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诗句找源
郭沫若《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云:“我们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诗硬是可以点石成金的嘛。改一个字,诗就活了。”——题记
中国世传《四喜诗》有云:“久旱逢甘露,它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关于此诗来源有三种说法:一是出自汉朝无名氏之作,一是出自宋洪迈《容斋随笔》之载,一是出自清朝纪晓岚之手。然而这三种说法,均没有足够的文献事实,来佐证到底《四喜诗》为谁作,如今莫衷一是难以得出定论。旧传为宋朝神童汪洙所作,现据有关文献资料推测,可知大抵符合旧传事实。
汪洙是何许人也?汪洙,字德温,即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氏。汪洙年幼颖异,九岁能赋诗,号称为“汪神童”。汪洙是宋哲宗元符三年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曾在提举台州崇道观,筑室西山,召集诸儒讲学,乡人称其室为“崇儒馆”。汪洙为人淳正耿直,在明州讲学,获一府好声誉,故被称为“汪先生”。因汪洙教授有方,声闻朝廷,故去世之后,被追赠为“正奉大夫”。旧传汪洙所撰《神童诗》一卷,传世著作有《春秋训诂》一书。
宋朝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云:“旧传有诗四句,夸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好事者续以失意四曰:‘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此二诗,可喜可悲之状极矣。” 明朝朱国祯《涌幢小品》云: 四喜添字 相传有《四喜诗》曰:“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隆庆戊辰科,有以教官登第馆选者,吾师山阴王对南师相戏曰:“四喜只五言,未足为喜,当添二曰:十年久旱逢甘雨,万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某公大笑曰:“莫说,莫说。是教官金榜挂名时了,闻者绝倒。”壬辰科,闽翁青阳正春,以教官登第,赐第一甲第一名。余同馆黄平倩戏曰:“四喜七言犹未了当,当于后再添三字。”众问之曰:“第一句添曰‘带珠子’,二曰‘旧可儿’,三曰‘选驸马’,四曰‘中状元’。”翁闻亦解颐。
神童诗
汪洙,字德温,鄞县人。九岁善诗赋,牧鹅黉宫,见殿宇颓圮,心窃叹之。题曰:“颜回夜夜观星象,夫子朝朝雨打头。万代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修。”上官奇而召见,时衣短褐以进。问曰:“神童衫子何短耶?”应声曰:“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世以其诗诠补成集训蒙学,为《汪神童诗》。登元符三年进士,仕至观文殿大学士,谥文庄。仁厚忠孝,着闻于时,子思温、思齐。孙大猷,皆至大学士。 清朝林之望《养蒙金鉴·卷上》云:“《涌幢小品》曰:汪洙,字德温,鄞县人也。九岁善诗,上官闻而召见,时衣短褐以进。问曰:‘神童衫子何短耶?’应声曰:‘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世以其诗铨补成集训蒙,为《汪神童诗》。”
清代翟灏《通俗编·<神童诗>》云:“《涌幢小品》:汪洙,字徳温,鄞县人也。九岁善诗,上官闻而召见,时衣短褐以进。问曰:‘神童衫子何短耶?’应声曰:‘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世以其诗铨补成集训蒙,为《汪神童诗》。汪登元符三年进士,仕至观文殿大学士,谥文庄。按其前二三叶相传皆汪诗,其后则杂采他诗铨补。” 清代独逸窝退士《笑笑录·四喜四悲》云:“曾有人作《四喜诗》道:‘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成化戊辰年,有个叫王树南的人,又分别给四句诗前面,加上‘十年’、‘万里’、‘和尚’、‘教官’等字,众人听了无不捧腹大笑。万历壬辰年,又有人增加文字:‘甘雨’又‘带珠’,‘故知’添‘所欢’,‘和尚’成‘附马’,‘教官’得‘状元’。一时之间,大家认为这喜谑程度,已无以复加了。谁知又有个将《四喜诗》,改成《四悲诗》:‘雨中冰雹败稼,故知是索债人。花烛娶得石女,金榜复试除名。’见到之人认为,更为发噱。”
