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濡以沫爱情唯美句子(一)
1、相濡以沫固然感人,但“终颜弹指老,刹那芳,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当爱已成往事,当曾经已成现实,只有彼此相忘,才能继续生活的脚步,也唯有努力向前,才能更加从容和洒脱的笑看庭前花开花落。
2、相遇不容易,相知更是难得,珍爱眼前人,真心爱护着彼此的情意,让往后的岁月无悔无憾,也不负上天恩赐的情缘。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相濡以沫,细水流长。
3、一辈子的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即使是清贫的生活,可依然会感到幸福,因为,有你在我身边。这才是真正的爱情,这便是永恒。
4、有的人,陪你走过最开心的日子,也有的人,陪你度过最难过的日子。还有一些人和你并肩携手过,但这些人却无法和你平淡的走完一生。三生石上面刻满了对彼此的承诺,深爱的时候轰轰烈烈,不爱的时候,那些诺言还清晰的印在那冰冷的石头上,只是没有了来承担的人而已。
5、在拥有爱情的相濡以沫的平淡日子里,我们感染上对方的气息,被渐渐同化。当日复一日的岁月在我们脸上刻上烙印,当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在我们脚下走过,当两个人在不经意中去体贴对方,去关爱对方,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个笑靥,都会给对方带来心灵的共鸣,都会使爱情得到升华。
6、珍惜着眼前的人,铭记着人生中的点点滴滴,感激生命赋予的一切,感动着你真诚的付出与温柔的疼爱,红尘中始终有你相伴,无悔我今生来到这人世间。往事如烟,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即便是沧海桑田,也不会改变你我的爱恋。
7、相濡以沫,当爱情渐退了光环,渐减了光鲜,温情大于激情,亲情柔和了情爱,平淡也是一种美好。
8、往事鲜活,可想着想着就淡了,走着走着就远了,我们只不过是行走在彼此的旧日时光里,策马扬鞭。那是一场如何伤筋动骨,身心俱疲的较真。突然之间,什么都变得淡了: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于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9、他们的爱写在平淡里,注释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没有海誓山盟,亦没有轰轰烈烈,他们相互搀扶着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用心照不宣写下了爱的诗篇;用风雨同舟铸就了相濡以沫的人生!
10、世上有两种可以称之为浪漫的感情:一种叫相濡以沫,另一种叫相忘于江湖。我们要和最爱的人相濡以沫,和次爱的人相忘于江湖。不是不曾心动,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有缘无份。能牵手的时候请别肩并肩,能拥抱的时候请别手牵手,能相爱的时候请别说分开,拥有了爱情请别去碰暧昧……
11、平淡的流年,能够相濡以沫,彼此的生命相依相存,每天可以看到最爱的人笑脸,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12、没有惊天动地的表白,只有相濡以沫的感动。
13、没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没有多少人愿意等待,遇到了,就好好珍惜,彼此铭记。生活无需太多的繁华富贵,不需要有太多的浪漫情调,只要有一个人陪伴,给予一份情真情,简简单单、老老实实地生活,你侬我侬,缠绵依依,过着平平淡淡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做普普通通的烟火夫妻。
14、流年似水,我们也曾经深深地爱过。爱的时候,也把朝朝暮暮当作天长地久,把缱绻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于是承诺,于是奢望执子之手,幸福终老。
15、几十年如一日,我们七个兄弟姊妹从未听到爸爸妈妈彼此有过爱的表白,也从未见过他们像别人爸妈那样吵闹打架。只看到:无论春夏秋冬,爸爸那打了层层补钉的粗布衬衣始终平整、洁净;总见收工回家的爸爸,默默抢过妈妈手中的家务活匆忙着自己的身影。
16、当爱情走过恋爱时的神秘,当爱情走进婚礼的殿堂,当爱情不再大张旗鼓,当天使坠落凡尘,爱情留给我们的也许只是平淡,只是一份日久弥深的亲情和一份实实在在的生活。
| |
相濡以沫爱情唯美句子(二)
1、当眼泪流下来,才知道,分开也是另一种明白。
2、山不在高,有你就行;水不在深,有你则灵。似是爱情,惟我不醒!
3、爱你是我的自由,想你是我的感觉,爱你想你我说了就是了,你要不要随便你。
4、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和,‘不’敢与君绝。
5、爱情不要等到年纪大了才考虑,早晨的歌声,到中午再听,就显得索然无味。
6、你不再是一个观众,从我认识你的那一天开始;你不再无关紧要,当我爱上你之后,我只想对你说,我绝不放手!
7、你不过是仗着我喜欢你。
8、如果我们在结婚之后仍然能保持爱情的甜蜜,我们在地上也等于进入天堂。
9、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10、爱情的路上,不仅有艳阳,更有风雨,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太小,那就让我留你的思想,陪我抵挡环境的煎熬。
11、你从黑暗中投到我身上的,明亮的眼光,像一丝微风,送一阵颤栗透过水波,又吹向朦胧的岸边。
12、当宇宙快要绝对零度时,恒星的爆炸是支持的惟一力量。当我快要绝对零度时,你的爱是支持的惟一力量。
13、爱情的美酒,我只有一杯,既然给了你,又怎忍心用空酒杯装上白开水去骗别人!
14、男孩是水女孩是鱼。水不在乎鱼从哪来。鱼在乎水的清澈与否。
15、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6、爱你,我的脸颊往中挤;想你,我的下巴向下移。
17、上一次微笑着入睡是什么时候?
18、男人对爱情的观点不是没有水准,而是没有标准。
19、等待,……也许并不容易;伤害……却轻而易举。
20、当我凝视到你的眼,当我听到你的声音,当我闻到你秀发上的淡淡清香,当我感受到我剧烈的心跳,我明白了:你是我今生的惟一!
