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菖蒲苍茫茫,茂盛在端阳;艾叶青又长,思念在飘香;龙舟气昂昂,快乐洒春江;粽子裹着糖,笑容沾脸上;问候轻轻传,情意丝丝淌。
端午词语
艾叶飘香、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
雄黄酒、赛龙舟、人声鼎沸、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
龙舟竞渡 屈志从俗 五月端阳、风雨端阳、重五山村、重五恶日,:江米粽子,纪念屈原,
食古不化 粽子飘香 、风雨端阳、人声鼎沸
端午词语带解释
【人群熙攘】:同于“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戮力同心】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屈艳班香】: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川流不息】: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1. 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2. 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龙舟竞渡】: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汉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金鼓齐鸣】: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屈志从俗】:1.指抑制意愿迁就世俗。2.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
【衙官屈宋】: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河。意思:坐一条船比喻在困难时,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也作“同舟而济”。
【逆水行舟】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齐心,同心;协,共同合作。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才过屈宋】: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骚人墨客】: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敲锣打鼓】: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端午的诗句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鱼家傲》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陆游《楚城》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张榘《念奴娇》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刘禹锡《竞渡曲》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文天祥《端午》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文天祥《端午感兴》
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黄公绍《潇湘神》
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贾谊《吊屈原赋》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张榘《念奴娇》
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万俟咏《南歌子》
屈原何伤悲,生离情独哀。知命虽无忧,仓卒意低回。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颓。——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
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诉衷情》
“龙舟赛就要开始了,快,我们快去观看!”大家纷纷叫道。爸爸也带着我和弟弟一起来到江边,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着龙舟赛的开始。
今天,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绵绵细雨,但是江边还是人山人海,游人如织,一面面彩旗在雨中随风飘扬,真壮观啊!大家都冒雨前来观看这一年一度的龙舟赛!,远远望去,江面上一片朦胧,雨似乎给江河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犹如仙境般,美极了。江面上停着几艘龙舟,参赛员们正在龙舟上“整装待赛”呢!
终于,龙舟赛在我们的期待下开始了。随着广播的一声令下:“预备,开始!”一场激烈的龙舟赛将在雨中拉开序幕。只见一艘艘龙舟像离铉的箭冲了出去,船头的鼓手不停地在敲鼓,把鼓敲的啪啪响。一艘穿着黄色衣服的选手的龙舟首当其冲,大家都拼尽全力拔动手上的.浆,嘴里还在呐喊:“嘿呦嘿呦!”观赛的人们也在为选手们加油鼓气,尽管雨还在下,已经分不清选手们额头上的是雨还是汗珠?可以这么说,雨和选手们的汗水已经融为一体了。但是,选手们并没有受雨的阻碍,继续勇往直前。就连蝴蝶也扑闪着翅膀飞来看这场激烈的龙舟赛了,小鸟也在树上叽叽喳喳,似乎也在为他们呐喊加油呢!
比赛原来越激烈了,也已经快到达终点了,他们争先恐后,就如猛兽般,飞快地在江面上驶过,江面上泛起一阵阵波澜,一层又一层,浪花四溅。好像什么也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终点近在眼前了,人们看见,穿蓝色衣服选手的龙舟冲在最前头,把后面的选手都远远的甩在了后面。鼓声越来越响了,呐喊声也随之变大,选手们更是加把劲,使出吃奶的力气往前拔。观众们也在为选手们捏一把汗,他们想知道,到底花落谁家?大家可以看出,结果昭然若揭,是冲在最前头的蓝队!他们第一个到达了终点!比赛结束了,大家念念不舍的离开了江边,这次的龙舟赛真精彩,希望下次还能再看见这样的比赛!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词语篇一:
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雄黄酒、赛龙舟、人声鼎沸、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
端午节的词语篇二:
【屈艳班香】: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骚人墨客】: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衙官屈宋】: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才过屈宋】: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屈志从俗】:1.指抑制意愿迁就世俗。2.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金鼓齐鸣】: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川流不息】: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1. 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2. 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人群熙攘】:同于“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龙舟竞渡】: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汉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敲锣打鼓】: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河。意思:坐一条船比喻在困难时,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也作“同舟而济”。
【戮力同心】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逆水行舟】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
【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齐心,同心;协,共同合作。
拓展阅读:端午节的诗句
1、《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8、《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9、《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0、《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1、《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12、《齐天乐》
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
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13、《菩萨蛮》
宋·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4、《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5、《念奴娇》
宋·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16、《喜迁莺》
宋·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