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历尽艰辛终获成功的诗句 篇1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秦汉时期公元前年—公元年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6、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7、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国魏晋南北朝公元年—公元年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隋唐宋:公元年—公元年
14、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元明清:公元年—公元年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描写历尽艰辛终获成功的诗句 篇2
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2、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10、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1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6、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9、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2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描写历尽艰辛终获成功的诗句 篇3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5、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6、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9、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10、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3、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6、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李白《将进酒》
这首诗有多么经典自不必多说。李白写这首诗时已距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达8年之久,李白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诗仙”李白才高志远,自比管仲、诸葛亮,希望建立一番事业。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理想不能实现,只能借酒浇愁。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借酒兴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将满腔激愤之情抒发地淋漓尽致。
《唐诗别裁》中写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这一篇则是代表作。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
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
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宋.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这首词为悼念挚友方孚若,他曾奉命使金,谈判协议条件,驳回金人苛刻要求,金帅以囚或杀相威胁,他宁死不屈,置生死于度外。
词的上片写的是梦境。梦中与挚友相会,游赏“宝钗楼”和“铜雀台”,自比曹操与刘备那样的当时豪杰,天下英杰,各显其才。作者笔下展现的图景,正是社会中的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报国有门,事业上大展宏图,可谓壮志得酬。
词的下片写梦醒之后的现实景象。早晨的鸡鸣无情地唤醒美梦,使作者不得不面对现实。“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正是人生多无奈,更与何人说?作者并未绝望堕落,依然怀有强烈的愿景,希望能象李广那样在国家多事之秋时建功立业。若能遇贤主,壮志能施,功名亦何足道哉?
在此人刘克庄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已处于日薄西山,山河破碎的境地。作者仕途历尽波折,四次被罢官,这首词将作者的怀才不遇,空余一腔热血的忧国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诗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诗人追忆往事,不禁扼腕叹息。
诗人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势必收复故土。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大散关失而复得。只可惜“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希望成为泡影,壮志难酬。
诗人的曾经豪情万丈,如今却壮志落空,揽镜自照,已是衰鬓先斑。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教诗人怆然而涕下。
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闲的业绩,表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只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也是无奈之举。
这首诗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又念及山河破碎,如何不让立志建功立业却怀才不遇的诗人为之痛心疾首?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首词很经典,与陆游《书愤五首·其一》亦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词中回顾了他当年在山东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描绘了作者的苦闷:人民处于水深火热,自己空有一腔热血,报国欲死无战场,岁月虚度,可怜早生华发。
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参加抗金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辛弃疾的词大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当然,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热爱生活的作品(比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清贫乐.村居》: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宋.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这首词由景入情,写今而忆往昔,表达了作者人生不幸际遇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苏轼任职杭州期间,其弟在济南为官,相思甚切,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得准到密州任职(“明月几时有”便是思念弟弟苏辙所作)。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作下了这首词。 在途中,苏轼内心五味陈杂,触景伤情,不胜唏嘘。
上片开始描绘了一幅旅途早行图,但行人思念亲人心切, 对于眼前的早景,已无心观赏。作者追忆当年和弟弟共客长安,似陆机、陆云(均是西晋文学家,他们兄弟俩俱有远大抱负),希望实现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只是在现实中兄弟俩都碰了壁,下片运用大量典故来抒发了怀才不遇境况,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姑且保全身体,饮酒作乐,悠闲度日。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宋.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这首词我曾在《当你不如意时,就读这七首诗词》分享过,也是本人很喜欢的一首柳永的词。
这首词是柳永进士科考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以抒发心中不平,表现了作者自负的性格。作者名落孙山后,表示要无拘无束地过那种为一般封建士人所不齿的流连坊曲的狂荡生活,柳永这样写,是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表示抗争的一种方式。其实,落第这件事情给他带来了很深的苦恼,他也只能以乐天的方式消遣娱乐自我罢了。
据说,宋仁宗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于是柳永被黜落。从此,他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当然,也写了不少好词。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偏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唐.秦韬玉《贫女》
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布衣裳,未曾穿过绫罗绸缎。虽已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抛开女儿家的矜持请人去作媒,却不由倍加伤感。人们竞相追求时髦的奇装异服,有谁来欣赏我不同流俗的高洁品行?敢在人前夸口,我有善绣一双巧手;却不涂脂画眉,与人争艳斗强。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却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出嫁衣裳。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诉说她处境悲惨和难言苦衷的诗。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怀。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世人传诵。
贫女的操守格调,调愈高,和愈寡。纵使良媒能托,亦知佳偶难觅啊。辛苦做的华丽衣裳,却只能成为别人的嫁衣,看着别人出嫁开心。如何不让贫女忧郁神伤呢?