相濡以沫爱情唯美句子(三)
1、在月明星稀的夜晚,立在柔和的晚风中,立在小小小的山坡上,白色的裙摆轻轻飘扬。你朝这边走来,大声呼喊你,心,已乱了分寸。只见你跑上来,只是淡淡的问好,浅浅的微笑,恍若星辰的眸子在夜晚格外璀璨。
2、也许,陌陌红尘,没有人会握得住曾经,那些流逝的岁月,如沙,漏掉了;如烟,飘走了;如梦,消失了。而经历了人生的千回百转,于经年枝头摇曳的,仍是迎风依然可以嗅得的丝缕心香。
3、红尘流年,我知道,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来时的路上,花已芳菲,那柄江南的油纸伞,就撑了一脉温情,含笑一腔一往情深。青春的枝头盈满了美丽的驿动,但凡凝眸,便一见倾心。
4、残月夜无眠,独坐庭院赏花园,满园的花香竟也遮不住心中的伤。对影花自怜,笑看人世情难圆,莫说春花秋夜何时了,莫问苍凉辗转世泊炎,莫说情深缘浅是何年,只知勿忘流年中对你的浅念,只知浅念中勿忘你的身影,只知对你一念执着……
5、将誓言驻足,将幸福定格,将回忆写进故事,因为每个出现在我生命并停留驻足的人都是一本无字书,而我将为之书写这一阶段的情思,并将悄悄封锁,沉默于深深地心底。当轻轻叩响时,将会露出唯美的笑。
6、有人说,人生如戏。或许,岁月的长河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有些人,遇到了,便会一见如故,因为眼缘;有些人,遇到了,便会念念不忘,因为相惜。一次挥手,可能是沧海桑田;一个转身,亦可能会天涯陌路。
7、红尘路上,揉碎一个红尘梦,洒在心田,生根,发芽,成了一个江湖梦。唱一首红尘歌,高山流水觅知音,云游四海,仗剑走天涯!江湖,从未远去,江湖梦,一直在我们的心里,弹指间,流年成一瞬,尘世,不过睁眼闭眼间,一双人,一个梦,一个江湖。
8、如果,世间真有一见钟情,我想我碰到了。没有任何的原因,就这样突兀的闯入了我的心里,那是心跳扭捏语无伦次,那是一种充满阳光的甜蜜。
9、也许所有的爱,都是那么的真实,但有时还那么的让人受苦不堪。真的,我就是在痛苦的煎熬中,那么的死心塌地的爱着你,即使你理不理解。有时自己也觉得不那么的真实,但又有什么办法呢?爱一个人真的好难,但爱上了又是那么的放不下,这就是爱的苦,谁都将在这爱的痛苦中煎熬着,痛苦的挣扎着。
10、如果可以,我愿用我的整个世界,换你冰山角;如果可以,让我的舞台搭在你的'心里,与你的心脏共舞一辈子;如果可以,我把我的心都给你,不会留一瓣来疼自己;如果可以,你用绝世演技,演到我一世失忆;如果可以,你用情感之刀把我捅死,我会留份遗书不会让人惩罚你;如果可以,你用爱情谎言把我痴迷,直至我变成一个傻子,无法把你想起;如果可以,让回忆永远停止,让梦想回归现实,我会用一生去珍惜。然,这些幻想终钻进了我的骨髓里,与我的血液连成一体,永远成了我的专利。
11、断不了的前尘旧梦,驱不散的情意绵绵。瘦眼凝眸,红尘深处,雾朦胧,山朦胧,水朦胧,唯有你的名字永远清刻在我的心海之上,此生不悔。
12、于万千的人群中,于无际涯的时光里,一个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奔赴到你的人生中来,有几分命运,也有几分注定。轻颦回眸,流年里,若有一个人,在你的生命中烟花般绚烂过,流星般璀璨过,纵使隔了沧海桑田,却可在文字里想念,可在记忆里沉香,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温暖?
13、相遇,亦或者,相离,相识,亦或者,相忘,相望眼,相离别,一段段的感情,一段段的故事,一场场醉意华年的颂歌,我唱给谁听,是这暗夜即临的一种推脱,还是我无聊的一种印证,是一场版别的假面舞会,还是一场埋葬着一堆幸福与快乐的麦田。
14、于花季青春里与你邂逅,我不知道是劫是缘,站在三生石边聆听那世花开,醉里经年,挑灯吟月,纤指笙歌,犹记歌中繁华梦。
15、我那时真的和你融为一体,仿佛我们就在一起相爱缠绵,那记忆模糊的部分渐渐在我的意识里明朗起来,我就象和你那永久的触摸是那么的生情,我感觉到了你那美丽的统一体,和那爱的轮廓,在我爱的梦里移动,扩张,那不是我自身的虚幻,而是我爱你活生生的燃点,那里饱含着我爱的初始和美丽的动机。仿佛此时我就享受在你美丽的爱之中,是那么的美丽神奇和梦幻。
16、一年春事,桃花红了谁;一眼回眸,尘缘遇了谁;一点灵犀,真情赠了谁;一帘幽梦,凭栏念了谁?一种懂得,无关山水无关月,一种彻悟,无关风雨无关情。携一抹温婉,浅笑流年,亲爱的,你若安好,我便晴天,天涯海角,你是我今生灯火不熄的暖。
17、当片片寒颜,耸立在云牵雾绕之后,我看着历史的情调,听着那咏诵的歌谣,看着群娥乱舞,而我是一座安静的城池,坐落在遗忘以北,回望以东,我慢慢的向着星辰诉说,未曾灼眼的幸福,从不与我结伴流浪,我听着夜色里的低鸣,我看着那片片寒鸦裸舞在逆风之中,听着高耸阔拔的松叶安静的轻轻荡漾,彼此铭记,永不相忘。
18、几度花落几度花飞,这份情怀,想忘又忘不掉,想放又放不下,就这样,倾心一爱醉了山,醉了水,醉了红尘。就这样,百转千回恋了花,恋了雨,恋了执着。既然割舍是如此的不易,那就让这份爱刻骨铭心。既然割舍是如此的疼痛,那就让这份情永留心底。
19、夕阳西下,如少女脸庞边娇美的红晕,羞涩而亮丽。晚霞挂在被夕阳烧红的天边,五彩缤纷,分外美丽。在路上独自走,一眼便看见了前方的你,加快脚步,却只是擦肩而过。所有的爱,都化为青春年少时青涩的回忆。
20、漫步于榆溪桥,高谈阔论;踏走于马路边,一路说笑;轻轻杨柳吹,柔柔和风抚。一池淡墨水,倾尽万般情。枝头鸟儿成双对,树下恋人情意传。
21、我也报以微笑,你说,我是一个好女孩,笑起来真好看,向太阳一般温暖耀眼。我只是轻轻应一声,其实,只有我明白自己的心,但是我在怀疑,怀疑我的美好梦境,会不会被打破,会不会那碎玻璃都插入心底。
更多爱情唯美句子推荐阅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无端隔水抛帘子,遥被人知半日羞"的初恋羞涩;"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灵相通;"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热恋烦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坚贞不渝……这些深情地倾诉,一定会在你我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使我们立刻沉浸在"月上柳
婚姻爱情是文艺作品永恒的题材,特别是在诗歌作品中更为常见,爱情诗几乎可以说和爱情本身一样,青春永驻,万古常新。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书中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他们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出现的"、"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是人的本性,这种关系没有人想去阻碍,这是最自然的事,最必然的事。"
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时代,《诗经》中就保留了大量的爱情诗。《诗经》从文学的角度写出了礼制完善之初,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表现出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为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情感的光辉。"关关
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媒氏》)。在《诗经》中有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风即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城之意,"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而男女恋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国风》中也颇多涉及。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礼赞了纯洁自由的爱情,肯定了以爱情为基础的自主婚姻,表现了下层人民的习俗。
