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试图挽留一个要走的人,你用什么挽留她,她就会带走什么。甚至是爱情。
浪漫调情诗
夜色调情
红尘颜彩秀田园,
何方幸福摆唯颜。
小哥期盼抹求缘,
与你一笑许谈言。
逍遥永世好缠绵,
希望咱俩画眉颜。
共度浪漫往流年,
夜晚星河了无眠。
大地飞鸽不愁闲,
只盼君心显由缘。
浪漫爱情诗篇一
少女的季节
夏天是少女的季节
飘逸如云的秀发
白玉鲜藕的手臂
修长健美的双腿
花蕾初绽的酥胸
还有
那热情洋溢的青春色彩
夏天是少女的季节
少女的曲线
衬托出妙不可言的丰腴
少女的倩影
定格成含蓄苗条的永恒
少女的欢笑
洋溢着激情冲动的色彩
这是少女捧给夏天
火辣辣的情怀
浪漫爱情诗篇二
暮夜随想
枭烟炊炊荡起,
为黄昏渡上一丝朦胧。
黯淡斜阳无声陨落,
林中惊鸟飞起。
你凌乱的.发丝,
随寒风阵阵摆动。
黄昏的悲寂,
让我这个夜晚,
注定忧郁难以抑制。
晚霞投下你曼妙的身影,
委婉而含蓄。
夜色降临,
繁星闪烁,
你踏月色而去。
而我,
仍屹立在苍茫暮色中。
在折断枯枝的脆声里,
对着淡月的余晖,
许下了一个,
天地见证的承诺。
浪漫爱情诗篇三
一见钟情
他们彼此深信,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
这样的确是美丽的 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
他们素未谋面 所以他们确定彼此并无任何瓜葛
但是从街道、楼梯、大堂传来的话语……
他们也许擦肩而过一百万次了吧……
我想问他是否记得 在旋转门面对面那一刹那
或是在人群中喃喃道出的“对不起”
或是在电话的另一端道出的“打错了”
但是我早知道答案
是的 他们并不记得
他们会很诧异 原来缘分已经戏弄他们很多年
时机尚未成熟 变成他们的命运
缘分 将他们推近
分离 阻挡他们的去路
忍住笑声 然后闪到一旁
有一些迹象和信号存在 即使他们尚无法解读
也许在三年前 或者就在上个星期二
有某片叶子飘舞于肩与肩之间?
有东西掉了又捡了起来?
天晓得,也许是那个 消失于童年灌木丛中的球?
还有事前已被触摸 层层覆盖的 门把和门铃
检查完毕后并排放置的手提箱
有一晚,也许同样的梦 到了早晨变得模糊。
每个开始 毕竟都只是续篇
而充满情节的书本
总是从一半开始看起……
明月相思诗句篇1: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6.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
7.山随平野尽.月涌大江流(李白)
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10.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明月相思诗句篇2:
1. 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蝶恋花·陌上箫声寒食近》
2. 会拚千日笑尊前,他日相思空损寿。《减字木兰花》
3. 今宵拚醉花迷坐,后夜相思月满川。《鹧鸪天·又向荆州住半年》
4. 冬来无梦绕金钗,相思一夜发窗梅。《浣溪沙》
5. 瑶琴欲把相思谱,殷勤难写相思语。《菩萨蛮·瑶琴欲把相思谱》
6. 不愁索笑无多子,惟恨相思太瘦生。《梅花》
7. 开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思否?《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8. 锦机织了相思字,天涯路远无由寄。《菩萨蛮·锦机织了相思字》
9. 相思已有无穷恨,忍见孤鸾宿镜中。《鹧鸪天·睡觉扶头听晓钟》
10. 相思相见知何处,记取新欢说旧游。《鹧鸪天·只唱离歌一叠休》
11.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12. 相思拚损朱颜尽,天若多情终欲问。《玉楼春》
13.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浣溪沙》
14.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浪淘沙》
15.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春江花月夜》
16.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17. 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且留双泪说相思。《浣溪沙》
18. 浪浅荷心圆又碎,无端欲伴相思泪。《蝶恋花·一掬天和金粉腻》
19. 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踏莎行·这个秃奴》
20. 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鹧鸪天·罗带双垂画不成》
21. 锦书谁寄相思语,天边数遍飞鸿数。《菩萨蛮·锦书谁寄相思语》
22. 玉人今夜相思不,想见频将翠枕移。《鹧鸪天·一夜清霜变鬓丝》
23. 夜寒无处著相思,梨花一树人如削。《踏莎行·殢酒情怀》
歌颂月亮相思的名言佳句
清辉的月色,仿佛给整座大楼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轻纱,皎洁的月光穿过晶莹的玻璃,洒向室内,我好象沐育在一片薄银的轻雾之中。伫立在六层楼的窗边,此时,感觉自己离圆月是那么的近。公司前面那座刚改建不久的美丽东桥,华灯璀灿,人来人往。县城的喧闹既使在这高楼之上,依然感受到它的繁华,周围高低林立的楼宇似乎有一种声音穿行其中,长长的环城东路,车水马龙,两旁闪烁着朦胧的灯光,就象这夜色中的彩练,随之伸向远方。
又是一个月圆之夜,每每于此景中,就多了一份来年的记忆,幽蓝的月空,随意都可以找寻唐诗的梦幻,宋词的婉约。繁星点点,千年轮回,尘事俗物,阴晴丰盈,才有了更多的沧桑遗梦,想天涯共此时,明月锁相思。
中秋,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明月早就成了人们心中的一种寄托。所以,古往今来,“月”一直是文士墨客宠爱的物事,由于宠爱就被多情的诗人们赋于不朽的生命色彩,情感色彩,闪烁着一种永恒的诗趣,词情。
