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虽有嘉肴相近的诗句合集56句

时间: 2023-11-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与虽有嘉肴相近的诗句合集56句

一、基础巩固

(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虽.有佳肴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5、教然后知困.

6、然后能自.反.也

7、然后能自强..也

8、教学相长....也

9、学学.半

(二)解释下列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二、能力提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不知其旨.也:(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学.学半

2、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本文的中心句是

4、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5、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答案:

(一)1、即使2、甘美3、最好的道理4、所以5、不通,理解不了6、反省自己7、自我勉励8、教和学相互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9、向别人学习

(二)1、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3、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4、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5、《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1、(1)甘美(2)不通,理解不了(3)教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教学相长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必背文言文名句,欢迎阅读。

1.《论语》十二章

(1)(2016·成都)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2016·福州)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2016·徐州)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2016·恩施)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5)(2016·济南)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2016·江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2016·西宁)《〈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2016·丽水)九○一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第一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鼓励队友,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2.《虽有嘉肴》

(1)(2016·陕西)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2016·恩施)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2016·南宁)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2016·百色)《虽有嘉肴》中隐含通过学习或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句子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河中石兽》纪昀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桃花源记》陶渊明

(1)(2016·温州)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2016·江西)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表明桃花源中人不屑与外界交往的句子: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5.《陋室铭》刘禹锡

(1)(2016·贵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2016·天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2016·青岛)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2016·海南)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2016·河北)《陋室铭》中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2016·衡阳)在《陋室铭》一文中,刘禹锡写出了自己在陋室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后,又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两句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

(7)(2016·烟台)杨绛(1911—2016),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她一生简朴,家中不装修,一直是水泥地面,白灰墙壁;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捐资助学,不求回报。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爱莲说》周敦颐

(1)(2016·湘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2016·潍坊)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节操。

(4)(2016·滨州)《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赞美莲品质高洁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三峡》郦道元

(1)(2016·哈尔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2016·宿迁)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2015·乐山)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2015·汕头)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文章正面写山之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峻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8.《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2016·重庆B卷)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文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9.《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2016·湘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澈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透露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的心境的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湖心亭看雪》张岱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2016·绍兴)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文中与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意境相近的语句: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11.《马说》韩愈

(1)(2015·广州)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2.《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请写出省略的`句子。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体现尊师)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点明中心)

13.《小石潭记》柳宗元

(1)(2016·北京)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2016·潍坊)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4.《岳阳楼记》范仲淹

(1)(2016·安徽)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2016·菏泽)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2016·枣庄)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4)(2016·乐山)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5)(2016·天水)《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早晚景色变化无穷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2016·孝感)成长路上,时而阳光,时而风雨。无论是欢笑还是痛苦,我们都要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旷达胸襟泰然处之。

(7)(2016·西宁)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释古仁人无论身处何地始终不忘忧国忧民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2016·漳州)孟子劝说君主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把孟子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醉翁亭记》欧阳修

(1)(2016·河南)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2016·黄石)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2016·泉州)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2016·徐州)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5)(2016·河北)《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6.《出师表》诸葛亮

(1)(2016·广安)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2016·福州)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2016·天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2016·烟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5)(2016·柳州)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2016·绵阳)诸葛亮在《出师表》里用“亲小人,远贤臣”两句精辟地指出了后汉倾颓的原因。

(7)(2016·天水)《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2016·福州)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2016·岳阳)艰难困苦来临,不要惊慌,不要逃避,而要勇于挑战,自我锤炼,相信它极可能是来成就你的,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18.《鱼我所欲也》《孟子》

(1)(2016·临沂)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2016·青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体现作者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名句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9.《曹刿论战》《左传》

(1)(2016·兰州)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2016·陕西)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2016·大连)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0.《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2016·呼和浩特)《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王纳谏后的结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礼记》、《学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 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对照注释翻译课文;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 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巧引入。

1、“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

2、导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知作品。

1、生汇 报搜集到的有关《礼记》的

3、知道题目《虽有嘉肴》的由来。

三、齐诵读

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

2、出示课件,认读,把握节奏。

(1)、读准字音

嘉肴( ) 弗食 ( )

自强( ) 教学相长( )

兑命( ) 学学半 ( )( )

(2)、把握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3、师范读、领读。

4、齐读。

四、释文意。

1、生对照注释试译文章。

2、出示重点字词,理解。

3、指名试译,点拨。

4、同桌互 译,参看译文。

参考译文:

虽然有美味 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 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5、关注特殊词句。

通假字 《兑命》曰

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2)不能知其旨也

(3)教然后知困

(4)教学相长也

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

(2)不知其善也

一词多义:学 其

五、析文章。

1、鼓励学生质疑。

2、阐释重点问 题。

预设:

(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用“佳肴”与“至道”作类比 ,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说理”。

(2)、有人说由“说”过渡到“教”不自然,逻辑不严密,你是怎样认为的?

(3)、引用《兑命》有何作用?

3、理文脉。

先是以类比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与“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 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六、明主旨。

1、若用一个词语概括文章,你会选哪个词?它是何意?

2、读完文章,你有何体会?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 ,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 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3、明确主旨。

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4、背诵全文。

七、妙拓展。

1、口语交际。

某班成立了帮扶小组,老师安排晓雨指导若冰的

2、积累《学记》中的名句。

(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4)要广泛交流: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

八、课外练。

1、查阅资料理解积累的《礼记》中的 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