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鸟语花香的诗句收集90句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表达鸟语花香的诗句收集90句

一、

春雷一声万物醒,冰雪受惊忙隐身。

待到三月踏青时,一一拜访众花神。

二、

春暖花开彩云飞,双双对对燕归回。

陌上牧童放声唱,牛羊欢跳令人醉。

三、

春风拂面千山艳,鸟语花香胜仙境。

草原儿女歌声美,万里长河笑开颜。

四、

千红斗艳鸟争鸣,万里河山皆新韵。

若问我笔落何处,三口之家最迷人。

五、

一江春色映水绿,两对鸳鸯闹池塘。

三千孩童放风筝,四万情人约会忙。

六、

苏堤杨柳报春晓,少男少女邂逅巧。

夜雨淋湿西湖梦,腾讯移动发财了。

七、

(鸟)闹枝頭花含羞,(语)传春意生情窦。

(花)下男女接吻久,(香)引蜜蜂扎嘴仇。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也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自这一日起。雨水后,土膏脉动,谷物得雨而茂盛。下面是关于谷雨鸟语花香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关于谷雨鸟语花香的诗句

谷雨节气来临,百花绽放,鸟儿在枝头吟唱。

依依梦中情绪。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陶潜《羲皇侣》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雪宫孤弄影,水殿四无人。——宋·杨万里《水仙花》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宋·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清·洪升《长生殿·惊变》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郑思肖《寒菊》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写的《梅》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李白《长相思》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莲花》

谷雨古诗

浣溪沙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白牡丹

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朱彝尊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谢中上人寄茶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形容悠闲惬意的诗词

《归园田居·其三》

【晋代】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用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这是陶渊明的特长。即使读者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种豆南山下”,多么平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语言平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所以元好问会评价陶渊明:“一曲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云起,在他看来正如人生境界的起落。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却能把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形象和自然的安逸美好表现出来。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这才是隐居的真谛。

《渔父词》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

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

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

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

乐在风波不用仙。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这一系列词画成图画。青笠绿衣,褐裘白浪,红枫荻花,青草明月,色彩鲜明的意象构成了安适的江上美景。恐怕也只有身为道士,没有宿命牵累的张志和才能细心观察、描画若此。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渔父的闲适,也因这一首诗让人羡慕不已。

《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独怜”,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本诗也成为情寄山水的名篇,受后人推重。宋代苏舜钦有一篇《淮中晚泊犊头》,颇得其中三味,这里也一并推荐给大家: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不但描绘了旖旎西湖给人的感受,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不落俗套,富有新意。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山园小梅·其一》

【宋代】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林和靖处士,最著名典故就是梅妻鹤子,也因此,梅在林逋充满感情的笔下,不再是浑身冷香了,而是充满了一种“丰满的美丽”,有精神,有力度,也有温度,有未来。正因为如此,该诗才有着强烈的现实感,让人感到很真实,回到它的起始状态。林逋写出此种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诗句来,着实让人们展开了一回心灵的、审美的旅游。而颔联二句,则成为写梅的经典,传唱不休。

《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宋代】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

云山摛锦,朝露团团。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这首诗写于作者离开天堂杭州改任密州之时,离开人间天堂固然遗憾,朝中无法立足固然不甘,但幸亏他是苏东坡,他能在人生的任何逆境中寻找到那个本真的,狂放飘逸的,闲适自得的自己。这首词的议论、抒怀部分,遣词命意无拘无束,经史子集信拈来,汪洋恣肆,显示出作者横放杰出的才华。融诗、文、经、史于一炉,文思连贯,一气呵成,才情卓绝,可见一斑。

《鹧鸪天·西都作》

【宋代】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闲适词,前有东坡,后有希真。二人都崇尚自然、不受拘束、有名士作风,这首词正是朱敦儒思想品格的自我写照。用独特笔法为读者塑造了李白之外的'又一个“谪仙人”。上片云云,与其说是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毋宁认作对玉皇大帝的狎弄,对自由的渴望。山麓水湄而外,惟有诗境与醉乡了。于是有“诗万首,酒千觞”,有“且插梅花醉洛阳”。惟其品性“高洁”,不愿与世俗社会沆瀣,才有种种散漫闲适,才有天教的疏狂。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而“一身报国”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小楼”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绘尽江南春的神魄,但没有注意到它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唯有不眠,才能一夜听雨,才只能闲做草,细分茶。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也因此,这里的闲适才多了一份忧愁和无奈,才能超越简单的山水田园作品,成为真正打上了陆游烙印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