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青青花盛开开头的诗句锦集90句

时间: 2023-12-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中,收有十九首古诗,后来称为《古诗十九首》。“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创作的诗,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又无作者,其中大部分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行行重行行

【原文】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①。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②。

道路阻且长③,会面安可知④?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⑤。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⑥。

浮云蔽白日⑦,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⑧,岁月忽已晚⑨。

弃捐勿复道⑩,努力加餐饭。

【注释】

①生别离:古代流行的成语,犹言“永别离”。所谓“生别离”,并非指人生一般的别离,而是有别后难以再聚的含义,所以下面说“会面安可知”。生,硬的意思。②涯:边的意思。③阻:指道路上的障碍。长:指道路间的距离很远。④知:一作“期”,义同。⑤“胡马”两句:这两句用比喻来代替抒情,“胡马”、“越鸟”尚且如此,难道“游子”就不思念故乡吗?依,一作“嘶”,依恋的意思。“胡马”产于北地,“越鸟”来自南方。⑥“相去”两句:上句谓别离之久,下句言思念之深。久别思深,人一天天地瘦下去,衣带自然也就一天天地感到松弛了。远,指时间而言。日,日益,一天又一天,渐渐的意思。⑦浮云蔽白日: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君臣之间的关系和夫妇之间的关系在观念上是统一的。“浮云”是设想丈夫另有新欢,象征彼此间情感的障碍。⑧思君令人老:这句是承前“衣带日已缓”而说的。老,并不是说年龄的老大,而是指心情的忧伤、形体的消瘦、仪容的憔悴。⑨岁月:指眼前的时间。忽已晚:言流转之速,当做“年关将近”理解更合适些。⑩弃捐勿复道:这句意思是:不管自己如何申诉相思之苦,所思念的人不会因此而归来,那么说来说去有什么必要呢?“弃”和“捐”同义,犹言丢下。勿复道,不必再说。加餐饭:是当时习用的一种最亲切的安慰别人的成语。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地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赏析】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回,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而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离合奇正,现转换变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青青河畔草

【原文】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①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②。

娥娥红粉妆③,纤纤出素手④。

昔为倡家女⑤,今为荡子妇⑥。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注释】

①盈:同“赢”。《广雅·释诂》曰:“赢赢,容也。”就是仪态万方的意思。②牖:窗的一种,用木条横直制成,又名“交窗”。“窗”和“牖”本义有区别:在屋上的叫做“窗”,在墙上的叫做“牖”。③娥娥:形容容貌的美好。红粉妆:指艳丽的妆饰。红粉,原为妇女化妆品的一种。④纤纤:细也,手的形状。素:白也,手的肤色。⑤倡家女:犹言“歌伎”。倡,凡是以歌唱为业的艺人就叫做“倡”。倡家,即后世所谓“乐籍”。⑥荡子:指长期漫游四方不归乡土的人,与“游子”义近而有别。

【译文】

河边青青的草地,园里茂盛的柳树。

在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她打扮得漂漂亮亮,伸出纤细的手指。

从前她曾是青楼女子,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人的妻子。

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在这空荡荡的屋子里,实在是难以独自忍受一个人的寂寞,怎堪独守!

【赏析】

诗的结构看似平直,却直中有婉,极自然中得虚实相映、正反相照之妙。自然界的青春,为少妇的青春作陪衬;青草碧柳为艳艳红妆陪衬,美到了极至。感情的自然曲折,形成了诗歌结构的自然曲折。

诗的语言并不惊奇,只是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叠词,而且一连用了六个,但是贴切而又生动。

无须说,这位诗人不会懂得个性化、典型化之类的美学原理,但深情的远望或悬想,情之所钟,使他恰恰写出了女主人公的个性与典型意义。因其几近无告的孤苦呐喊,与其明艳的丽质,形成极强烈的对比,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诗人在自然真率的描摹中,显示了从良倡家女的个性,也通过她使读者看到在游宦成风而希望渺茫的汉末,一代中下层妇女的悲剧命运。虽然这种个性化的典型性,在诗人握笔之际,根本不会想到。

青青陵上柏

【原文】

青青陵上柏①,磊磊涧中石②。

人生③天地间,忽如远行客④。

斗酒⑤相娱乐,聊厚不为薄⑥。

驱车策驽马⑦,游戏宛与洛⑧。

洛中何郁郁⑨,冠带自相索⑩。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注释】

①青青:本意为蓝色,引申为深绿色,这里的“青青”,犹言长青青,是说草木茂盛的意思。②磊:众石也,即石头多。会意字,从三石。③生:生长,生活。④忽:本义为不重视、忽略,此处指快的意思。远行客:在此有比喻人生的短暂如寄于天地的过客的意思。客,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本义为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⑤斗酒:指少量的酒。⑥薄:指酒味淡而少。⑦驽马:本义为劣马,走不快的马。亦作形容词,比喻才能低劣。⑧宛: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西南部,与湖北、陕西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洛:洛阳的简称。⑨郁郁:盛貌,形容洛中繁华热闹的气象。⑩冠带自相索:这句说贵人只和贵人来往,不理别人。冠带,官爵的标志,用以区别于平民,此作贵人的代称。索,求也。衢:四达之道,即大街。夹巷:央在长衢两旁的小巷。第:本写作“弟”。本义为次第、次序,此指大官的住宅。两宫:指洛阳城内的南北两宫。阙: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二阙之间有道路。亦为宫门的代称。极宴:穷极宴会。戚:忧思也。迫:逼近。

【译文】

荒凉的山陵墓地上生长的柏树,是那么青绿葱翠、郁郁苍苍,山涧溪流里日夜被流水冲刷的石头,那样错落有致、聚敛成堆。

人生长存活在茫茫天地之间,就好比是从不知名的远处飘来的一个匆匆过客,碌碌无为的一生也就只是那么一个瞬间。

区区斗酒足以彼此相慰,娱乐心意,酒淡菜少却也不觉寒酸,在我的眼中还胜过豪华的宴席。

驾起破车扬鞭驱赶着劣马,我们照样在宛洛之间徜徉游戏,阅尽繁华。

洛阳城里是多么的热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不与圈外人士来往。

通达的大路两边夹杂着或宽或窄的小巷穿插其间,这些巷子口大路边,随处可见王侯贵族的朱门大院豪华宅第。

据南坐北有两个帝王的宫殿,隔着繁华热闹的城市街区遥相对望,两宫的望楼角阁巍峨耸立,看上去高达百尺有余。

达官贵人们豪奢饮宴,尽情享乐,但是却个个看上去都像是忧愁满面欢颜难展,不知被什么所驱使逼迫。

【赏析】

本诗写作者游戏宛洛,意在仕途。然而他发现这个宫殿巍峨、甲第连云,权贵们朋比为奸、苟且度日的都城,井非是属于他的世界。

这首诗的主人公游京城而兴叹,生当乱世,他不能不厌乱忧时,想到的不止是死和未死之时的及时行乐。其行乐很勉强,是苦中作乐、苦中求乐的无奈,甚至还有几分愤懑的情绪,对人生老病死如恍然一梦的消极感受,对时光流逝的不知不觉和无能为力。与其说是行乐,不如说是借行乐以消忧。而忧的原因,也不仅是生命短促,还有天地之大、何处安身立命的慨叹。这位失意之士借由他所看到的当时政治首都洛阳的一些现象,写出了个人不平之感和不满现实的心情。

这首诗与《古诗·驱车上东门》在感慨生命短促这一点上有共同性,但艺术构思和形象蕴涵却很不相同。《古诗·驱车上东门》的主人公望北邙而生哀,想到的只是死和未死之前的生活享受;这首诗的主人公游京城而兴叹,想到的不止是死和未死之时的吃好穿好。

西北有高楼

【原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①,阿阁三重阶②。

上有弦歌③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④。

清商⑤随风发,中曲正徘徊⑥。

一弹再三叹⑦,慷慨有余哀⑧。

不惜歌者苦⑨,但伤知音⑩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注释】

①交疏:一横一直的窗格子,指窗的制造的精致。结绮:张挂着绮制的帘幕,指窗的装饰的华美。结,张挂。绮,有花纹的丝织品。②阿阁:阁有四阿,叫做“阿阁”,指屋极四面有曲檐,是古代最考究的宫殿式的建筑。三重阶:指台。楼在台上。③弦歌:就是弹唱。④杞(qǐ)梁妻:齐国杞梁的妻子。杞梁战死,其妻孤苦无依,枕尸痛哭,其遭遇极人世之至悲。⑤清商:乐曲名。⑥徘徊:来往行走,不能前进的样子。这里借以形容曲调的往复萦回。⑦一弹:指奏完一曲弦歌。再三叹:指歌词里复沓的曲句和乐调的泛声,就是上句所说的“徘徊”。⑧余哀:指作者悲哀的情绪,对别人的感染,不随乐曲的终止而终止。⑨苦:指曲调的哀怨缠绵,也借以渲染歌者的内心忧伤。⑩知音:指不仅精通音律,而是通过音律能够进一步体会到音乐的内在含义,奏乐者的心情。这种情感生活在共同时代环境里的人应该能够体会得到,而知音难遇,所以说“但伤”。双鸿鹄:指听歌者和歌者。

【译文】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那音响是何其的悲哀!

