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携杖杖从容的诗句合集70条

时间: 2023-12-3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1、 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2、 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3、 执子之手,将子拖走。子说不走,好吧,关门放狗! 《执子之手,将子拖走》

4、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他仍是他的旷世名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相侵. 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安意如 《人生若只如初见》"

5、 胜固欣然,败也从容。 《凤囚凰》

6、 那一世, 你为蝴蝶,我为落花, 花心已碎,蝶翼天涯, 那一世, 你为繁星,我为月牙, 形影相错,空负年华, 那一世, 你为歌女,我为琵琶, 乱世笙歌,深情天下, 金戈铁马,水月镜花, 容华一刹那, 那缕传世的青烟, 点缀着你我结缘的童话。 不问贵贱,不顾浮华, 三千华发,一生牵挂。 《来世,渡我,可愿?》

7、 声声萧涩,一曲离殇。 节之莫叹,步步彷徨。 风轻云淡,花落人断肠。 唯余一地无奈,相思凝结成霜。 又是灯火阑珊处, 无情者伤人,有情者自伤。 红颜错恋,聆雪纷纷, 擦肩陌路,泣如雨声。 东亭日暮,看夕阳黄昏。

8、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韦庄 《菩萨蛮》"

9、 我研墨轻描你的眉眼,你的容颜如莲般开落。 我说,相思是一笔水墨丹青的.画卷。 我起篙经过西子湖畔,你的眉眼如玉般温婉。 我说,相思是一条连绵不绝的清溪。 我撑伞徘徊江南旧巷,你的霓裳如雾般朦胧。 我说,相思是一场悱恻缠绵的细雨。 我抚琴流浪烟柳之地,你的侧脸如花般唯美。 我说,相思是一首愁戚深情的悲歌。 我金戈铁马以戟作战,你的歌声如月般飘渺。 我说,相思是一座荒芜冰冷的空城。 我细数玲珑红豆几颗,你的身姿如柳般窈窕。 我说,相思是一纸凄楚哀怨的情诗。

10、 夜无眠,梦相思 明月照,伊人泪 惜其缘,念过往 长袖浮尘,提酒归舍 油纸伞,素斜雨 蝶双舞,鸟翼飞 江山如画,佳人作伴 一舞倾城,笛声萧萧,断桥别 独上西楼,举杯邀歌,与谁共醉 饮一杯花雕,诉离殇 待得良人归,却已误年华

11、 纵、尘世风生千山看遍,于你何念? 纵、江湖水起刀戈相见,与你何干? 纵、束发剃净清静绝寰,你亦安然。 纵、青灯敲彻古刹墙边,唯你不变。

12、 夜深月浅人寂寥,殇不过;最是难忘,红颜逝,自留一杯清酒醉…

13、 愿得韶华刹那,开得满树芳华 ――也顾偕 《梦落芳华》

14、  由来失望已久,便不再奢望,直至成了绝望。 ――紫玉心华 《妙手偶得》

15、 情若似墨烟青花,又何畏顷刻春华。 ――君子以泽 《奈何》

16、 风雨打尽红墙和绿瓦 丹青留下明日的黄花 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 世代传承的表达 盛衰荣辱斑驳了脸颊 千载过后洗净了铅华 一直坚守的土壤在你脚下 至死不渝的回答 ――浣姬 《河图 为龙》

17、 花开记春,花落记秋,早已忘却岁月悠悠。 曲终人散,花亦垂首,空留旧人昔日颜容。 ――君子以泽 《奈何》

18、 他说,他叫河图。于是,我便为他倾了天下。 他说,他叫小曲儿。于是,我便为他败了桃花。 他说,他叫晃儿。于是,我便为他负了韶华。 他说,他叫慕寒。于是,我便为他白了墨发。 他说,他叫老妖。于是,我便为他倚了琵琶。 它说,它叫古风。于是,我便为它倾国倾城倾天下。 ――纳兰轻墨

