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孩童时代,
我就喜欢雨花石。
那是一种,
椭圆透明的小石子,
十分晶莹圆润。
掂在手里端详,
能看见石子内部,
蕴含着浓浓淡淡、
深浅不同的,
黄红橙青绿,
蓝紫白的纹理,
错落缤纷,
一圈圈的涟漪。
举起迎光,
眯起眼睛透视,
往往会发现小小石子,
里面如同深藏丹青国画,
隐隐约约的有,
山水、草木、花卉、
禽兽等景物,
幽雅朦胧,
神气活现,
饶有情趣。
运气好时,
石子里面竟然会,
悄悄地端坐着,
一位小美女,
素衣高髻,
俏媚顾盼,
栩栩如生,
让人遐想联翩,
爱不释手。
端盘清水,
将雨花石浸没。
水中的雨花石,
一粒粒的宛如,
玛瑙翡翠,
看上去非常,
冰清玉洁,
瑰丽璀璨,
钟灵毓秀,
斑斓变幻,
呈现一种匪夷所思的,
天然的'神韵,
能让人痴醉神迷,
留恋观瞻,
赏玩半天,
不舍离别。
星转斗移,
光阴似箭,
岁月如梭。
漫步雨花台,
看不到五彩缤纷的,
神石福祉,
也感受不到,
阴风凄雨的劫后荒凉,
举目环眺,
苍松翠柏,
花红草茵,
碑阁楼亭,
群雕叠阶,
秀丽的风光,
轻轻流溢着和平、
宁静、庄严,
与和谐的气息。
179块花岗石组成,
9个10米多高的,
雕塑群像,
横眉冷目,
浩气凛然,
栩栩如生。
那一组白色大理石,
群体雕像,
高高地聳立在,
青松簇拥的山坡上。
晨风习习,
青松摇曳,
走近雕塑,
我似乎听到了,
英特纳雄耐尔,
一定要实现”
的雄浑歌声!
抬头瞻仰雕像,
我看到手带镣扣、
脚栓锁链的男女们,
目光坚定而安详。
一个个在雨花台,
飘揚的五星红旗下,
昂首挺胸地注视着,
天边那飘逸的红云。
那里似乎承载着,
他们的理想,
那里似乎有他们,
永恆的生命。
站在阁楼外廊四顾,
雨花台陵园,
郁郁葱葱,
绿树如海。
高低错落,
盎然参差,
疏涛密浪,
层层叠翠。
纪念碑兀然鹤立在,
莽莽苍苍的,
树涛林海之中,
分外肃穆。
走进这里,
一种庄严,
一种神圣,
一种崇高的情感,
不禁油然而生!
朦朦胧胧中,
我似乎看到,
苍穹忽开,
霞里云间有无数,
赤橙黄绿,
青蓝紫的雨花石,
从天而降,
纷纷扬扬,
洒落林间,
一粒粒晶莹璀璨,
光辉瑰丽。
哦,雨花台,
“十万个忠魂啊”
你血染的旗帜,
将代代飘扬!
登雨花台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注:①魏禧:生于明末,明亡后,隐居翠微山。②老柴荆:老于茅屋,表示甘守贫贱。③园陵:指南京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墓。④冠盖:官僚们的华贵冠服车盖。
参考译文
四十年来,甘守贫困度残生,
脚穿麻鞋,此日登台望旧京。
满目破碎,大好河山谁摧毁?
一腔悲愤,园陵松柏竟凋零!