月是思乡的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观望着流泻的月光,乡情波动,牵挂故乡的亲人,思乡的情愫一齐涌来,只有如霜的月亮知道诗人内心的乡愁。这一份乡愁让人夜深难寐,遥望远方,惟有情寄明月才慰藉心中的乡思之苦。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秋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挂念、思念、关切同情与这朗朗明月一起,伴随着朋友远行,明月是友爱的使者,友情的见证,也因为这有情的明月,使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情谊达到升华,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
李白的另一首“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又写出了诗人的另一种心情,就明月下酒,借明月抒情,豪情奔涌,在这样的月夜,不得不显露出诗人郁郁寡欢,愤世嫉俗而又无可奈何的俗态,那种被政治抛弃,被世界遗忘,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无奈,那种失意悲情与这清冷的明月,一同相映……
张若虚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艳情里,何处春洒不月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时初见月?江月年年只相似。”……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天一碧,平湖秋月。作者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描绘出这融入秋水的月夜,一湖金水欲溶秋的'壮观景色。
水平如镜,月光如银,人的一生,遇上过多少个,这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夜呢?此夜,可以是,良朋对酌,说尽傻话痴语;此夜,可以是海棠结礼,行过酒令填了新词;此夜,可以是结队浪游,让欢声笑语惊起宿鸟碎了花影;此夜,可以是狂歌乱舞,换来一身倦意,却是喜悦盈盈;此夜,可以与亲爱人儿,在月下的柳梢旁、朦胧的灯光下,把爱播开,把笑弥漫,尽情挥洒着心中的柔情蜜意,心与心深印一声永久的“爱”。但日后,又会有谁能记着今夜相聚的欢愉,明天离愁的印证呢?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而月上西楼,清辉照人,痴心一缕,思念一片,悠悠随月,飘飞千里,对于情人缠绵不尽的思恋,这悠悠的明月,几千年几百年来,你见证过几多相思愁情;又有多少相思之苦,掩映在你的清辉之下?明月啊明月,你是情人的相思情,你是情人的相思魂。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春江花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解读
《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群里实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爱国学、爱唐诗宋词的人,想必都知道张若虚及其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
据说《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始创于那个“全无心肝”的陈后主陈叔宝。然而陈叔宝究竟在这个美丽的题目下写了些什么,却因诗已失传,无从知晓。荒淫无道的隋炀帝杨广倒留下了现存最早的两首《春江花月夜》,不过只五言四句,短浅空洞。陈叔宝还写过一首《玉树后庭花》,常被后人在文论中与《春江花月夜》并提,诗也还留存于世,虽是七言,却仅六句,况且肉麻得紧,与隋炀帝如出一辙,都是臭名昭著的宫体诗。
附隋炀帝《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宫体诗以宫廷为中心,以艳情为内容,描红点翠,堆香砌玉,浮华荒谬,空虚无聊;从梁陈到隋唐,百余年间,主宰文坛,造成诗国的黑暗,遗下无数罪孽。南朝士族生活优裕,偷安成习,以能作五言诗作为表示自己是士流的手段,如果不会作诗就会被人鄙视、不能参加社会活动,诗歌完全成了荒淫腐朽生活的点缀,建安气质、魏晋风骨早已荡然无存。唐前期的诗歌创作沿袭了南朝文风,诗人们“竞一韵之奇,争一家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就是大唐开国创业英主李世民也不能免俗,表现不出象宋太祖赵匡胤《日出》诗那种“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的气魄。李世民对诗人张昌龄的文藻很赏识,但张昌龄等应进士科不第,李世民问原因,考官说他们文风浮靡,不是好材料,李世民也就默认了。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同时入霸诗坛,称为初唐四杰。四杰在古诗向律诗的过渡中起到了开拓作用。文武双全的裴行俭对四人却十分轻视,说士人要有远大前程,首先靠器识,其次才是文艺。王勃虽有文才,但浮躁浅露,不象享受爵禄的材料。杨炯大概可以做个知县,其余人能得好死就算不错了。这些评说足见新诗的发展道路艰难。对打破宫体诗的束缚、铺平新诗发展之路,初唐四杰是有贡献的,杜甫评四杰诗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个评价既是对当时诗坛基本态度的客观反映,也是对四杰诗的确评。
在六朝浮华文风笼罩下,宋之问、阎朝隐等宫廷幸臣成了诗坛上一伙把头式人物。卢照邻和骆宾王始终在齐梁余风里打转,王勃和杨炯又一个早死、一个远宦,因此初唐四杰的成就并不大。成就最高的王勃也不过给我们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的好诗句,而几乎没有令人振奋的好的诗篇,更不要说为盛唐诗人提供典范。把大唐引进诗歌朝代的,也许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先生曾给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又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说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