谁能弹此曲,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悲恸之声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飘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

【赏析】

传说伯牙善弹琴,子期善听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了。这一“知音难逢”的故事,历代相传。这首诗的主题也是感叹知音难遇。作者先描写高楼的华美壮观,衬托歌者身份的高雅,然后才着意写歌声的哀怨感人,激越悲凉,最后抒发知音难逢的感叹,表示听者对歌者寄予深切的理解和同情。诗人从一曲琴声的描写中,展示了听者的内心活动。他写高楼景色及引用杞梁妻的故事作比喻,从听者对琴声的主观感受的层层刻画,使听音人与弹琴人在乐曲声中成为知音,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整首诗所抒写的情景,都处于感情不断发展的激荡之中,最后达到了高潮,引入了比翼奋翅高飞的境界。

冉冉孤生竹

【原文】

冉冉孤生竹①,结根泰山阿②。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③。

兔丝生有时④,夫妇会有宜⑤。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⑥。

思君令人老⑦,轩车⑧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⑨,含英⑩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注释】

①冉:本义为毛柔弱下垂的样子,这里引申为柔弱下垂貌。孤生竹:犹言野生竹。孤,独。②阿:本义指大的山陵、大的土山,这里指曲处。③女萝:地衣类植物,依附他物生长,但不能为他物所依附。④生有时:是说草木有繁盛即有枯萎,以喻人生有少壮即有衰老。时,本义指季度、季节。⑤会:聚会,指夫妇的同居。宜:犹言适当的时间。⑥“千里”两句:上句说离家远嫁,结婚不容易,是回想过去;下句说婚后远别,久别,是现在的悲哀。悠悠,远也。⑦老:五十至七十岁为老。这位女子正是青春时期,此处是极言相思之苦,并非她真的老去。⑧轩车:是有屏蔽的车。古代大夫以上乘“轩车”。这位女子的丈夫婚后远行,当然是为了寻求功名富贵,“轩车”是她的想象,并非实指。⑨伤彼:也就是自伤。蕙兰花:女子自比。⑩含英:指即将盛开的花朵,比喻人的青春活力正在旺盛的时期。含,没有完全发舒。英,花瓣。贱妾:女子自谓。

【译文】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

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菟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无依靠。

菟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两相厮守的时宜。

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赴他乡。

相思苦岁月催人老青春有限,多么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日归来。

我自喻是朴素纯情的蕙兰花,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怜人盼君早采撷。

怕过了时节你还不归来采撷,那秋雨飒风中将随着秋草般的凋谢。

你信守高节而爱情坚贞不渝,那我就只有守着相思苦苦地等着你。

【赏析】

此诗云婚后丈夫远行,妻子怨别之作。然细玩诗意,恐不然。许是写一对男女已有成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女方遂有种种疑虑哀伤,作出这首感情细腻曲折之诗。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竹曰“孤生”以喻其孑孑孤立而无依靠,“冉冉”是柔弱下垂的样子。这显然是女子的自喻。“泰山”即“太山”,大山之意。“阿”是山坳。山是大山,又在山阿之处,可以避风,这是以山比喻男方。《文选》李善注曰:“结根于山阿,喻妇人托身于君子也。”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菟丝和女萝是两种蔓生植物,其茎蔓互相牵缠,比喻两个生命的结合。《文选》五臣注:“菟丝女萝并草,有蔓而密,言结婚情如此。”从下文看来,菟丝是女子的自喻,女萝是比喻男方。“为新婚”不一定是已经结了婚,正如清方廷珪《文选集成》所说,此是“媒妁成言之始”而“非嫁时”。“为新婚”是指已经订了婚,但还没有迎娶。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这还是以“兔丝”自喻,既然菟丝之生有一定的时间,则夫妇之会亦当及时。言外之意是说不要错过了自己的青春时光。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从这两句看来,男方所在甚远,他们结婚或非易事。这女子曾企盼着,不知何时他的车子才能到来,所以接下来说:“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这首诗开头的六句都是比,这四句改用赋,意尽旨远,比以上六句更见性情。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这四句又用比。蕙和兰是两种香草,用以自比。“含英”是说花朵初开而未尽发。“扬光辉”形容其容光焕发。如要采花当趁此时,过时不采,蕙兰亦将随秋草而凋萎了。这是希望男方趁早来迎娶,不要错过了时光。唐杜秋娘《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与此两句意思相近。

最后两句“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张玉谷说:“代揣彼心,自安己分。”诚然。这女子的疑虑已抒写毕尽,最后遂改为自我安慰。她相信男方谅必坚持高尚的节操,一定会来的,那么自己又何必怨伤呢?

涉江采芙蓉

【原文】

涉江采芙蓉①,兰泽多芳草②。

采之欲遗③谁?所思在远道④。

还顾望旧乡⑤,长路漫浩浩⑥。

同心⑦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

①芙蓉:莲花的别名,亦作“夫容”,又名“芙蕖”,或称“菡萏”。②兰泽:生长着兰草的泽。③遗:赠予。④所思:指所思念的人。⑤旧乡:故乡。⑥漫浩浩:犹言漫漫浩浩,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广宽无边。⑦同心:古代常用的成词,一般习用于男女间的爱情关系,这里是说夫妇情感的融洽。这句里的“同心”,与“离居”为对称词。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流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赏析】这首诗是一位漂流异地失意的人,怀念他在家乡的妻子,写出欲归不得的愁苦心情。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这便是这首诗的独到之处。

整篇运用了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的写法。情和景是诗歌的两个重要因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情因景而物态化,景因情而意象化。

迢迢牵牛星

【原文】

迢迢①牵牛星,皎皎河汉女②。

纤纤擢③素手,札札弄机杼④。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⑤。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⑥?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⑦。

【注释】

①迢迢:远也。迢,遥远,或高貌、高峻貌。②皎皎:明也。河汉:就是银河。女:织女星的简称,天琴座的主星,在银河北,和牵牛星相对。③擢:本义为抽引、拉拔,这里引申为“举”的意思。④札札:使用机杼时的响声。机杼:为织机的总称。机,织机上转轴的机件。杼,织机上持纬线的机件。⑤零如雨:形容涕泪纵横的样子。零,落也。⑥几许:犹言几何,谓距离之近。⑦脉脉:相视貌。一本作“默默”。

【译文】

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两相界离相去也没有多远。

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特色上为表达天上悲情、人间写照的主题,也有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首先,运用浪漫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诗用浪漫手法借天上的故事来喻现实生活,抒发了织女的别恨哀怨及向往夫妻团聚的感情。诗的联想也十分丰富,写人、写景、写情、写感,几乎是句句明写织女,而又句句不离牛郎。好似随意而实则匠心独运,“文温以丽,意悲而远”。其次,抒情和写景结合。诗不拘于神话传说的故事,而立足于写织女的感情。不仅通过织女怅望牛郎、无心弄机杼、泣泪落如雨、脉脉不得语等场景描写来揭示织女的心情感受,抒发织女的离情别绪,也注意了和景物描写结合起来,通过“皎皎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等景语的衬托和渲染,来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全诗似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在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诗写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却又谐调一致,浑然一体。再次,诗的语言优美自然、精练工切而又富于蕴味。尤其诗中“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叠词,不论是对写景还是对抒情,都十分精练准确,蕴味无穷,妙不可言。景新意深,全诗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不愧为古五言诗成熟之作。因而,古人在读“古诗十九首”时说:“学者当以此等诗常自涵养,自然笔下高妙。”

生年不满百

【原文】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①。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②!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③?

愚者爱惜费④,但为后世嗤⑤。

仙人王子乔⑥,难可与等期⑦。

【注释】

①千岁忧:指很深的忧虑。千岁,多年,时间很长。②秉烛游:犹言作长夜之游。秉,本义为禾把、禾束;亦可引申为动词,意为手拿着、手持。③来兹:就是来年。④费:费用,指钱财。⑤嗤:讥笑、嘲笑,此处指轻蔑的笑。⑥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⑦期:本义为约会、约定。这里引申为等待,指成仙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期待的。

【译文】

人生只有短短的数十载岁月,却常常怀有着千年的忧愁。

及时行乐却怨白昼短夜晚长,那为何不执火烛夜晚游乐。

韶光易逝太匆匆,行乐要及时,时不我予又怎可等到来年。

愚笨的人锱铢必计吝啬守财,逝世两手空空被后人嗤笑。

世间哪有像王子乔驾鹤升天,难以期待那种日子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和《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两篇用意略同。诗中强调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在汉末社会动荡不安、人命危浅的苦闷生活中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

诗人在世间及时行乐的旷达之语后面,所包含着许多人生的痛苦体验,人生价值的怀疑,似乎常是因生活的苦闷。在苦闷中看人生,许多传统的观念都会在怀疑的目光中轰然倒塌。

与其说这类诗表现了“人性之觉醒”,不如说是以旷达狂放之思,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只要看一看文人稍有出路的建安时代,这种及时行乐的吟叹,很快又为悯伤民生疾苦、及时建功立业的慷慨之音所取代,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回车驾言迈

【原文】

回车驾言迈①,悠悠涉长道②。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③。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④?

盛衰各有时⑤,立身苦不早⑥。

人生非金石⑦,岂能长寿考⑧?