四喜是旧时人们为庆贺和祈求人生的四大喜事:一是天地作美,二是两家完美,三是夫妻和美,四是自身俊美。人们喜庆结婚时,常贴一副对联:“诗歌杜甫其三句,乐奏周南第一章。”其中“杜甫其三句”,就指《四喜诗》中第三句“洞房花烛夜”。如是唐朝杜甫所作《四喜诗》,然而在清朝彭定求所编《御定全唐诗》中,没有见到收录此诗,可知纯属无稽之谈了。 这首五言《四喜诗》,总结了人生中最高兴的.四件喜事,旧题出自于宋朝汪洙《神童诗》。然而在宋朝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中记载“旧传有诗四句”,清代独逸窝退士《笑笑录·四喜四悲》也记载“曾有人作《四喜诗》”,都没有记载是谁所作,更没有明确记载是汪洙所作。在明朝朱国祯《涌幢小品·神童诗》中,记载汪洙“九岁善诗赋”,虽然写了许多诗歌,但是并没有提及写过《四喜诗》。后在清朝林之望《养蒙金鉴·卷上》和清代翟灏《通俗编·<神童诗>》中,所引《涌幢小品》关于汪诛记载,也没有提及《四喜诗》为汪诛所作。更何况《四喜诗》就连古人都不知具体为谁所作,以至于我们如今只能是作猜测了。
这首五言《四喜诗》流传甚广,后世有不少仿写之作。除了宋朝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明朝朱国祯《涌幢小品·四喜添字》、清朝林之望《养蒙金鉴·卷上》、清代翟灏《通俗编·<神童诗>》和清代独逸窝退士《笑笑录·四喜四悲》等文献中,记载有改写之作外,其他资料也记有增字之作。例如明朝冯梦龙《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有云:“分明久旱逢甘雨,赛过他乡遇故知。莫问洞房花烛夜,且看金榜挂名时。”可见这首五言《四喜诗》,对后世影响之大,并且能广为盛传。
中国传有《神童诗》一卷,旧传为宋代汪洙撰。除了《神童诗》“前编”以外,别本另载有“卷首诗”几十首,并且与“正编”的励志劝学题材不同。该“卷首诗”主要是写景咏物,间有述怀,可见是后人增补。实际是后人以汪洙部分诗为基础,再加进其他人之诗,从而编成《神童诗》一卷。然而传世《神童诗》一卷,并非全是神童汪洙之作,而是经过历代编补增订,增补了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诗作。这些诗体全是格律工整的五言绝句,因为诗句文字浅显易懂,所以是一种适合蒙童学诗的蒙学读物。后有清代江宁书坊,针对《神童诗》中缺陷,基于对学童道德品行的教导,则以“培育性情,开豁心地”为目的,从而再编了一卷《续神童诗》。
中国传世《神童诗》,不但诗句通俗易懂,非常适合蒙童记诵,而且与《三字经》等成为蒙学读物范本,是一种训蒙孩童的重要教材,并且得到广为流传,影响较为深远。
关于雪中送炭的诗句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
宋 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
无因同拨地炉灰,想见柴荆晚未开.
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意思即,如果不把炭送在困难时刻,那种营造出的意境和诗意将是勉强和造作的.
范成大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诗歌,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称石湖居士.他留下一本《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诗,题目是《大雪送炭与芥隐》.这首诗中有这样两句: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据《宋史·太宗纪》记载,有一年天降大雪,天气非常寒冷.宋太宗在皇宫中忽然想起了穷人的可怜,就派官员拿着粮食和木炭,送给那些穷人和孤苦零丁的老人,让他们有米做饭吃,有木炭生火取暖.