19、 很多很多年后,吴邪也能人前谈笑风生,人后狠辣决绝;解雨臣在衣柜前来来去去,终是取了泛黄的戏装,在四合院的的海棠树下,亲手焚了衣裳;王胖子拍着大肚腩在酒桌笑得开怀,却在卧室捧着云彩的照片痛哭失声;背刀的年轻人在苍茫云海间蓦然回首,却发现身边陪伴的只有虚无。 ――天晴好卖萌 《新浪微博》

20、 那一世,我是佛前的白莲,一生素雅,一心向佛。遇见你,甘愿沉睡命中的冰湖,梦境千年。 那一世,我是褪色的袈裟,一生清淡,一心侍佛。遇见你,甘愿背离命中的护障,布衣残破。 那一世,我是呆朽的木鱼,一生悟经,一心问佛。遇见你,甘愿跳入命中的业火,焚化成灰。 那一世,我是庭院的菩提,一生无果,一心候佛。遇见你,甘愿承受命中的苦劫,孤老衰败。 那一世,我是化缘的钵盂,一生无缘,一心敬佛。遇见你,甘愿臣服命中的归宿,粉身碎骨。 那一世,我是随行的锡杖,一生通禅,一心护佛。遇见你,甘愿舍弃命中的慧根,颠沛流离。

21、 且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22、 陌城,陌路,陌生人,一城相思,两段年轮,三秋不见,葬了红尘……

23、 晴夜花著锦 相对摇烛影 庭前瑟瑟树影移 一桃复一李 你灯下裁衣 覆一生记忆 去时花满枝垂地 归来雨满襟 ――狐离 《河图 隐》

24、 往日情怀酿作酒换我余生长醉不复忧.

25、 浮生面具三千个,谁人共我与长歌。 ――墨明棋妙 《穿越》

26、 听弦断,断那三生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谁指尖!

27、 谁的容颜让谁一生怀念,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却道人生只如初见。前生,我焚香,却与你擦肩,错过了一世动情的流连。从此寻你,不眠!今世,屈指,沉湎,你的容颜,再次浮现,却已不是当年。恍惚间,谁拿浮生,乱了流年?

28、 假如苍天有束光可偷,我也偷来,予他做个冠带。 ――书海沧生 《昭奚旧草》

29、 忘川河畔彼岸开,奈何桥头满尘埃。 忘川忘川望不穿,奈何奈何笑奈何?

30、 恰风华正好 唱年少歌谣 舟上白衣摇 摇落一江笑 星光酿一杯 愿天荒地老 明年今日谁会在这里 思远道 ――Finale 《河图 陌上花早》

31、 这位公子,看你从不问柳寻芳,仪表堂堂,日后必是国之栋梁,不知家住何方,婚配几房?

32、 想当初高骑大马,看遍帝歌花,万千心事都虚化,翻覆间笑红尘多痴傻。 到如今重头再来,一心捧就,却再辨不得真假。 不过道一声今日,雪好大。 ――天下归元 《女帝本色》

33、 【古风】 长相忆,冰糖两串枉凝痴, 短相思,凌云维计千机日。 长相思,反转青铜扫胭脂, 短相聚,颠倒骰子让虚实。 by伶若浅浅

34、 花满楼,香满楼, 花香满楼君知否?暗香空盈袖。 情如旧,人如旧, 情人如旧人如瘦,倦鸟归来候。

35、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萧鼎 《诛仙》

36、 繁华尽处,寻一无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

37、 某一天你我暮年,静坐庭前,赏花落,笑谈浮生流年。 今夕隔世百年一眠,相携而过,才知姹紫嫣红早已看遍。

38、 此生无悔入秀坊,一曲霓裳动四方。 ――七秀 《剑侠情缘三》

39、 遮 妖颜 执泠伞 风姿袅袅 悠然渡青花 众览黛色江山 妙笔挥墨纸上画 逍遥江湖煮酒闲尝 哪管他世间恩怨纠葛 淡品人世悲欢红尘千载 独步天下看灯火阑珊 云淡风轻桃李做伴 不负明月笑凌霄 无心遇情随医 涯上望九幽 醉卧潇湘 寻因果 丐帮 善曾经,我奏着笛声,抱着佳人,立誓三百情深,一诺千年 - 此后,我点着明灯,念着旧人,独守一座空城、万载不变