奄忽随物化⑨,荣名⑩以为宝。

【注释】

①回:转也。言:语助词。迈:远行也。②悠悠:远而未至之貌。涉长道:犹言“历长道”。涉,本义是徒步过水;引申之,凡渡水都叫“涉”;再引申之,则不限于涉水。③茫茫:广大而无边际的样子。这里用以形容“东风摇百草”的客观景象。④无故物:承“东风摇百草”而言。焉得不速老:是由眼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联想,草很容易由荣而枯,人又何尝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故,旧也。⑤各有时:犹言“各有其时”,是兼指百草和人生而说的。“时”的短长虽各有不同,但在这一定时间内,有盛必有衰,而且是由盛而衰的。⑥立身:犹言树立一生的事业基础。早:指盛时。⑦人生非金石:此句言生命的脆弱。金,言其坚。石,言其固。⑧寿考:犹言老寿。考,老也。即使老寿,也有尽期,不能长久下去。⑨奄忽:急遽也。随物化:犹言“随物而化”,指死亡。⑩荣名:指荣禄和声名。

【译文】

转回车子驾驶向远方,遥远的路途跋涉难以到达。

一路上四野广大而无边际,春风吹摇枯萎的野草。

眼前一切都是陌生无故物,像草之荣生,人又何尝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

百草和人生的短长虽各有不同,但由盛而衰皆相同,既然如此处世立业就必须及时把握。

人不如金石般的坚固,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即使长寿也有尽期,岂能长久下去。

生命很快而急遽地衰老死亡,应立刻进取获得声名与荣禄。

【赏析】

这首诗从客观景物的更新,联想到人生寿命的短暂,因而发出“立身不早”,沉沦失意的慨叹。“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这里所说的“荣名”,已超越了以爵禄为标志的事功,而是追求精神的不朽。尽管这种不朽在当时尚乏具体内涵,却预示了诗人企望功业不朽、文章不朽的建安时代即将到来。

今日良宴会

【原文】

今日良宴会①,欢乐难具陈②。

弹筝奋逸响③,新声妙入神④。

令德唱高言⑤,识曲听其真⑥。

齐心同所愿⑦,含意俱未申⑧。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⑨。

何不策高足⑩,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轲常苦辛。

【注释】

①良宴会:犹言热闹的宴会。良,善也。②难具陈:犹言难以一一述说。具,备也。陈,列也。③筝:乐器。奋逸:不同凡俗的音响。④新声:指当时最流行的曲调,指西北邻族传来的胡乐。妙入神:称赞乐调旋律达到高度的完美调和。⑤令德:有令德的人,就是指知音者。令,善也。唱高言:犹言发高论。唱,古作“倡”,这里泛用于言谈。⑥真:谓曲中真意。指知音的人不仅欣赏音乐的悦耳,而且能用体会所得发为高论。⑦齐心同所愿:这里是说对于听曲的感慨是人人心中所有,内容大致也差不多的。同,一致的意思。⑧申:表达出来。意思是说,大家的这种一致的感慨,都没有把它说出来。⑨奄忽:急遽。飙尘:指狂风里被卷起来的尘土。用此比喻人生,言其短促、空虚。⑩策高足:就是捷足先登的意思。据要路津:是说占住重要的位置。路,路口。津,渡口。要想“先据要路津”,就必须“策高足”。无为守贫贱:这句意思是不要守贫贱,是劝诫的语气。和“何不策高足”的反诘语气相称应,表示一种迫切的心情。守,本义是官吏的职责、职守,此为坚守。

【译文】

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这场弹筝的声调多么的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又妙化。

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懂得音乐者便能听出其真意。

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愿意真诚说出来。

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为什么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居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

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地煎熬自己。

【赏析】

这首诗所歌咏的是听曲感心。写宴客中对酒听歌的感慨,托为阐明曲中的真意,发了一番议论。表现出“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愤激心情。

在“官本位”的封建社会,做官几乎是读书人谋求富贵,改变个人命运的唯一途径。但在东汉末年,一切权力集中在豪门贵族手中,一般士人只能望而兴叹。因此极易激起他们对现实的不满。诗的后六句所表现的,正是这一思想内容。人生一世,疾速如卷在暴风中的尘埃,作者为生命的短暂和渺小而伤心。正如沈得潜所说:“‘据要津’乃诡词也。古人感愤,每有此种。”(《古诗源》卷四)主张及时行乐是《十九首》中的一个消极主题。然而,这一消极主题却来自作者对生命的热爱,来自其理想与现实相矛盾的愤慨,因此作品于消极之中多少也含有积极的内容。实际上,及时行乐并未使他们解脱,即使在最欢乐的时刻,他们的心情也是极为沉重的。这首诗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庭中有奇树

【原文】

庭中有奇树①,绿叶发华滋②。

攀条折其荣③,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④怀袖,路远莫致之⑤。

此物何足贵⑥,但感别经时。

【注释】

①庭:本义指厅堂,引申为堂阶前的地坪。奇树:犹言美树。②华:指花。滋:繁盛。③荣:即上句的“华”,木本植物开的叫做华,草本植物开的叫做荣,但可通。④盈:充盈、充积。⑤路远莫致之:这句的意思是说路远而无人为之送达。致,送达。⑥贵:珍贵。

【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折芳寄远思怀游子的诗。它和《涉江采芙蓉》在内容上大致相同,都是折芳寄远。所不同的是折芳寄远的主角,一为游子,一为思妇。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描写在春天的庭院里,女主人公攀折花枝,想把它送给自已所思念的亲人。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首起两句是对思妇居处环境景物的描写。春天来了,庭院中一棵奇异珍贵美丽的花树,在雨水阳光的滋润下生长得花繁叶茂,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两句主要描写女主人看见庭院中美丽的花树,引发对远客他乡的游子的思念,于是折下一枝花开最盛最美的花枝,想送给自已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代妇女大多长年生活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之中,平淡、寂寞寡于变化。因而她们对时令节序、居处环境这类的变化非常敏感。这些变化往往会引发她们思绪情怀的变化。诗中的女主人公,看见庭院中美丽的花树,一时触动了她思念亲人的情怀,于是引发了折花送人的想法和行为。女主人公这一动作,充分表现了她对游子思念之情之深之切。

后四句为第二层。描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感慨。

“馨香盈怀袖”句,是承前对首句“庭中有奇树”的具体描写。这株花树果然非同寻常,女主人公刚攀折一枝在手,便顿时感到花的芳香充盈浸染了自已的衣襟和衣袖。花是这样的美丽和珍贵,但遗憾的是自已所思念的人与自已相距是太遥远了,是根本无法送到亲人手中的。

如果说女主人公她“攀条折其荣”,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的行动,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自已思念的亲人手中,可以说这一残酷的现实给予了痴情的女主人公无情的一击。我们可以想象,此时诗中的女主人公只能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盈怀袖而无可奈何。这是一幅多么令人伤感的画面啊!

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庭院中这种奇树及其所开的珍奇美丽的花,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最后,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诗人是借女主人公之口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本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送达,反而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之情更加无法解脱。

凛凛岁云暮

【原文】

凛凛岁云暮①,蝼蛄夕鸣悲②,

凉风率已厉③,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④。

良人惟古欢⑤,枉驾惠前绥⑥,

愿得常巧笑⑦,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⑧,又不处重闱⑨;

亮无晨风翼⑩,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注释】

①凛凛:言寒气之甚。②蝼蛄:害虫,夜喜就灯光飞鸣。③率:大概的意思。厉:猛烈。④“独宿”两句:由于长期的独宿,所以分外感到夜长。累,积累,增加。容辉,犹言容颜,指下句的“良人”。⑤良人:古代妇女对丈夫的尊称。惟古欢:犹言念旧情。惟,思也。古,故也。欢,指欢爱的情感。⑥枉驾:是说不惜委屈自己驾车而来。枉,屈也。惠:赐予的意思。绥:挽人上车的绳索。⑦常:一作“长”。巧笑:是妇女美的一种姿态,出自《诗经·卫风》,这里是对丈夫亲昵的表示。⑧来:指“良人”的入梦。不须臾:没有一会儿。须臾,极短的时间。叙梦境的短暂。⑨重闱:犹言深闺。闱,闺门。写醒后的悲哀,仍然是单身独宿,“良人”并不在“重闱”之中。⑩亮:信也。晨风:鸟名,飞得最为迅疾,最初见于《毛诗》,而《十九首》亦屡见。眄睐(miǎn lài):斜视,斜睨。适意:犹言遗怀。适,宽慰的意思。引领遥相睎:既然没有晨风的健翮,飞到她所思念的人的身旁,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远望寄意,聊以自遣。引领,伸长脖子,凝神远望的形象。徙倚:低回也。当然是倚门而立,低回而无所见,内心感伤。沾:濡湿。扉:门扇。斜倚门扉望不到想念的人,“垂涕”自然就“沾双扉”了。

【译文】

寒冷的岁末,百虫非死即藏,那蝼蛄彻夜鸣叫而悲声不断。

冷风皆已吹得凛厉刺人,遥想那游子居旅外地而无寒衣。

结婚定情后不久,良人便经商求仕远离家乡。

独宿而长夜漫漫,梦想见到亲爱的容颜。

梦中的夫君还是殷殷眷恋着往日的欢爱,梦中见到他依稀还是初来迎娶的样子。

但愿此后长远过着欢乐的日子,生生世世携手共度此生。

好梦不长,良人归来既没有停留多久,更未在深闺中同自己亲热一番,一刹那便失其所在。

只恨自己没有晨风一样的双翼,不能凌风飞去,飞到良人的身边。

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伸长脖子远望寄意,聊以自遣。

只有依门而倚立,低回而无所见,内心的感伤,不禁得垂泪而流满双颊了。

【赏析】

这首诗,是寒冬深夜里梦境的描写,反映出一种因相思而坠入迷离恍惚中的怅惘心情。

诗中最大问题在于:一、“游子”与“良人”是一是二?二、诗中抒情主人公,即“同袍与我违”的“我”,究竟是男是女?三、这是否是一首怨诗?答曰:一、上文的“游子”即下文之“良人”,古今论者殆无异辞,自是一而非二。二、从全诗口吻看,抒情主人公显为闺中思妇,是女性无疑。但第三个问题却有待斟酌。盖从“游子无寒衣”句看,主人公对“游子”是同情的;因“思”极而成“梦”,更多的是“感伤”之情。当然,怨与伤相去不远,伤极亦即成怨。汉代文人诗已接受“诗都”熏陶,此诗尤得温柔敦厚之旨,故以为诗意虽忧伤之至而终不及于怨。这在《古诗十九首》中确是出类拔萃之作。

