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铁石,气若风云。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谄谀宜惕,正直宜宣。
〔唐〕柳宗元《斩曲几文》
意之所向,虽金石莫隔。
〔宋〕苏轼《葆光法师真赞》
尽忠不预交,不用不怀禄。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愕愕者福也,浅浅者賊也。
〔汉〕桓宽《盐铁论.国疾》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晋〕淘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直如朱丝绳,淸如玉壶冰。
〔南朝宋〕鲍脒《代白头吟》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唐〕白居易《李都射古銦》
名终埋不得,骨任朽何妨。
〔唐〕裴谐《经杜甫坟》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唐〕宋之问《題老松诗》
白鹧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红顔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唐〕李白《赡孟浩然》
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
〔唐〕陈子昂《感遇》
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
〔唐〕陈子昂《答洛阳主人》
人生贵适意,富贵安可苟。
〔宋〕陆游《酒熟醉中作短歌》
从教方有碍,终不效规圆。
〔宋〕刘过《方竹杖》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宋〕陈亮《梅花》
1.《国风·卫风·淇奥》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终不可谖兮。】
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2.《国风·齐风·猗嗟》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这人长得真漂亮,身材高大又颀长。前额方正容颜好,双目有神多明亮。进退奔走动作巧,射技实在太精良。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这人长得真精神,眼睛美丽又清明。一切仪式已完成,终日射靶不曾停。箭无虚发中靶心,真是我的好外甥。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这人长得真英俊,眉清目秀闪柔光。舞姿端正节奏强,箭出穿靶不空放。四箭同中靶中央,抵御外患有力量!
3.《国风·郑风·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羊羔皮的礼服是那样润泽光滑,衬托得君子多么纯洁正直漂亮。那穿着这身华贵礼服的君子啊,宁可舍去生命他也不改变信仰!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羊羔皮的礼服袖口镶着金豹纹,衬托得君子多么高大英武有力。那穿着这身华贵礼服的君子啊,为我们国家保障公平主持正义。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羊羔皮的礼服是那样崭新光鲜,缀的三朵红缨是那样光明耀眼。那穿着这身华贵礼服的君子啊,真不愧是我们国家的英才俊彦!
4.《国风·魏风·汾沮洳》
【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瞧我那位意中人,英俊潇洒美无匹。英俊潇洒美无匹,公路哪能比得上。
【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瞧我那位意中人,貌若鲜花朝我放。貌若鲜花朝我放,公行哪能比得上。
【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瞧我那位意中人,仪表堂堂美如玉。仪表堂堂美如玉,公族哪能比得上。
竹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元·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晶莹如冰的心藏于内,高洁如玉壶之形现于外,比喻为人内外纯洁,品质高尚。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
桑榆:日落时,其余光留于桑榆之上,故桑榆指晚暮,也借指人的晚年。本句借绚丽的晚霞为喻,用劝勉的口吻,表现出老当益壮,力求进取的精神。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赞扬高尚情操的诗句,表达高尚节操的诗句(2)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赞扬高尚情操的诗句,表达高尚节操的诗句(3)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 赞扬高尚情操的诗句,表达高尚节操的诗句(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贼寇。这是荀子处世做人的原则,时过千年,仍值得我们借鉴。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赞扬高尚情操的诗句,表达高尚节操的诗句(5)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比喻清白正直之士,虽一时被诬陷,但历尽千辛万苦,其崇高品德终究会被人们认识的。现用以说明凡事经过艰苦努力,终能获得宝贵成果。
赞扬高尚情操的诗句,表达高尚节操的诗句(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