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长长的吊臂
长长的吊臂,好似日子手中的一根鞭子
总是把安全拉得很长
又围成一个圆
你用你的鞭梢指点着我们忙忙碌碌
因为你的催促,我们才一层层地把房子往上拔高
每天二十四个小时,你就那样雄赳赳地耸立在工地上面
每天出工的早晨,当我第一眼看到你站在如画的晨曦之中,心里总是在想:你怎么就不觉得累呢?
而我仿佛听见你在说:当然累啊!你们累,我又怎么能不累呢?等到这几栋房子造好了,我就去休息个几天,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
尽管我恨过建造了塔吊的人
如果,没有你,世上哪里还会有一栋栋的高楼大厦?
但是,我更知道,有了你,我们就轻松了很多
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仍然站在房子的旁边,守护着它们
你看着节节拔高的房子,你的眼睛一闪一闪,像星星那样明亮
我看着你身后的那双眼睛,就知道你又一天把我们的日子拉圆了
塔吊啊!你那长长的吊臂,咋就从来没有脾气的呢?
岁月,缓缓地把你的鞭梢从日出弹到日落
你用鞭梢指点着我们从春天走向夏季,从深秋走到隆冬
尽管我恨过你、骂过你
可是,我很清楚,没有你,我们怎么建造起一栋栋高楼大厦?
2、河,河中的流沙
你躺在水底的时候
肯定想不到自己身后会给房子带来莫大的贡献
或许是水母忘记了告诉你
或许是你认为自己终究是微不足道的一粒沙
可是,你知道吗?当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告诉了我们聚沙成塔这个成语
每一次,当我捧起你的时候,我仿佛能够从你的身上闻到你那份来自于泥土的清香
你在我手心里,你就是我的岁月
我稍微一放松,你就无情地从我的指缝间缓缓地溜走
我看着站在自己手掌心里的你,又低下头看看脚边的一地流沙,才真正地懂得了指缝太宽,时间太瘦
河中的流沙哦
柔柔绵绵的你哦
当我一不小心把水泥撒在你的身上,想要用水把你的身子洗干净,却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越洗越黑
狠狠心,我用你给赤裸裸的砖墙打上一层粉底
第二天,我看着被自己抹平的墙面
舒心地笑弯了两道眉
此时,我知道,你或许正在发脾气呢
我用自己的手指弹弹光滑的墙面
就如同弹着你的脸,硬邦邦的
3、落,繁华不落
工地上的我
注定是一个孤独的行者
背井离乡,用双手托起一片不属于自己的繁华
但我知道,自己的`孤独是为了孤独背后的解脱
我很清楚,当我寄钱回家的时候,就是孤独升华成了喜悦的时候
我知道,汗水不是我奋斗的终点
我更知道,赚钱才是我拼搏的过程
人生啊!有繁华就会有孤独
繁华不落,我仿佛能够看到自己那份定格了的人生面容
忙忙碌碌的一天又一天,就像是我一直读不厌的岁月之歌
繁华不落,就不是曲终人散
很多时候,当我走过自己用汗水付出过的一栋栋美丽的房子,我的嘴角就会浮上一丝开心的笑意
庭院春深,可惜,这不是我家
墙角的海棠花,也不是我栽种
我,终究不属于这座城市
每一天,却繁华不落,如人生,如流年
因为,我知道,工作着总是快乐的
4、日,日丽风清
又下雨了
我呆呆地看着窗外密密麻麻的雨点儿
想着今天又不能干活挣钱了
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
尽管我也想休息
可是,我想到家里的老房亟待翻修
想到儿子一年比一年大起来的开销
就会抬起头祈求老天,为何今天不是一个日丽风清的日子?
清风送爽,再累,我也是干劲冲天
阳光明丽,再苦,我也会有一份好心情
因为,我懂得,工作着是快乐的
5、圆,长河落日圆
王维的诗
飘零到现在会是怎么样的意蕴呢?
一个圆字,让我想到了家中的老父母
此刻,我抬头看着头顶的一轮圆月
仿佛就是老父盼儿归呼唤时张开的嘴巴
仿佛就是老母想儿时坠落的一滴泪珠
背井离乡,尽管生活的重担把我的肩头磨得圆圆的
可是,我知道,我的思想并没有被现实磨成圆滑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就是一个直字吗?
安全的每一天,不就是我心中的一个圆字吗?
漂泊在外的我
远离了家的圆点,何处是温馨的岸?
简易的工棚,连绵的雨季,哪里才是岸的边?
延误的工期,我,何时成归雁?
《使至塞上》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76首。这首诗是作者于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做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途中所见所感。下面是王维使至塞上古诗,欢迎参考阅读!
