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远行王维诗句汇聚56句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朋友远行王维诗句汇聚56句

朋友远行送别的诗句

1、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朋友天一端,友于甚相欢。珍重千金字,重逢一解颜。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1、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2、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13、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别朋友的伤感诗句

15、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16、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17、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8、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1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拓展阅读:送别诗句大全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维《送别》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杜甫《赠卫八处士》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留别妻》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杜牧《赠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杜荀鹤《送人游吴》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许浑《谢亭送别》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别后不知君远近。——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悲欢离合总无情。——蒋捷《虞美人·听雨》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作者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关口。《元与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文

清晨细雨打湿了渭城浮尘;

青砖绿瓦旅店与周围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酒吧;

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赏析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早晨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浥”字是湿润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伴侣;杨柳,更是离别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与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天宇,到洁净道路,从青青客舍,到翠绿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作者像高明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这句似乎脱口而出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惜别之情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阳关,与它北面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跋涉,备尝独行穷荒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作者全部丰富深挚情谊一杯浓郁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方式。作者没有说出比已经说出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虽然只是一刹那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离别。它没有特殊背景,而自有深挚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歌曲。

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

(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yì):润湿。

(3)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赏析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非常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然而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王维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非常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然而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王维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非常多,然而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王维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