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理有关的诗句摘录80条

时间: 2023-11-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与地理有关的诗句摘录80条

(一)

你是太阳,我是地球,你让我永远沐浴着你的柔暖。在你的庞大家园,时时更替着春夏秋冬的四季变迁!将《四季之歌》唱返轮转。你是我三生石上轮回永恒的情隽。

你是地轴,我是地球,我一生总在围着你不停地旋转。无论黑夜又白昼,还是白昼又黑夜,你我永远是昼夜亘古不变转换的容颜!倾情演绎一生一世的黑白之恋。

你是寒流,我是暖流,你我虽然相遇相知不几天,一年见不了几次面,但——每一次都将永生永世的依恋唱晚,将世界的渔仓装满。让世界漫长曲折的海岸线绽开了笑颜!

你是夏季风,我是锋面雨,每当五月,你我共同书写着华夏大地不离不弃的相伴!展现着——风雨同舟、风雨交织、风调雨顺的美谈。成就了雨热同期这一最大、最优越的气候资源。

你是夏季风,我是海岸线,你的每一次到来,都亲吻我唯美的潋滟,轻抚我逶迤的曲线,让蓝色的海岸线呈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样壮阔的景观,赋予潮涨潮落不竭的能源。

你是沪昆线,我是京广线,你连接海和陆,我贯穿北和南,在株洲成就难解的缘。虽在短暂相聚之后各奔家园,情意却总那么眷恋!吟唱着相离相思的永镌。

(二)

你是青藏高原,我是喜马拉雅山,我的高寒离不开你的无私奉献!我站在巨人的肩上,造就了“地球之巅”珠穆朗玛的高瞰和伟岸!你是我今生无法摆脱难以释怀的依恋。

你是塔里木盆地,我是夏季风,我总想让你淋风沐雨,以我的柔情温润你那干燥的容面,成就你西北边关的娇嫣。无奈山高路又远,我的风雨同舟只到达玉门关南就搁了浅,始终无法走进你的心田。

你是大兴安岭,我是小兴安岭,走向虽不同,却是一脉相承,有着同一个祖先。你我共同携手,让东北的林海雪原成为中华大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绿装着上素裹,是那样唯美、那么煷烁的画面。

你是长白山,我是黑龙江,虽然相距甚远,而你却是我长流的.发源。演绎着白山黑水永远扯不断、掰不开的山水情缘。塑造了黑土地上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米粮川!高亢着黑土、白云“二人转”悠悠的情缘。

你是唐古拉山,我是长江水澹澹,你我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华夏儿女茁壮发展,造就了“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这一中华文明的摇篮!你源源不断的奉献是我“飞流直下三千尺”澎湃浩荡的源泉。你我共同恢弘“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诗篇。你是我“山无陵,江水为竭,乃敢与君绝”永远的依恋!

你是巴颜喀拉山,我是九曲黄河弯。你我既时恋伴,又情同兄弟姐妹,结下了炎黄共同的血缘。“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浩然正气荡涤着岁月的尘埃和荒诞。饮水思源,滔滔黄河,成为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血脉相连。

唐诗的地理气象类主要有哪些呢?诗人是如何来描写的呢?下面来看看!

1、月亮

⊙思乡、 思亲,人生的圆满、缺憾,边愁,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1)思乡、思亲、思人、乡愁、无奈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例1: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例2: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例3: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例4:“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

例5:“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

例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例7:“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例8: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例9: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

例10: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例11: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例12: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例13: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祈祷和祝福。

例14: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希冀和渴盼。

(2)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例1:“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悲亢幽怨;

例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悲壮雄浑。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例1:“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斜阳(夕阳、落日)

⊙(1)失落 消沉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例1: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例2:南朝民歌《西洲曲》“鸿飞满西洲,望郎上西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例3: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例4: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例5: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2)雄浑、苍莽

例1: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例2: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例3: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

例4:柳永《八声甘州》:“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萧瑟凄寒中尤显出几分苍莽浑古的气象。

⊙(3)思古幽情

夕阳与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以抒发思古之幽情。

例1:“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例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例3:周邦彦《西河》:“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例4: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3、水

⊙爱情、友情、漂泊、时光易逝、愁情

(1)感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例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临流感叹的,是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

例2: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例3: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例4: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尤其是愁情无尽。

