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故乡,我就在内心深处思念故乡。对于故乡的思念,年代越远久,对故乡的体会就越深刻,灵魂的触动就也大。以下是“乡愁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乡愁的诗句
1) 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2) 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3) 泪鸿怨角,空教人瘦。——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4)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5)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李益《从军北征》
6)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7)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
8)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9) 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
10) 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11) 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12) 歌吹展江底,长铗不须弹。——王恽《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13)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14)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15)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
16)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
17) 云鸠拖雨过江皋。——周邦彦《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18)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19)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20)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21)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王建《渡辽水》
22)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3)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24) 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沈约《咏湖中雁》
25)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26)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27)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28)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29) 可怜此夕看梅花。——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30)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高適《别董大二首》
31)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周邦彦《兰陵王·柳》
32)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33)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谢朓《送江水曹还远馆》
34)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35)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36)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37)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38) 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卢祖皋《宴清都·初春》
39) 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汉上繁华》
40)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41)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关于思乡抒情的句子
1、思念故乡,其实就是想念故乡儿时的伙伴,很想念那间屋子,想念那片土地。但是,游子最想念的还是那已经苍老的父母双亲。
2、当空中再也望不到南飞的雁群,当梧桐树上的叶子黄了又青,我那不变的乡愁却又如此悠悠荡荡地演奏着,一如故乡那清远的笛声,缕缕不绝;亦如李后主的“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3、故乡,故乡是什么?故乡是你儿时的一个梦,故乡是你在成长过程中的一块基石。有一首歌这样唱到:“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还是故乡,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还是故乡。
4、走在故乡的小路上,那种自然那种和谐那种舒服,像风一样,慢慢地飘进了我的心。故乡的小路有的是水泥路,有的是泥土路,但这却没有影响到我对家乡的热情。
5、夜夜那是一条梦中的彩虹,连接着心与故乡的距离。日日,那是一腔滚烫的江河,默默流淌着心灵的乡情。那是谁,在黄河边,声浑厚的豫腔,又将我迁回那片中原厚土;那是谁,在嵩山上,一句思乡的诗句,又将我带回心灵的故园。
6、故乡,是游子用谷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搁置年代越远,放置时间越长,酒的味道就有醇香。
7、故乡,多少个夜里我面向西躺在床上,仰望夜空,思念向故乡生长,遥想每一颗繁星上都藏有一个笑脸,让人望眼欲穿,心动欲摘。
8、虽然,端午节那天,我们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样必不可少。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
9、长大了,离开家,去了外地。再也没有端午节采艾蒿的机会了,奶奶的病不但没有好,而且永远的离开了我。自此,名叫艾蒿的植物,它在我心里和杂草一样,无一用处。
10、一度沉湎于生活的失意,然而那山那水,那纯朴的人家,故乡的恒古不变的姿态,在诗歌中演译着淡化成一首无字的歌,一篇无韵的诗章。
11、故乡的炊烟象一根丝线,一头系着家乡,一头系在我的心头,它陪伴我度过漫漫岁月,成为我生活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12、故乡是我们生长的根,故乡是我们记忆的家园,故乡见证着我们的快乐,故乡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远在他乡的游子事故乡为母亲,不改乡音的儿女是故乡为磁场。浓浓乡情,悠悠情思,谁也割不断那绵绵的故乡情。