的确如此!《春江花月夜》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较成功地运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样完美,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理所当然是个顶峰。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象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伸缩变化,把读者引进了一个目眩五彩、浑然忘我的境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起首四句,就两现春江、两现明月、两现潮、两现海,交错叠现的景观立即把人带进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境界。而最后一句,又为整篇描写的江月埋下了伏笔。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读者可以看到,诗人在第二组是写初月的朦胧,第三组是写高月的皎洁,并发思古之悠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面对这一轮江月深深地思考着,满怀感慨和迷惘。也许后来大诗人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以及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只是此句的翻版。而第四组的起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则如出一辙。张若虚感叹江月长明而人生短促,刘希夷感慨风物依旧而人生易老,两者之间何其相似!这里月的叠用、人的叠用以及江的叠用,有一种音节美、韵律美,断而复续,飞丝相接,给人一种清峻雄奇之感。诗人创造的这种诗歌语言形式,后来发展成为散曲和民歌中的“顶针续麻体”,至今中国诗坛还留有它动人的影子。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最神奇的就是这白云一片,悠悠来去,使万丈沟壑一线飞渡,从江月清景、人生感慨一下子滑向野浦扁舟和明月楼头,一笔带出离人怨妇的主题。有人对此诗的主题多有非议,殊不知几千年中国历史上男人不是服徭役兵役、就是为生计而奔波,离人怨妇,正是社会底层的生活现实。而且爱情和相思,是人类文学永恒的主题,没有哪一代人能避开,古今中外,真正避开了的只有六七十年代中国“八大样板戏”。样板戏中除《智取威虎山》里李勇奇有个妻子一出场就遭土匪枪杀外,八部戏剧再没有一对夫妻,也没有一对情人。而如此一首诗、如此一轮明月,还有什么题材比写离人怨妇更好呢?只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相思情怀才配凄清如许的一轮江月,也惟有纯真的情,才能使高天皓月更显皎洁。这样大开大合的过渡,手法巧妙如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在这样一个明月之夜,是谁家游子飘荡在一叶扁舟之中,他家在何处?又是谁伫立在那月明如水的楼头思念她的远方飘零者呢?仅用两句,合写离人怨妇,总领下文。然后派出八句描写怨妇: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楼头明月总在怨妇心头眼底徘徊,照着早已懒用的妆台明镜。月明之夜,离愁别绪更加萦怀,使人无法排遣。而那一轮明月偏又浸透帘珑、照亮砧石,况且帘卷不去、手拂不开。此时远行的人儿只在思念之中,只能彼此瞩望而无法相依相诉,就是有再多的相思情怀,说来他也无法听到。我多想随这笼天罩地的月光飞流到他身边去照耀他啊!可是即使象鸿雁那样高飞远举,也不能把这寂寞楼头的相思明月带给他,何况这春江里只有跃浪的鱼儿激起几个漩涡儿呢!寥寥数语,怨妇的离愁别恨已写到极致。接着笔锋一转,又派出八句来写远方的游子: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昨夜忽梦落花飘零,春已半残,可是寄身异地他乡,回家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江水奔流不息,一浪又一浪地赶往大海,好像要将春天带走一样。而江潭倒映明月,不知不觉已经西斜。斜月渐渐隐入海雾,这时北方南方、碣石潇湘有多少游子还在赶着回家,有多少离人怨妇还在远隔千山万水彼此思念呢?夜色凄迷,月光如水,不知有几人在这轮明月下赶回家去了,而我只能守着这野浦孤舟,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看江流依然,落月留照,把江边花树点染得凄清如许,人间离情万种都在那花树上摇曳着、弥漫着。在这样勾魂夺魄的意境里结束全篇,情笔生花,余音绕梁。
读者在诗篇中看到江与月这两个主题中的主题被反复拓展,不断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诗人没有局限于一轮江月,而是把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贯穿始终。无论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还是斜月与落月的迷离缠绵,抑或楼头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影、帘内月的倾注、砧上月的流照,无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把一轮明月写到如此清雅且夺人心魄的地步,就不仅仅是传世之作、而应该是旷世之作了。自《诗经》至张若虚,其间一千几百年,没人把一轮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多情。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南朝民歌和齐梁声律学,经过多年的酝酿发展,到了张若虚手里,恍如金丹炼成突现奇光,语言声律与形式技巧以及描篇布局,被那样的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诗歌发展还找不到前进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诗国的灿烂。而张若虚之后,又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无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这般淋漓尽致,历尽沧桑变幻,诗篇不朽而江月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