40、 你若想称霸江湖,我便以身为盾,护你刀剑无伤,纵使弃了逍遥半生,我亦不悔。 你若想木笔成书,我便墨研桃花,搏你嫣然一笑,纵使最后荣华已谢,我亦不悔。 你若想天真永存,我便

41、 温柔相待,守你一世无忧,纵使经历万般苦难,我亦不悔。 你若想弹指风华,我便闲笔作谱,听你仙音妙乐,纵使无谓执念缠身,我亦不悔。 你若想颠覆天下,我便血染江山,让你俯瞰山河,纵使独战千军万马,我亦不悔。 你若想云游四海,我便素衣温雅,陪你天荒地老,纵使顷刻风云变幻,我亦不悔。 你若想逆转命运,我便血祭神台,助你涅重生,纵使推翻天地原则,我亦不悔。

42、 诉铅华 一诉:烟花易冷情难消, 曲终人散花自憔。 二诉:此番天涯浮萍漂, 零落江湖孤身廖。 三诉:不叹儿女情长搅, 唯敬天下众英豪。 四诉:血色江山红颜笑, 百年枯骨谁人老? 五诉:似梦非梦醉今宵, 不盼身醒待明朝。 六诉:执笔红尘轻易描, 青丝白发再难邀。 七诉:年华已逝流光少, 花败残颜怎妖娆? 八诉:三生石畔奈何桥, 孟婆几劝俗世小。 九诉:紫陌人间一逍遥, 千载流年空忧恼。 十诉:举杯欲断忘年交, 推却百事音书杳。

43、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君知否。 ――容垣 ――唐七公子 《华胥引》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1

雪原文

作者: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雪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

注释

⑴尽:全。道:讲,说。丰年瑞:瑞雪兆丰年。

⑵若何:如何,怎么样。

⑶宜:应该。

雪赏析

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

瑞雪兆丰年。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是很自然的。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尽道”二字,语含讥讽。联系下文,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这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

正因为是此辈“尽道丰年瑞”,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问:“丰年事若何?”即使真的丰年,情况又怎样呢?这是反问,没有作答,也无须作答。“尽道丰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唐代末叶,苛重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这些诗句对“事若何”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但在这首诗里,不道破比道破更有艺术力量。它好象当头一闷棍,打得那些“尽道丰年瑞”者哑口无言。

三、四两句不是顺着“丰年事若何”进一步抒感慨、发议论,而是回到开头提出的雪是否为瑞的问题上来。因为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抒写对贫者虽处丰年仍不免冻馁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谈丰年瑞者投一匕首。“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好象在一旁冷冷地提醒这些人: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许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他们盼不到“丰年瑞”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所冻死。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默之语,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深沉的愤怒和炽烈的感情。平缓从容的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合起来了。

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楚的,何况这根本不是诗的任务。诗人无意进行这样一场辩论。他感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画面,也没有任何形象的描绘。但读完了全诗,诗人自已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中那些看来缺乏形象性的议论,不仅饱含着诗人的憎恶、蔑视、愤激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人幽默诙谐、愤世疾俗的性格。从这里可以看出,对诗歌的形象性是不宜作过分偏狭的理解的。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2

望江南·江上雪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赏析

上片,写老渔翁在冰天雪地中垂钓。首句化用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两句。“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斗笠上只听见雪弹子敲打的声响,蓑衣上不时抖落堆积的雪花。“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函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图画若为工。”展现在眼前不是生活图景,简直就是一幅画,极言其美感。

下片写渔家乐。天色已晚,渔翁消失在淡淡的云烟中。小岛上的竹篱茅舍就是渔翁的家,他钓满一篓鳊鱼和鲫鱼归家后,听到的是一片儿童的欢笑。“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不得志的李纲看到渔翁简朴自在的生活时,他应该也想过“独善其身”吧!但无论多难,他都没有放弃,他一直在坚持,直到与这个世界决绝。柔美婀娜的柳丝固然给生活增添了诗意,但世上如果没有坚挺的胡杨,这份诗意也将荡然无存。李纲,就是那坚挺的胡杨,民族的脊梁。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3

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西山晴雪入新诗。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他年江令独来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往年参加宏辞科考试,陛下出的题目有以“西山晴雪”作诗。

