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2、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3、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元·李简《登岳》
4、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元·张志纯《泰山喜雨》
5、嵩山归路绕天坛,雪影松声满谷寒。君见九龙潭上月,莫辞清夜访袁安。《送友人游嵩山》陈羽
6、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7、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8、七十二峰秀芙蓉,烟云飘渺罩祝融。方广寺深翠竹密,回雁峰前飞雁鸣。
9、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10、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元·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11、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华山》张乔
12、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晋·谢道韫《泰山吟》
13、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14、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华山歌》刘禹锡
15、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元·徐世隆《纪梦》
16、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李白
17、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18、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19、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元·贾鲁《登泰山》
20、草堂者,盖因自然之溪阜,前当墉洫;资人力之缔构,后加茅茨。将以避燥湿,成栋宇之用;昭简易,叶乾坤之德,道可容膝休闲。谷神同道,此其所贵也。及靡者居之,则妄为剪饰,失天理矣。词曰:山为宅兮草为堂,芝兰兮药房。罗蘼芜兮拍薜荔,荃壁兮兰砌。蘼芜薜荔兮成草堂,阴阴邃兮馥馥香,中有人兮信宜常。读金书兮饮玉浆,童颜幽操兮不易长。《嵩山十志十首·草堂》卢鸿
21、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22、峻极位何崇,方知造化功。降灵逢圣主,望幸表维嵩。隐映连青壁,嵯峨向碧空。象车因叶瑞,龙驾愿升中。万岁声长在,千岩气转雄。东都歌盛事,西笑伫皇风。《嵩山望幸》王邕
23、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元·李简《登岳》
24、独上上方上,立高聊称心。气冲云易黑,影落县多阴。有云草不死,无风松自吟。会当求大药,他日复追寻。《华山上方》裴说
25、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
26、独背焦桐访洞天,暂攀灵迹弃尘缘。深逢野草皆疑药,静见樵人恐是仙。翠木入云空自老,古碑横水莫知年。可怜幽景堪长往,一任人间岁月迁。《游嵩山》熊皎
27、玉女洗头盆,孤高不可言。瀑流莲岳顶,河注华山根。绝雀林藏鹘,无人境有猿。秋蟾才过雨,石上古松门。《马戴居华山因寄》贾岛
28、群峰郁初霁,泼黛若鬟沐。失风鼓唅呀,摇撼千灌木。木叶微堕黄,石泉净停绿。危磴萝薜牵,迥步入幽谷。我心寄青霞,世事惭苍鹿。遂令巢许辈,于焉谢尘俗。想是悠悠云,可契去留躅。《华山西冈游赠隐玄叟》顾况
29、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唐·李白《游泰山》
30、二室峰峰昔愿游,从云从鹤思悠悠。丹梯石路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送闻上人游嵩山》欧阳詹
31、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游泰山》其三李白
32、华岳独灵异,草木恒新鲜。山尽五色石,水无一色泉。仙酒不醉人,仙芝皆延年。夜闻明星馆,时韵女萝弦。敬兹不能寐,焚柏吟道篇。《游华山云台观》孟郊
33、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望嵩山》吴融
34、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游泰山》其一李白
35、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泰山》张岱
36、钟山英秀草堂灵,林下相逢话愈清。--元·王珩《巡按谒灵岩名刹·礼佛焚香漫继严韵》
37、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38、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游泰山》其五李白
39、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游泰山》其二李白
40、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监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归嵩山作》王维
41、君吟十二载,辛苦必能官。造化犹难隐,生灵岂易谩。猿跳高岳静,鱼摆大江宽。与我为同道,相留夜话阑。《赠衡山令》裴说
42、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43、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想像鸾凤舞,飘飖龙虎衣。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游泰山》其六李白
44、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元·王旭《游竹林寺》
45、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望衡山》刘禹锡
46、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47、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48、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元·李简《登岳》
49、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50、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51、双峰对峙水中流,绿树松涛古寺幽。更有峭壁悬空寺,千古一绝传九州。
5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53、旄头彗紫微,无复俎豆事。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呜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征夫不遑息,学者沦素志。我行洞庭野,欻得文翁肆。侁侁胄子行,若舞风雩至。周室宜中兴,孔门未应弃。是以资雅才,涣然立新意。衡山虽小邑,首唱恢大义。因见县尹心,根源旧宫閟。讲堂非曩构,大屋加涂墍。下可容百人,墙隅亦深邃。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林木在庭户,密干叠苍翠。有井朱夏时,辘轳冻阶戺。耳闻读书声,杀伐灾仿佛。故国延归望,衰颜减愁思。南纪改波澜,西河共风味。采倦跋涉,载笔尚可记。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坠。《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杜甫
54、五峰并雄入云端,五花并蒂帝都畔。奇山奇石奇苍松,险峰险路险登攀。
55、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56、最喜健步十八盘,玉皇顶上众山揽。自然文化双遗产,五岳独尊雄泰山。
57、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衡山》李白
58、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59、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6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地理学上,山是地壳上升地区经受河流切割而成的。以下一些古人描写山的诗句欢迎欣赏!
