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
杨炯
悠悠辞鼎邑,
去去指金墉。
途路盈千里,
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
云出本多峰。
郁郁园中柳,
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
乡泪独无从。
杨炯诗鉴赏
杨炯因从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征讨武则天而受株连,于垂拱元年(685),被贬为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司法参军。《途中》这首五言排律诗,大概就是作于前往梓州的路途中,抒发远行怀乡的哀愁和畏谗惧谤的忧思。
诗的开始二句,描写诗人辞别京城长安前往边地小城的情景。起句叠用悠悠二字,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心思重重的失意情态。下句又对以去去,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他忧心忡忡,行色匆匆。
鼎邑对以金墉,语词庄重宏丽,流露出郁勃不平之气,和被贬谪的感慨辞鼎邑指金墉,题途中相切。接下来的两个对句阐释前联:路途盈千里,山川亘百重,描写诗人在征途中,思前想后迟疑不决,远隔千余里,山环水绕,行路艰辛,怎么能不望而却步!他感慨怨叹行役之劳,如泣如诉,语悲辞切。很明显,诗人不是远走他乡升迁赴任,也不是抗击外侮守卫边关,因此那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的`冲天豪气不见了,更没有览阅山水的闲情雅兴。这里浓缩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感受。第五、六两句,描绘的既是征途的风雨莫测,也是胸中的狂澜波涛: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这里可解释为诗人的路途见闻:
狂风大作时地面上万物和鸣,漫云翻卷时天空中云峰叠嶂;风声凄唳,白云飘忽激起游子的离思万千。也可视为诗人的所思所想:他恃才傲物,平时冷潮热讽已不少,又况且是置此风头浪尖上,怎么能不是上头有风吹草动,下面便万窍发声哗然一片,流言蜚语,众矢之的,不正恰似浮云从山峦一涌而出吗!各种打击不都应是预想之物的吗?这里的愤懑溢于言表,自我宽解,昭然若现。第七、八两句是描写景物。《古诗》云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原本描绘的是一幅宜人的阳春美景。而杨炯这里只选取了离别物色的郁郁园中柳。设想一个被贬之人,此时此刻也只能倍感伤怀罢了。第八句亭亭山上松,是从《古诗》青青陵上柏演绎来的。李善认为此句是言长存也。长期以来诗人写松柏,多半取其不凋长青之意,借用山陵二字,大多是取其崇高伟大之意。
诗人在这里不但运用了传统手法,而且还移植了《古诗》中的意境:青青陵上柏,磊磊石间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最初是用柏树和石头兴起远行客,比喻时光如梭,人生失意之落魄的。其实这两句诗也寓含有宁为苍松挺拔立,不为杨柳随风摆的意思。刘桢《赠从弟》诗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在逆境中正是以亭亭山上松自励的。诗人在这里还暗用了《古诗》中句意之间的联系,为全诗的结尾作铺垫。客心殊不乐,反用了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之意。原诗句是说人生短促,大可纵酒尽欢。而诗在这里偏说客心殊不乐,意思是酒是无法解除他的烦忧的,他的愁思是深沉的、无法慰解的。下面顺水推舟以乡泪独无从作结。这思乡之泪独自流淌,孤苦无告。不仅是因为他远行无伴侣,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寂寞和苦闷,没有知音,没人理解自己。
这是诗人真正感到悲哀的地方。
在《王勃集序》中曾指出: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蓝,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可见他是非常反对当时的上官体而注重骨气的。《途中》这首短排律,写得清新刚健,气骨苍然。化用古诗句意,或采句入诗,袭用中自创新意境,令人读之自然浑成。诗虽短,但开合自如,跌宕起伏。比兴得体,情景交融,格调虽深沉而不沉闷。加之悠悠去去青青亭亭诸字的叠用,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1、玉衡指孟冬——汉·佚名《明月皎夜光》
2、丙辰冬——清·顾贞观《金缕曲(二首)》
3、辛亥之冬——宋·姜夔《暗香疏影》
4、野店残冬——宋·汪莘《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5、凛冽倦玄冬——唐·杜甫《西阁曝日》
6、羁旅复经冬——唐·贾岛《冬夜》
7、一裘暖过冬——唐·白居易《狂言示诸侄》
8、春去春来冬复冬——宋·释元净《和苏子由》
9、姜侯设脍当严冬——唐·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10、浅寒天气雨催冬——宋·管鉴《阮郎归·以红酒为马倅寿》
11、再来已孟冬——宋·陆游《不入城半年矣作短歌遣兴》
12、金鸾玉轼摇丁冬——唐·庄南杰《相和歌辞·阳春曲》
13、陈郎七岁富三冬——宋·喻良能《赠神童陈朴》
14、甲午之冬——宋·释善珍《祭双杉塔》
15、厚絮布襦聊过冬——宋·陆游《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
16、欲入池上冬——唐·白居易《葺池上旧亭》
17、玄律始迎冬——唐·李峤《十月奉教作》
18、天气肃肃当严冬——明·朱瞻基《喜雪歌赐兵部尚书张本》
19、霜雪下穷冬——唐·黄滔《送友人游边》
20、去年冬——宋·李曾伯《水龙吟·兴安道间》
21、与梅同过百年冬——宋·郑元秀《瑞鹧鸪·江梅还是嫁东风》
22、六街朝暮鼓冬冬——唐·张籍《洛阳行》
23、虽非文史足三冬——宋·苏颂《次韵孙莘老司谏见寄》
24、屈指新冬——宋·向滈《点绛唇·屈指新冬》
25、于今秋复冬——宋·华岳《寄大庾郭县尉》
26、山僧就结冬——明·吴兆《题王野城南居》
27、贺了生辰却贺冬——宋·郭应祥《鹧鸪天·丙寅岁寿内子》
28、已是新春不是冬——宋·陆游《十二月九日枕上作》
29、悠悠春复冬——宋·张耒《即事二首其一》