近代俞陛云指出:“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诚然,诗人借贫女自叹,反映了自己出身贫寒不为世用唯有孤芳自赏的愤懑和不平。
那些终年为上司奉献体力与脑力,出谋划策,最终功劳还不能归属于自己的员工,看到这首诗是否也难免感慨?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唐.鱼玄机《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虽有雄才心怀大志,却因女儿身,无法与须眉争雄的怅然心情。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恨只恨自己的女子身份掩盖了诗文才华,只能抬头空自羡慕那金榜上的进士题名。科举以诗取士,她亦可写得锦绣诗篇, 哪里会输给男人,却只能看别人考取功名,羡慕他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谓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为国效力,建功立业自是男儿的'事。女子亦有怀才不遇时啊。那样的时代,出一位如此有抱负有才情的女子,也是难得。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姿色倾国,天性聪慧,才思敏捷,与著名词人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冬夜寄温飞卿》)。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即出自她笔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时招贤纳士的圣君,向后不见求贤若渴的明君。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泪涕泗流。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才能富有激情的文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他忠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他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报国无门,诗人登上蓟北楼,慷慨激昂,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孤寂黯然的情绪。也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唐.白居易《鹅赠鹤》
鹤借助风力直上青天展翅自由翱翔,鹅却被人驱赶和鸭子为伍。同样长有雪白的脖颈、洁白的羽毛和红红的脚掌,鹅哪一点比不上鹤呢?
白居易这首诗借物言志,感叹命运的不济。同样是禽类,鹤可以一飞冲天,鹅却只能与鸭群为伍;同样是有才华,有人能被赏识,被重用,可以一展抱负,而有人却被埋没,郁郁不得志。
工作中的我们是否也会有相同的感慨呢?不输于别人的条件,可是别人就能混的风生水起,自己却原地踏步。我想,白居易的怀才不遇由那个时代的动荡因素决定,而现代的我们,如果还说自己怀才不遇,可能你是没有找对方向,或者你还真的努力不够。共勉之。
王勃的送别诗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气息与个人情感,主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下面是王勃的送别诗的名句,欢迎参考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重别薛华》
王勃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附:分析王勃送别诗
一、雄浑壮阔的送别诗
