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东川王相公新涨驿池八韵
【唐】刘禹锡
今日池塘上,初移造物权。苞蔵成别岛,沿浊致清涟。
变化生言下,蓬瀛落眼前。泛觞惊翠羽,开幕对红莲。
远写风光入,明含气象全。渚烟笼驿树,波日漾宾筵。
曲岸留缇骑,中流转彩船。无因接元礼,共载比神仙。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后因王叔文事贬为朗州(今属湖南)司马。元和十年(815)召还,又贬连州刺史。晚为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禹锡在朗州,曾仿民歌为新词。有《刘宾客集》。[1]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无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畿辅通志》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有刊载。经过反复查证和咨询有关专家,刘禹锡祖籍确认为无极,是有据可依的。
现存刘禹锡集古本主要有三种: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丛书集成》本《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刘禹锡集》。 刘禹锡的生平事迹,见于新、旧《唐书》本传,唐韦绚编《刘宾客嘉话录》(一称《刘公嘉话录》),记录了刘禹锡晚年有关创作、学问等方面的谈话,颇具资料价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陋室铭》被选中人教版8年级上册22课《陋室铭》,上海九年教育课本七年级第二学期12课。
对于莲花,自古以来就不曾缺少文人的赞叹。“出淤泥而不染”就是宋代诗人周敦颐对莲花高贵品质的赞美。莲花的清姿素容、淡淡清香、千姿百态等等都是人们喜爱的缘由。就让我们一同欣赏关于莲的诗句,感受它的魅力吧!
1、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莲》唐·唐彦谦
2、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采莲曲》梁·萧纲
3、
4、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新荷》唐·李群玉
5、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采莲曲》梁·吴均
6、开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莲花坞》唐·王维
7、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乐府三首》唐·孟郊
8、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青阳渡》晋·乐府
9、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荷花》宋·宋伯仁
10、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折荷有赠》唐·李白
11、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秋池一株莲》隋·弘执恭
12、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椅拥云
13、人间有笔应难画,雨后无尘更好怜。——《莲花》唐·崔橹
14、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莲》唐·温庭
15、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莲藕花叶图》元·吴师道
16、凿破苍苔涨作池,
17、中生白芙蓉,菡
18、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日风。——《惜莲花》唐·崔橹
19、翠房分
20、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新荷》宋·朱淑真
21、解道芙蓉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采莲曲》明·沈野
22、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州。——《秋莲》明·文
23、绿荷舒卷凉风晓,红
24、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咏同心芙蓉诗》隋·杜公
25、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莲花》宋·张文潜
26、轻轻姿质淡娟娟,点缀圆池亦可怜。——《池莲》金·完颜畴
27、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残莲花》唐·崔橹
28、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
29、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雨中荷花》宋·杜衍
30、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采莲曲》唐·李康成
31、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红白莲》宋·杨万里
32、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卜算子(荷花)》宋·辛弃疾
33、莲舟泛锦
34、菱叶萦波荷
35、平湖
36、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竹枝词》元·丁鹤年
37、叶展影
38、菡
39、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四望亭观荷花》宋·姚勉
40、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月下看白莲》宋·杨公远
41、世间花气皆愁绝,恰是莲香更恼人。——《黄子陂荷花》唐·唐彦谦
42、
4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莲曲二首·其二》唐·王昌龄
4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45、下有青污泥,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做尘,唯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以下是“描写莲的诗句”,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 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唐·李康成《采莲曲》
2)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南朝梁·刘孝威《采莲曲》
3)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
4) 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唐·刘商《咏双开莲花》
5) 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宋·邹登龙《采莲曲》
6)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唐·杜甫《暮春》
7)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唐·唐彦谦《莲》
8)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晋·乐府《青阳渡》
9)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唐·骆宾王《晚泊》
10)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州。——明·文徵明《秋莲》
11) 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椅拥云霞。——元·何中《荷花》
12)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唐·高蟾《上商侍郎》
13)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唐·杜甫《狂夫》
14)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宋·杨万里《红白莲》
15)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宋·米友仁《临江仙》
16)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宋·宋伯仁《荷花》
17) 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宋·杜衍《咏莲》
18)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日风。——唐·崔橹《惜莲花》
19) 翠房分菂莲须褪,玉藕抽丝暑叶摇。——宋·董嗣杲《荷花》
20) 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唐·李绅《重台莲》
21)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唐·白居易《阶下莲》
22)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23)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宋·杨公远《月下看白莲》
24) 鸂鶒交交塘水满,绿萍如粟莲茎短。——唐·温庭筠《张静婉采莲曲》
25)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梁·吴均《采莲曲》
26)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唐·温庭筠《莲》
27) 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唐·孟郊《乐府三首》
28)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29)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唐·杜甫《为农》
30)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31)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晋·乐府《青阳渡》
32) 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元·吴师道《莲藕花叶图》
33)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唐·白居易《东林寺白莲》
34) 莲舟泛锦碛,极目眺江干。——隋·孔德绍《赋得涉江采芙蓉》
35)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唐·李白《折荷有赠》
36)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37)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唐·王维《临湖亭》
38)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9)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40) 解道芙蓉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明·沈野《采莲曲》
41) 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元·丁鹤年《竹枝词》
42)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下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唐·白居易《京兆府新栽莲》
43)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44)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梁·萧纲《采莲曲》
45) 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宋·何应龙《采莲曲》
46)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唐·李白《折荷有赠》
47)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诗》
48) 开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唐·王维《莲花坞》
49)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宋·朱淑真《新荷》
50)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唐·白居易《采莲曲》
51)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宋·杜衍《雨中荷花》
52)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
53)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
54) 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宋·姚勉《四望亭观荷花》
55)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唐·李白《渌水曲》
56) 轻轻姿质淡娟娟,点缀圆池亦可怜。——金·完颜畴《池莲》
57)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南朝陈·徐陵《侍宴》
58)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59) 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宋·张文潜《莲花》
60) 人间有笔应难画,雨后无尘更好怜。——唐·崔橹《莲花》
61)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莲曲二首·其二》
62) 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63) 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唐·崔橹《残莲花》
64)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宋·辛弃疾《卜算子(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