雪中送炭
出处: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描写喜庆和丰收的诗句
1、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呦呦:鹿的叫声。苹:植物名。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麋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叫声,十分悦耳动听。
诗句以此起兴,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宴会场面。
2、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朝·齐〕谢I《随王鼓吹曲》
佳丽地:美女荟萃之地。金陵:南京的古称,为都城之地。
诗句极言都城的繁华。
3、金波丽比担玉绳低建章。————〔南朝·齐〕谢I《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金波:指月光。
比担汉汗勖。玉绳:星名。建章:汉宫泵。诗句中以汉宫指代金陵的宫殿,极写帝都宫殿的宏伟、华丽。
4、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唐〕骆宾王《帝京篇》
陌:道路。隈:角落。诗句描写了长安城的街道和住宅,显示出交通发达、人烟稠密的景象。
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诗句突出地记载了初唐京城节日的盛况:满街都是绚丽灿烂的灯光烟火,连桥上的铁锁也开启了,任人通行。
6、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唐〕
《喜达行在所三首》之二诗人刚刚脱离了叛军的淫威,又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这种激动和喜悦,使诗人简直不能自已。诗句真实地表现了诗人当时悲喜交集、喜极而泣的激动心情。
7、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白首:形容人已老年。放歌:放声高歌。青春:明媚的春天。过着漂泊生活的'诗人听闻连续近八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官军相继收复河南、河北等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当即决定返回故乡,并写下这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8、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连续近八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多年来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笑逐颜开,喜气洋洋,诗人自己也无心伏案,卷起诗书,与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9、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唐〕
白居易
《宴散》
诗句描写盛宴初散时的华贵场面。
10、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
《寄扬州韩绰判官》
二十四桥:因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女吹箫于桥上而得名。
诗句反映出唐代扬州的繁荣,表现了诗人对扬州美丽风光的眷恋和对游乐生活的怀念。
11、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唐〕王驾《社日》
稻粱肥:指田里庄稼长得好,丰收在望。桑柘:桑树与柘树,喻蚕丝之业。诗句写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表现出节日的喜庆。又通过“醉人归”这个细节,展示了社日场面的热闹与欢乐。
12、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诗句极力描写山花烂漫、人们生活富足的景象。
13、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前蜀〕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吴娃:美貌的女子。诗句描写了盛大宴席的豪华场面:满耳的笙箫吹奏,满眼的花容月貌,满楼的红粉佳丽佩戴着耀眼的珠宝翡翠,真比吴娃还美。
14、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前蜀〕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像这样的“人间富贵家”,淡淡一语,写出宴会主人家的豪奢。
15、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南唐〕李煜《浣溪沙》
香兽:以炭末为屑,杂以香料做成各种兽形的燃料。地衣:地毯。词句描写诗人宫中的金碧辉煌与雍容华贵,“红日已高三丈透”概括出红烛高烧、嫦娥鱼贯的场景,给人以“欢娱嫌夜短”的感觉;“金炉次第添香兽”描写舞厅的豪华陈设;红锦织成的“地衣”随着舞步的飞速旋转而打起皱来,刻画出舞女轻盈的舞步和旋转的姿态。
16、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宋〕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
几句采用白描手法,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
17、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宋〕毛滂《临江仙》
碧落:天空。词句极力渲染元宵花灯之盛:黄昏时分的街市上,那五彩缤纷的花灯一簇簇、一串串,如山如海。夜晚的皇城,恍若玉皇大帝大敞的天宫,宛如银河飘落,辉煌无比。
18、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宋〕柳永《望海潮》
词句以鸟瞰式的镜头,概括了杭州的全貌,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历史悠久,山川景色美丽多姿。
19、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宋〕韩琦《维扬好》
词句选用扬州的名胜二十四桥和富家的珠帘来表现扬州兴盛繁华的景象:二十四桥傍绿柳成荫,扬州城里春光明媚,家家挂上了珠帘。
20、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宋〕
王安石
《歌元丰五首》之五
诗句歌颂元丰初年社会安定、农业丰收的景象。
21、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宋〕王安石《后元丰行》
鲥鱼、荻笋:均为佐酒佳肴。诗句把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庶和农民生活的美好渲染得令人神往。
22、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宋〕王安石《后元丰行》
麦行:麦垄。不见土:形容麦苗稠密茂盛。连山没云:即无边无际、远与天齐的意思。如此广大的原野都种满了黍麦,秋后家给人足和国无饥馑之患自不待言。
2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
樱喝粘鍪泵髁恋难子。这是诗人在变法取得初步成功后,抒发喜悦心情的诗句: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又过去了,春风送暖,人们喜气洋洋地喝着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千家万户,家家换上了新的桃符,喜迎新的一年。
24、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宋〕
范成大
《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之五
春社是古时农村祈祝丰收的重要节日。诗句描写人们祭社时的热闹场面:焚烧纸钱、敲锣打鼓、大摆酒席、开怀畅饮。
2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词句以稻香、蛙声传达丰收的喜悦:秋风送来了阵阵稻花的清香,水塘远近,一片蛙声,仿佛在告诉人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26、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宋〕辛弃疾《青玉案》
词句用夸张手法描绘元宵之夜灯火交辉的盛况:繁盛的灯火,像被春风吹开的千树万树的银花,又像是被吹落的星雨。
27、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宋〕陈师道《示三子》
诗句将久别重逢后的欣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相顾无言,泪洒千行,破涕为笑。
28、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宋〕汪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