古人为什么把爱情、婚姻当作头等大事呢?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都倚靠夫妻来战胜灾害,希望家庭和睦。娶妻是头等大事,妻子的内在素质决定了家庭的未来。
细读《诗经》中的情爱诗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那就是爱情的过程:从一个人情感的萌动,开始慢慢去寻觅,然后找到意中人,然后相互试探,相互寻找,最后觉得很融洽而结婚。结婚以后,或过得很快乐,或者因为种种的原因而导致分离,因此,整个《诗经》中男女的情歌,我们可以说它实际上就是表现了一种圆满的追寻过程。
所谓圆满,《易经》在解释天地之间的开辟、在解释人与自然之间的产生时,就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成六十四翼的抽象道理进行了诠释。如果从这六十四而开始化生为万物,再众品纷呈,众物纷杂,而天地万物一切就此产生。换句话说,按《易经》的观点来看,世界的构造是来自于太极而衍生的两仪。而所谓两仪就是阴阳,阳者为男阴者为女。因此,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男女之间去找到一个贴切的,成为一个圆形的这样的一个东西,我们称为圆满。因此,如何去寻找这个圆满呢?当然,就必须要去追寻。这个追寻的过程就是一个寻爱的过程,所以,整个男女之间的爱情,本来就是一场追寻的过程。《诗经》第一首《关
《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由内心的感发而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多种多样,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静女》,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
下面我们来逐一举例分
一、倾慕
1、男倾慕女。我们说爱情距离的缩短,就是要追寻,你认定了,或者你认为不错了,这个人的的确确是我倾慕的,而且对方也觉得你不错,也在相遇会的那一
野有
野有
本诗叙写一对男女不期而遇的欢乐:原本是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只因气质和形象的吸引,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促成他们结合的因素单纯而直接,激励他们生命叠合的仅仅是对"有美"之"美"的情感直觉,一许"清扬婉兮"的惊心动魄的感觉,将对异性的渴望确证为生命对人性真谛的追求,在瓦解和荡涤了一切世俗杂念的同时,也使此处的"邂逅"两性血肉关系化生为性灵的合一。
所有男女的爱情,也许是偶然跟巧遇。但是从缘份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缘份就是一种巧合的结合。诗人在野外遇到一个女孩子,他就很喜欢她。所以就"野有
作者在这首诗,就是要描写在邂逅相思
又如:《郑风?出其东门》也是描写男对女的倾慕: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出其
这首诗符合于'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或"一瓢即三千"的情形。这首诗的男孩子在这里夸这么大的话,满适合做写情诗的高手。"出其东门,有女如云"是走过东门,漂亮的女子那么多,"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对我来讲,那众多的女子对我内心一点都没有办法引起震动。为什么呢?这里的"
还有一首《秦风?蒹葭》也是一首男慕于女的情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
蒹葭凄凄,白露未日希。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
这首诗与上两首在内容上有所不同。前两首诗中男女主人公感情是热情奔放的。而在这首却给我们呈现出一对多情、矜持的情人形象。"以手去接之,以身融之,""惆怅距离",营造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却又心往驰之的精神境界,令诗意境明丽清幽,具有朦胧美,弥漫着淡淡的怅惘。可设想伊人所在地方是一条清澈的河流。另一边,一名男子"溯
你,
一会儿看云,
一会儿看我。
我觉得,
你离云很近,
而离我却很远!
2、女倾慕男:《诗经》中的爱情诗真实地再现了周代男女之间相恋相爱的世俗生活,其内容丰富而多彩。悦慕、爱恋不仅只是男子,同样也有女子对男子的倾慕。如《郑风?叔于田》就是这样: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
诗中所写的是一位女子对她所爱之人的歌颂。这位女子的恋人"叔"出去打猎,在整个里巷之中就再也没有她看得上的人。因为他不但能骑能饮,而且勇武英俊,有美好的品德。总之,在她的心目中,"叔"是最杰出的男子,举世无双,无人能及。这种夸张的写法,最真切地表现了相恋中的女子心理。这种坚贞简直不逊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
二、约会
有了邂逅之后的心灵触动,当然就要约会,接下来我们就要看有关约会的诗歌。《诗经》中有许多诗篇描写了男女的欢会。这里有携手春游的快乐,如《郑风?
1、相会于杨柳依依小河边:《郑风?
在中国的传统里,凡是在元宵灯节、端阳佳节,或是在其它节日里,是自自然然应该要让男女之间有共同约会的时间,或者是约会的地点。在先秦时更是如此。《郑风?
2、相会于芳草萋萋城之南:《邶风?静女》便是这样:
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
自牧归荑,
可爱的姑娘按照约定在城角楼等他,也许为了逗着玩,她把自己隐藏起来,他来时见不着她,急得搔首踯
应该说,《诗经》中的这类爱情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这里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这种淳朴、自然、浪漫的平等爱情,是汉以后爱情诗的矫揉造作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浪漫与明媚的爱情,如山野中不败的鲜花,虽然充满野性,但却像营养着生命的空气一样,培育着生活和情愫,塑造着生命的精神。
3、相会于六木森森山野间:《召南?野有死
野有死
林有朴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
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这在五四运动后的白话文学、民间文学的倡导者们如顾
4、相会于凉风习习明月夜:《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兮。舒忧受兮,劳心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有人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不是吗?我们可能只是无意中向窗外的月夜一
还有《卫风?木瓜》、《郑风?铎兮》也带有明显的男女欢会色彩,一是互赠定情物,表示相互爱慕,一是邀歌对唱,借以表白心迹。在这些描写男女相会的诗中,或者写男子把刚刚猎获的小鹿作礼物以讨取少女的欢心;或者是女子把彤管作为礼物送给心爱的男子;或者写男女相约至送别的整个过程,无不写的热烈欢快,真情动人。
三、求婚
1、凰求凤:如《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苦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便描写的是一位叫"氓"的男子抱布求婚的情景。至于负心男子最后变了心,那是后话。
2、凤求凰:在爱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吧。如《郑风?