驱车上东门

【原文】

驱车上东门①,遥望郭北墓②。

白杨何萧萧③,松柏夹广路④。

下有陈死人⑤,杳杳即长暮⑥。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⑦。

浩浩阴阳移⑧,年命如朝露⑨。

人生忽如寄⑩,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注释】

①驱:奔驰;疾行。东门:洛阳东城三门中最近北的城门,东有三门,最北头是上东门。②郭北墓:指洛阳城北的北邙山。城阳恭王刘祗死,葬于北邙,其后王侯卿相亦多葬此,遂成著名的公墓地带。③白杨:墓地上的树木。古代墓地,多种树木,用以坚固墓茔的土壤,并作为标志,便于子孙祭扫。萧萧:木叶鸣风的悲声。只要有点微风,白杨叶就会颤动,发出一种萧萧的声音,使人感到悲哀。④广路:指墓道。北邙山是富贵人的墓地,墓门前有宽阔的墓道。⑤陈死人:久死之人。陈,久也。⑥杳杳:幽暗也。杳,本义为昏暗。即:就也。长暮:犹言长夜。夜是暗黑的,人死一入坟墓,就看不到光明,如同在长夜之中。⑦黄泉:指深到有泉水的地下。⑧浩浩:水流无边无际的样子。⑨年命:犹言寿命。朝露: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干。是说生命如露水一样短促。⑩寄:本义为寄居,此处引申为寓居,言不久即归。万岁:犹言自古。更相迭:是说生死更迭,一代送一代,永无了时。莫能度:指不能超越这一客观规律。度,通“渡”,超越的意思。服食:指服用道家所炼丹药以求长生不老。纨、素:都是白色的丝织品,就是绢。

【译文】

驱车出了上东门,回头遥望城北,看见邙山墓地。

邙山墓地的白杨树,长风摇荡着枝条,万叶翻动发出萧萧的声响,松柏树长满墓路的两边。

陵墓的下面,是早已死去的先人,人死去就像堕入漫漫长夜。

寄身于永恒的黑暗中,沉睡于黄泉之下,千年万年,再也无法醒来。

春夏秋冬,流转无穷,而人的一生,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消失了。

人生好像旅客寄宿,匆匆一夜,就走出店门,一去不返。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牢,经不起多少跌撞。

岁去年来,千岁万岁,往复不已;即便是圣人贤人,也无法超越,长生不老。

神仙是不死的,然而服药求神仙,又常常被药毒死贻误此生。

还不如喝点好酒,穿些好衣服,只图眼前快活吧!

【赏析】

这首诗,是流荡在洛阳的游子,因为看到北邙山的坟墓而触发的人生慨叹。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个体生命面对滔滔的时间长河,既弥足珍贵,又卑微渺小。诗人力求超越旧有的价值观念,作出新的人生选择。

无论是露骨宣称为摆脱贫贱而猎取功名,还是公开声言要把握短暂人生而及时行乐,总之是丧失了屈原式的执著。在旧的理性规范解除之后表现出来的生命冲动,由于受到历史传统、客观环境和自身文化积淀的束缚,很难获得健康、乐观的内容和形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感叹短暂的人生时,虽出言愤激,却也并非真是甘心颓废,有人仍在洁身自好,寻觅精神上的永恒。

这首诗表达主人公对人生如寄的悲叹,当然也隐含着对生命的热爱,然而对生命的热爱最终以只图眼前快活的形式表现出来,却是消极颓废的。

去者日以疏

【原文】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①。

出郭门②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③。

白杨④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⑤,欲归道无因⑥。

【注释】

①去者、来者:指客观现象中的一切事物。来,一作“生”。“生者”,犹言新生的事物,与“来”同义。疏:疏远。日以亲:犹言一天比一天亲近。亲,亲近。以,古“以”、“已”通用,义同。②郭门:城外曰郭,“郭门”就是外城的城门。③“古墓”两句:上句是说,古墓已平,被人犁成田地;下句是说,墓上的柏树,被人砍断,当做柴烧。犁,农具,这里作动词用,就是耕的意思。摧,折断。④白杨:也是种在丘墓间的树木。⑤故里闾:犹言故居。里,古代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后来泛指居所,凡是人户聚居的地方通称做“里”。闾,本义为里巷的大门。⑥因:由也。

【译文】

死去的人岁月长了,印象不免由模糊而转为空虚、幻灭。新生下来的一辈,原来自己不熟悉他们,可经过一次次接触,就会印象加深而更加亲切。

走出郭门,看到遍野古墓,油然怆恻,萌起了生死存亡之痛。

他们的墓被平成耕地了,墓边的松柏也被摧毁而化为禾薪。

白杨为劲风所吹,发出萧萧的哀鸣,肃杀的秋意愁煞了人们的心。

人生如寄,岁月消逝得如此迅速,长期在外的游子,怎不触目惊心。只有及早返回故乡,以期享受乱离中的骨肉团圆之乐。

想要归返故里,寻找过去的亲情,就是这个原因了。

【赏析】

本诗从题材范围、艺术境界以至语言风格看来,有些近似《驱车上东门》,显然是游子所作。由于路出城郊,看到墟墓,有感于世路艰难、人生如寄,在死生大限的问题上,愤激地抒发了世乱怀归而不可得的怆痛之感。

明月皎夜光

【原文】

明月皎夜光①,促织鸣东壁②。

玉衡指孟冬③,众星何历历④。

白露沾野草⑤,时节忽复易⑥。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⑦,高举振六翮⑧。

不念携手好⑨,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⑩。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注释】

①皎夜光:犹言明夜光。②促织鸣东壁:这句是表明气候已经进入渐渐寒冷的深秋。促织,蟋蟀的别名,一作“趣织”,“趣”是“促”的古字。蟋蟀的鸣声标志着秋天的到来,是妇女们忙着织寒衣的时候了。③玉衡指孟冬:是从星空的流转说明秋夜已深。玉衡,北斗七星之一。④历历:就是逐个的意思,众星行列分明的样子。⑤白露沾野草:是带有季节特征的秋天景象。⑥忽:本义为不重视、忽略,这里用引申义,急速、突然的意思。⑦同门友:同在师门受学的朋友。⑧翮(hé):本义为羽毛中间的硬管,指尾羽或翼羽中那些大而硬的角质空心的羽轴。这里泛指鸟的翅膀。⑨携手好:指共患难的交谊。⑩“南箕”两句:这两句取《诗经》之语,加以变化,用来比喻“同门友”空有“同门”之名而无真实友谊。良:确实。盘:大石,用以象征坚定不移的感情。

【译文】

皎洁的明月照亮了仲秋的夜色,在东壁的蟋蟀低吟清唱着。

夜空北斗横转,那由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的斗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闪烁的星辰,更如镶嵌天幕的明珠,把仲秋的夜空辉映得一片璀璨!

深秋,朦胧的草叶上,竟已沾满晶莹的露珠,深秋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时光之流转有多疾速啊!

而从那枝叶婆娑的树影间,又听到了断续的秋蝉流鸣。怪不得往日的鸿雁(玄鸟)都不见了,原来已是秋雁南归的时节了。

京华求官的蹉跎岁月中,携手同游的同门好友,先就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

今却成了相见不相识的陌路人。在平步青云之际,把我留置身后而不屑一顾了!

遥望星空那“箕星”、“斗星”、“牵牛”的星座,它们既不能颠扬、斟酌和拉车,为什么还要取这样的名称。

想到当年友人怎样信誓旦旦,声称著同门之谊的“坚如磐石”;而今“同门”虚名犹存,磐石友情安在?叹息和感慨世态炎凉、虚名又有何用呢?

【赏析】

本诗是描述一位失意者抱怨显贵朋友之不念旧谊而不相援引。其怨情系在秋夜独处之时,由眼前凄清之景物引触而来。诗分三部:前八句写景,中四句敘事,末四句感慨。由景生情,前后呼应,情景交融。

前八句以眼见今夜月色皎洁明亮,早闻蟀在东墙角鸣叫。秋夜独处,凄清景物,令人悲郁不能寐。仰观于天,望见北斗斗柄之玉衡星已经指向孟冬亥宫之方向——西北方,时已过夜半,天空之星星皎洁熠熠,天就将亮。低头俯察,草上露水晶白,秋亦已深。令人感到时节变换何等之快速。此时又若似听到秋蝉凄切之鸣叫,看见燕鸟奋翼之飞逝。

中四句承前两句,联想朋友之贵而弃我说,以前同窗共学之老友,皆飞黄腾达,像鸿鹄之奋翅高飞,如今已忘记从前携手同游,患难与共之好友,将我丢开如抛弃一串走过之足迹。

末四句兴感友谊不固,徒知己之虚名复何用。以天空之星,南有箕星,北有斗星。但箕星不能盛物,斗星不能酌浆,牵牛星更是不能负轭,徒有其名而无其实,故人间友谊若无盘石之坚固,徒有同门友之虚名,又有何用?借南箕、北斗、牵牛之有名无实,比喻交道之不终。

综观诗篇,叹时物之变异,感节序之流易,因思昔者同门之友,高举自奋,乃不念平生久要之好,竟弃我如遗迹然。如南箕不可以簸扬,北斗不可以挹浆,牵牛不可以驾车,是以虚有其名,而不适于用。以兴为朋友者毫无贞固之心,而徒事虚名是无益也。先写景后抒情,由景而生情,转换自然,前后呼应,浑然而成。

东城高且长

【原文】

东城高且长,逶迤①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②,秋草萋已绿③。

四时更变化④,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⑤,蟋蟀伤局促⑥。

荡涤放情志⑦,何为自结束⑧?