关于山的诗句
1)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2)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3)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5)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6)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8)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9)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0)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1)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13)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14)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15)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16) 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 (李公明《早梅》)
17)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陆游《梅花绝句》)
18) 凝光悠悠寒露坠, 此时立在最高山。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 明月未出群山高, 瑞光千丈生白毫。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0) 碧虚无云风不起, 山上长松山下水。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1) 南北千山与万山, 轩车谁不思乡关。 (高衢《和三乡诗》)
22) 满眼伤心冬景和, 一山红树寺边, 山迥少来僧。 (周贺《冬日山居思乡》)
23)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4)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25)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 望洞庭
26)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
27)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 李白 独坐敬亭山
28)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李白 峨眉山月歌
29)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
30)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宋 寇准 咏华山
31)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明徐霞客
32)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清平乐·六盘山
3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 望岳
34)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35)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36) 题西林石壁 苏轼
37)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8) 王维的`《终南山》
39)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40) 李白《将进酒》中
4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2) 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
43)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44) 王维的《青溪》
45)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己闲,清川淡如此。请贸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46) 王维的《汉江临眺》
47)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4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9)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0)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作者:杜甫《洞房》
2、楼台新紫气,云物旧黄山。作者:郑谷《回銮》
3、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作者:李白《宿鰕湖》
4、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作者:李白《宿鰕湖》
5、云敛黄山际,冰开素浐滨。作者:张濯《迎春东郊》
6、流黄山火着,碇石索雷鸣。作者:贯休《送僧归日本》
7、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明滩拽迟。作者:元稹《南昌滩》
8、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作者: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9、畲馀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作者:元稹《南昌滩》
10、别路青青柳发,前溪漠漠花生。作者:周贺《送李亿东归》
11、和风澹荡归客,落日殷勤早莺。作者:周贺《送李亿东归》
12、烟霭长薄含,临流小溪涩。作者:苏颋《人日兼立春小园宴》
13、太山将比甑,东海只容杯。作者:皇甫大夫《判道士黄山隐》
14、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作者:郭震《寄刘校书》
15、年灰律象动,阳气开迎入。作者:苏颋《人日兼立春小园宴》
16、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作者:温庭筠《送李亿东归》
17、道士黄山隐,轻人复重财。作者:皇甫大夫《判道士黄山隐》
18、黄山积高次,表里望京邑。作者:苏颋《人日兼立春小园宴》
19、白日最灵朝,登攀尽原隰。作者:苏颋《人日兼立春小园宴》
20、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作者: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21、饮羽惊开石,中叶遽凋丛。作者:许敬宗《奉和九月九日应制》
22、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作者: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23、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作者: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24、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作者: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25、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作者:张仲素《杂曲歌辞·宫中乐》