子惠思我,
子惠思我,
诗中女子简单而直接地要求心爱的男子和自己幽会。"子惠思我,
这里还要谈谈《召南?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你看,这两首诗简直和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周南?汝坟》第一章代借枝来表示自己的性饥渴,公开表达"我要找寻配偶"的意图,表现的是《诗经》独有的高度人文关怀,率直大胆的内涵实则是对自己生命要求的尊重,是在追求自己生命性灵的完整。
四、定情
当有了以上过程之后,接下来当然是要定情的。所有爱情的过程里,就像《红楼梦》里宝玉跟宝钗之间,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有一块玉,我们叫做金玉良缘。但是,黛玉跟宝玉之间我们叫做木石前盟。那么木石前盟总是比不上金玉良缘,因为两个人都有一块定情牌。所以,黛玉的内心里总是患得患失。因此,《红楼梦》就描写了一大段黛玉的患得患失过程,甚至无理取闹的过程,直到宝玉送她手帕后,她才善罢甘休。为什么呢?因为这手帕可不是平常之物,那是定情之物啊!因此,在恋爱中的过程里,当然也须要某一些定情的东西把感情给稳定下来。
《木瓜》这首诗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形: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
投之以木桃,抱之以琼瑶。匪为抱也,永以为好也。
他送我一个木瓜,我就抱它以琼
《邶风?静女》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
自牧归荑,
本诗描写一对青年约期幽会、缘定三身的生动情景。全篇都出自男子的口吻。描写了静女与情人相见并送情人以信物的爱情诗。第一章写小伙子赴约等待对方时的急切心情。第二章写情人相见后馈赠信物,以加深感情。第三写静女赠送嫩草和男青年内心的喜悦。《静女》诗虽短,但格调明朗欢快,静女的顽皮、活泼,男青年的忠厚淳朴,他对静女所持的炽热情感,在这首优美的诗歌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相思
恋爱的过程并不仅仅全是相会的快乐和相亲相爱的幸福,也难免种种矛盾与烦恼以及求之不得的惆怅。《诗经》中的爱情诗,依据生活的逻辑,真实地再现了情
1、男思女:如《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这首诗中的男主人公深情地恋着一位女子,但是却难以如愿,也找不到追求的办法。就好像面对既广又深的汉水一样,怎么也渡不过河去。但诗人的一往情深却难以动摇,他甚至愿意做她的一个仆人,等那女子结婚之时去给她喂马。江汉浩渺迷茫的水色,男子无限缠绵的情丝,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这首诗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风韵。读罢此诗,我们耳边仿佛又响起了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那动人的旋律。又如《周南?关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参差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
参差
一位男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醒时梦中不能忘怀,而又无法追求到。面对悠悠的河水,目迎水流中浮动的
诗中的相思之情是坦率的、大胆的:"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人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愿望。这种浓烈的感情和大胆的表白,正是生命欲望和生性本能的自然显露。诗中设想男子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对象,用琴瑟和她联系感情,用钟鼓使她快乐。体现了淳朴而又高尚的情操。哥德的小说《小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主人公维特说:"青年男子哪个不善钟情,妙龄自女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间的至爱至纯!"所以,钟情的少男和怀春的少女的爱之火焰是不可以被压抑的。男女之间的谈情说爱是光明的、是正大的、是热烈的。
在男女之间,对我们来讲,最喜欢的,或者是最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红楼梦》。《红楼梦》里面有一句话,可能是大家最喜欢的,那就是宝玉对着黛玉做了一个保证,那就是"弱水三千,我但取一瓢饮。"而且几乎很多男女在表达爱情时都会引用"任凭弱水三千,我但取一瓢饮"这句话。我们之所以要"但取一瓢饮"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所谓姻缘相系的。
2、女思男:《郑风?子衿》和《王风?采葛》便表现的是这种情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郑风?子衿》)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
因为相恋之深,《采葛》诗中的主人公竟然有一日不见如隔"三月"、"三秋"、"三岁"的感受。话语虽然简单,但是却十分传神地表达出了男女之间缠绵相约的款款深情。而《子衿》诗中的女主人公以女子特有的矜持,埋怨情人为什么不主动地前来,为什么连个信也没有。她想起两人当时在城阙幽会时的情景,更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受,抒情真是细致入微。
3、单相思:《蒹葭》这首诗道出了一个委婉相思的的追寻过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
蒹葭凄凄,白露未
溯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溯
这首诗共通的特点,就是它全部都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样的东西来形容,这叫做重章叠句。这实际上是在描写在一个人的心里,就像搭公共汽车时,你看到一个男子或女子,但是你从来都没跟他谈过话,只是你觉得那个男孩子我好象还满喜欢的,觉得他就是我理想中的好伴侣。所以,每次碰到他,在你的内心里就开始忐忑不安,心跳速度就自然加快了。于是你便开始幻想能有某种机会能让你让他讲一句话,但是,虽然是同坐在一辆公车里,却如同咫尺天涯,即"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种情景,这首诗就描写出这样一个痴心的青年,渴望去遇到他的意中人的那种无可奈何、怅然若失的那种心情。爱情就常常是这样,有时候今天好象是逆流,有时候今天又好象是顺流,但是不管你是顺流还是逆流,你都想要去追寻。六、遭干涉
自从人类进人阶级社会以来,爱情就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使得恋爱并不仅仅是男女双方的事情,首先要受到家庭的干预。《诗经》时代男女的恋爱虽然比较自由,但是也有了一定的礼教的限制。《齐风?南山》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之死矢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之死矢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郑风?将仲子》)
前一首诗中的女子本已有了心上人,要求婚姻自主,可是却遭到家庭的反对。她表示决不改变自己的主意,并怨愤母亲和老天不能体谅她的情感,这使她感到痛心和无助。后一首诗中的女子一方面对自己的心上人"仲子"难以释怀,另一方面又劝告他不要越墙前来幽会。她希望"仲子"能够理解她的心情,她是爱他的,但是又担心这样的幽会被父母兄弟以及邻人们发现,受到他们的指责,这种复杂而又矛盾的苦楚心情,在诗中得到了非常准确的`传达。《郑风?将仲子》这首诗最美的地方,就在"岂敢爱之"。我不能爱你,因为我妈妈的话更重要。但是,话刚讲完后,你实在好令人怀念哦,但是我妈妈的话我也要紧记在身:"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换言之,这样的诗,就在描写进两步,退一步,或退两步,进一步的意思。这跟《西厢记》里莺莺跟张生的恋爱过程很相像。这首诗最美的地方就在第三章,速度是越来越快,刚刚只不过是在她家里,现在已经爬到她家的围墙,再下面已经跑到她家的花园。所以,表面上是说不要、不要,实际上是让他得寸进尺。先是"你不要来我这里哦,我不敢见你"、再是"你不要来到我里"、现在是"你不要爬过我家的围墙"、再后来是"你不要爬过进我的后花园"。其实,这半推半就的话语不正是在表达"进来吧!进来吧!"的羞涩心理吗?但是,我们也确实可以从中看出在这种进来的过程中里,可能会因为哥哥的反对,因为邻居说的一些坏话:"哦,你看,那天我看你家女儿被一个男生载着回来,只不过是他戴着安全帽我没有看清楚。"所以假如是你,你也就会说:"不要啦!不要啦!请你让我在远离三条街口下车,让我当一个淑女吧,我要自己走回家。"《将仲子》就是这样。注意到最后一句话"无逾我园",花园的园,这个东西不就是中国所有后花园小说的祖先吗?中国古代的情爱小说,所有男女相约,男主人公最后一定要爬过后花园。所以作者在这里说"无逾我园"应该是后代所有后花园幽会之始祖。《孟子?
六、成眷属
恋爱的结果总要结婚,有情人终究要结为眷属。《诗经》中也给我们描绘了男女结婚的全过程:
1、哭嫁歌:《卫风?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
这是卫君送妹远嫁南国的诗,诗以燕燕起飞,留恋不舍,表示依依惜别之情,又写伫足远望,临别挥泪,赠言嘱托,一片挚情。全诗三章重章复唱,从而把送别情景和惜别气氛,表现得深婉沉痛。其实女子出嫁时的哭,没有半点伤心的成分,完全流的是喜悦的泪水,不是自古就有"秀才落第笑是哭,姑娘上轿哭是笑"的佳句吗?