燕赵⑨多佳人,美者颜如玉⑩。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注释】

①逶迤:曲折而绵长的样子。②回风: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动地起:言风力之劲。③已:一作“以”。萋已绿:犹言“绿已萋”,是说在秋风摇落之中,草的绿意已凄然向尽。萋,通“凄”。绿,是草的生命力的表现。④更变化:谓互相更替变化。更,替。⑤晨风:鸟名,一种健飞的鸟。怀苦心:即“忧心钦钦”之意。⑥蟋蟀:承上文“岁暮”而言。局促:不开展也,“蟋蟀在堂”就是“局促”的意思。⑦荡涤:犹言洗涤,指扫除一切忧虑。放情志:谓展胸怀。⑧自结束:指自己在思想上拘束自己。结束,犹言拘束。⑨燕赵:今河北一带是古燕赵之地。⑩如玉:形容肤色洁白。被服:犹言穿着。被,披也。理:指“乐理”,当时艺人练习音乐歌唱叫做“乐理”。弦急、柱促:是一个现象的两面,都是表明弹者情感的激动。驰情:犹言遐想、深思。中带:内衣的带子。一作“衣带”。沉吟:沉思吟咏。聊:姑且。踯躅:驻足,且前且退貌,是一种极端悲哀的情感的表现。思为双飞燕:愿与歌者成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意指同居。君,指歌者。

【译文】洛阳城东面高高的城墙,曲折绵长,从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

转眼又有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犹如动地般地吹起,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

四季轮回,转眼一年又过去了!

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晨风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感到了时光的流逝与短暂。

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

那燕赵之地本来就有很多的美女,美女容颜如玉般的洁白秀美。

穿着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习练着清商之曲。

因为琴瑟之柱调得太紧促,那琴间竟似骤雨急风,听来分外悲婉动人。

体味曲中的含义,手在弄着衣带,无以自遣怅惘的心情,沉吟之余双足为之踯躅不前。

被佳人深沉的音响感动,心里遥想着与佳人成为“双飞燕”,衔泥筑巢永结爱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客中生活的一个偶然现象,反映出诗人空虚而无着落的现实苦闷和悲哀,与《西北有高楼》意境相似。

这首诗不仅描述着诗人目睹的景象,其中还隐隐透露着诗人内心的痛苦骚动。生活竟如此重复,单调变化的只有匆匆逝去的无情时光。想到人的生命,就如这风中的绿草一般,繁茂的春夏一过,便又步入凄凄的衰秋,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受到了时光流逝的迟暮之悲?这一切似乎都从相反方面,加强着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思索和意念: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不如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

孟冬寒气至

【原文】

孟冬①寒气至,北风何惨慄②。

愁多知夜长③,仰观众星列④。

三五⑤明月满,四五詹兔缺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⑦。

上言长相思⑧,下言久离别⑨。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⑩。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注释】

①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十月。孟,长也。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②惨:残酷、狠毒,或指悲痛、伤心、心情不舒畅。慄:冷得发抖,这一词是兼指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感受。③愁多知夜长:时入孟冬,主人公不仅感觉到“寒气”,同时感到“夜长”。④列:割、分,“裂”的古字,这里是排列的意思。⑤三五:阴历十五。⑥四五:阴历二十。詹兔:即“蟾兔”,民间把月中的黑影叫做“蟾兔”,后来就成为月的代称。⑦遗:给予、馈赠。书札:引申为书信。札,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⑧上:谓书札的开头。言:本义为说、说话,这里指信中所写。⑨下:谓书札的结尾。这里是以“上”、“下”概括全书的主要内容。⑩灭:本义指消灭、灭亡、磨灭。区区:犹拳拳,诚恳而坚定。察:本义是观察、仔细看,这里引申为明察、知晓的意思。

【译文】

农历十月,寒气逼人,呼啸而来的北风多么凛冽,一片肃杀之气。

满怀愁思,夜晚更觉漫长,抬头仰望天上罗列的星星。

十五月圆,二十月缺。

有客人从远地来,带给我一封信函。

信中先说他常常想念着我,后面又说已经分离得太久了。

信收藏在怀袖里,至今已过三年字迹仍不曾磨灭。

我一心一意爱着你,只怕你不知道这一切。

【赏析】

这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丈夫久别,凄然独处,对于季节的迁移和气候的变化异常敏感;因而先从季节、气候写起。全诗都是以“我”自诉衷曲的形式写出的。诗中处处有“我”,“我”之所在,即情之所在、景之所在、事之所在。景与事,皆化入“我”的心态,融入“我”的情绪。

客从远方来

【原文】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①。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②!

文彩③双鸳鸯,裁为合欢被④。

着⑤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⑥。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⑦?

【注释】

①遗:给予、馈赠的意思,指客替故人带来赠品。绮:绫罗一类的丝织品。织成彩色花纹的叫“锦”,织成素色花纹的叫做“绮”。一端:即半匹,长二丈。②故人:后世习用于朋友,指过去有交谊的友人。这里是指远离久别的丈夫。尚:犹也。尔:如此。指思旧之情。③文彩:指绮上面所织的花纹。④合欢被:是指把绮裁成表里两面合起来的被,所以有合欢之义,象征夫妇同居的愿望。合欢,原是植物名,汉朝凡是两面合来的物件都称为“合欢”。⑤着:被的装进绵,叫做“着”。⑥缘:被的四边缀以丝缕,叫做“缘”。⑦“以胶”两句:这两句说胶漆在一起,就混合坚牢而无法分解,这里用以比喻两情的融洽无间。投,本义为投掷,这里是加入混合的意思。

【译文】

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送来了一端织有文彩的素缎。

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这丝丝缕缕,该包含着夫君对我的无尽关切和惦念之情!

绮缎上面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我要将它做条温暖的合欢被。

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丝绵再长,终究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

唯有胶和漆,黏合固结,再难分离。那么,就让我与夫君像胶和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

【赏析】

这首诗极有章法。它既不写独守空闺的孤苦,也不写对“故人”的痴念,而是巧妙地截取了“客来遗绮”这一生活片断来描写思妇的心理活动。全诗以“端绮”为生发点,以“故人心尚尔”为情感的策源,以思妇的情感变化为线索,以物写情,以事写入,一气流走,首尾贯穿,结构严谨,略无松懈。

此诗的立意很有特色。它不写相思的悲苦,却充分抒写“客来遗绮”的欢乐,把这一短暂的欢乐反复渲染,编织成对重逢的热切期待,以此来扫荡离愁别绪的阴霾。然而,“客来遗绮”所激起的惊喜之光是不可能持久的,这一小朵喜悦的火花很快会在“相去万余里”的现实面前熄灭。其情之悲之苦,自在不言之中了。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双关及比喻等手法来表达思妇的感情。比如,利用“思”与“丝”谐音,把绵绵不断的相思比作绵长的蚕丝;又如用缝被所结的“死结”来象征夫妻不可分离。篇末“以胶投漆中”的比喻具有以一当十之妙。

明月何皎皎

【原文】

明月何皎皎①,照我罗床帏②。

忧愁不能寐③,揽衣④起徘徊。

客⑤行虽云乐,不如早旋⑥归。

出户独彷徨⑦,愁思当告⑧谁?

引领还入房⑨,泪下沾裳衣⑩。

【注释】

①皎:本义为洁白明亮。此处是引申义,为光照耀的意思。②罗床帏:指用罗制成的床帐。③寐:睡着。④揽:本义指执、持,引申为提、撩起。这里的揽衣犹言披衣。⑤客:本义为寄居、旅居,住在他乡。这里指诗人自己,目的在于点出身处异地他乡的漂泊感。⑥旋:返回或归来。⑦彷徨:徘徊的意思。⑧告:本义为报告、上报。此处用为引申义,指把话说给别人听。⑨引领:伸着脖子远望。⑩裳衣:一作衣裳。裳,本义为下衣,指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泪下:一作下泪。

【译文】

明月为何这般的皎洁光亮,照着我这罗制的床帐。

在这个不眠之夜,月光惹动了游子的愁肠。他披衣而起,心事重重地在空房中徘徊。

游子自忖道:外面固然再好,怎比得上家里呢?

在怅惘中,他打开房门走到外面,四下顾望,只见月光满地,夜凉如水。满怀愁绪又向谁倾诉呢?

他神色凄然地回到房里,独自落下泪来。

【赏析】

本诗为思妇之作,以其夫客行不归,忧愁而望思之也。或谓系游子久客思归之作;或以为系商贾、仕宧、独醒之人,感慨不得意,抚时兴悲,托辞思归之作。全诗共分三部分:首四句即月夜而起空闺之愁。以夜深人静,明亮之月光,照在我罗绮之床帐,令人更感空闺之孤寂,忧愁忽从中来,不能成寐,于是揽衣起床,在闺房中徘徊。中两句揣测不归之因并申己之望归来,以客居在外虽然可乐之处,但总比不在家好,所以不如早日旋归。末四句就出户入房,彷徨泪下,写出相思之苦。以由屋中徘徊而步出屋门,彷徨不定,其愁苦心思无从相诉,因延颈企踵远望,期盼丈夫之归来,却不见人影,只得再入房中,失望伤心之余,眼泪不觉沾湿衣裳。综观诗篇以月明夜静,对影寂寥,忧愁之感,忽从中来,始而揽衣徘徊,既而出户彷徨,终而入房泣涕,情景如画,意味深远,沁人肺腑,百读不厌。

1、春暖花开草儿绿,有伙恶魔正寻你,它们扬言下狠手:剥去你的烦恼皮,抽去你的痛苦筋,要用平安的绳子拴住你,幸福的枷锁套牢你。祝你生日快乐!