30、林间鼓冬冬——宋·陆游《社鼓》
31、未肯畏严冬——宋·张耒《手种芭蕉秋来特盛成二大丛》
32、全将慵懒度三冬——宋·范成大《元日山寺》
33、团圞傲穷冬——宋·董嗣杲《新桥上岸》
34、刻画仍遗冬——宋·赵蕃《十二日登列岫亭有设空幄者去之荐福酌浅沙泉》
35、且吐芳心过一冬——宋·释行海《梅》
36、烛与梅花共过冬——宋·刘应时《句》
37、地暖不知冬——宋·赵肃远《赤松观》
38、传漏鼓冬冬——宋·陆游《夜赋》
39、学未辍三冬——宋·曾丰《简寄郑将使》
40、今年季秋与孟冬——明·秋潭舷公《送叶熙时还新安省亲尊公读书于黄山之指月庵》
41、萧辰俯仰及严冬——宋·冯时行《冬至有感》
42、土木场中过两冬——宋·释师范《偈颂十七首其一》
43、四时迭运春复冬——宋·李吕《和感怀韵》
44、门第违离又一冬——宋·赵蕃《寄林运使三首其一》
45、安稳读三冬——宋·范成大《次韵耿时举、王直之夜坐》
46、一卧孤村两见冬——宋·张耒《至日有感二首其一》
47、今年恰好是三冬——宋·郑刚中《庚午冬至夜》
48、夤缘过夏又经冬——宋·释师体《偈颂十八首其一》
49、我游黄山当严冬——明·赵滂《登黄山炼丹峰寻昔人隐处》
50、食棘无秋冬——唐·储光羲《述韦昭应画犀牛》
51、自夏涉玄冬——魏晋·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
52、故人语我明年冬——宋·林亦之《戏题稚春杜少陵诗集》
53、乃一秋一冬——宋·陈淳祖《劝农二首奉呈同官诸丈》
54、擐甲徂春冬——宋·王安石《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三襏襫》
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看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浩淼动荡,山岛高耸直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岛上树木郁郁苍苍,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吹过,发出瑟瑟的响声,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的运行,好象出自沧海之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灿烂的星河,也好象出自沧海里面。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我庆幸极了,用诗歌来抒发我的志向。
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1、中心思想:诗歌通过登山观海所见景物的描述,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并进行赏析。
画面:苍苍茫茫的大海上,海水起伏荡漾,波涛拍打着海岸,山岛高高地耸立着。山岛上的树木葱茏苍翠,百草丰美茂盛,给人生意盎然之感。一阵秋风吹过,发出瑟瑟的响声,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浪。
赏析:这里写了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气象。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这是实写,同时对下文起了衬托的作用。
3、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借助丰富的想像和奇特的夸张,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及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大路绕过青山之外,船在绿水中向前航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平了两岸,更显得江面宽阔;顺风正吹,白帆高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在夜将尽未尽之时,海上一轮红日升起;江上萌动的春意,在旧年未尽时提前到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家信寄到什么地方去呢?希望北归的大雁送到洛阳。
背景: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作者王湾,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1、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写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羁旅愁怀、思念家乡的深情。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并赏析。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和煦的春风,鼓动着白帆,行进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
“阔”字表现出“潮平”。“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风顺风和,帆高悬。这两个字传神的'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美景。这里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名句。
4、 展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画面,并赏析。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将赶走严寒。