26、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槛流。作者:伍乔《寄张学士洎》
27、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作者:张仲素《杂曲歌辞·宫中乐》
28、紫霄寒暑丽,黄山极望通。作者:许敬宗《奉和九月九日应制》
29、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作者:释岛云《望黄山诸峰》
30、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作者:张冠卿《游黄山留题》
31、汉畤光如月,秦祠听似雷。作者: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32、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作者: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33、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作者: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34、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作者: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35、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作者: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36、紫汉秦楼敞,黄山鲁馆开。作者:武平一《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37、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作者:卢照邻《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38、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作者:李颀《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39、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作者: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40、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作者: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41、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作者: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42、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作者: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43、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作者: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44、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作者:张子容《长安早春(一作孟浩然诗)》
45、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作者:李白《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46、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作者:李白《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47、瑶台半入黄山路,玉槛傍临玄霸津。作者:卢藏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48、花镂黄山绣作苑,草图玄灞锦为川。作者:薛稷《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城应制》
49、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作者:张仲素《杂曲歌辞·宫中乐》
50、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作者:李颀《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描写黄山句子:
1、黄山四大景观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可我最喜欢还是奇松怪石。
2、云海以它变幻不定身影赋予这座名山以神奇色彩,使它更显得妩媚动人。
3、黄山石真奇啊!有像仙人背篓,有像八戒吃瓜,还有像武松打虎等等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4、黄山啊黄山,你雄奇险峻,奇妙美丽,我深深地爱上了你,我希望能有机会在一次来欣赏你风姿!
5、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山峰连绵起伏,耸立入云端。从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架雾,悠然而去似。
6、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将人间。难怪从黄山归来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哪,确是名不虚传啊!
7、风停了,云像一位亭亭玉立公主飘在天空中,伴着人们赞叹声,伴着小鸟青翠歌声,挑起有没动人舞蹈。
8、我为在光明顶见到它婀娜多姿而赞不绝口,为在天都峰见到它直铺深谷而惊叹不已,我更为日出时那滔滔云海而震撼。
9、人们都说:“秦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归来不看山。”我多么向往黄山啊!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它那壮丽景色了。
10、黄山石头,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有像报晓公鸡,嘴巴大大好像在说欢迎你们呢!有像仙人指路有像孔雀开屏狮子耍球……
11、雪白云团像海浪一样在空中翻滚着,碰撞着,拥挤着。只是没有海蔚蓝,没有海惊天动地呼啸,但它有海浩瀚,有海气势。
12、人人都说黄山是人间仙境,仙境怎能离开浩瀚云海呢?它时而如风平浪静湖水,时而像波涛诡异大海,时而轻轻如丝绢,时而又怒气冲霄。
1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至今,我还赞叹着黄山美景。去年,我和爸爸妈妈去黄山旅游,那里山清水秀,景色秀丽,真让人流连忘返
14、黄山归来已经很多天了,但那秀丽风景犹如一幅幅美丽图画,仍时刻浮现在我脑海,我想告诉大家:黄山值得一游,如果你不去,将是你终身遗憾。
15、万万没想到黄山奇妙景色,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怪不得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了。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座中国世界名山啊!