13、来到大庆,没有一次端午节让我找回从前的影子,因为大庆没有山,更没有蜿蜒的江河。
14、一条白色的铁轨拉长冬天的痕迹。淡紫色的炊烟,清晰又杂乱,缭绕着候鸟的优美踪迹。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刻骨铭心的记忆渐渐模糊了。
15、每当面对皓月当空的时候,思念故乡就如潮水一般涌来,就如洪水涌来一般不可收拾。
16、如今,离开故乡,离开奶奶已经四年有余了。四年中的每一个端午,都没有能品尝到奶奶亲手包的粽子。但是每一次一拿起买来的粽子,甚至于一看见粽子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奶奶包粽子是娴熟的动作和粽子那甜润的清香,且挥之不去。
17、时间飞快,恍惚间已到端午节。记得过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边,割一大捆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说能辟邪,也是风俗。
18、我很思念,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故乡;我很思念,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回忆;我很思念,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童年;我很快乐,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我很快乐,因为我有一朵美丽的云彩;我很快乐,因为我有清澈如秋水般的.思念。
19、夜很漫长,思乡的情绪也正在滋长,我没有任何的一丝睡意,我的思绪会去追逐家乡亘古灿烂的太阳,泪水悄然而逝。我想家了。
20、闭着眼,沉睡着,在梦乡中,在家园里,没有喧嚣,没有纷争,只有安宁,还有一个挥不去的影子,帆的影子,那是船帆,那是真情的呼唤,回家吧,就这么简单。
21、深情的大海张开温暖的臂弯。白云一朵接着一朵,声声有情地亲吻着脸颊,飘忽不定的足音随着风儿掠过憩息着的大地。丝丝怀想潜入我心,随后迷失踪影。
22、每逢端午节,都会泛起思乡的情怀,也许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更有端午节的气氛。
23、乡愁是一杯茶,这是一个平庸的比喻,但我却很喜欢。我不愿把乡愁说成酒,因为乡愁没酒那么浓烈,乡愁只能是在无人的暗夜的一缕清香,将远离喧嚣世界的我们一点一点溶解。乡愁是茶,总在苦涩中带着那么一点甘甜;乡愁是茶,但却不会愈冲而愈淡。
24、故乡,思念故乡,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25、这个城市繁华空旷,膨胀着虚浮的快乐,而我,满目荒芜,找寻陌生的熟悉。你的手伸过来的时候,我隐忍着的疼痛与柔弱,层层蕴开。你说,该回家了,这里虽繁盛喧嚣,却始终不属于我们。乡音袅袅,生生扯落我眼底的泪。
26、在那一缕缕的思乡,时光把我带向远方,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她那无忧的快乐和青春,在记忆里,它变得渐行渐近,又变得渐行渐远。刻下了留恋的目光,让我永久收藏。
《端午节的怀念》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回到飘满艾香的城市与乡村
回到屈原纵身的一跳
回到诗歌本身
一条止于湖南的河流
却流经中国每一个人的心灵
打捞也罢,求索也罢
龙舟再快,也不过是
时间的一枚梭子
端午节,中国老百姓
自发地一个节日
几千年地打捞
几千年地存在
应该比什么都重要都深刻
一个伟大的主题
一个伟大的身影
一个痛苦的问号和句号
一块问路的石头和一颗
求索的头颅
至今伫立江边
汩罗江,一条永远流淌着
诗歌的光荣与梦想的河流
《端午诗歌》
撑一叶独木舟
独自在异乡的江水上飘荡
端午节
闻不到久违的粽香
一个落魄的身影
一场萧萧的泪雨
除了那颗孤寂的心
什么都没有
走在悠悠的小道
渴望着
莫名的渴望着
渴望雨儿们温馨的成群结伴
哪怕一去不再复返
脱离了灵魂的躯壳
就那样走着
走着
不远的前方
在幸福的微笑装扮的人群里
我看到了
卖火柴女孩眼里
被埋藏的泪的痕迹
或许
我不懂屈原
我只知道
自己又一个人度过了一天
《年轮》
黄花迎寒露,
紫燕依依别禾田。
一轮斜阳疏桐挂,
游人何时还?
休道生命历程,
不过苦辣酸甜。
堪笑经年斫轮手,
未及斟酌化云烟。
惊魂夜听雨,
晓看秋风正叩门。
红尘迷茫,
旅伴合分,
风霜雨雪嵯峨路,
羞囊瘦马苦追寻。
黄口小儿郎,
焉知天涯探路人?
两脚踱日月,
一心昭昭刻年轮。
《南歌子·游赏》宋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诗意
江南端午佳节最好的去处;
莫过于让游人流连忘返的西湖十三楼了;
在那里,面对一湖水光山色;
端上碧绿的粽子,要一碟下酒的菖蒲小菜。
玉壶中的美酒倾满船形的玉杯;
听歌畅饮;
真比在古代扬州的竹西亭上还欢畅啊。
你看此刻身边的唱歌女子。
眉头浓聚黛色。
就象远处苍翠的山峦。
醉意朦胧的眼波流动。
有如湖中的滟滟水波。
远处不知谁家传来了水调一曲相应和。。
歌喉宛转,音调悠扬。
声音绕着近处的碧山而去。
晚霞也骤然凝滞了。
真是情满湖山啊。
江南的端午节。
宋许及之《贺新郎》
旧俗传荆楚。
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
耳不听、湖边鼍鼓。
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
时展卷,诵骚语。新愁不障西山雨。
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
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
漾不到、潇湘江渚。
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
君有语,但分付。
诗意
端午节,这传自荆楚的旧习俗又到了;
江城武汉这时正逢初夏的燥热;
在门上挂艾叶或在发间插避邪的小符;
那都是些痴儿呆女干的事情;
真不想听见从湖畔传来的阵阵龙舟锣鼓;
这个日子;
我其实就想独自燃香熏衣。
对着潇潇翠竹展开书卷吟诵几段《离骚》。
以忘记这时节的炎热。
然而心中平添的新愁真有如从西山席卷而来的一场雨啊。
想问问这样的日子。
站在楼头登高望远的人们啊。
有谁还会抚今怀古?
回首独自清醒的人哪在哪里。
只有独自举杯敬向苍茫;
湘江无语独自潇潇;
我想涉水而去!
不管别人如何笑我痴呆;
我必须依照心中的安排涉水而去!
去告慰那不屈的灵魂。
天若有灵敬请吩咐。
《重午客中》元袁易
往恨湘累远,他乡楚俗同。
流传存吊祭,汨没见英雄。
竹叶于人绿,榴花此日红。
未须嗟旅泊,吾道岂终穷。
诗意
屈原沉江之恨离我们已远。
但端午食粽的风俗却处处相同。
人们到处在凭吊。
沉入汨罗江的这位爱国英雄。
箬竹为我们包粽子而绿了。
榴花为迎候端午而红了。
旅途的辛苦漂泊又何必感叹。
我心中的道义永不会消亡。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诗意
五月,湿闷的天气。
让身上的`纱裙都有些湿了。
还好明天又是端午佳节。
可以痛快地沐一场芳香之浴。
此时此刻。
真想再见到那位美人。
红润又白净的手臂上轻轻地缠着彩色丝线。
辟邪的小符斜插在她那秀美的鬓间。
明媚山川在如水的目光中流转。
骤然间,芳香四溢。
端午节啊,其实就是这样一位。
千年前的美人。
站在时间里。
站在时间里。
散发着隽永的芬芳。
《五月五日淮阴》元陈基
五月五日淮阴郡,半雨半晴城上楼。
菖蒲泛酒我无分,杨柳系船君且留。
西月照人生别思,南风吹笛带边愁。
明朝必上洪河去,欲采芙蓉不自由。
诗意
城上的高楼,半雨半晴的天气,如山如海的羁旅乡愁。
端午节的日子,我远在异乡淮阴的城楼。
故乡的友人,无法给我留一杯菖蒲美酒。
家人的情思,像千丝万缕的杨柳。
却无法系住远行的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