此句透露出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更有动感和情趣,宣告了春天的来临,透出勃勃生机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4、 诗中用“客路”、“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身在江南旅途,神驰洛阳故里,思家归乡的急切心情。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孤山寺北,贾公亭西,西湖的水面刚刚涨起来,朵 朵白云好象和湖面连成了一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几只早早飞出来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的树枝,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忙着啄衔软泥,它们要在哪家的屋檐下做窝?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缤纷的花朵就要渐次开放,将会迷人眼目;嫩绿的春草还只能盖住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最喜欢湖东一带风景,特别是那柳树成荫的白沙的堤,走了一遍又一遍还是逛不够。
背景: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
1、从哪些词语看出本诗写的是初春景象?
如“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水面初平”;“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并赏析。
画面:几只早早飞出来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的树枝,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忙着啄衔软泥,筑建新巢,它们要在哪家的屋檐下做窝?
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分别用“争”和“啄”生动的写出了莺争向暖树上去歌唱,新燕衔泥筑巢的情景,给人们生机勃勃的感觉,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所展现的画面。
缤纷的花朵就要渐次开放,将会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碧绿如茵的嫩草,才刚刚能没过马蹄。
4、 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首小令的情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独自缓缓行进在在荒凉的古道上。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思想感情: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3、赏析艺术特色
(1)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前三行全是写景,二十八字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深秋晚景图。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的环境。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静景与动景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使“断肠人”更添悲愁。“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天净沙 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七上诗词理解性默写
1曹操的《观沧海》中抒发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描写大海的句子有: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 , 。
其《龟虽寿》中千古传颂,表现其远大胸怀之句是: 。
2唐诗人 的《次北固山下》描写江河之景句: 。
表达时光匆匆之句: 。
表达思乡之愁句: 。请再写出两句表达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出处:
3白居易的 写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你认为其中最能表现初春景象的诗句是: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句:
4在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绘秋景的句子是:
表达作品主旨的句子是: 。
5孟浩然《过故人庄》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写农村劳动生活句是: 。
6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出优美意境的句子是: 。
7李白对朋友寄托满怀思念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写出一句你知道的表达思友之情的诗句:
8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表现离别之情的诗句: 。
9唐诗人杜牧常常感叹国事衰败,他在《泊秦淮》中,含蓄的批评了统治阶层只知享乐不顾国难之句是: 。 你知道的抒发家国忧思的诗句有:
10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讲究词的意境幽微、淡雅敦厚,他的《浣溪沙》中最能体现淡淡闲愁的句子是: 。
11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蕴含人生哲理之句:
12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词中写词人满心欢快、饶有趣味的场景句 。
13关于学习方法,古人所谈甚多,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论语》中说:
请再写出一两句: 。
14曹操的《龟虽寿》千古传颂,表现其远大胸怀之句是: 。
15雪花是千百年来诗人吟咏的对象,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