提起王勃的送别诗,我们立刻会想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它概括精炼,气势磅礴,昂扬向上,千百年来,打动跟激励过无数人,成为人们传诵不衰的名句。吴北江曾赞赏道:“凭空挺起,是大家笔力。”(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其实,这首律诗通篇境界壮阔,气势浩大,音调爽朗,一洗古代送别诗凄凉伤感的风格,表现出初唐文人特有的昂扬洒脱的精神风貌。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直切题旨,用严整的对仗句,分别交代送别的地点跟赴任的地点――长安跟蜀州。诗人的目光跟心思极尽驰骋:从长安越过三秦直击蜀州。“望”字极为出色地表现出诗人送别好友时极目纵横的傲岸神态跟豪放气概,给人一种无限的开朗壮阔之感。颔联紧承首联写惜别之感,“与君离别意”,写离别时欲吐还吞的情态,依依不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从笔尖流淌出来。“同是宦游人”一句稍加宽解,既然你我境遇相同,就不必为一次离别而感伤。把分别看得如此之洒脱,充分表现出诗人心系天下,胸襟开阔,对前途充满憧憬跟信心的精神风貌。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以劝慰朋友作结。希望不要在分别时伤感流泪,像普通小儿女一样。诗人抑离愁,抒壮怀,与友人慷慨道别。“共”字既是劝友,也是自勉。感情真挚深沉,情调爽朗乐观。
明代施光重《唐诗近体》评价道:“前四句言宦游中作别,后四句翻出达见,语意迥不犹人,洒脱超诣,初唐风格。”诗之字里行间分明流露出诗人傲岸洒脱的性格,活脱脱地再现诗人昂扬自信的形象。与前代相比,初唐文人胸襟更加开阔,气魄更加宏大,洋溢着大唐社会的时代气息。
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后,尽管生活境遇发生巨大的改变,但他的一些送别诗依然写得雄浑壮阔。格调虽然低沉许多,但却极耐人寻味。《江亭夜月送别》其一:“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前两句境界雄厚而苍凉,工整的对仗写出山势连绵,江面开阔的景色。“送”字一如长江之水奔腾澎湃,一泻千里之势。“横”字又准确地表达出山势高峻奇险,上接云天,绵延不断之景,虽然夸张但不失其真,出人意表又在人意之中。一句俯视,一句仰视,一山一水,蜀地的奇山异水之风貌展现在读者面前,气势磅礴,十分壮观。后两句重在抒发惜别之情,皓月当空的秋夜,诗人与好友痛哭流涕,不忍遽离。全诗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营造出雄浑壮阔的背景,在它面前,离群的行人显得如此孤独无依与微不足道。孤微的自身与雄壮的自然发生强烈碰撞,产生巨大反差,让人震撼之余又不禁黯然神伤。
二、隐约迷蒙的送别诗
王勃交游广泛,游蜀期间,与许多贤人雅士都有很深的交情,他们一起游宴,共叙情怀,王勃内心的痛苦与幽愤得到发泄跟排解,甚感安慰。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匆匆相聚后终将送别,极富才华的王勃常常把心头难遣之情付之于诗,一首首深沉动人的送别诗产生。
王勃的送别诗中常常出现“烟雾”意象,寒雾暮烟是诗人反复描写的自然景观。《秋日别王长史》中“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田野笼罩在浓浓的秋雾中,凄寒而朦胧,远处的山峰在沉沉暮霭中聚敛而凝重,山光野色在寒雾暮烟中显得隐约迷蒙,似梦似幻。《江亭夜月送别》其二中“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茫茫烟雾笼罩着台阶,凌乱而迷蒙;月亮快速移动,照着房室南端。诗中用“乱烟”描绘江边月夜烟雾弥漫,久久难以消散的情景,意新语精,意蕴丰富。《别人四首》其二中“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江上江风不起,云烟聚积;山中云雾缭绕,幽深邃远。其四中“霜华净天末,雾色笼江际”,天边霜华洗净,白茫茫一片;云雾笼罩着江面,迷迷蒙蒙。这里描写的景物特点还是云烟缭绕,重重云雾弥漫着江面山中。
为什么诗人在诗中反复描写寒雾暮烟、风烟云雾这样的自然景色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寒雾暮烟、风烟云雾反复出现在王勃诗中,他的送别诗因此而形成独特的境界。王勃仿佛透过一层薄纱观察周围景物,诗歌呈现出隐约迷蒙的朦胧美。《江亭夜月送别》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江边月夜图,天地间笼罩着蒙蒙烟雾,一切都显得凌乱而迷蒙。月亮在云间快速向南移动,月光如水倾泻下来,万物显得更加朦胧,离亭悄然虚掩,远处的江山隐约可见,凄寒凝寂。画面是如此优美静谧,隐约迷蒙,让人心醉。