清人姚际恒极为推赏此诗,称言"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诗经通论》)。方玉润同意其"绝唱"之说,并指出这幅"美人图"真正美的所在:"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诗经原始》)。孙联奎《诗品
2、送嫁歌:《邶风?燕燕》便是一首古老的送嫁歌: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燕燕于飞,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
这是卫君送妹妹出嫁的诗,表现了兄妹之间的真挚感情。此卫君是谁,已不可考。前三章写惜别的情景。每章头两句以双燕齐飞起兴,烘托气氛,象征嫁者、送者依依不舍之意;后四句写挥泪痛别。末章是别后回忆,头四句赞美嫁者贤德,后两句写嫁者的临别赠言。全诗情真意切,对后来的送别诗有一定影响。
3、迎亲曲:《小雅?车盎(xia辖)》便是一首迎亲曲(原诗见导读100页):
全诗写一个小伙子驾车去迎娶自己心爱的人,随着迎亲车轮的滚动他压抑不住满新的喜悦和激动,他想到新娘的美貌和贤惠,新婚结合的甜蜜,从而加快了车行的速度,感情真实,活泼动人。
4、赞新人:《周南?桃夭》便是一首祝贺女子出嫁的诗,写得想当精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
桃之夭夭,其叶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为什么呢?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这很可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第三点,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这首诗,祝贺新婚,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讲"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这确实要高人一筹。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国风选译》)联系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农民娶亲"歌《桃夭》三章",便是很可理解的了。
一个问题是,什么叫美,《桃夭》篇所表达的先秦人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还不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使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满。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社会很为流行。关于真善美的
再看《
君子偕老,副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玉之
全诗三章,首章七句,次章九句,末章八句,错落有致。首章揭出通篇纲领,章法巧妙。宣姜本是卫宣公之子伋的未婚妻,不幸被宣公霸占,后来又与庶子顽私通,劣迹斑斑。"君子偕老"一句基此而来,起调突兀如当头棒喝,寓意深婉,褒贬自明。"副
全诗反覆铺陈咏叹宣姜服饰容貌之盛美,是为了反衬其内心世界的丑恶与行为的污秽,铺陈处用力多,反衬处立意妙,对比鲜明,辛辣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卫风。
5、闹洞房:《唐风?绸缪》便是一首闹新房时唱的歌: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
这是一首闹新房时唱的歌,全诗都用戏谑的口吻。在新婚的晚上,举行唱歌会,除新婚夫妇对唱外,参加婚礼的人也以唱歌来祝贺,至今有的少数民族还保留这一风俗。这首诗大约就属于这种性质。全诗三章意思相同,首两句是起兴,创造缠绵的气氛,并点明时间;下四句是用玩笑的话来戏谑这对新夫妇:问他(她)在这良宵美景中,将如何享受这幸福的爱情。诗的语言风趣活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6、合家欢:《郑风?女曰鸡鸣》写的便是夫妻间的幸福和谐生活:
女曰鸡鸣,士日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兔与雁。
宜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这儿的"鸡鸣"和"昧旦"是古代的两个时段,鸡鸣相当于现在的1点至3点;昧旦在鸡鸣后,相当于3点到5点。第一节诗是小两口儿床上亲热的谈话。女人说:"才是鸡鸣时,天还早哩,咱俩儿再躺一会儿",男的说:"不对吧,该是昧旦了。得起来了,趁天没亮,我得去射凫射雁。"女人说:"还没到昧旦,才是鸡鸣。"男的说:"是昧旦了。","那咱打赌!你看看外边,看看星星,看是谁对。"小两口儿从热被窝出来,揭开窗帘-看,哇!外面星光灿烂。女的说"还能躺一会儿。别起来,再躺一会儿么!"于是两个人就安心躺下了,男的就对女人讲用绳箭射凫和雁的故事,女的就听男人讲用绳箭射凫和雁的故事。
第二节和第三节是两个人从凫和雁接着往下说。女的说:"记不得啦?咱俩结婚那天。人家都说咱俩是天生的一对,我还和你喝了酒,我还说和你白头到老不分手。就那天,琴瑟特别的好听,我觉着自己特别好看。你说,是不是呀?"。男的说:"记得咱们刚认识的时候不?我送你的佩玉?其实呀,那天我是早就知道你要从那儿走,我就在那里等着你的。你这个人啊,就是爱美,就是喜欢佩玉。我于是就弄了块佩玉,让你高兴。就这么的,你就和我好上了"。"你坏!你坏!"她
七、遭遗弃
当然,有对爱情的专注,就会出现薄幸。当你在开始在恋爱的时候,恋爱到一半,你就会发现那个男的不理你了。或者当你开始热恋的时候,他不是跟你说"适我愿兮"的时候,你甚至又跟他说"之死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狡童"在这里可以做两个解释。一个是狡猾的小孩;一个就是漂亮的小伙子的意思。因此,这首诗就有两种解释,一是把这首诗当成一首打情骂俏的诗;但是又可解释成:你看,你这个狡猾的人,你现在不理我了、不再来跟我说话了。不理我了怎么样?这个女孩子也很坦白,"维子之故"因为你的关系,让我吃不下饭。"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现在都不跟我吃饭了,以前你常常约我吃饭啊,所以,当吃饭时,就自然地想起"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郑风?
子惠思我,
子惠思我,
这首诗是用来描写说"哦,你以前要来见我的时候,无论天大的困难,你都可以来见我,即使是要过
当然,古代的婚恋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在婚姻道德等方面),直接产生的流弊就是大量弃妇诗的出现。如《邺风?柏舟》,《邺风?日月》,《邺风?谷风》,《卫风?氓》,《小雅?我行其野》,《小雅?白华》等篇都是《诗经》中的弃妇诗。我们来看一下《氓》这首诗: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危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
三岁为妇,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
这首弃妇诗叙述了一个女子受到虚情假意的欺骗,与他结了婚,婚后任劳任怨操持家务,但男子却变了心,最后惨遭遗弃,女子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折磨与痛苦。全诗融叙事、抒情与议论为一体,将被弃妇女的怨情和心理,描述和刻画得楚楚动人,展示了当时社会部分妇女的悲剧命运。此诗最为感人之处是贯穿于全诗的"情",如初识时的缠绵之情,允婚后的渴望相聚之情,婚后的奉献之情和被弃后的痛悔之情等,形成了巨大悲剧美的效果,艺术感染力强。
总而言之,《诗经》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它不仅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或美好或痛苦的婚恋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这种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的诗意美感,比起我们现代婚恋作品充斥着低俗的肉欲,总不免让人产生无尽的追恋和精神的皈依感。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的自由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诗经》爱情诗昭示后人,要摆脱"非人"的镣铐,回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境界,就必须赢得主体精神的自由,而这也正是《诗经》这部古老经典具有不朽文化价值的根源所在。
【摘要】婚姻爱情是文艺作品永恒的题材,特别是在诗歌作品中更为常见,《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礼赞了纯洁自由的爱情,肯定了以爱情为基础的自主婚姻,表现了下层人民的习俗。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无端隔水抛帘子,遥被人知半日羞"的初恋羞涩;"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灵相通;"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热恋烦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坚贞不渝……这些深情地倾诉,一定会在你我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使我们立刻沉浸在"月上柳