16、黄山云海真是奇,人若在云中,它会感到眼前之景绰约无比,而自己似乎飘然成了仙。我到哪儿,云也跟着我到了哪儿,甚至伸手可拉住它,脸可以接触到它。
17、黄山素以“温泉云海怪石奇松”四绝闻名天下。徐霞客游览了黄山后,曾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于是,我和舅舅趁着放暑假得时侯,饱览了黄山美景。
18、黄山真是名副其实,抬头望大门口撑梁柱相当高,很有气势。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山上长满了花草树木,有红、有蓝,还有绿。把黄山点缀五彩缤纷,非常美丽。
19、黄山最高峰是莲花峰。海拔1800多米,那耸立天外峰顶,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难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状岩石,似乎正在下坠,令人心惊胆颤。
20、去黄山泡过温泉人都知道,这是黄山第四绝。它水质清澄,水味甘美。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处沐浴,立刻返老还童。黄山温泉因此声誉大增,名扬天下,还被人们称为“灵泉”呢。
21、黄山上得奇石还有很多,比如金鸡叫天都仙人指路仙人下棋等。你们不知道黄山四绝吧,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吧,黄山四绝有温泉松树奇石云海。这就是黄山,这就是我们黄山。
22、黄山自古以来就是闻名天下旅游胜地。明代旅游家徐霞客游览黄山之后,对黄山推崇备至地说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又以奇松云海温泉怪石“四绝”闻名天下。
23、黄山上最高山峰是莲花峰,它海拔1800多米,那耸立天外峰顶,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难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状岩石,似乎正在下坠,令人心惊胆颤。
24、最著名怪石要算飞来石,为什么叫飞来石呢?因为飞来石竖立在悬崖边,重200吨,可与地面接触地方只有一点点,无论风怎么吹,雨怎么下,它都纹丝不动,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一样。
25、黄山可真险啊!我从来没看过这样陡峭山峰。一座座峰危屹立,怪石嶙峋。崖峭似刀削,几乎是九十度垂真真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好像一失足立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粉身碎骨似。
26、我们先去看怪石,怪石说它怪,它还真怪。有像一位仙女,手抚一架古琴正在弹奏一首首优美曲子,这就是仙女弹琴了,还有金鸡叫天都、狮子抢球、猴子观海,等等,真是百趣横生,回味无穷。
27、黄山峰真险啊!上“天都”山路几乎全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90度直角,“鲫鱼背”是在两个山顶间架起一座天桥,它高达1800多米,两面悬空,底下是万丈深渊,低头一看,不禁叫人胆战心惊。
28、黄山松树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它们都扎根在悬崖峭壁之上。但最著名还是迎客松。迎客松枝叶都朝一个方向伸展,风一吹,一根根枝干摇摇晃晃,好像千万只小手挥舞着,仿佛在欢迎我们带来。
29、黄山乃“天下第一奇山”。在黄山四绝中,黄山奇松人们更为情有独钟,在黄山山顶上,陡崖边,滑坡处都有它们身影,它们潇洒,挺秀,优美,遒劲而饱经苍桑,它们给人们留下了最美好印迹。
30、黄河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像雕刻着精美香炉,有像一层层叠叠彩缎,有像含苞欲放莲花……说不尽千姿百态,奇瑰丰美,使人怀疑它不是天然行成,而是能工巧匠精细雕刻。
31、到了高处,周围一片云海,仿佛走入了仙境。黄山上云变化莫测,有时白得像一匹锦缎,有时像一条龙似,在天空中腾云驾雾,好像在与同伴们嬉戏。黄山上怪石和青松在云海中时隐时现,更增加了黄山美感。
32、黄山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黄山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被人比作“天然盆景”,美丽而不妖,清美,挺直身影留在心头。黄山松奇,秀,美而挺,看着无不让人振奋。
33、阅黄山松,读中国人!中华民族近5000多年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在与日本作斗争时,没有后退,中国人举着刀枪剑杆努力地冲,不正如奇松与石头作斗争吗?中华民族吸取国外精华,自我完善,不正如奇松努力吸取阳光雨露吗?
34、我一边爬,一边向上望,黄山景物尽收眼底,云海一片又一片,越往高处爬,就越像紫烟一样雾气向下飘来。使人感到清凉。不多时我就置身于一云海中,像仙境一般,无比舒畅,心旷神怡。我在天都峰上领略黄山景色这还是第一次。
35、寺内有块平地,我也感觉有点累了,便想坐下休息一会儿。走近寺门,抬头一看,只见“金鸡”正颈项高昂,两翅处张。待我取出妈妈相机,“金鸡”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正纳闷,“金鸡”仿佛从天而降,又出现在天空中。啊,是云海!
