李温陵集》系李贽去世后,由弟子辑校、 编刻而成,文集共205929字,前有李温陵自序,卷一至卷六为书答,卷七至卷十三为杂述,卷十四至卷 十七为读史,卷十八、十九为道古录,卷二十为诗。书中收录了李贽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 读史短文等400余篇,集中表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睡庵稿

睡庵稿

明代诗文别集。汤宾尹(字嘉宾)著。嘉宾所著述,刻本颇多,比如:明万历间戴谷刻本《睡庵诗稿》1卷、文稿2卷;明博古堂刻本《睡庵诗稿》1卷、文稿1卷;明万历间刻本《睡庵诗稿》4卷、文稿11卷;明万历间李曙寰等刻本《睡庵文稿》初刻4卷、二刻6卷、三刻4卷;明万历黄时溱刻本《睡庵文稿》二刻补4卷等等。后万历末又刻成较为完备的《睡庵稿》文集25卷、诗集11卷;另有万历刊刻、崇祯刷印本,增加了《视草》16卷。这是较为完备的刻本。其人诗非所长,但善制义,善文。他尝在《丁未书一房同门稿》鼓吹“倒法”,认为“今人文绝不知有倒法,文之脉在动,动在转,转之妙全在用倒”。在他看来,“昔人所悟升里转、斗里量,地理家所谓横来直受,阳来阴受,皆转法耳,至倒法尤难明”。而他独懂倒法之秘。其实,不过是将八股运用为文之道而已。故其文名虽高,文学色彩并不浓,成就也平平。

古文雅正

古文雅正

历代古文总集。十四卷。清蔡世远编。蔡世远生平详见《二希堂文集》辞目。本书是所为“古文”,却收有若干骈文在内,可见所用概念与后世不同。所谓“雅正”,意求文章典雅,内容正统。即“以理为根柢,而体杂语录者不登;以词为羽翼,而语伤浮艳者不录。”本集选录历代古文,上起两汉,下至元朝,共二百三十六篇。卷首有蔡世远自序。文章主要是序文、记传、论说、墓表、志铭、行状等。文风深醇平实。《四库全书总目》说:“其文溯源于六经,阐发周、程、张、朱之理,而远以韩、柳、欧、苏之法度。所谓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发之为文章者。”他的诗清新淳朴。如《蕨寄蓝玉霖》:“结宇南山下,蕨生不费钱。脆当春菜美,青入野盘鲜。小雨迟舒叶,东风欲放举。莫云滋味薄,一熟动经年。”有浓厚的田家风味,辞浅意深,情趣盎然。此集在当时影响较大,堪称开《古文观止》的先声。有乾隆中刊本、林有席加评本、林乃普刊本、《四库全书》 本。

古文小品咀华

古文小品咀华

古代小品文选本。所选自先秦至明末,凡四卷,卷一选《战国策》47篇、先秦文12篇;卷二选西汉文38篇、东汉文29篇、三国文10篇;卷三选六朝文17篇、唐文58篇;卷四选宋文71篇、元文2篇、明文7篇,共291篇,最短者仅23字,长者也只千把字。选者有序和《赘言》说明宗旨,认为文章贵少,“洗髓伐毛,陈言务去”,“遗糟粕而存精液”,于是“至约之中,至博存焉。”称赞所选小品,“虽惜墨如金,而光烛万丈;虽心细如发,而气雄宇宙;金熔玉琢,节短音长。人以为至约而宝之者,予独以为至博而赏之也。”“集中所载,虽寥寥短幅,而规模阔大,局阵宽展,如尺水兴波,亦复汪洋无际,是能以少许胜人多多许者。”编者以此选本提倡短文,且每篇都有简短而比较精到的评语,并以比较近代化的文学散文意识一反《文选》、《唐文粹》、《宋文鉴》、《元文类》“诗文并载”的习惯,骚、赋、歌、词,一概不选,正史也不选,因此“可算是古人编的独有的一部短文集”(东方既白《介绍一本古人编的短文集》),其对短文内容博与约辩证关系的理解于今仍有启发意义。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出版了杨扬标校的耕读轩刊本,并影印了周作人祖父周介孚收藏并有周作人小记的清人抄本,前者称甲种本,后者称乙种本,并行于世。

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笺疏

余嘉锡撰。周祖谟、余淑宜整理。中华书局1983年初版。本书经始于1937年,记于三种刻本字里行间,自谓“一生所著甚多,于此最为劳瘁”。整理者屡经抄录,方成清本。采用清王先谦重雕“纷欣阁”本,以宋代董棻刻本(日本影印本)、明代袁重雕本等对校。笺疏列于原文每条之后。内容极为广泛,主要注重考案史实。对原作及南朝梁刘孝标《注》涉及的人物事迹,一一寻检史籍,考核异同;原书不备者,略为增补,以广异闻;事乖情理者,则加评论,以明是非。于《晋书》亦多有驳正。书末附《常见人名异称表》、《人名索引》、《引书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