其次,写寒雾暮烟、风烟云雾的自然景色是为抒情服务的,诗人悲伤而凄凉的心情蕴含于眼前凝重而凄寒的景物之中。虽然是写景,却离不开情的表达,诗人浓厚的分别之情就像浓浓的秋雾暮霭,渺渺茫茫,弥漫不散。借景抒情,情随景生,情景交融,寄托深厚。《别人四首》其二:“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前两句的景物描写突出江上山中的风烟云雾聚积缭绕,没有涉及别的事物,但透过重重云雾,却可感受到笼罩于诗人心头的离情别恨,就像眼前的风烟云雾,无边无际而又挥之不去,难以驱遣。后两句抒情,诗人化用江淹《别赋》中的句子“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直接点出令人黯然销魂的离别,照应题目,在写景诗句的铺垫下,情感达到高潮。
最后,寒雾暮烟、风烟云雾屡屡出现在王勃诗中,从侧面烘托出他对前途命运的迷惘跟困惑。如前所述,被逐出沛王府之前,王勃精神风貌昂扬向上、开朗乐观,自信凭借杰出的才能,英雄终有用武之地:“微臣学不照古,才不旷时。窥宇宙之神功,睹郊之盛节。时非苟遇,怀雅颂而知归;道不虚行,想讴歌而有志。”(《上拜南郊颂表》)他气壮山河,身手不凡,“大丈夫荷帝王之雨露,对清平之日月,文章可以经纬天地,器局可以蓄泄江河,七星可以气冲,八风可以调合。独行万里,觉天地之崆峒;高枕百年,见生灵之龌龊。虽俗人不识,下士徒轻,顾视天下,亦可以敝寰中之一半矣。”(《山亭思友人序》)对前途、人生充满幻想,甚至认为“拾青紫于俯仰,取公卿于朝夕”《上绛州上官司马书》)。
但是无情的现实击碎他所有的梦想,因一纸无足轻重的檄鸡文,葬送锦绣前程,他彷徨、愤懑、忧郁、感伤。“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情可知矣。”(《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这是他此时心情的总结。他的诗歌中明快蓬勃的写景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常常是隐约迷蒙的水光山色。葛晓音先生曾经指出这是因为生活对于王勃,“也有看不清的许多东西,如影如雾,有时罩着难以驱散的迷惘。”而这“看不清的东西”我认为首先应该是王勃最关心、对他至关重要的个人前途命运问题。
对这个问题,王勃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认为:“天地作极,不能迁否泰之期;川岳荐灵,不能改穷通之数。岂非圣贤同业,存乎我者所谓才;荣辱异流,牵乎彼者所谓命?”(《为人与蜀城父老书》)悲叹自己才命不合于时,把否泰、穷通与天地、山岳联系起来,把才与圣贤同业联系起来,“并不到社会制度跟政治关系中去寻找原因,而是更多地从宇宙变化、历史兴衰的角度中思索人生的意义”,力求消解痛苦的同时也难免会产生许多迷惘跟困惑。
尽管王勃心头愁云不散、迷雾重重,但并不妨碍他笔下的送别诗因此而呈现出隐约迷蒙、缥缈朦胧之美。我们固然欣赏开朗壮阔的阳刚之美,但也不能排斥隐约迷蒙的阴柔之美。清代古文大家姚鼐曾经形象地阐释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而入寥廓;其于人也,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文如此,诗亦然。雷霆闪电、崇山峻崖壮观神奇、激奋人心,给人以恢宏壮阔的审美感受;而云霞烟雾、幽林曲涧则迷蒙静谧、幽邃深远,亦给人以心醉神迷的梦幻色彩,王勃的这些送别诗就属于后者。姚鼐在另一篇文章中又强调:“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海愚诗钞序》)诗歌中阳刚之美跟阴柔之美二者同样不可偏废,这正如人们既赞美波澜壮阔、汹涌澎湃的江河巨川,也喜爱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涓涓细流一样,只是二者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愉悦而已。
三、抒发自我身世之感的送别诗
王勃借送别诗抒发对自我身世的悲切之感,原因大概是因为内心的痛苦郁积太多,在与友人分别之际,千万般感慨涌上心头,特别是艰难的处境跟辛酸的遭遇,让年轻的诗人难以承受,沉重的慨叹不可遏制地喷发出来。