36、黄山最有名就要数大峰林了,群峰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峰林,走进去像迷宫一般。这个群峰迷宫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是东峰,一个是南峰,还有一个是西峰。西峰里唯有一柱独峙耸立在峰林中间。极顶上面,长着一棵苍翠松树,长年新绿非常美。
37、黄山可真险峻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黄山上怪石,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阔黄山之中。这些石头,有大,有小,造型别致,有像人,有像怪兽,有像物品,非常有趣。我和妈妈站在鳌鱼峰往下望,太高了!如果你一动好像就会从山崖上跌落下去。
38、黄山雾凇,比任何地方更美、更奇、更绝。无愧于天下绝中之绝景。你若冬日游山,或许于某一个早晨推窗眺望,会突然发现窗外景致已经面目全非,成了一片银色世界。茫茫群峰是座座冰山,棵棵树木象丛丛珊瑚,令你疑惑,莫非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9、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瑰宝。黄山除五绝外,瀑布、日出和佛光,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
40、攀上清凉台,凭台远眺,目之所及,无不是茫茫云海。红日未出,远处几缕朝霞,染红了东方。一眨眼,海天相接处出现了一个红点,渐渐变大变圆,在无垠云海衬托之下,那是相当美。最后鲜活太阳跃出“海”面,阳光普照大地。这便是黄山又一绝景——黄山日出。
41、细细品味这些千奇百怪松,它们夹在石头缝中,生活了千万年,虽饱经风霜打击,它丝毫没有动摇,至今日仍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翠绿欲滴青枝在春姑娘呵护下,在它自己努力拼搏下迸发出生命活力,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见证,博大,奋斗精神体现吗?
42、近看黄山像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无影无踪,大风吹过,雾气飘散,种种奇妙景象又欣然展现眼前,原看朵朵白云像对对白色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高处看,则像波涛滚滚大海,一座座青山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小岛,时隐时现在云雾之中,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43、细细阅读这些苍劲之松,让我肃然起敬。这些外表潇洒挺秀,优美遒劲,枝干蟠曲大松实为石头缝中一棵小小苗头儿,在与石头这巨人作斗争同时,力尽全力拼命地吸吮着春雨,拼命地享受柔和,绚丽春光,身子在不断地长大,灵魂在不断地升华!这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美好象征吗?
44、峰回路转,看完飞来石后,很快就到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雾气渐小,对面奇石也都露了出来。这些石头,各有各名字,什么“猪八戒”、“猴子观桃”,“喜鹊登梅”各具特点,都有其象形和寓意,变换角度观察,更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美不胜收。让人不禁要赞叹大自然神奇造化。
45、在玉屏峰西侧,还有一座望夫石,它形状好像少妇立足石台,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因此得名:望夫石。在耕云峰上一座巧石,一只活泼逗人小松鼠,拖着蓬松大尾巴,想越过万丈深渊,跃上高耸入云天都峰。名字大家可想而知,那就是――“松鼠跳天都”。我看了这些怪石,心中不禁想:究竟黄山怪石是自然形成,还是人工制造呢?
46、黄山秋季,别有种种胜景。秋高气清,白云碧汉,丹枫似火,草深果黄。明歙人,曾授监察御史、河南巡抚凌桐,做记游诗有句:更有秋容写不得,白云碧汉映丹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因此赞赏黄山秋景:枫林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黄山秋天,还因为林茂色鲜,鸟语花香,生气盎然。竟是秋天里春天;。令常见悲秋之情为之一扫。
47、最有趣要算云海了。云海里云雾翻滚着,奔腾着。有时,连绵不断镶着金边或银边云层在翻动;有时,长空万里,只浮现一朵朵一层不染白莲;有时,像一座巨大建筑物圆顶,上面全是精雕细刻飞禽走兽;有时,天如碧海,云像海上亲轻舟,静静地、轻轻地漂泊,生怕惊醒大海酣梦。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48、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49、一进入黄山风景区,那第四绝“奇松”便来迎接我们。只见迎客松枝干有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枝叶斜伸出去,如同好客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迎接旅行者到来;陪客松则生机勃勃,似乎在陪同游客观赏美丽黄山风光;而送客松枝干蟠曲,它向山下伸出长长手臂,好像在同游人依依不舍地告别,真是太奇了!
50、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女弹琴”吧,那美丽仙女弹着琴,悠扬琴声在山间久久回荡,好像在让人们评赞她琴声。瞧,那陡峭山峰上有一只可爱小狗,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这就是有趣“天狗望月”。黄山奇石还有很多,像“狮子抢球”“猴子观海”“龟鱼对望”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