2、春天到了,真美呀!这是一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像蛇,熊,青蛙之类的冷血动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赏春天。小鸟鸣春,百花争艳,小草发芽,燕子也飞回来搭窝了,春天使给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完全被绿化了,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整个春天都被绿色覆盖了,这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我爱这美丽的春天。

3、时下,已是春暖花开,到处洋溢着花香。春的气息弥漫了眼前的整个大地。走在满是花开的世界里,心情舒畅。我喜欢抚摸花瓣后残留在指尖上的香气。它进入我的鼻腔,混入血液,最后到达我的心脏,让我迷醉的睁不开眼。

4、近看,那柳芽像一颗颗绿星星挂满枝头,摇摇摆摆,可爱极了,而我,似乎也变成了其中的一颗,和柳枝一起荡秋千。“好不婀娜多姿的垂柳!”我不禁叹道。柳树仿佛听懂了我的话,摇晃着枝条说:“嗨!老朋友,我们又见面了。”

5、春暖花开,烟雨如雾,轻纱半掩,处处迷蒙羞涩如少女般美丽的时节,好想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有你的那一片神奇世界,轻轻柔柔的放下一颗炙热的心。你说,我偷走了你的心,你守着白天黑夜,静静的,痴痴的等。

6、春暖花开,云淡风轻,漫步于水榭桃林之间,看花开碧水,观落英缤纷,于是,我如水的心尘,便刻进了一抹淡淡的相思痕。

7、一路上,我看见田野里的油菜花全都开了,望去金黄色的一片,可真好看呀!路边,像蝴蝶一样的蚕豆花也开了。到了家,我看见屋前菜地里的桃树、梨树也开满了花:粉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好像在比谁最美。春天里的花可真多呀!我喜欢这些美丽的花。

8、春天,各种花朵散发出清香,让我感到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是美妙的。小草也冲破泥土,长得无比茂盛。春天把冬天的寒冷带走了,带来了温暖,让小溪叮当,让万物复苏。我爱春天的百花齐放,爱春天的无边的绿色。在花园里,我仿佛看(到)花儿的笑脸,我走过,细细地闻到那种不同的味道。

9、许多人都很喜欢春天,因为那时山美、水美、天美、花更美。春天到了,万物开始复苏,尤其是那些惹人注意的小花,总有人爱过去摘上一朵,放在鼻尖上。还有的总爱嚷上几句“春天到了,花儿香了!”

10、三月江南,杨柳依依,花开婉妍,这样的季节,我在江南明媚日光里的所有念想都在热烈的绽放。看着那些美得心醉的满城春色,那些华美绚丽的风景,一直都记得和你的约定,说好了的,要一起相伴,一起看春暖花开。

11、那含苞欲放的花苞,经过雨的洗礼,雪的磨砺,阳光的沐浴;经过,夏的考验,秋的呵护,冬的孕育,绽放了动人的笑容。桃花抢先一步,集体露出粉红的脸蛋。梨花也不甘落后,有了清纯羞涩的笑。迎春花是春天的标志,黄黄衣裙,轻轻袅袅。丁香花,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绽放了自己的紫色,清新淡雅。

12、桃花的心,是春天的希望与生机,是三月的自由与渴望。她第一个将春天带来,又久久地让春天驻足人间。落英缤纷的刹那,任谁都会为那最后的绚烂而感动,桃花如此地装点春天,有一种美,历久犹存。

13、春风吹醒了花儿,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艳丽的花儿竞相开放,红得像火,白得似雪,黄得如金,粉得似霞……五彩缤纷。

14、愿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5、春暖花开,在炼狱中匍匐的灵魂,走过夏日骄阳烈烈的山岗,经过秋风萧萧的殿堂,穿过寒雪雱雱的蛮荒,终于来到情感洞穴的当口,洞口飞泻而下的瀑布上,映照着真爱晶莹的脸庞,灵魂呼喊着向真爱奔去,穿过真爱灵动的水帘,无情地落在水中,回首张望,瀑布一片明光,而真爱却依然空空荡荡。

16、鞠一捧暖阳,放在胸口,感悟春的暖意;怀抱一簇翠绿,闻着花香,倾听鸟的鸣翠。春天,这个如花的季节,朝着阳光的方向,走向明天的辉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7、迎春花起得早,吹起了鹅黄的小喇叭,向人们宣告,“春天来了!”;如雪的樱花姑娘在春风中把片片花瓣撒向大地;一大片,一大片的桃林、杏子林像是喝醉了酒,脸颊绯红,又像朝霞染红了天空;田野里金色的油菜花吸引着陈群结对的蝴蝶翩翩起舞;一大朵,一大朵粉红的牡丹、芍药,你挨着我,我挤着你,层层叠叠的花瓣在春风中跳起了华尔兹;一棵棵紫色的玉兰花,像一个个高贵的妇人亭亭玉立;娇嫩的海棠也笑盈盈的迎接春天的到来。春天来了,风中透着香,雨里裹着蜜,好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

18、瞧!阳春三月的早晨,我又来到了小河边。潺潺的流水唱着欢快的歌,哗啦啦地向东流去,水中的鱼自由自在地游着,好不快活!几棵柳树正在河边梳洗长长的秀发,那柳枝纤细而柔软,像瀑布一泻而下,在微风的吹拂中摆着腰肢。

19、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0、花园里百花盛开。紫红紫红的杜鹃花上了一块紫红的花帘子!月季等花儿都开了,它们争芳斗艳,芬芳吐香,亭亭玉立,婀娜多姿,使花园花香袭人,十里飘香,让人流连忘返,感到心旷神怡。

21、一走进校们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那是我们学校的花坛了。那儿有许许多多的花儿,每个人来到这里时第一句话都是赞我们这个美丽的花坛。一朵朵五颜六色的玫瑰争相怒放,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像快要破裂似的,有的全都开了。一阵风吹来,花儿们都摇摇晃晃,从远处看就好像是许许多多的花儿在争奇斗艳的,把校园的`春色显得更加清楚了,让旁边的校园的楼房显出更美了。

22、观赏桃花最好选择上午,当明媚的春光洒向花朵时,花瓣上那种“白里透红——与众不同”的美感,与花蕊上“黄里透白——越看越爱”的妩媚,会使我们赏心悦目,留连忘返。观赏之余,如果再喝上一杯桃花茶,美好的记忆将会流入心田。

23、阳春三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盎然春意之中,去户外赶春成为人们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休闲之时信步郊外观赏桃花,放眼望去,满山遍野之中桃花的身影分外妖绕,沐春临风,和颜悦色,向人们展示着娇美的身姿。

24、有一种遇见,一眼凝眸,便是永恒;有一种心动,一生一次,只为一人,陌上初识,写满柔情,我细数着一季又一季的落花,在等你的季节里,用年华作笔,写下一个不悔,春暖花开,拾一抹牵念寄给你,回眸处,愿初遇的那一抹花香,能芬芳你所有的流年……

25、春姑娘踏着轻快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人间。她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垫子,让小虫在上面尽情玩耍;给小树穿上了绿装,佩戴了五彩的小花饰品;给小河脱去了大棉袄,穿上了薄薄的蓝衣裳;还给人们带走寒意,送来了丝丝温暖。早上我告别城市汽车的轰鸣声,来到了宁静的乡村。乡村的景色真美啊!

26、在春暖花开的四月,古城墙外的桃花又开了。每年的春季都会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这里旅游。

27、春天的魅力果然无法挡,花坛上开满了漂亮的花!五颜六色,使游人应接不瑕!朵朵清香扑鼻。蝴蝶、蜻蜓、蜜蜂等等在花丛中各忙各的。我完全陶醉了,半天都未能回过神来。

28、春暖花开,明媚了季节,也温暖了我对你的想念,我愿做一棵开花的树,守在你必经的路口,用一生的时光,为你开到茶靡,回眸处,愿那一抹花香,芬芳你所有的流年。

29、天蒙蒙亮,就被一阵清脆的鸟儿声吵醒,于是睁开睡眼,摒住呼吸,索性趴在窗台上张望。晨风顺窗而入,清新,滑过肌肤虽然还夹着一丝寒意,但凉爽的微风总让人头脑清醒,精神气倍足。深呼吸,还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哦。

30、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它芬菲烂漫、抚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婆的垂柳相衬映,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桃花有单瓣、重瓣,颜色有粉红、深红、纯红、纯白以及红白复色等等。桃花真是千姿百态,让人看了眼花缭乱。

31、每一朵桃花,其实都是一个春天。花开是春,花落亦是春,何须辗转归?任由春去春来,时光荏苒,漫过唐时风宋时雨旧时风月,这桃花上,早已浸染了春天的颜色,只待一个莺飞草长的日子,在明媚的阳光下,自由绽放。

32、看那漫山桃花吐出粉香花蕊,引来蝴蝶蜜蜂丛间飞舞。其它花儿也渐渐放出花朵,可能也是来展示自己。这下好了,各色的花都有了春变的更加娇艳。当然春天可不止这些,还有发芽的树、苏醒的大地和归来的燕子。

33、春姑娘拿起了一支神奇的画笔,在大地了甩了一下又一下:小草探出了头,花朵儿绽开了笑脸,柳树则摇曳着长长的辫子。那可真是:春意盎然,桃红柳绿,生机勃发啊!此时此刻,我心中萌生了一种想法:去踏青吧!于是,我便约了同学一起去公园,欣赏这春天大自然的美景。

34、在春暖花开之际,你可以漫步田野,闻着花儿的幽香,泥土的清香,听着鸟儿的歌声,大自然的音律,你可以听到自然的节奏,闻到生命的气息,你可以看到生活的美妙,生活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35、春暖花开,让你青春美好绽放;夏阳高照,让你人生灿烂辉煌;金秋硕果,让你收获幸福快乐;冬雪浪漫,让你柔情似水荡漾;痴心一片,有你最好!

