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苏轼《送顿起》
2、见荷花、被风吹。——蒋捷《燕归梁凤莲》
3、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王沂孙《花犯苔梅》
4、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5、亚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晏敦复《题梵隐院方丈梅》
6、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7、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8、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陆游《朝中措梅》
9、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10、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赵长卿《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11、记得旧时,探梅时节。——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12、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朱晞颜《一萼红盆梅》
13、倚阑祗怕,弄水鳞生,乘东风便。——《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14、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15、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16、四面青山青似洗,白云不断山中起。——顾德辉《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17、晴云度影迷三径,暗水流香冷一溪。——德元《玄墓看梅》
18、漠漠云归溪上住。——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19、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20、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21、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
22、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
23、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24、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远。——吕渭老《选冠子雨湿花房》
25、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26、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7、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陈霆《踏莎行晚景》
28、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29、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30、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双双燕小桃谢后》
31、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高阳台落梅》
32、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阴铿《雪里梅花诗》
33、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34、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王守仁《元夕二首》
35、角声吹彻小梅花。——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36、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37、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38、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39、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40、问江路梅花开也未。——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41、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汪遵《彭泽》
42、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43、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绩。——孙道绚《滴滴金梅》
44、年年孤负黄花约。——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45、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
46、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47、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48、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49、荷花芳草垂杨渡。——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50、闲阶莎径碧,远梦犹堪惜。——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51、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52、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代李白《清平调词;其二》
5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5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郑思肖《寒菊》
55、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
5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段香卢梅坡《雪梅》
57、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装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58、润松塞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59、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暴几道《清平乐》
60、遥知不是香,为有暗香来。——王安石写的《梅》
61、秀色粉绝世,誓香谁为传?——李白《长相思》
62、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莲花》
63、依依梦中情绪。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蒜。——陶潜《羲皇侣》
64、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挺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6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彩莲曲》
6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未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7、木未芙蓉花,山中发红考。润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
68、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宫孤弄影,水殿四无人。——未杨万里《水仙花》
69、桂香多露藏,石响细泉回。——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70、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No.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No.2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张嵲《墨梅》
No.3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No.4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No.5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程垓《最高楼·旧时心事》
No.6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No.7绿杨堤畔闹荷花。——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No.8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No.9梅粉堆阶慵不扫,等闲过却初春。——吴翌凤《临江仙·客睡厌听深夜雨》
No.10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No.11吹了南枝吹北枝。——刘克庄《长相思·惜梅》
No.12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No.13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No.14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赵嘏《喜张沨及第》
No.15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No.16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No.17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No.18漠漠云归溪上住。——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No.19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秦观《如梦令·春景》
No.20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汪遵《彭泽》
No.21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No.22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No.23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高鹗《赏海棠花妖诗》
No.24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No.25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王磐《古蟾宫·元宵》
No.26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陆游《落梅》
No.27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远。——吕渭老《选冠子·雨湿花房》
No.28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No.29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No.30一树桃花,向人独笑。——张惠言《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No.31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No.32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No.33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张惠言《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No.34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No.35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No.36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刘因《观梅有感》
No.37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曹组《蓦山溪·梅》
No.38梅定妒,菊应羞。——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No.39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No.40一点微酸已著枝。——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No.41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No.42人绕湘皋月坠时。——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No.43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李白《从军行》
No.44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和凝《河满子·正是破瓜年纪》
No.45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No.46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No.47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秋凉晚步》
No.48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吴涛《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
No.49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陆叡《瑞鹤仙·梅》
No.50旋小筑吴宫闲地。——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No.51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宫春·梅》
No.52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No.5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No.54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No.55前后红幢绿盖随。——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No.56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No.57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折荷有赠》
No.58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王夫之《清平乐·咏雨》
No.59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No.60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No.61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崔道融《梅花》
No.62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律然《落梅》
No.63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朱晞颜《一萼红·盆梅》
No.64战舰东风慳借便,梦断神州故里。——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No.65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No.66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李商隐《茂陵》
No.67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No.68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No.69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No.70海仙时遣探芳丛。——苏轼《西江月·梅花》
No.71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No.72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辛弃疾《念奴娇·梅》
No.73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No.74桃杏风香帘幕闲,谢家门户约花关,画梁幽语燕初还。——孙光宪《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
No.75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No.76月光飞入林前屋。——孙道绚《滴滴金·梅》
No.77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No.78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No.79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李邴《汉宫春·梅》
No.80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郑燮《满江红·思家》
1)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 苏轼《送顿起》
2) 见荷花、被风吹。 —— 蒋捷《燕归梁•凤莲》
3)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 —— 王
4) 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 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
5) 亚
6) 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 —— 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7)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 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8)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 —— 陆游《朝中措•梅》
9)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10) 枫林凋翠,寒雁声悲。 —— 赵长卿《柳
11)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 —— 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12) 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 —— 朱
13) 倚阑
14) 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 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15)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 —— 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16) 四面青山青似洗,白云不断山中起。 —— 顾德辉《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17) 晴云度影迷三径,暗水流香冷一溪。 —— 德元《玄墓看梅》
18) 漠漠云归溪上住。 —— 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19)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
20)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 杜甫《九日寄岑参》
21) 霜风渐欲作重阳,
22) 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 —— 姜
23) 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 —— 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24) 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远。 —— 吕渭老《选冠子•雨湿花房》
25) 红
26)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7) 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 陈霆《踏莎行•晚景》
28) 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 —— 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29)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 —— 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30) 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 —— 吴文英《双双燕•小桃谢后》
31) 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 —— 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32)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 —— 阴铿《雪里梅花诗》
33)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 孔夷《南浦•旅怀》
34)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 王守仁《元夕二首》
35) 角声吹彻小梅花。 —— 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36)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 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37) 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 —— 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38)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 秋
39) 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 —— 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40) 问江路梅花开也未。 —— 程
41) 栽成五柳吟归去,
42) 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 —— 高
43) 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绩。 —— 孙道绚《滴滴金•梅》
44) 年年孤负黄花约。 —— 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45) 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
46) 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 —— 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47) 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 —— 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48) 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 —— 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49) 荷花芳草垂杨渡。 —— 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50) 闲阶莎径碧,远梦犹堪惜。 —— 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51)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 项鸿
52) 露清枕
53)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54) 藻国凄迷,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