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里的诗句集合60句

时间: 2023-11-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但愿人长久里的诗句集合60句

王菲(Faye Wong),1969年8月8日出生于北京,中国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

但愿人长久

演唱∶王菲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寒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寒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吟咏了数不清的中秋佳句。花好月圆,或者明月寄情之时,吟上几句,品味一番。总是况味深远,意境优美。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这首中秋怀人词,久负盛名,横绝今古。开头一句虽在用李白诗句,而举止超逸,气韵终高一筹。人间天上,连通情感脉络。接着以浪漫瑰伟的想象,集中描写自己与朝廷的微妙关系,突出”去“与”留“的矛盾。下阕实写中秋赏月,写与弟的离别相思之苦,由怨而转入彻语,足见作者不为环境所拘束的豁达品格,”但愿“二字,忧患俱释,惟以善保天年,藉明月而寄相思互相劝勉。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三年在长安写的。当年春天,贺知章请度为道士,玄宗许其还乡。李白送贺知章归越。三月,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此诗应是写于这段时间。此诗取名于‘月下独酌’,包含李白最喜爱的两个意象,即月和酒。而二者均有孤独、不得志、愁闷之意蕴。如[唐]王昌龄《送人归江夏》诗:“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宋]苏轼《送小本禅师赴法云》诗:“孤月挂空碧,是身如浮云。”可见,“月”在中国文人心中一般来说让人产生一种孤寂之感,正如神话传说中那清冷的广寒宫只能存于月亮之上。而酒众人都知它是孤独苦闷时的慰藉之物,同时也知“举杯消愁愁更愁”的结果。李白爱“月”爱“酒”,足看见他在尘世生活的孤寂与无可奈何。同时,在他郁郁不得志的一生中,又存在了极大的向往,这一向往同样寄寓到“月”和“酒”之中。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于是在这深层痛苦的引发下,才产生了李白的永乐浪漫情怀。而这首《月下独酌》正是这一情怀的真实映照。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赏析】李白的《关山月》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此诗气势博大,意境深远,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诗人将战士的思乡、家人的思亲融于广阔苍茫的景色里,使得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伤。李白用广阔苍茫、深沉磅礴的图景抒发戍人思乡的意境,其实就是诗人博大的胸怀的自然流露。这首写“关”“山”“月”的诗,就表现了他关心民生、悲天悯人的另一种情操。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如此一个千人吟、万人唱的主题却在这首小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千年以来脍炙人口,流传不衰!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赏析】《嫦娥》这首诗不是吟咏嫦娥的。它写了诗人的一种情绪,一种对人,或者对事思忆深切,怅惆悲凉的情绪。诗的前两句表现了作者独处居室,面对烛影,彻夜不眠的情景。这里诗人没有着意刻画萦怀心中的那种情绪如何悲痛,如何理还乱剪不断,他只写了屏风、烛影、长河、晓星。然而这四样事物通过用“深”、“渐落”、“沉”三个词一串联,就显明地蒙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使我们感受到了在这种特定环境中的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触摸到了诗人孤清凄冷,不堪忍受的寂寞情怀。诗的后两句借用嫦娥偷吃灵药奔月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寂寞的心情。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徵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赏析】   此词浮想殊奇,造语浪漫,对月之人似亲昨月宫,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词人貌似仙人,而怀中仍洗不尽尘世烦恼,人间天上浑然写来,仙骨凡心杂错吐露,其主旨全在上下两结拍,上结“欲跨彩云飞起”,有超俗之想,下结“莫负广寒沈醉”,又显感伤,大起大落中,将矛盾的心态淋漓吐出。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赏析】这首诗以“中秋月”为题,写出了凄怆的游子心情,嫦娥中秋时节在月亮上遥望人间,未必不嫉妒人间的家人团圆、亲人团聚,共享天伦,而为自己孤单地与玉蟾与桂花树相伴而哀怨。表达出了自己的一种乡愁。整首诗没有带一个“月”字,但是用“月”表现出来的乡愁却是清新自然。

明月何皎皎

佚名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赏析】《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是东汉时期的诗歌。该篇诗歌突出表现了细致的心理描写手法,而关于该诗的主题,历来有两种解读:一说该诗通过皎皎明月刻划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一说该诗刻画了一个独守空闺、愁思难寐、徘徊辗转的闺中女子形象。

明月相思诗句篇1: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6.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

7.山随平野尽.月涌大江流(李白)

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10.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明月相思诗句篇2:

