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湖南李正字归
作者:唐·韩愈
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
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
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孤游怀耿介,旅宿梦婉娩。
风土稍殊音,鱼虾日异饭。
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
《送湖南李正字归》注释
①全诗校:“《英华》(即《文苑英华》)作((送李础判官归湖南》。”李础,贞元十九年进士,元和初为秘书省正字(掌校刊典籍的官),湖南观察推官。其父李仁均.贞元中与韩愈同佐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韩愈以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仁钧恰为亲王府长史,居东都掌王府事。李础自湖南请假来东都省亲,元和五年秋别去,韩愈作此诗及《送湖南李正字序》。
②鸿雁少:湖南衡山有四雁峰,相传鸿雁南飞,至此而止。
③蒹葭:芦苇。《诗·秦风·蒹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句,寄寓悬念故人之情。
④婉娩:柔美的样子。此指李正字妻室。
《送湖南李正字归》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送湖南李正字归》繁体对照
送湖南李正字歸
長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
人隨鴻雁少,江共蒹霞遠。
歷歷余所經,悠悠子當返。
孤遊懷耿介,旅宿夢婉娩。
風土稍殊音,魚蝦日異飯。
親交俱在此,誰與同息偃。
少年弱冠气横抖,剑在腰间酒在手。十年磨砺大器成,金榜题名谢师友。
辞过阿爹辞阿母,舟车直下洞庭口。岳麓学府求深造,八方才俊论筹谋。
荆楚由来形胜地,英雄割据竞貔貅。湖湘辈有名杰出,文韬武略震九州。
范彝披蓑钓彭澧,文仲割席分莨莠。李斯笔墨始皇折,屈子文章汨水投。
项羽乌骓无人敌,贾生才调谁与偶。笑走华容曹阿蛮,气吞万里孙仲谋。
关公单骑取城驿,黄忠大义效君侯。诗圣暮年湘江棹,文公涕泪岳阳楼。
朱张会讲理和义,林左夜谈症与瘊。湘军纵横说曾氏,民主革命赖毛刘。
吾侪有幸逢盛世,莫使书秩侵尘垢。十亿苍生望福祉,岂可一心钻铜臭。
大陆版图虽一统,东南何日复金瓯。国际纷争难休止,中华正待展宏猷。
江山代有兴国任,要留伟业炳千秋。但愿寸身付激流,何畏大浪遏飞舟。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于菟。
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释】
①部曲:部属。据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辛稼轩帅湖南,有小官山前宣劳,既上功级,未报而辛去。赏格不下,其人来访,辛有诗别之。”按:稼轩于淳熙六年(1179)秋,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次年冬即调江西,并于淳熙八年冬被劾罢职,归居上饶带湖。诗当作于此时。 诗对部曲的“赏格不下”深表歉疚。一结既祝友人此去万里云霄,亦自我明志,宁困勿屈。刘克庄云:“此篇悲壮雄迈。”(出处同上)
②“青衫”两句:追忆帅湖南时的戎马生涯。按:稼轩于湖南安抚使任上创置飞虎军,虽屡经波折,但“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宋史》本传)。两句或指此。急急符:指公文往来紧急。汉代公文常以“急急如律令”结尾,谓令到即行。宋代则书“符到奉行”,亦本此义。
③“愧我”句:谓己横遭谗害,即指淳熙八年冬被劾罢职事。明珠成薏苡(yìyǐ意以):据《反汉书·马援传》,“援在交趾,尝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后指涉嫌被诬谤者,称薏苡之嫌。薏苡:植物名,果仁谓薏米,可食,亦可入药。
④“负君”句:谓友人受己牵累,有功无赏。君:即指湖南部属。赤手:空手。于菟(tú屠):虎的别名。赤手缚虎喻立战功。
⑤“观书”两句:谓到老犹自眼明胆壮,论事无所顾忌。
⑥“万里”句:扣送人之题。万里云霄:喻仕途畅达。
⑦“不妨”句:谓己何惧风雨破庐,指倔强不屈,殊不以罢黜隐退为怀。语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化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