婚姻爱情是文艺作品永恒的题材,特别是在诗歌作品中更为常见,爱情诗几乎可以说和爱情本身一样,青春永驻,万古常新。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书中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他们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出现的"、"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是人的本性,这种关系没有人想去阻碍,这是最自然的事,最必然的事。"
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时代,《诗经》中就保留了大量的爱情诗。《诗经》从文学的角度写出了礼制完善之初,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表现出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为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情感的光辉。"关关
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媒氏》)。在《诗经》中有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风即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城之意,"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而男女恋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国风》中也颇多涉及。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礼赞了纯洁自由的爱情,肯定了以爱情为基础的自主婚姻,表现了下层人民的习俗。
古人为什么把爱情、婚姻当作头等大事呢?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都倚靠夫妻来战胜灾害,希望家庭和睦。娶妻是头等大事,妻子的内在素质决定了家庭的未来。
细读《诗经》中的情爱诗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那就是爱情的过程:从一个人情感的萌动,开始慢慢去寻觅,然后找到意中人,然后相互试探,相互寻找,最后觉得很融洽而结婚。结婚以后,或过得很快乐,或者因为种种的原因而导致分离,因此,整个《诗经》中男女的情歌,我们可以说它实际上就是表现了一种圆满的追寻过程。
所谓圆满,《易经》在解释天地之间的开辟、在解释人与自然之间的产生时,就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成六十四翼的抽象道理进行了诠释。如果从这六十四而开始化生为万物,再众品纷呈,众物纷杂,而天地万物一切就此产生。换句话说,按《易经》的观点来看,世界的构造是来自于太极而衍生的两仪。而所谓两仪就是阴阳,阳者为男阴者为女。因此,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男女之间去找到一个贴切的,成为一个圆形的这样的一个东西,我们称为圆满。因此,如何去寻找这个圆满呢?当然,就必须要去追寻。这个追寻的过程就是一个寻爱的过程,所以,整个男女之间的爱情,本来就是一场追寻的过程。《诗经》第一首《关
《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由内心的感发而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多种多样,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静女》,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
下面我们来逐一举例分
一、倾慕
1、男倾慕女。我们说爱情距离的缩短,就是要追寻,你认定了,或者你认为不错了,这个人的的确确是我倾慕的,而且对方也觉得你不错,也在相遇会的那一
野有
野有
本诗叙写一对男女不期而遇的欢乐:原本是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只因气质和形象的吸引,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促成他们结合的因素单纯而直接,激励他们生命叠合的仅仅是对"有美"之"美"的情感直觉,一许"清扬婉兮"的惊心动魄的感觉,将对异性的渴望确证为生命对人性真谛的追求,在瓦解和荡涤了一切世俗杂念的同时,也使此处的"邂逅"两性血肉关系化生为性灵的合一。
所有男女的爱情,也许是偶然跟巧遇。但是从缘份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缘份就是一种巧合的结合。诗人在野外遇到一个女孩子,他就很喜欢她。所以就"野有
作者在这首诗,就是要描写在邂逅相思
又如:《郑风·出其东门》也是描写男对女的倾慕: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出其
这首诗符合于'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或"一瓢即三千"的情形。这首诗的男孩子在这里夸这么大的话,满适合做写情诗的高手。"出其东门,有女如云"是走过东门,漂亮的女子那么多,"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对我来讲,那众多的女子对我内心一点都没有办法引起震动。为什么呢?这里的"
还有一首《秦风·蒹葭》也是一首男慕于女的情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
蒹葭凄凄,白露未日希。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
这首诗与上两首在内容上有所不同。前两首诗中男女主人公感情是热情奔放的。而在这首却给我们呈现出一对多情、矜持的情人形象。"以手去接之,以身融之,""惆怅距离",营造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却又心往驰之的精神境界,令诗意境明丽清幽,具有朦胧美,弥漫着淡淡的怅惘。可设想伊人所在地方是一条清澈的河流。另一边,一名男子"溯
你,
一会儿看云,
一会儿看我。
我觉得,
你离云很近,
而离我却很远!
2、女倾慕男:《诗经》中的爱情诗真实地再现了周代男女之间相恋相爱的世俗生活,其内容丰富而多彩。悦慕、爱恋不仅只是男子,同样也有女子对男子的倾慕。如《郑风·叔于田》就是这样: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
诗中所写的是一位女子对她所爱之人的歌颂。这位女子的恋人"叔"出去打猎,在整个里巷之中就再也没有她看得上的人。因为他不但能骑能饮,而且勇武英俊,有美好的品德。总之,在她的心目中,"叔"是最杰出的男子,举世无双,无人能及。这种夸张的写法,最真切地表现了相恋中的女子心理。这种坚贞简直不逊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
二、约会
有了邂逅之后的心灵触动,当然就要约会,接下来我们就要看有关约会的诗歌。《诗经》中有许多诗篇描写了男女的欢会。这里有携手春游的快乐,如《郑风·
1、相会于杨柳依依小河边:《郑风·
在中国的传统里,凡是在元宵灯节、端阳佳节,或是在其它节日里,是自自然然应该要让男女之间有共同约会的时间,或者是约会的地点。在先秦时更是如此。《郑风·
2、相会于芳草萋萋城之南:《邶风·静女》便是这样:
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
自牧归荑,
可爱的姑娘按照约定在城角楼等他,也许为了逗着玩,她把自己隐藏起来,他来时见不着她,急得搔首踯
应该说,《诗经》中的这类爱情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这里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这种淳朴、自然、浪漫的平等爱情,是汉以后爱情诗的矫揉造作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浪漫与明媚的爱情,如山野中不败的鲜花,虽然充满野性,但却像营养着生命的空气一样,培育着生活和情愫,塑造着生命的精神。
3、相会于六木森森山野间:《召南·野有死
野有死
林有朴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
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这在五四运动后的白话文学、民间文学的倡导者们如顾
4、相会于凉风习习明月夜:《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兮。舒忧受兮,劳心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有人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不是吗?我们可能只是无意中向窗外的月夜一
还有《卫风·木瓜》、《郑风·铎兮》也带有明显的男女欢会色彩,一是互赠定情物,表示相互爱慕,一是邀歌对唱,借以表白心迹。在这些描写男女相会的诗中,或者写男子把刚刚猎获的小鹿作礼物以讨取少女的欢心;或者是女子把彤管作为礼物送给心爱的男子;或者写男女相约至送别的整个过程,无不写的热烈欢快,真情动人。
三、求婚
1、凰求凤:如《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苦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便描写的是一位叫"氓"的男子抱布求婚的情景。至于负心男子最后变了心,那是后话。
2、凤求凰:在爱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吧。如《郑风·