古诗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出自《重幸武功》这首诗。
原文
使至塞上
作者: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注释
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②使:奉命出使。
③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④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⑤属国:古代官名典属国的简称,掌管少数民族事务。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身份。属国另解为:汉代时称那些已经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属国过居延”即“过居延属国”。
⑥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⑦征蓬:随风飘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⑧胡天:胡人的领空。
⑨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像一只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地区,也是诗人自喻。
⑩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11、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12、长河:黄河。
13、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14、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15、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河西节度使。
16、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全文翻译
轻车要前往边塞去慰问官兵,途中(我)路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边塞,只遇到留守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
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边疆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狼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香菱学诗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使至塞上》为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奉唐玄宗之令出塞赴凉州宣慰,居河西节度使幕中。此诗即出塞途中所作。它叙写作者奉命出使边塞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以及塞外沙漠的壮景奇观,歌颂唐帝国的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和声威远震的边功,但作者对这次战争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
讲解
“属国过居延”说明出使之远,也和末句“都护在燕然”对应:遥远偏僻的居延国还远远不是终点呢!这一种情感,和《古诗十九首》里面的《行行重行行》有类似之处,开篇一句“行行重行行”用重复的手法强调这种终点遥遥无期的沉重叹息。人生这条路,所有人都会殊途同归,而终点,便是那亘古不变的一个!
注意这里的“单车欲问边”句,车欲问,言下之意即是人不欲问。事实上,王维此次出塞是极不情愿的,可纵然多么不情愿,车子还是自顾自地向塞外驶去,带着一个无力阻拦的人。这里也透露出一种伤心、忧愁、苦闷的情绪。
如果说第一联中这种低落的情绪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那么在颔联中,作者便是有意将其强化。“征蓬出汉塞”,那蓬草本深恋着故土不愿远行,可在北风的凛冽下草茎崩断,只好身不由己地随风而去。这个意象当然是作者的自喻。一句“征蓬”,借助这无力、无助、无奈的物事来抒发自己的命运飘零之感,到这里那愁苦、感伤的格调已经很明显,可诗人的笔法还没完。接着一句“归雁入胡天”又与断蓬枯草形成强烈的对比:中土之国向以汉唐之强盛傲视周边诸国,可那胡天之雁虽属番邦,却能自主归家,比起我这身不由己、难以自主的征蓬好得多!在这一度对比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自怜、自伤、自嘲,将全诗的感情又添浓一层色彩。这一联毫不夸张地说,是堪与颈联功力相当的佳句。
接下来便是那千古传唱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学诗时曾以此为例,可见其脍炙人口。历代名家评至此两句,总是将其孤立到诗人的感情之外,脱离上下文的感情和氛围来单独品评。当然不可否认这也是一家之言,可那“雄浑刚毅”的评语实在距离此刻的王维甚远。
这一道景色,悲壮,苍凉,孤寂,寥廓。烟虽直,却是势单力孤;日虽圆,却是行将落山,这分明是一分临近黄昏的伤感惋惜……总之是负面情绪,不管看到什么都能勾起自己悲伤的心绪,哪里会有什么雄豪壮丽?
“萧关逢候骑”句。诗人离家出国,独行多日,终于见到本土之人,按说他乡遇故知,该有一丝欣喜吧?可这位“候骑”全无畅谈乡情之意,只简单报告一身:“都护在前面的燕然山呢!”便继续进行他的侦察巡逻去。唉,他是这么不近人情,而我这条孤寂的羁旅还得继续走很久呢!
反过来想一想,就算相遇的真的是个“故知”又能如何?凄苦境地之下得遇知音,不过是把那凄苦再放大一倍罢。总之,此时的诗人,是进亦忧、退亦忧!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1、夕阳黯晴碧,山翠互明灭。
2、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3、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4、几百黄昏声称海,此刻红阳可人心。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
7、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
9、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10、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11、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1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3、天连秋水碧,霞借夕阳红。
14、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15、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
16、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
17、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18、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19、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2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1、剩云残日弄阴晴。晚山明。
22、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23、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24、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2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6、荷笠带斜阳,青山独远归
27、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2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9、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3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1、荷笠带斜阳,青山独远归。
32、流连狂乐恨景短。奈夕阳送晚。
33、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
34、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35、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36、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7、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38、飞瀑正拖千幛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39、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40、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41、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
42、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43、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44、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45、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46、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47、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48、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49、日落西山头,人约黄昏后。
50、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51、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52、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
53、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5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6、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57、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58、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59、莫道碧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
6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61、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62、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63、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