36、心中要有景,才能春暖花开;心中要有愿,才能成就事业;心中要有理,才能走遍天下;心中要有德,才能涵容万物;心中要有道,才能拥有一切;心中要有梦想,才能有希望;心中有责任,才能有所作为;心中要有快乐,才能发现美好;心中要有希望,才能看到光明;心中有他人,才能充满爱心。

37、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桃花,像一个可爱貌美的姑娘,在枝头上动人地微笑着,散发出的缕缕幽香,招引一群蝴蝶的阵阵追逐,翩翩的舞姿是它们欢乐的颂歌,就连踏青的人们,也迷醉般地停下了匆匆的脚步,驻足观望、倾听,花开的声音……

38、拂去往日的尘封,一个美丽的传说悄然嵌入我们的记忆:很久很久以前,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桃花盛开的地方,春风拂动,桃花散落水面,水中的鱼儿游向岸边争食桃花,久而久之,其中一条鱼因为得到桃花的仙气而变成了一条美人鱼,于是便有了《追鱼》的故事。

39、春暖花开,灼灼惹人怜爱。倩女悄来,玉手轻摘。明媚艳丽胜钗,美人云髻娇戴。花开重阳,傲影染霜。迎风拂香,含露滴浆。篱外栏边自芳,不与红装较量。

40、春天的阳光特别温暖,春天的风特别调皮,而春天的花呢,它来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惹得大家争相观看,议论纷纷。

41、四月,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物是人非,寻不回往日的情怀;五月,夜色见明,月光如水,笔下文字的忧伤,沁不进阳光的明媚;六月,沉香已尽,时光半老,一个人的时光,寂寞且幸福。一路花香,一路相伴,一路回忆,开始新的人生,踏上新的征途,一切安好。

42、一个浪迹天涯的梦想,一句春暖花开的承诺,一身瘦马断剑的行袍,一场千里之外的邂逅。很多梦想就在这样熟习的风中飞入天涯,没有缱绻,没有怨怼,由于浪迹天涯才是少年的梦。

4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初来乍到的`春,用温润柔滑的雨珠唤醒了一冬的沉寂,春草芽儿细细地冒出,朦朦胧胧中,那抹极淡极淡的新绿若隐若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4、和蔼可亲的春,用柔嫩光滑的手掌轻轻抚摸草儿、花儿、苗儿,无声无息滋润万物,莞尔轻盈地迈动了脚步,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神采飞扬的春,用和煦温暖的春风唤醒了大地,绿草如茵,柳树刚刚长出嫩黄的细叶。

45、桃李争春,百花争艳,春色撩人,香满人间,乱花渐欲迷人眼。

46、春雨无声润物,春风又绿神州,鸟语花香,桃红柳绿,万物竞自由,到处透着勃勃生机。难怪韩愈说“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美好。

47、人们在春天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等待着秋的收获。春天是花的世界,是一切美的融合,是一切色彩的总绘。或许过去你灿烂无比抑或郁郁不振,或许展望未来还有点迷茫,但是我们可以把握现在,前方正因为未知,所以才有我们不断追逐的渴望。

48、纤细的雨丝步履轻盈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春姑娘笑意盈盈欣欣然撩开神秘的面纱,随着春风春雨轻盈飞舞,绽放自己的美丽。沉睡了一冬的草儿也开始揉揉朦胧的双眼,伸伸懒腰,投入春天的怀抱。

49、春风正暖,朝阳正好,就让我们带着甜蜜的微笑,去追寻春天的足迹,触摸美丽的春天吧!这一路收获的不只是美丽的风景,还有一份厚重的充实、满满的幸福和一份的乐观豁达心情。

50、三月伊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蝶恋花·春景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赏析

本词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最擅婉约,本词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我们仍用“何处无芳草(知音)”以自勉。词人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本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王士祯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指出本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褪对旨颜色变浅或消失。开头一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句意为:暮春时节,杏花凋零枯萎,枝头只挂着又小又青的杏子。词人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绿水环绕着一户人家。这两句又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春天画面,但缺少了花树的点缀,仍显美中不足。“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大意是:树上的柳絮在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少,春天行将结束,难道天下之大,竞找不到一处怡人的景色吗?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上阕描写了一组暮春景色,虽也有些许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正如词人此时的心境。词人被贬谪在外,仕途失意又远离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谁知佳景难觅,心情更糟。上阕表达了词人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词人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词人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词人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词人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人回味、想象。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词人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苏轼的化身。苏轼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苏轼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苏轼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苏轼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

长安春望

唐代: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春生 一作:春来)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译文

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

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

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鉴赏

此诗首联“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

颔联正面抒发思乡望归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大历十才子”擅长描写细微的心理情态。(《小澥草堂杂论诗》)他们伤时感乱的情绪,常通过“醉”和“梦”表现出来,像“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李端《九日寄司空文明》),“别后依依寒梦里,共君携手在东田”(《送冷朝阳还上元》),“宿蒲有归梦,愁猿莫夜鸣”(钱起《早下江宁》)等等。他们写醉,是因为清醒时感到痛苦而无奈,只有在醉中才会稍微得到解脱。写“梦”,是感到时代动乱,浮生短促,或者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

颈联又转入写景,仍然景中含情。“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川原”即家乡,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表面上写景很壮观,其实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

尾联收束到感时伤乱和思家盼归的主题。“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沈德潜说“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确实如此。

金圣叹批后两联(后解)云:“‘川原’七字中有无数亲故,‘宫阙’七字中止夕阳一人。‘谁’便是无数亲故也,‘独’便是夕阳一人也。不知唐诗(之)人,谓五六只是写景。”(《金圣叹选批唐诗》)认为五六句不是纯粹写景,而与七八句的抒情密切关联,分析得相当精辟、透彻。

这首诗中抒发了卢纶在乱离中的思家之情。诗体现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沈德潜《唐诗别裁》用这首诗作例子,将大历诗与盛唐诗进行了一番比较:“诗贵一语百媚,大历十子是也,尤贵一语百情,少陵摩诘是也。”并说这首《长安春望》“夷犹绰约,风致天然”。这种“阴柔之美”,主要表现在诗中浓重的悲哀情绪。卢纶感乱思家,眼中所见,心中所思,无非都是伤心之景,悲哀之情,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读后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这正是阴柔美的表现。姚鼐《复鲁絜非书》论具有“阴柔之美”的文章云:“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如人也,谬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乎其如喜,愀忽其如悲。”所谓“如叹”“如有思”“如悲”的阴柔这美,正是《长安春望》及“十才子”许多诗篇审美特征的概括。

汉宫春·立春日

宋代: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译文

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赏析

辛弃疾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北方度过的。当时的中国北方,已为金人所统治,辛弃疾的家乡山东也不例外。他是在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从金国归于南宋的。据邓广铭先生考证,这首词是他南归之初、寓居京口(镇江)时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上片通过立春时节景物的描绘,隐喻当时南宋不安定的政局。开头“春已归来”三句,点明立春节候。按当时风俗,立春日,妇女们多剪彩为燕形小幡,戴之头鬓。故欧阳修《春日帖子》中有“共喜钗头燕已来”之句。“无端风雨”两句,既指自然界的气候多变,也暗指南宋最高统治集团惊魄不定、碌碌无为之态,宛如为余寒所笼罩。“年时燕子”三句,词人由春幡联想到这时正在北飞的燕子,可能已经把他的山东家园作为归宿了。“年时”即去年之意,这说明词人作此词时,离别他的家乡才只一年光景。接下去“浑未办”三句,是说词人新来异乡,生活尚未安定,春节到了,连旨酒也备办不起,更谈不到肴馔了。

词的下片进一步抒发词人自己的忧国怀乡之情。“却笑东风从此”三句,词人想到立春之后,东风就会忙于吹送出柳绿花江的一派春光。“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语虽虚拟,实际表达了词人初归南宋急欲报国、收复失土的决心,深恐自己磋砣岁月,年华虚度。这里说的“清愁”,实际是词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解连环”,是用《战国策》秦昭王送玉连环给齐国王后,让她解开的故事。当时的齐王后果断机智地把玉连环椎破,使秦的诡计流于破产。但环顾当前,南宋最高统治集团中人,谁是能作出抗金的正确决策的智勇人物呢?“生怕”,即“甚怕”。“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表示词人对于恢复事业的担忧,深恐这一年的花由盛开又复败落,而失地却未能收复,有家仍难归去,言语、句流露出一丝的惆怅。

从这首词的思想内容看,虽不能确断其为辛弃疾南归后所写的第一首词,但必为初期之作。在这首词中,他对于恢复大业的深切关注,他的激昂奋发的情怀,都已真切地表达出来。

宴清都·初春

宋代:卢祖皋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绮罗香暖。溶溶涧渌冰泮。醉梦里、年华暗换。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

新来雁阔云音,鸾分鉴影,无计重见。啼春细雨,笼愁澹月,恁时庭院。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

译文

春天的讯息随着葭莩灰飞出琼管,早春的清风日头虽然还不暖,越过墙头的鸟啼已一片噪乱。江城转眼间,已是翠碧笼罩,笙歌喧天,人们穿上绮罗春衫,迎来花香日暖。溪涧里残冰消融,绿水涓涓,恍惚在醉梦里,岁月悄然转换。我料想隋堤的柳叶凝重地紧锁了黛眉,梁苑的林花芳心震颤。

新近我久已不闻鸿雁的叫声,分飞的鸾凤对着镜中的孤影悲唤,生离死别的情人再也不能相见。啼泣的春天洒下淋沥的细雨,愁云笼罩的夜晚,月光淡淡,我独守着此时的庭院。离别的愁肠未曾倾诉已先寸断。就算还能登高望远,更如何忍受那芳草连绵伸向天边,飞落的梅花舞弄着暮色昏暗。

赏析

此词为伤春抒怀之作。上片写景。“春讯”八句从自然与人事的声、色、香、暖之种种变化,渲染江城春色之绚丽与温馨。“醉梦”、“暗换”,写春光流逝之迅速和卢祖皋恍惚不觉之心态,“料黛眉”二句写卢祖皋料想中原故土柳叶凝眉锁愁,林花震颤不安,暗寓了对中原的眷念与悲感。下片抒情。由春思人,由思生恨、辞情愈转愈深。“春啼”三句以移情手法写春之啼泣而细雨淋漓,由云之笼愁而月光暗淡,卢祖皋此刻正独立于庭院而思家伤时,一片凄凉。“离肠”二句写卢祖皋相思离愁而痛断离肠,即使登高望远以舒怀,亦不得消释内心的离恨。末句以景结情,传达出无限深长的别愁离恨,辞尽意未尽。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唐代: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译文

你就要离开家乡,奔赴万里之外的军营,通往金陵的驿路上,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样,渐渐地向西飘去。

