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明远集

鲍明远集

10卷,刘宋鲍照撰,《四库全书》收录此集。《隋书·经籍志》著录其集10卷,而注日梁6卷,然则后人又续增矣。此本为明正德庚午朱应登所刊,云得自都穆家,卷数与《隋志》合。未审即《隋志》旧本否。考其编次,有后人重辑之明验,知非梁时旧本矣。此集收赋10篇,即《芜城赋》、《游思赋》、《飞蛾赋》、《尺蠖赋》、《舞鹤赋》、《芙蓉赋》、《观漏赋》、《野鹅赋》、《伤逝赋》、《园葵赋》。或为咏物,或为抒情。其中抒情之作《芜城赋》,最能代表鲍照辞赋创作水平。鲍照文集有《四库全书》本。《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同时收录其文集。此书有明汪士贤刊本、明正德庚午朱应登刊本、明活字本、清扬州刊本、明程荣刊本、《四部丛刊》本等。

北海集

北海集

四十六卷。《附录》三卷。宋綦崇礼(1083—1142)撰。綦崇礼,字叔厚,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后徙潍之北海(今山东潍坊)。登重和元年(1118)上舍第。调淄县主簿,历秘书省正字。高宗时,拜中书舍人,历漳州、明州,除翰林学士。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退居台州卒。赠左朝议大夫。史称崇礼“妙龄秀发,聪明绝人。覃心辞章,极润色论思之选。再入翰林,凡五年。所撰诏命数百篇,文简意明,不私美,不寄怨,深得代言之体。”其内外诸制,大多明白晓畅,切中事情,颇与汪藻风格相近。著有《北海集》六十卷,世久失传。《北海集》四十六卷,《附录》三卷乃清四库撰官从《永乐大典》中辑录编次而成。有《四库全书》和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诸本。

北湖集

北湖集

宋代诗文别集。吴则礼撰。宣和三年(1121)作者卒后,其子吴坰缀辑其诗文编为30卷,因吴则礼自号“北湖居士”,因以题作书名。次年春,乞韩驹作序刊行于世。在两宋之际兵火中,其著作当有散佚。《直斋书录解题》卷17著录此集仅为10卷、另长短句1卷。世间久无传本。清代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各韵中辑录其诗300余首、长短句20余首、文30余篇,校正讹舛后重编为5卷。其前4卷为诗、词,末1卷为文,辑入表、序、记、跋、铭、赞、颂、祭文等各体作品。卷首载韩驹作于宣和四年的序。《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格峭拔,力求推陈出新,虽间涉于颓唐,而逸趣环生,正复不烦绳削;近体好为生拗,笔力纵横,愈臻遒上;杂文虽寥寥数首,而法律严密,具有典型。观所作《欧阳永叔集跋》、《曾子固大般若经抄序》,知其于古文 一脉具有渊源,宜其折矩周规,动符轨度,固非渡江以后,讲学支离冗漫之体所得而比并矣。”韩序称其“诗文无一点脂粉气,自巧至拙不少下于古人”。

北磵集

北磵集

诗文集。南宋释居简撰。10卷。一本20卷。居简字敬叟,原潼川王氏子,嘉熙中住净慈光孝寺。因久寓北,故以名集。其集原诗、文各为一编单行,文10卷,诗9集。文集原附嘉定十年(1217)张自明序。二集宋刊本曾存于日本,尚完帙,文集后题“崔尚书宅刊梓”。日本又存宋刊《北磵外集》,不分卷,载有关赞颂题跋等,末附僧大观撰行述。此外,日本有五山刊本,合文集、诗集、外集为20卷,系据崔尚书宅本翻刻。国内涵芬楼曾藏宋刊残本,阙九、十两卷。《四库全书》据旧抄本著录,仅文集10卷。居简诗文清新俊拔,张序称其文与唐圭峰禅诗相伯仲,诗则在参寥、觉范之上。又精于鉴别,集中书画碑版题跋多中肯之语,其中《湖隐方圆叟舍利塔铭》,注明方圆叟即世所谓“济颠”者,尤可资考证。

北泉草堂遗稿

北泉草堂遗稿

林士元撰,明代,诗文别集。

北山集

北山集

诗文别集。三十卷,其中诗九卷。宋郑刚中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刚中撰《北山集》三十卷。作者自序云:“《北山初集》即余所谓《笑腹编》也。余以绍兴乙卯(1135年)至甲子(1144年)岁所录文字自号《北山中集》;《笑腹编》则宣和辛丑(1121年)至乙卯岁中所录者,因号《初集》。”《初集》十二卷,《中集》八卷,《后集》始自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戊辰(1148)终于绍兴二十四年甲戌(1154),凡十卷,为刚中之子郑良嗣编于孝宗乾道九年癸巳(1173)。其跋称此编“总三集,为三十卷,凡一千二百一十四篇,仍以《年谱》冠于篇首。”(现存本中《年谱》已佚。)郑集初刊于乾道(1165—1173)末年,今未见此刻流传。清圣祖康熙(1662—1722)间,郑氏乡人曹定远重刊《北山集》,将初、中、后三集,改为初集、二集、三集。后《四库全书》所收即曹氏刻本。四库馆臣进一步将此三编打通,统编为三十卷,但原集秩序,一仍其旧,故其所收录之诗未集中排列。三十卷中第一、二卷为诗,第十一、十二卷为诗,第十八、十九卷为诗,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卷为诗,从这种编排仍可见原编遗意、郑集除《四库全书》本外,还有曹定远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本,刚中后裔郑世成康熙三十六年刊本,名为《郑忠愍公北山文集》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另有清穆宗同治十二年(1873)胡凤丹所辑《金华丛书》本。