例1:唐·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例2: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例3: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例4:秦观《江城子》:“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例5: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例6: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例4:宋·黄庭坚《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这是一首浓情厚意的诗文,作者从友人和自己所处的两地间距入手,通过回顾二人的交往,叙述当下的处境,展现友人的品质,表达作者对他的关切和怀念。“江湖夜雨十年灯”摹写知己天各一方、秋夜苦雨相伴的凄凉境况,其基调是悲的。写江湖、夜雨、孤灯,在于感慨自己十年来的江湖飘泊,夜雨中只有孤灯一盏和自己作伴的凄苦不平之情。

4、冰雪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例1: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5、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6、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7、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8、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9、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10、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11、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12、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13、东风:春天 美好

14、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15、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16、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 的坎坷、 挫折

17、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18、云:游子 飘泊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9、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20、天晴:欢愉 光明

21、金风:秋风

22、雨

⊙喜乐、安静、祥和、幸福、希望(甘霖、甘露、甘雨:应时而降,无声润物,焕发生机)

例1: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喜雨诗歌的一般特征:A、应时而降的时间意义;B、无声润物的生命特征;C、焕发生机的心理反应。

⊙愁苦、幻灭与绝望

(1)历时弥久,阴云不开,意味着、伴随着空间阻隔与路途断绝。常表现诗人的孤独、幻灭和愁苦。

例1:唐·戒昱:“日长巴峡雨蒙蒙,又说归舟路未通”。

例2: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例3:陆游:“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蒙蒙隔断桥”。

(2)急骤迅猛,破坏尤烈,凄风苦雨为诗人的生命悲凉提供了广阔而深邃的心灵抒情空间。

例1:文天祥:“江湖行客梦,风雨故乡情”。

例2:宋·汪元量:“万叶秋心孤馆梦,一灯夜故乡心”。

例3:明·袁凯:“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23、秋

⊙悲愁、悲戚、悲郁、离愁、思乡、迟暮之感(万物凋零)

⊙(1)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例1:汉·刘彻(武帝):“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2)游子思乡、闺妇怀人、离别之苦、思乡之情。

例1: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例2: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例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例4: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例5: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3)豪迈、豪放、开朗、豁达、喜悦(天高、气爽、云淡)

例1:陆游的《秋声》:“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快鹰下鞲爪觜健,壮士抚剑精神生。我亦奋迅起衰病,唾手便有擒胡兴。弦开雁落诗亦成,笔力未饶弓力劲。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萧萧风卷蓬。草罢捷书重上马,却从銮驾下辽东。”此诗却一反古人悲秋的情调,一开始就对秋天表示出莫大的热情。

例2: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气诗歌篇一: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诗句

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

有关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有关天气的诗句: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篇二:描写气候的古诗

描写气候的'古诗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句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少的情况。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山区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

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

4、“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6、“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反映了我国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春暖雪融,山色翠绿如洗的美景。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景观的对比写照。

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句说明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句描绘了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不同的气候特征。

10、“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诗句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1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描述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13、“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1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描绘了我国北方冬天的自然景色。

1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描写春天到了,鸭子在水中游,所以先知道,也说明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二、描写地形的古诗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诗句描述横断山区崎岖的地形,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真实写照。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可理解为流水侵蚀地貌。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人从各角度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此诗句形象的解释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很高,同时也说明了黄河的流向和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

三、描写水文的古诗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描写庐山瀑布落差大、水流急的壮美景观。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诗展示了长江流经三峡时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3、“海潮随月升,江水应春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既展示了钱塘江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也描绘了潮汐最壮观的时间及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

5、“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向北流的。篇三:有关气候的诗句及诗

有关气候的诗句及诗: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

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天气诗歌篇二:与天气有关的诗句

与天气有关的诗句

1、清·洪升:

斑竹一枝千点泪,湘江烟雨不知春。

暴雨洗山山更秀,乌云压城城不摧。

2、唐·白居易:残暑蝉催尽,新秋雨雁来。

3、唐·岑参: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4、清·黄景仁:地无一片登临处,天送满城风雨来。

5、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

6、东边日出西边雨。

7、冬冷夏热,冬雨夏干;

8、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0、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怀。

1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9、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2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3、七八颗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付计东西?

26、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27、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2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30、渭城朝雨邑清晨,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2、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33、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3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5、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3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7、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将雨。

柱石脚下潮有雨。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头发响,风一场。

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天气诗歌篇三:有关气候的诗句及诗

有关气候的诗句及诗: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