长江两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脚步,青青的绿草也在为你送行。

鉴赏

“万里辞家事鼓鼙”是说李判官将要辞别家人与亲朋好友,不远万里到润州去从事军务。刘长卿想要强调的,一是行人路途的遥远;一是行人履行公务的特殊性,是要去执行军务。这便暗含了刘长卿为他送行的原因和忧虑。因为古代交通工具极不发达,即使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也无非是北人骑马南人乘船而己。所以古代的分别往往不是意味着“西出阳关无故人”,便是意味着“人生不相见,动辄参与商”了。更何况李判官这次是到山重水阻的润州去“事鼓鼙”。刘长卿一再说明行人所去之地的遥远,这里又进一步暗寓着刘长卿为行人命运未卜而深深忧虑。

“金陵驿路楚云西”就是从地理座标系上为我们标出李判官所去之地的方位。诗里说金陵的驿路直通楚地之西。这里的金陵即润州,因为按照唐代行政区域的划分,润州也属于金陵的辖区。

“江春不肯留行客”一方面点出了这次送别的时间是春天,另一方面刘长卿又移情于物,抱怨那逝者如斯的江水和一年一度的春花为什么不愿意挽留远行客。

“草色青青送马蹄”,化用了“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的意境,同时也是刘长卿与行者难舍难分的送行场面的真实写照。两位友人并驾驱马,踏着河畔青草缓缓前行。

全文句句、字字都倾注了刘长卿对友人远行的忧虑与担心,以春天春草“不肯留”“送马蹄”的无情反衬出离别者内心的有情。

壬辰寒食

宋代: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译文

身居他乡的乡思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千万条思绪。

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节,自己的眼泪就更多了,流的泪就快要淹没冶城了。

自己的白头发像是要挣脱出头巾的束缚,镜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经显得苍老。

不想知道官位的快乐啊,只求自己能够在青山绿水做一个打渔和砍柴的农民。

鉴赏

王安石回江宁为父亲和长兄王安仁扫墓,不觉悲思万缕,泪若江潮,白发先出,朱颜早凋,因而发出了轩冕不足乐、终欲老渔樵的感慨。大概是从父兄虽然学问卓越、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惨淡经历受到触动,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然而他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

此诗一方面是表达了词人在扫墓时对父亲的沉痛哀悼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推行新法时的艰难处境作了一番慨叹。

词人用“雪”与“朱”两个颇具色彩的字极其生动而且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头发与容颜因操劳过度而出现的未老先衰的状况。当时王安石只有三十二岁,本该是黑发朱颜,但现在是“白发争出”“朱颜早凋”,显然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慨:自己虽然身居官位,却丝毫没享受到当官本该有的乐趣,一心想推行新法,又遇到重重阻力,自己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以至于才过而立之年就华发早生、苍颜毕现,世事实在是太艰难了。“雪”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王安石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王安石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整首诗把思乡之愁、哀悼之痛、早衰之叹、为官之苦有机地串联,并用“雪”与“朱”这两个字把王安石内心的感慨与苦楚更加深沉地表达了出来。

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为了养家孝亲,并非乐意官场,汲汲富贵。由于家中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几十口人赖其官禄,他根本就没有条件依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在他早年的诗歌中,就表达了“收功无路去无田”的无奈,既然“人间未有归耕处”,他只得“窃食穷城”、任职地方,但这并非他的本愿,在《壬辰寒食》一诗中就表达了他的感慨。

八六子·倚危亭

宋代: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译文

我独自靠在危亭子上,那怨情就像春草,刚刚被清理,不知不觉又已长出来。一想到在柳树外骑马分别的场景,一想到水边与那位红袖佳人分别的情形,我就伤感不已。

佳人,上天为何赐你如此美丽?让我深深投入无力自拔?当年在夜月里,我们共同醉入一帘幽梦,温柔的春风吹拂着你我。真是无可奈何,往日的欢乐都伴随着流水远去,绿纱巾上的香味渐渐淡去,再也听不到你那悦耳的琴声。如今已到了暮春时令,片片残红在夜色中飞扬,点点细雨下着下着又晴了,雾气一片迷迷蒙蒙。我的愁思正浓,忽然又传来黄鹂的啼叫声,一声一声。

赏析

这是秦观写于元丰三年(1080)的一首怀人之作,当时秦观三十二岁,孔子有云:“三十而立。”而他此时还未能登得进士第,更未能谋得一官半职。在这种处境下,忆想起以往与佳人欢娱的美好时光,展望着今后的路程,使他不能不感怀身世而有所慨叹。从艺术上看,整首词缠绵悱恻,柔婉含蓄,融情于景,抒发了对某位佳人的深深追念,鲜明地体现了秦观婉约词情韵兼胜的风格特征。 “八六子”是词牌,始见于《尊前集》中所收的杜牧之作。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处平韵,下片五处平韵,共八十八字。通常以秦观的此作为定格。

此词写词人与他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

宋神宗元丰年间,秦观在扬州意外地遇上一位多情的女子。一帘幽梦,十里柔情,时时萦绕在他的心头。归来途中,独倚危亭,回头一望,芳草连天,好似无边的离恨。以芳草喻愁,是诗词常用的手法,这里秦观却用“划尽还生”四字把它强化到极点,因此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恋人分别了。往日的欢娱,变成了流水;断了的琴弦,何时能续上?面对片片飞花、蒙蒙残雨,他几乎失魂落魄。正在此时,恼人的黄鹂又在耳边叫了起来。打起黄鹂儿,莫教枝上啼。他的心真是烦极了!

首先,秦观词最大的特色是“专主情致”。抒情性原本就是词长于诗的特点,秦观则将词的这一特长加以光大,在这首词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词的上片临亭远眺,回忆与佳人分手,以情直入,点出词眼在于一个“恨”字。以“芳草”隐喻离恨,又是眼前的景物。忆及“柳外”“水边”分手之时秦观以“怆然暗惊”抒发感受,落到现实,无限凄楚。而词的下片则设情境写“恨”。用“怎奈”、“那堪”、“黄鹂又啼数声”等词句进一步把与佳人分手之后的离愁别绪与仕途不顺,有才得不到施展的身世之“恨”,融于一处,并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境界。

其次,这首词的意境蕴藉含蓄,情致悠长,耐人寻味。秦观善于通过凄迷、朦胧的意境来传达自己伤感、迷惘的意绪。在这首词中,上片以“萋萋刬尽还生”的芳草写离恨,使人感到秦观的离别之恨就象原上之草,春风吹又生,生生不灭。为何如此呢?词的下片创设了三个情境告诉我们个中之由:“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的欢娱都随流水而去,“素弦声断,翠绡香减”,秦观对好景不长、离别在即的无奈溢于言表,此其一;其二是离别之时情境的渲染,“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秦观以凄迷之景寓怅惘、伤感之情,意蕴十分丰富,是极妙的景语。其三,结尾二句,以景结情,急转直下,声情并茂,“销凝之时,黄鹂又啼数声”,一“又”字,既与起笔“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遥相呼应,又再次突出了前面所述的二种情境,真可谓意蕴境中,韵逸言外,凄楚伤感之思自在其中,会心的读者一看即知。秦观就是这样善于用画面说话,举重若轻,寄凝重之思于轻灵的笔触之中,如游龙飞空,似春风拂柳。

下片“无端”三句,再进一步追忆当时欢聚之乐。“无端”是不知何故之意,言老天好没来由,赐予她一份娉婷之姿,致使词人为之神魂颠倒。“夜月”二句叙写欢聚情况,借用杜牧诗句“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赠别》含蓄出之无浅露之病。“怎奈向”三句(“怎奈向”义同“奈何”)叹惋好景不常,倏又离散。“素弦声断,翠绡香减”,仍是用形象写别离,有幽美凄清之致。“那堪”二句,忽又写眼前景物,以景融情。

“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是凄迷之景,怀人的深切愁闷中,观此景更增惆怅,故用“那堪”二字领起。结尾“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又是融情入景,有悠然不尽之意。洪迈《容斋四笔》卷十三云:“秦少游《八六子》词云:‘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语句清峭,为名流推激。予家旧有建本《兰畹曲集》,载杜牧之一词,但记其末句云:‘正销魂,梧桐又移翠阴。’秦公盖效之,似差不及也。”洪迈指出秦观词此二句是从杜牧词中脱化出来。

此词语言上好用对句,如“柳外水边”、“夜月春风”、“素琴翠绡”、“飞花残雨”皆是,尤以“夜月”和“飞花”两联为佳,不仅语言工丽,而且各具意境。全词情景交融,景语情语难分,可谓感人至深,独具匠心。

最后,这首词的语言清新自然,情辞相称,精工而无斧凿之痕。前人曾这样评论:“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已。”秦观的词能有如此高超的语言成就:一方面,他工于炼字。这首词中“飞花弄晚,残雨笼晴”这二句是互文的,意思是飞花残雨在逗弄晚晴。这里的一“弄”一“笼”,既音韵和谐,又能使人产生无限的想象,细细品味,会感到十分贴切生动。另一方面,由于秦观长于化用古人诗句入词,使之为己所用,更加富于表现力,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倚危亭”三句周济称为“神来之笔”,实则从李后主《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脱化而来;“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则暗用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洪迈《容斋随笔》认为词的结尾两句是模仿杜牧同一词牌的结尾“正消魂,梧桐又有移翠阴”,不论模仿是否属实,秦观这两句的妙处远胜过杜牧的此句却是不争的事实。可见,秦观继承前人语言是有创造性的,惟有创造方能显其生命力。

“多情自古伤离别”,接天的芳草是铲不完、除不尽的离恨,恨的是那一帘幽梦早已随风飘散,那一段柔情早已成东流逝水,写词的人也早已远离我们,但是,他那柔婉含蓄、情韵兼胜的词风,以及以此写成的名篇佳句则长留人间,永远使我们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