子惠思我,
子惠思我,
诗中女子简单而直接地要求心爱的男子和自己幽会。"子惠思我,
这里还要谈谈《召南·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你看,这两首诗简直和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周南·汝坟》第一章代借枝来表示自己的性饥渴,公开表达"我要找寻配偶"的意图,表现的是《诗经》独有的高度人文关怀,率直大胆的内涵实则是对自己生命要求的尊重,是在追求自己生命性灵的完整。
四、定情
当有了以上过程之后,接下来当然是要定情的。所有爱情的过程里,就像《红楼梦》里宝玉跟宝钗之间,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有一块玉,我们叫做金玉良缘。但是,黛玉跟宝玉之间我们叫做木石前盟。那么木石前盟总是比不上金玉良缘,因为两个人都有一块定情牌。所以,黛玉的内心里总是患得患失。因此,《红楼梦》就描写了一大段黛玉的患得患失过程,甚至无理取闹的过程,直到宝玉送她手帕后,她才善罢甘休。为什么呢?因为这手帕可不是平常之物,那是定情之物啊!因此,在恋爱中的过程里,当然也须要某一些定情的东西把感情给稳定下来。
《木瓜》这首诗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形: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
投之以木桃,抱之以琼瑶。匪为抱也,永以为好也。
他送我一个木瓜,我就抱它以琼
《邶风·静女》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
自牧归荑,
本诗描写一对青年约期幽会、缘定三身的生动情景。全篇都出自男子的口吻。描写了静女与情人相见并送情人以信物的爱情诗。第一章写小伙子赴约等待对方时的急切心情。第二章写情人相见后馈赠信物,以加深感情。第三写静女赠送嫩草和男青年内心的喜悦。《静女》诗虽短,但格调明朗欢快,静女的顽皮、活泼,男青年的忠厚淳朴,他对静女所持的炽热情感,在这首优美的诗歌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相思
恋爱的过程并不仅仅全是相会的快乐和相亲相爱的幸福,也难免种种矛盾与烦恼以及求之不得的惆怅。《诗经》中的爱情诗,依据生活的逻辑,真实地再现了情
1、男思女:如《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这首诗中的男主人公深情地恋着一位女子,但是却难以如愿,也找不到追求的办法。就好像面对既广又深的汉水一样,怎么也渡不过河去。但诗人的一往情深却难以动摇,他甚至愿意做她的一个仆人,等那女子结婚之时去给她喂马。江汉浩渺迷茫的水色,男子无限缠绵的情丝,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这首诗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风韵。读罢此诗,我们耳边仿佛又响起了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那动人的旋律。又如《周南·关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参差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
参差
一位男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醒时梦中不能忘怀,而又无法追求到。面对悠悠的河水,目迎水流中浮动的
诗中的相思之情是坦率的、大胆的:"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人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愿望。这种浓烈的感情和大胆的表白,正是生命欲望和生性本能的自然显露。诗中设想男子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对象,用琴瑟和她联系感情,用钟鼓使她快乐。体现了淳朴而又高尚的情操。哥德的小说《小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主人公维特说:"青年男子哪个不善钟情,妙龄自女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间的至爱至纯!"所以,钟情的少男和怀春的少女的爱之火焰是不可以被压抑的。男女之间的谈情说爱是光明的、是正大的、是热烈的。
在男女之间,对我们来讲,最喜欢的,或者是最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红楼梦》。《红楼梦》里面有一句话,可能是大家最喜欢的,那就是宝玉对着黛玉做了一个保证,那就是"弱水三千,我但取一瓢饮。"而且几乎很多男女在表达爱情时都会引用"任凭弱水三千,我但取一瓢饮"这句话。我们之所以要"但取一瓢饮"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所谓姻缘相系的。
2、女思男:《郑风·子衿》和《王风·采葛》便表现的是这种情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郑风·子衿》)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
因为相恋之深,《采葛》诗中的主人公竟然有一日不见如隔"三月"、"三秋"、"三岁"的感受。话语虽然简单,但是却十分传神地表达出了男女之间缠绵相约的款款深情。而《子衿》诗中的女主人公以女子特有的矜持,埋怨情人为什么不主动地前来,为什么连个信也没有。她想起两人当时在城阙幽会时的情景,更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受,抒情真是细致入微。
3、单相思:《蒹葭》这首诗道出了一个委婉相思的的追寻过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
蒹葭凄凄,白露未
溯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溯
这首诗共通的特点,就是它全部都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样的东西来形容,这叫做重章叠句。这实际上是在描写在一个人的心里,就像搭公共汽车时,你看到一个男子或女子,但是你从来都没跟他谈过话,只是你觉得那个男孩子我好象还满喜欢的,觉得他就是我理想中的好伴侣。所以,每次碰到他,在你的内心里就开始忐忑不安,心跳速度就自然加快了。于是你便开始幻想能有某种机会能让你让他讲一句话,但是,虽然是同坐在一辆公车里,却如同咫尺天涯,即"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种情景,这首诗就描写出这样一个痴心的青年,渴望去遇到他的意中人的那种无可奈何、怅然若失的那种心情。爱情就常常是这样,有时候今天好象是逆流,有时候今天又好象是顺流,但是不管你是顺流还是逆流,你都想要去追寻。六、遭干涉
自从人类进人阶级社会以来,爱情就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使得恋爱并不仅仅是男女双方的事情,首先要受到家庭的干预。《诗经》时代男女的恋爱虽然比较自由,但是也有了一定的礼教的限制。《齐风·南山》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之死矢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之死矢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郑风·将仲子》)
前一首诗中的女子本已有了心上人,要求婚姻自主,可是却遭到家庭的反对。她表示决不改变自己的主意,并怨愤母亲和老天不能体谅她的情感,这使她感到痛心和无助。后一首诗中的女子一方面对自己的心上人"仲子"难以释怀,另一方面又劝告他不要越墙前来幽会。她希望"仲子"能够理解她的心情,她是爱他的',但是又担心这样的幽会被父母兄弟以及邻人们发现,受到他们的指责,这种复杂而又矛盾的苦楚心情,在诗中得到了非常准确的传达。《郑风·将仲子》这首诗最美的地方,就在"岂敢爱之"。我不能爱你,因为我妈妈的话更重要。但是,话刚讲完后,你实在好令人怀念哦,但是我妈妈的话我也要紧记在身:"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换言之,这样的诗,就在描写进两步,退一步,或退两步,进一步的意思。这跟《西厢记》里莺莺跟张生的恋爱过程很相像。这首诗最美的地方就在第三章,速度是越来越快,刚刚只不过是在她家里,现在已经爬到她家的围墙,再下面已经跑到她家的花园。所以,表面上是说不要、不要,实际上是让他得寸进尺。先是"你不要来我这里哦,我不敢见你"、再是"你不要来到我里"、现在是"你不要爬过我家的围墙"、再后来是"你不要爬过进我的后花园"。其实,这半推半就的话语不正是在表达"进来吧!进来吧!"的羞涩心理吗?但是,我们也确实可以从中看出在这种进来的过程中里,可能会因为哥哥的反对,因为邻居说的一些坏话:"哦,你看,那天我看你家女儿被一个男生载着回来,只不过是他戴着安全帽我没有看清楚。"所以假如是你,你也就会说:"不要啦!不要啦!请你让我在远离三条街口下车,让我当一个淑女吧,我要自己走回家。"《将仲子》就是这样。注意到最后一句话"无逾我园",花园的园,这个东西不就是中国所有后花园小说的祖先吗?中国古代的情爱小说,所有男女相约,男主人公最后一定要爬过后花园。所以作者在这里说"无逾我园"应该是后代所有后花园幽会之始祖。《孟子·
七、成眷属
恋爱的结果总要结婚,有情人终究要结为眷属。《诗经》中也给我们描绘了男女结婚的全过程:
1、哭嫁歌:《卫风·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
这是卫君送妹远嫁南国的诗,诗以燕燕起飞,留恋不舍,表示依依惜别之情,又写伫足远望,临别挥泪,赠言嘱托,一片挚情。全诗三章重章复唱,从而把送别情景和惜别气氛,表现得深婉沉痛。其实女子出嫁时的哭,没有半点伤心的成分,完全流的是喜悦的泪水,不是自古就有"秀才落第笑是哭,姑娘上轿哭是笑"的佳句吗?
