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父母的诗句是汇总90句

时间: 2023-11-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告别父母的诗句是汇总90句

与父母离别的诗句篇1:

【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勃

【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内容】: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

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赠王伦

【内容】: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汪伦:桃花潭附近居民.

踏歌:边唱歌边用脚踏地作节拍.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

【简析】: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李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送友人入蜀

【内容】: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与父母离别的诗句篇2:

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送别父母的诗句1蝶恋花·早行

作者: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车历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难相应。

送别父母的`诗句2浪淘沙慢·晓阴重_

作者:周邦彦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送别父母的诗句3满庭芳·山抹微云

作者: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送别父母的诗句4河传·秋雨

作者:阎选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

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送别父母的诗句5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作者: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送别父母的诗句6千秋岁·水边沙外

作者: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送别父母的诗句7《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逢。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送别父母的诗句8《点绛唇 送李琴泉》

年代: 宋 作者: 吴大有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添愁绪。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送别父母的诗句9《寒食野望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世上的`伤感再比不过子欲养而亲不待了,让我们感受一下悼念父母的古代诗词吧!

悼念父母的古代诗词

挽父母遗照

椿庭萱室恨空去;

慈爱严恩盼不回。

驾鹤西归,唯留父母遗容在;

临风北望,最是家山苦念时。

五律·题父亲遗像

高谈犹昨日,

小别竟千秋。

几度惊疑梦,

一何泣哽喉。

悉音环耳际,

笑貌映心头。

望断荆山远,

榴花万点愁。

七律·读昔时父亲书信

几回掩卷泪湿巾,

往事如潮涌未平。

句句饱含怜子意,

行行满注舐犊情。

扇席温被何言孝,

枕块寝苫难谢恩。

握笔无声肠寸断,

九泉何处寄书音。

挥泪捧来不忍看,

家书从此断音弦。

怜儿更有一腔爱,

报父空怀满腹言。

千里梦魂思故里,

百年哀怨恨荆山。

伤心怕见窗前月,

依旧阴晴缺又圆。

父亲百日祭感怀

父亲百日之祭,余在他乡未赴,作七绝十二首,歌以当哭。

惊闻电讯夜沉沉,

戴月披星恨远程。

原冀床前归探病,

岂知幛下赋招魂。

抵家见状乍怔忪,

回探方离半月中。

一去竟成生死别,

归来空自对遗容。

灵前心碎不思量,

兄弟抱头恸断肠。

慈母含悲犹劝我,

病身要紧莫心伤。

苦海同舟几十年,

不堪回首话辛酸。

可怜寡母哭无泪,

从此伶俜影迹单。

寒影孤灯更漏深,

漪儿夜至恸厥昏。

悲啼凄楚惊天地,

狂雨倾盆感女孙。

香烟缭绕纸灰飞,

奠烛清光映幛帏。

河满一声心早碎,

感时草木也伤悲。

寒气逼人春似秋,

亲朋吊唁悲思稠。

断肠哀乐不堪忆,

花簇遗容心永留。

风送哀乐恸九天,

潸潸热泪洒碑前。

祭文读罢悲声赋,

肠断荆山落照边。

思前想后倍伤怀,

乱绪纷纷事更哀。

忍泪吞声愁不去,

去时却又涌心来。

回首不堪憾事多,

缅怀慈父泪滂沱。

淮堤忍对东流水,

一样悲伤逐逝波。

十一

异土他乡望断愁,

空怀父爱报难酬。

从今游子凭添恨,

水远山高更怅惆。

十二

今夜哭歌悼父诗,

不堪心境不堪词。

一声啼血一行泪,

无尽哀思永无期。

满江红·往事感怀

耿耿星河,

叹多少、不眠长夜。

痛回首,

昔时旧事,

感怀悲切。

父爱人前凭仗恃,

春晖臂里依温热。

思母

灵前泣别天地隔,

思绪恍惚无着落。

春来枝头抽新绿,

心寒卧衾梦回昨。

慈母候儿门前坐,

见儿执手笑问多。

相挽回房絮絮语,

夜夜并卧心语说。

鸟鸣枝间唤梦人,

恼怒急赶鸟无着。

再回榻上梦难续,

此情不再泪如梭。

念母

临行坐母空床前,

抚像泣语泪涟涟。

昔别蹒跚依依送,

今无母牵去影单。

祭母

柏翠风缓天碧蓝,

心灰神淡意黯然。

三七将至泪难止,

泣问慈母今可安?

忆母

凝望母慈颜,

骤然心惊骇。

何堪母已去,

泣祈是梦哉。

梦醒母安在,

见儿笑颜开。

问从何处来,

唤翁置饭菜。

黄昏榻上坐,

沐足水已开。

欲孝亲不在,

悲伤溢满怀。

伤别离 忆母

春雨细绵绵, 清风亦怅然。

苍天垂清泪, 送母离人间。

母在心中暖, 母去心黯然。

蓦然回首望, 至爱深无边。

十八入家门, 尊长孝行专。

二十迎长子, 虽贫喜盎然。

二三子临世, 生活日益艰。

避雨宿菜园, 雷吼电鸣闪。

拥子入怀中, 默默祈平安。

儿喊腹中饥, 母痛在心间。

饭食尽留子, 饥寒独自担。

来年又得女, 呵护更倍添。

昼夜勤劳作, 儿女衣食安。

三更尚未眠, 五更起身先。

众儿鞋和衣, 母亲夜间赶。

众儿食和餐, 尽由母身兼。

长儿痴于画, 母疼言儿癫。

二儿下乡去, 母尝不心酸。

三儿参军走, 母送泪不干。

大女受夫气, 母心难以安。

二女无所依, 至死母心牵。

小女路途远, 叮咛挂心间。

中年家境缓, 子娶女嫁酣。

上有父母奉, 下有儿孙添。

家众难统领, 母亲尽海涵。

晚年家日丰, 病魔袭来先。

长年苦劳作, 疾患早时添。

针药日相伴, 母苦心亦煎。

子惭不知孝, 未常伴身边。

细雨绵绵日, 母撒手人寰。

母在根基在, 母去心茫然。

无根浮萍飘, 无系絮漫天。

再无母牵念, 洒泪亦枉然。

不知在何时, 再得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