北山小集

北山小集

诗文别集。一作《北山集》、《程俱集》。宋程俱撰。此集为程俱所自编(见叶梦得序),凡四十卷。集中之诗,间于题下注所作年份,其年份多处先后失次,当是编而未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著录《北山小集》四十卷;《宋史·艺文志》则著录《程俱集》三十四卷,当是另一系统的刊本。《文渊阁书目》未见著录,说明至明时,传世已稀。此书宋刊本,明末为钱谦益绛雲楼所藏,至清高宗乾隆(1736—1795)末,辗转归黄丕烈。据钱大昕跋,此宋刊本,乃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吴兴官��刊本。今通行本,为涵芬楼影印江安傅增湘双鉴楼所藏影宋写本,收入《四部丛刊》续编。俱十九岁时,米芾读其诗,誉为李太白后身。然今存少数少年所作殊无李白风致,或少作多有散失。贺铸《庆湖遗老集》附录有俱所撰《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其文不见于此集,知俱中年所作亦有散失。惜不得《宋史·艺文志》二十四卷本之详。

北溪大全集

北溪大全集

诗文集。南宋陈淳撰。50卷。凡诗4卷,书问1卷,问目3卷,记序2卷,说3卷,题跋1卷,杂著3卷,讲义2卷,辩论2卷,书13卷,答问8卷,札子6卷,祝祭文2卷。又外集1卷,载有关陈淳的志铭祭文。集为其子榘编,淳祐八年(1248)薛季良刊行,岁久板毁。元至元元年(1335)、明弘治三年(1490)及万历十三年(1585)又迭经翻刻。《四库全书》据弘治本著录。清乾隆间陈文芳所刊《北溪先生全集》,除收入大全集各部分外,复增《字义》2卷,补遗1卷。陈本于光绪年间重刊。陈淳学宗朱熹且最能恪守师说。诗文质朴笃实,犹如语录。集中答问、辩论诸卷,探讨了理学诸命题;杂著中《道学体统》等四篇,及《似道》、《似学》二辩,力辟陆九渊学派;《答陈伯澡》一文则较集中地阐述了他的“道理”、“知行”观。故此集为研究南宋理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北游集

北游集

宋代诗文别集。2卷。宋元间汪梦斗著。汪梦斗号杏山。宋亡后,被尚书谢昌言荐于元世祖,特召赴京,终不受官,放还。此集上卷是诗,末有诗馀6首,皆系北游纪行之作。作者于至元十六年(1279)正月赴京,至冬十月归里,舟车数千里,历时270日,途中所见所感,皆以诗记之,视为北游日记,因称《北游集》。当时南宋新亡,而作者又是被迫“北游”的,途中“悲伤怀感,忧惧愁叹,不能自已”(作者自序)。集中充满故国之思,如《道过茌平县感马周事》:“翻思故国今何在,枉抱忠肝似马周!”汶上县有后梁王彦章庙,金泰和中重修此庙,有碑记。作者过此庙,题诗说:“铁枪战死后梁时,消得金人为葺祠。近岁江头几符节,过来须也读此碑!”对宋朝误国诸臣谴责、愤恨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至京后,有《见礼部尚书谢公昌言》诗云:“曾将鸿笔冠群英,自是峨嵋第一人。执志只期东海死,伤心老作北朝臣。”又有“正须自爱不赀身”句,表达了对故国的忠贞,同时又以其义规劝昌言。集中更充满了故乡之思。《金陵僦舟渡江》之六:“已是淮南客,常吟江左风。”《东行鱼台县界初闻莺》:“家山今隔几千里,始听春莺第一声。”《清明》:“他乡逢冷食,故国隔长江!”途中风情亦多入诗,如《道中不见山水》:“有山无水山枯槁,有水无山水汗漫。此处无山亦无水,风沙卷地鼻生酸。”记山东河北之间景象,如在目前。集中亦有错误,如说留梦炎入(元)朝不屈等。下卷为附录,附《杏山摭稿》,收文5篇,乃后人所集梦斗讲学之语,如论“天理人欲”之类。书前有汪梦斗序。今存有《四库全书》本。朱祖谋曾将其中所收的词刻入《彊村丛书》。

备忘集

备忘集

又称《海忠介先生备忘集》。文集。明海瑞(1514—1587)撰。十卷。瑞字汝贤,一字国祥, 自号刚峰,琼山(今属海南)人。回族。嘉靖举人。曾官南平教谕,应天巡抚、南京右佥都御史。家境清贫,为官清廉。一生惩治贪污,平反许多冤案,人称“海青天”。曾因上疏触怒世宗,逮狱论死;亦因得罪权贵被罢官十六年。七十二岁又被起用,病卒于任。时市面停业,送葬哀悼之列百里不绝。卒谥忠介。有《元祐党人碑考》。是集乃康熙年间瑞六代孙廷芳重编,约十五万四千字。正文含奏疏一卷,序三卷,书、附录二卷,杂说一卷,附录三卷。瑞生平学问以刚为主,尤以奏疏直刺朝廷之弊称著。其中《治安疏》敢于批评皇上迷信道教,不理朝政;《改折禄米仓粮疏》、《开吴淞江疏》等,反映他以工代赈。疏浚吴淞江,消除水患等功绩。《严师教戒》则提出他做人的标准。有康熙间刊本,《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