清人姚际恒极为推赏此诗,称言"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诗经通论》)。方玉润同意其"绝唱"之说,并指出这幅"美人图"真正美的所在:"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诗经原始》)。孙联奎《诗品
2、送嫁歌:《邶风·燕燕》便是一首古老的送嫁歌: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燕燕于飞,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
这是卫君送妹妹出嫁的诗,表现了兄妹之间的真挚感情。此卫君是谁,已不可考。前三章写惜别的情景。每章头两句以双燕齐飞起兴,烘托气氛,象征嫁者、送者依依不舍之意;后四句写挥泪痛别。末章是别后回忆,头四句赞美嫁者贤德,后两句写嫁者的临别赠言。全诗情真意切,对后来的送别诗有一定影响。
3、迎亲曲:《小雅·车盎(xia辖)》便是一首迎亲曲(原诗见导读100页):
全诗写一个小伙子驾车去迎娶自己心爱的人,随着迎亲车轮的滚动他压抑不住满新的喜悦和激动,他想到新娘的美貌和贤惠,新婚结合的甜蜜,从而加快了车行的速度,感情真实,活泼动人。
4、赞新人:《周南·桃夭》便是一首祝贺女子出嫁的诗,写得想当精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
桃之夭夭,其叶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为什么呢?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这很可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第三点,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这首诗,祝贺新婚,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讲"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这确实要高人一筹。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国风选译》)联系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农民娶亲"歌《桃夭》三章",便是很可理解的了。
一个问题是,什么叫美,《桃夭》篇所表达的先秦人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还不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使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满。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社会很为流行。关于真善美的
再看《
君子偕老,副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玉之
全诗三章,首章七句,次章九句,末章八句,错落有致。首章揭出通篇纲领,章法巧妙。宣姜本是卫宣公之子伋的未婚妻,不幸被宣公霸占,后来又与庶子顽私通,劣迹斑斑。"君子偕老"一句基此而来,起调突兀如当头棒喝,寓意深婉,褒贬自明。"副
全诗反覆铺陈咏叹宣姜服饰容貌之盛美,是为了反衬其内心世界的丑恶与行为的污秽,铺陈处用力多,反衬处立意妙,对比鲜明,辛辣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卫风。
5、闹洞房:《唐风·绸缪》便是一首闹新房时唱的歌: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
这是一首闹新房时唱的歌,全诗都用戏谑的口吻。在新婚的晚上,举行唱歌会,除新婚夫妇对唱外,参加婚礼的人也以唱歌来祝贺,至今有的少数民族还保留这一风俗。这首诗大约就属于这种性质。全诗三章意思相同,首两句是起兴,创造缠绵的气氛,并点明时间;下四句是用玩笑的话来戏谑这对新夫妇:问他(她)在这良宵美景中,将如何享受这幸福的爱情。诗的语言风趣活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6、合家欢:《郑风·女曰鸡鸣》写的便是夫妻间的幸福和谐生活:
女曰鸡鸣,士日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兔与雁。
宜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这儿的"鸡鸣"和"昧旦"是古代的两个时段,鸡鸣相当于现在的1点至3点;昧旦在鸡鸣后,相当于3点到5点。第一节诗是小两口儿床上亲热的谈话。女人说:"才是鸡鸣时,天还早哩,咱俩儿再躺一会儿",男的说:"不对吧,该是昧旦了。得起来了,趁天没亮,我得去射凫射雁。"女人说:"还没到昧旦,才是鸡鸣。"男的说:"是昧旦了。","那咱打赌!你看看外边,看看星星,看是谁对。"小两口儿从热被窝出来,揭开窗帘-看,哇!外面星光灿烂。女的说"还能躺一会儿。别起来,再躺一会儿么!"于是两个人就安心躺下了,男的就对女人讲用绳箭射凫和雁的故事,女的就听男人讲用绳箭射凫和雁的故事。
第二节和第三节是两个人从凫和雁接着往下说。女的说:"记不得啦·咱俩结婚那天。人家都说咱俩是天生的一对,我还和你喝了酒,我还说和你白头到老不分手。就那天,琴瑟特别的好听,我觉着自己特别好看。你说,是不是呀·"。男的说:"记得咱们刚认识的时候不·我送你的佩玉·其实呀,那天我是早就知道你要从那儿走,我就在那里等着你的。你这个人啊,就是爱美,就是喜欢佩玉。我于是就弄了块佩玉,让你高兴。就这么的,你就和我好上了"。"你坏!你坏!"她
八、遭遗弃
当然,有对爱情的专注,就会出现薄幸。当你在开始在恋爱的时候,恋爱到一半,你就会发现那个男的不理你了。或者当你开始热恋的时候,他不是跟你说"适我愿兮"的时候,你甚至又跟他说"之死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狡童"在这里可以做两个解释。一个是狡猾的小孩;一个就是漂亮的小伙子的意思。因此,这首诗就有两种解释,一是把这首诗当成一首打情骂俏的诗;但是又可解释成:你看,你这个狡猾的人,你现在不理我了、不再来跟我说话了。不理我了怎么样?这个女孩子也很坦白,"维子之故"因为你的关系,让我吃不下饭。"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现在都不跟我吃饭了,以前你常常约我吃饭啊,所以,当吃饭时,就自然地想起"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郑风·
子惠思我,
子惠思我,
这首诗是用来描写说"哦,你以前要来见我的时候,无论天大的困难,你都可以来见我,即使是要过
当然,古代的婚恋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在婚姻道德等方面),直接产生的流弊就是大量弃妇诗的出现。如《邺风·柏舟》,《邺风·日月》,《邺风·谷风》,《卫风·氓》,《小雅·我行其野》,《小雅·白华》等篇都是《诗经》中的弃妇诗。我们来看一下《氓》这首诗: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危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
三岁为妇,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
这首弃妇诗叙述了一个女子受到虚情假意的欺骗,与他结了婚,婚后任劳任怨操持家务,但男子却变了心,最后惨遭遗弃,女子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折磨与痛苦。全诗融叙事、抒情与议论为一体,将被弃妇女的怨情和心理,描述和刻画得楚楚动人,展示了当时社会部分妇女的悲剧命运。此诗最为感人之处是贯穿于全诗的"情",如初识时的缠绵之情,允婚后的渴望相聚之情,婚后的奉献之情和被弃后的痛悔之情等,形成了巨大悲剧美的效果,艺术感染力强。
总而言之,《诗经》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它不仅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或美好或痛苦的婚恋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这种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的诗意美感,比起我们现代婚恋作品充斥着低俗的肉欲,总不免让人产生无尽的追恋和精神的皈依感。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的自由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诗经》爱情诗昭示后人,要摆脱"非人"的镣铐,回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境界,就必须赢得主体精神的自由,而这也正是《诗经》这部古老经典具有不朽文化价值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