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2. 浊世二三子,厌弃犹为人。
3. 乘桥二客心悠然,偶立遥看瀑布泉。
4. 周礼十二政,散货首所宜。
5. 来往风流成二老,文章交好属通家。
6. 二弦声里实清商,只许知音仔细详。
7. 二宫皇后随銮驾,辇内开帘看放鹰。
8. 二十余年备掖庭,红颜消渴每伤情。
9. 背番莲掌舞天魔,二八娇娃赛月娥。
10. 江乡二月欠芳菲,白雾黄云惨不开。
11. 江南二三月,杨花竞芳华。
12. 十二银屏十二峰,一峰一个绣芙蓉。
13. 画阑十二无人倚,一半梨花一半莺。
14. 松下行行二三子,书声白昼草堂开。
15. 岂弟君子洪嘉兴,二年一日风教行。
16. 琼敷玉藻六七子,金雀雅头十二鬟。
17. 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18. 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
19. 梵钟交二响,法日转双轮。
20. 三阳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
21.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
22. 二室遥相望,云回洞里天。
23. 定陶城中是妾家,妾年二八颜如花。
24.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25. 二十夫君弃妾身,诸郎痴小舅姑贫。
26. 秋灯小榻留孤艇,疏雨寒城打二更。
27. 岂无九苞羽,飞下十二楼。
28. 何年更作朝云梦,一日悬情十二时。
29. 梨花小院留人坐,罗帐灯昏梦二年。
30. 二三年少自虏回,白日藏身夜始得。
端午
唐代: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译文
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我站在楚江上追思,眼前一片烟泼浩淼,空空荡荡,我轻蔑地笑了,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颗爱国的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呢?
注释
①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②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③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④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简析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文秀
江南诗僧。昭宗时居长安,为文章供奉。与郑谷、齐己为诗友。曾游南五台。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七四、《唐才子传》卷三。《全唐诗》存诗一首。另《锦绣万花谷后集》卷四存文秀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1、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2、雅戏何人拟半仙,分明琼女散金莲,广寒队里恐相妒,莫信凌波上九天!
3、隔政代君侯,多惭迹令猷。山光来户牖,江鸟满汀洲。雅韵徵朝客,清词写郡楼。至今谣未已,注意在洋州。
4、琴书全雅道,视听已无生。
5、若厌雅吟须俗饮,妓筵勉力为君铺。
6、徐城洪尽到淮头,月里山河见泗州。闻道泗滨清庙磬,雅声今在谢家楼。
7、阴阴花院月,耿耿兰房烛。中有弄琴人,声貌俱如玉。清泠石泉引,雅澹风松曲。遂使君子心,不爱凡丝竹。
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9、三雅来何迟?耳热眼中花。
10、千古神州,一时胜事,宾僚儒雅。
11、因为二雅诗,出语有性灵。
12、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
13、不尽古时意,萧萧雅满林。
14、频日雅欢幽会,打得来来越杀。
15、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16、酌桂陶芳夜,披薜啸幽人。雅琴驯鲁雉,清歌落范尘。宿云低迥盖,残月上虚轮。幸此承恩洽,聊当故乡春。
17、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18、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19、恣雅态欲语先娇媚。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
20、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21、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22、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23、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24、高情雅韵三峰守,主领清光管白云。自笑亦曾为刺史,苏州肥腻不如君。
25、贺公雅吴语,在位常清狂。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爽气不可致,斯人今则亡。山阴一茅宇,江海日凄凉。
26、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神清太古在,字好雅风全。曾沐星郎许,终惭是斐然。
27、筑室在人境,遂得真隐情。春尽草木变,雨来池馆清。琴书全雅道,视听已无生。闭户脱三界,白云自虚盈。
28、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
29、雅节君弥固,衰颜余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