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对家乡思念的`诗句
1、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
3、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山居即事》
4、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赠刘蓝田》
5、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今来始离恨,拭泪方殷勤。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同居虽渐惯,见人犹未觅。宛作越人语,殊甘水乡食。别此最为难,泪尽有馀忆。——《别弟妹二首》
6、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发。荆扉但洒扫,乘闲当过歇。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7、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心悲常欲绝,发乱不能整。青簟日何长,闲门昼方静。颓思茅檐下,弥伤好风景。 ——《林园即事寄舍弟》
8、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庭槐北风响,日夕方高秋。思子整羽翰,及日当云浮。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州。高足在旦暮,肯为南亩俦。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9、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10、惆怅故山云,徘徊空日夕。何事与时人,东城复南陌。 ——《叹白发》
王安石与王维的思乡诗句的区别
古时候交通不方便,古人出行,尤其是远距离出行,很多时候喜欢坐船,俗称走水路。每当日落,船家会停船靠岸休息,第二天再出发,称之为泊船。静静地躺在船上,四周空荡荡的,再看着天上的明月,很容易使人浮想联翩,诗人往往会诗兴大发,写出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来。
王安石从小在江苏南京一带长大,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后来王安石开始推行变法,但也不是一帆风顺,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就是王安石在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写的。
“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就隔着江水的距离,不由自主地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好像也只隔几座山了,所以就有了“钟山只隔数重山”
作者想念家乡,那么如何体现这种思乡之情呢?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描写家乡的一草一木,这样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比如王维就说:“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他从细微处入手,用家乡的梅花来表现思乡之情。王安石则使用了另外一个方法,他从大处入手,不是具体的描写家乡的某一棵树某一束花,而是直接描写家乡的全景,“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脑海中浮想出整个江南绿油油一片的样子。与王维的“寒梅”相比,王安石的江南更加的大气,这可能是由于两人的不同工作岗位和性格导致。王安石能够顶着重重压力实施变法,他的心胸中容下的就是整个社稷,而不只是一朵小小的梅花。
“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3、《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
5、《熊九赴任安阳》
魏国应刘后,寂寥文雅空。
漳河如旧日,之子继清风。
阡陌铜台下,闾阎金虎中。
送车盈灞上,轻骑出关东。
相去千馀里,西园明月同。
6、《送李员外贤郎》
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
鱼笺请诗赋,幢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归来幸可将。
7、《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8、《双黄鹄歌送别(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天路来兮双黄鹄,云上飞兮水上宿,
抚翼和鸣整羽族。
不得已,忽分飞,家在玉京朝紫微,
主人临水送将归。
悲笳嘹唳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
几往返兮极浦,尚裴回兮落晖。
岸上火兮相迎,将夜入兮边城。
鞍马归兮佳人散,怅离忧兮独含情。
9、《送杨少府贬郴州》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10、《齐州送祖二(一作送别)》
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
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个人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
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此后半官半隐居。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
他才华早显,既是诗匠,又精禅理。生在一个虔诚佛教的家庭里,据其《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 :“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思念故乡的诗句王维
1、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
3、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山居即事》
4、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赠刘蓝田》
5、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今来始离恨,拭泪方殷勤。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同居虽渐惯,见人犹未觅。宛作越人语,殊甘水乡食。别此最为难,泪尽有馀忆。——《别弟妹二首》
6、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发。荆扉但洒扫,乘闲当过歇。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7、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心悲常欲绝,发乱不能整。青簟日何长,闲门昼方静。颓思茅檐下,弥伤好风景。 ——《林园即事寄舍弟》
8、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庭槐北风响,日夕方高秋。思子整羽翰,及日当云浮。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州。高足在旦暮,肯为南亩俦。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9、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10、惆怅故山云,徘徊空日夕。何事与时人,东城复南陌。 ——《叹白发》
仕途坎坷
在诗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岁时写成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可见,他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像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因此,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就是他的半官半隐的生活情况。
一直过着舒服的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幸其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随皇帝出逃)的求情,恳请将其官职等换其兄性命,王维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相关经历
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 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又迁监察御史。开元二十五年奉命出塞,为 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此后半官半隐居。 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