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自创诗句合集76句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中秋节的自创诗句合集76句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译文】

由于高耸的群山的阻隔,明月迟迟未能出现,但是发出千张耀眼的光芒。

一杯酒还没饮完明月突然涌现出来,纷乱的云朵象溃崩的波涛一样四处散开。

应该用一千斛银河水,才能洗涤苍天的眼睛月亮。

于是便能冷眼的看着世上众生,照得我心境一片清澈。

西南边那颗弹丸大小的火红的星星,如长着雄壮角尾的苍龙盘绕在天空。

今晚却看不见它了,点点萤火虫的微亮更显得夜的清寒。

谁若乘着小船到汴水边上,便能看到千灯夜晚鱼龙翻滚的盛况。

曲折的旅途无心追逐浪花,随着歌板的节奏低昂前进。

转瞬间不见了萤火船转到了前山,波浪的颤动和逆船的风都不像之前那般强烈。

明月容易消逝人也容易离散,待到归来和别人邀酒时候再重看吧。

屋子前的月色更显得清静美好,寒蝉在有露珠的草丛中不停的叫着。

我卷起门帘推开门进去却发现屋里悄无一人,只有我的孙子楚老在窗下咿呀咿呀的'啼哭着。

虽然在偏远的南方做官我却不为自己的贫苦感到羞耻,有谁能有我这样对月作诗的心境呢?

明天早上的人事随着新出的太阳一般更新,过往的一切恍然如梦。

【赏析】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导语:中秋月已圆,情深人亦孤单。是残月缝补了思念,是物与景触动了伤感。相思真如歌,唱尽人间的悲欢离合,相思也如酒,醇香饮枯心沉醉。独独樽满清澈的月色,迷恋蒙胧泪缠绵。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何事”长向别时圆 一作:“何时”;“又恐”琼楼玉宇 一作:“惟恐 / 唯恐”)

注释

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达旦:至早晨;到清晨。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胜(旧读shēng ):承担、承受。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绮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但:只。

千里共婵娟: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问一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看着窗外的月色是这样的柔和,思念却是如此的`沉重,淡淡的,静静的,如诗般美好。

自创月亮古诗篇一

梦里流光千百转,

花开花谢唯月明.

一曲思弦绕星汉,

蟾宫清冷盼君郎.

自创月亮诗篇二

《心中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

静静地照着美丽村庄

山林笼上了薄雾啊

小河里的水轻轻流淌

我在月光底下惝佯

想起了那心爱的姑娘

你就是天上的月亮啊

没有你黑夜将如何漫长

自创月亮诗篇三

《皓月》

皓月闪烁在树林

枝干上树叶下

发出一种声音

啊,心上的人

池塘像深邃的明镜

倒映着黑色的柳影

风在柳梢啜泣嘤嘤

梦幻吧,是时候了

辽阔,温馨的宁静

似乎走下

星光闪烁的苍穹

这正是美满的时刻

关于月亮的古诗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唐代:权德舆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拜新月

唐代:李端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香菱咏月·其一

清代:曹雪芹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江楼月

唐代: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宋代:欧阳修

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代: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代: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春山夜月

唐代: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夜泊牛渚怀古

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挂帆席 一作:去)

万里瞿塘月

唐代: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代:栖白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