牛羊践踏,大片春草变狼籍,
车马驰骋,半是旧官显骄横。
暮色苍茫,欲哭无泪残阳斜,
悲风猎猎,吹起大江呜咽声。
创作背景
魏禧是一位极富民族气节的文人。他生于明末,明亡后,与兄际瑞、弟礼隐居翠微山,筑室号“易堂”,授徒著述,有“宁都三魏”之称,又与彭士望等称“易堂九子”,而以禧之文名为最著。他深怀亡国之痛,在《许秀才传》中沉痛地说:“禧亦故诸生,方偷活浮沉于时,视二许能不愧死入地哉?”他的散文多表彰抗敌殉国和坚守志节之士,他的诗歌多抒写故国之寺和国破之悲。这首《登雨花台》诗就表达了他对明清易代的伤感哀痛。
此诗作于1663年(康熙二年),距明亡已二十年。作为长期隐居故乡的遗民诗人,魏禧四十岁时来到旧京南京,登上今中华门外的雨花台,仍感慨万千,写下这首七律。
赏析
登雨花台》是清朝诗人魏禧创作的一首七律。该诗以情感的起伏变化为线索,题为“登雨花台”,笔墨却并没有以景物为主,而是倾尽全力喷涌出深沉浓烈的愤激哀怨之情。这些情感又集中于明代开国皇帝的陵墓被践踏翦伐这一具体事物的景象之上,使情感具有了坚实的基础,更能引发人们的共鸣,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无法抑制的颤动,从而增强了诗的力度。《登雨花台》先抒情,后写景,先抒情诗因为迫不及待,后写景则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对仗工整。
雨花台是坐落在南京城南的一处名胜,登高远眺,诸景诸色,尽收眼底。南京曾是明代建国之初的都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墓就在南京钟山之上;南明福王朝廷也曾建都于此。诗人登上雨花台,举目四望,不禁感叹万分。开头两句不禁点名了诗人的布衣身份,而且还隐含着一股豪气。魏禧在明亡之后,绝意仕进。清统治者为笼络文士,曾诏举博学鸿词,他拒绝应试,因此年至四十,仍甘心老于茅屋。“麻鞋”乃乡间野老所穿,杜甫曾以“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诗句表示对唐王朝的耿耿忠心。在山河破碎、江山易主的时刻,魏禧以“此日麻鞋拜故京”表达了更为深沉浓重的情感。
三、四两句诗人心头的怒火陡然升起,诗人发出了激愤的责问:究竟谁是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表现了诗人对祸国殃民者的仇恨和对历史的反思。“全破碎”的“全”字含义深刻。金瓯破碎,竟然无一可以幸免,而且是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遭到了迅速覆灭的命运。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之后,阉党余孽马士英等把持了朝政,不积极备战,以图恢复,反而倒行逆施,大兴土木,恣意荒淫,遂使山河全部为清所有。战火遍地,四处疮痍,甚至明朝开国皇帝的陵墓也难逃厄运。这实在是令人难以容忍的奇耻大辱,诗人用“可堪翦伐到园陵”表达了痛心疾首的义愤之情。其中有对断送国家者的鞭挞,也有对异族入侵者的控诉。
五、六两句诗人内心的怒火转化为憎恶怨恨,从而使全诗的内蕴更加深邃和丰富。“牛羊践履”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是对异族侵略者的微妙讥讽。作为刚从游牧部族进入关内的清人,牛羊的践踏锦绣江山,就如同他们的铁蹄在蹂躏着大江南北。“多新草”三字含义深长,形象地描绘出了被牛羊践踏的田园一片荒芜,只有野草时时更新的景况,黎民百姓的悲惨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与此相对的却是雍容华贵的`官府车盖,前呼后拥,招摇过市。更令人触目惊心者还是“半旧卿”三字,那些曾在明朝为官为宦的权贵们,在异族入侵着面前卑躬屈膝,侧姿求媚,腰身又变成了当朝的新贵。他们毫无民族气节,不顾国家生死危亡,只知追求个人安乐,不正是这些民族败类葬送了明代的江山吗?这就与上一联“谁使山河全破碎”紧紧呼应起来。“冠盖雍容”与诗人“柴荆”“麻鞋”的身份相映衬,表露出“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之意,诗人强烈的民族气节也就愈加分明。一个“新”字描绘出了异族入侵,田园荒芜,只有野草时时更新的荒凉景象;“旧”字则写出前朝的权贵摇身变成当朝新贵,前呼后拥、招摇过市的丑态。通过对比,道出了前朝灭亡的原因。“多新草”与“半旧卿”,一新一旧,新草遮盖的是旧日山河,旧卿却扮演了新贵的角色。由此不难见出诗人锤字炼句之功。
最后两句,诗人在雨花台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满腹的悲愤还未倾吐干净,不觉暮色已经降临。作者的真挚情感甚至打动了天地万物,只见凄风悲号,江水痛哭,日夜不息。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达到了“感天地、泣鬼神”的程度。全诗也就在这悲风声中收束。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以下是关于花和雨的诗句,欢迎阅读!
关于花和雨的诗句
关于花的`诗句
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 丽影缤纷迎暖日 红妆窈窕绽芳丛
5. 劝君惜取三春色 莫负东风万点红
6.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7.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
8.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9.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0.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1.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
12.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13.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14.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15.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16.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17.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18.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19.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20.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1.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2.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23.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4.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5.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26.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27.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9.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0.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2.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3. 李白乘舟江欲行,忽闻路上踏歌声
34.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35.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贺之章《望人家桃李花》)
36.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37.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8.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杜甫《十二月一日》)
39.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40. 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欧阳修《舞春风》)
41.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42.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43.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44.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5.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46.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7.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48.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49.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50.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后还来花下眠。
关于雨的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崔颢《雁门胡人歌》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6、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9、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10、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11、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2、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13、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14、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5、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16、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白居易《竹枝》
1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8、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崔颢《行经华阴》
19、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白居易《杨柳枝》
20、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白居易《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