1. 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蝶恋花·陌上箫声寒食近》

2. 会拚千日笑尊前,他日相思空损寿。《减字木兰花》

3. 今宵拚醉花迷坐,后夜相思月满川。《鹧鸪天·又向荆州住半年》

4. 冬来无梦绕金钗,相思一夜发窗梅。《浣溪沙》

5. 瑶琴欲把相思谱,殷勤难写相思语。《菩萨蛮·瑶琴欲把相思谱》

6. 不愁索笑无多子,惟恨相思太瘦生。《梅花》

7. 开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思否?《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8. 锦机织了相思字,天涯路远无由寄。《菩萨蛮·锦机织了相思字》

9. 相思已有无穷恨,忍见孤鸾宿镜中。《鹧鸪天·睡觉扶头听晓钟》

10. 相思相见知何处,记取新欢说旧游。《鹧鸪天·只唱离歌一叠休》

11.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12. 相思拚损朱颜尽,天若多情终欲问。《玉楼春》

13.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浣溪沙》

14.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浪淘沙》

15.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春江花月夜》

16.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17. 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且留双泪说相思。《浣溪沙》

18. 浪浅荷心圆又碎,无端欲伴相思泪。《蝶恋花·一掬天和金粉腻》

19. 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踏莎行·这个秃奴》

20. 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鹧鸪天·罗带双垂画不成》

21. 锦书谁寄相思语,天边数遍飞鸿数。《菩萨蛮·锦书谁寄相思语》

22. 玉人今夜相思不,想见频将翠枕移。《鹧鸪天·一夜清霜变鬓丝》

23. 夜寒无处著相思,梨花一树人如削。《踏莎行·殢酒情怀》

歌颂月亮相思的名言佳句

清辉的月色,仿佛给整座大楼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轻纱,皎洁的月光穿过晶莹的玻璃,洒向室内,我好象沐育在一片薄银的轻雾之中。伫立在六层楼的窗边,此时,感觉自己离圆月是那么的近。公司前面那座刚改建不久的美丽东桥,华灯璀灿,人来人往。县城的喧闹既使在这高楼之上,依然感受到它的繁华,周围高低林立的楼宇似乎有一种声音穿行其中,长长的环城东路,车水马龙,两旁闪烁着朦胧的灯光,就象这夜色中的彩练,随之伸向远方。

又是一个月圆之夜,每每于此景中,就多了一份来年的记忆,幽蓝的月空,随意都可以找寻唐诗的梦幻,宋词的婉约。繁星点点,千年轮回,尘事俗物,阴晴丰盈,才有了更多的沧桑遗梦,想天涯共此时,明月锁相思。

中秋,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明月早就成了人们心中的一种寄托。所以,古往今来,“月”一直是文士墨客宠爱的物事,由于宠爱就被多情的诗人们赋于不朽的生命色彩,情感色彩,闪烁着一种永恒的诗趣,词情。

月是思乡的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观望着流泻的月光,乡情波动,牵挂故乡的亲人,思乡的情愫一齐涌来,只有如霜的月亮知道诗人内心的乡愁。这一份乡愁让人夜深难寐,遥望远方,惟有情寄明月才慰藉心中的乡思之苦。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秋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挂念、思念、关切同情与这朗朗明月一起,伴随着朋友远行,明月是友爱的使者,友情的见证,也因为这有情的明月,使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情谊达到升华,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

李白的另一首“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又写出了诗人的另一种心情,就明月下酒,借明月抒情,豪情奔涌,在这样的月夜,不得不显露出诗人郁郁寡欢,愤世嫉俗而又无可奈何的俗态,那种被政治抛弃,被世界遗忘,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无奈,那种失意悲情与这清冷的明月,一同相映……

张若虚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艳情里,何处春洒不月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时初见月?江月年年只相似。”……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天一碧,平湖秋月。作者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描绘出这融入秋水的月夜,一湖金水欲溶秋的'壮观景色。

水平如镜,月光如银,人的一生,遇上过多少个,这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夜呢?此夜,可以是,良朋对酌,说尽傻话痴语;此夜,可以是海棠结礼,行过酒令填了新词;此夜,可以是结队浪游,让欢声笑语惊起宿鸟碎了花影;此夜,可以是狂歌乱舞,换来一身倦意,却是喜悦盈盈;此夜,可以与亲爱人儿,在月下的柳梢旁、朦胧的灯光下,把爱播开,把笑弥漫,尽情挥洒着心中的柔情蜜意,心与心深印一声永久的“爱”。但日后,又会有谁能记着今夜相聚的欢愉,明天离愁的印证呢?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而月上西楼,清辉照人,痴心一缕,思念一片,悠悠随月,飘飞千里,对于情人缠绵不尽的思恋,这悠悠的明月,几千年几百年来,你见证过几多相思愁情;又有多少相思之苦,掩映在你的清辉之下?明月啊明月,你是情人的相思情,你是情人的相思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