《别薛华》诗:“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首联一方面是设想分别后友人旅途的艰难与辛苦,另一方面也是诗人自身处境的真实写照。颔联诗人直接倾诉悲苦,呼喊不平的遭遇,尤其是“千里”之长与“百年”之短的对比,充满“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的悲凉意蕴。颈联“同”跟“共”把诗人跟挚友的处境统一起来,同病相怜之感异常突出。尾联用互相入梦传神地写出彼此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既表明自己对朋友的真诚情谊,同时也劝慰对方,我亦深知你对我真切的相思之情。整首诗并不着意抒写惜别之情,而是时时处处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悲切之感,哀伤之痛。明代陆时雍曾云:“率衷披写,绝不作诗思。末语解愁,愁情转甚,须知此等下语,意味深厚,后人便道出个中矣。”(《古诗镜》)
《重别薛华》诗:“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惟有泪,还望独潸然。”后四句诗随心而发,直抒胸臆。面对好友,诗人心头的愤懑凄苦又一次倾泻无遗。“惟有泪”、“独潸然”强调诗人孤独无依,凄凉悲苦的处境,撼人心魄,催人泪下。
《羁游饯别》诗:“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竟山川远,悠悠旅思难。”前两句诗直接描写身为羁客的诗人在旅途中历尽千辛万苦的情形。“悬”、“倦”两词,意蕴丰富,旅途险情不断,以至游子的心始终悬浮着,如此之境况,诗人自然身心疲惫;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旅途的劳顿与艰辛都隐含在其中。诗人写羁游的艰难,其实是又一次申诉自己处境的悲凉。长期在异地他乡漂泊,前途未卜,世事难料,诗人此时的`疲倦之感跟伤感之情异常强烈。
上元二年(675),王勃南下交趾途中的《白下驿饯唐少府》诗“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依然抒发悲切的身世之感。首联写诗人在白下驿艰难的生活,不得不像韩信那样经常去唐少府家中吃饭。这里用《史记淮阴侯传》中韩信常常在淮阴县南昌亭长家寄食的典故,写自己的生活处境,语气中充满无限的悲凉。诗的尾联写诗人离长安越来越远,用《世说新语夙惠》中的晋元帝询问明帝长安与日孰远的典故,委婉地表达诗人离朝廷很遥远,感叹前途渺茫,惆怅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王勃在送别诗中抒发自我身世之感,虽然是一己之悲,但“这样的感情既是诗人们自身生活遭遇的反映,也是当时命运相似的人的共通的感情。像游学、求官、宦游、赴边,常常是封建社会里士人探求政治出路的生活经历,在失意中常常会唤起这样的感情来”。因而又代表着失意士人的感情,极具普遍性,很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
综上所述,王勃的送别诗溶入强烈的时代气息与个人情感。一方面,初唐社会经过唐太宗的锐意治理,国力日渐强大,国泰民安。《新唐书食货志》云:“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此高祖、太宗致治之大略,及其成效如此。高宗承之,海内艾安。太尉长孙无忌等辅政,天下未见失德。数引刺史入,问民疾苦。即位之岁,增户十五万。”唐代士人生活在如此之大唐社会,对人生普遍持有积极、进取的态度,王勃也不例外。他开朗乐观,昂扬向上,信心十足。开明的择士制度,又为士人们提供更多的入仕机会。《新唐书选举志》云:“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成熟的开科取士制度吸引王勃这样出身低微的寒门士人,他坚信有朝一日能够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因此他的送别诗洒脱超逸,雄浑壮阔,洋溢着强烈的初唐社会气息。另一方面,当梦想破碎之后,王勃猝不及防,一落千丈,犹如跌入深渊,不断舔着滴血的伤口,久久难以平复,感叹“志远而心屈,才高而位下”的不平遭遇(《涧底寒松赋》),却又无从寻找答案,送别诗中就时时笼罩着寒雾暮烟,时时不忘慨叹自己悲凉的身世。
不论是豪情壮思,还是悲吟低叹,都是发自肺腑,都是流淌在心头的真情,因而真醇深厚,感人至深。与齐、梁同类诗歌相比,王勃的送别诗更注重意境的净化与提纯,更重视抒发一己情怀,直接开启有唐一代诗歌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