阳光照耀在云间,犹如五色灵芝仙草。俯仰生姿的鸳鸯宫瓦,参差反射着青碧光彩。西山晴雪的美景,如今重新进入了诗篇。

故都遭遇敌军的烧杀劫掠,城郭已化为焦土,而存活下来的残花依然在万年久远的枝头萌发。在那年江令郎独自归来的时候。

注释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宏辞:金章宗明昌初年,为选拔超常人才,特设的制式科目,又叫博学宏词科;御题:即皇帝的命题。

五色芝:即祥瑞的灵芝,古称仙草。五色,指彩云,写祥瑞的气象。

“鸳鸯”句:指宫殿上的琉璃瓦,仰为沟,俯为脊,脊上雨水往沟里流下。因俯仰之边相扣,故喻鸳鸯。差参,高低错落叠放。

三月火:指项羽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 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后世遂以“三月火”为遭劫之典”。这里指蒙古军攻汴京,放火焚毁宫室。当年,金灭北宋时,亦然。汴京屡建屡遭浩劫。

万年枝:指年代久远的大树。

江令:指南朝陈国之江总,字总持。好学,能文。尤善五七言诗。陈后主即位,授尚书令。大权在握,伤于浮艳,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陈亡人隋。后来诗文中以江令喻有文才之人。作者以江令自喻,慨叹沦为遗民的伤痛。

赏析

词的上片,作者回忆二十年前,汴京的灿烂与辉煌,以及御题赋诗的憧憬。下片则写遭劫后的破败荒凉,以及亡国之臣的失落。全词运用简明对比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余地。该词采用今昔盛衰对举之法,写世事之变迁,道无尽之哀感。

词的上片追忆往昔盛况。

“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灵芝,能益精气,强筋骨,久食延寿,旧来以为兆瑞之草。如《神农芝论》云:山川云雨、五行四时、阴阳昼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皆为圣王休祥焉。汉朝有灵芝生于宫,每每君臣欢庆,大赦天下(见《双书》《东观汉记》等)。此词谓皇宫所生五色神芝,借以象征太平盛世。虚处着笔,正、反映射全篇。下面一句是说,丽日照耀下的宫殿,红墙绿瓦,流光溢彩。宫瓦俯仰相次,故以鸳鸯名之。如《长恨歌》云“鸳鸯瓦冷霜华重”,即指此。亦称鸳瓦,李庾《东都赋》所云“鸳瓦鳞翠,虹梁叠壮”即是。以上只两句,即将国运昌泰的气象勾勒了出来。“西山晴雪人新诗”,是景致,是文事,也不无怀念旧君之意。作者于词下自注云:“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以上怀旧,只用侧笔出之,与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云云之正写不同。于此又可见词与诗在表现方式上有直婉的不同质素。

词的下片文情陡转,与世事突变合拍。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三月火”,是对蒙古军队的愤怒控诉。“万年枝”,盖谓社稷倾覆,故都化为一片焦土,而花儿犹自开落,成为人世变故的见证。两相对照,愈见物是人非。末句“他年江令独来时”,强调“他年”、“独来”,显然突出了词人旧地重游,一来表明词中所写均为自己此行所见所感,二来表明自己和江令一样已是沦为异族臣民。一个亡国遗民来到残破不堪的故都,此情此景,难以为怀。其深沉的故国之思,黍离之悲自在不言中。全文上结晴雪入诗,下结江令独来,一文事,一文士,有照应勾连之妙趣,通体停匀,双结工稳婉转。

创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公元1245年(蒙古乃马真后四年)。这一年,词人因三女迁葬事重回汴梁。金亡已十多年了,亡国之臣重游故都,观看眼前景象,联想起往年科举考试的题目,自然感慨万千,由此他写下这首词抒发痛悼故国的深情。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4

满庭芳·堠雪翻鸦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堠 :古代了望敌情之土堡,或谓记里程的土堆。

龙堆:沙漠名,即白龙堆。《汉书·匈奴传》扬雄谏书云:“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注:“孟康曰:‘龙堆形如土龙身,无头有尾,高大者二三丈,埤者丈,皆东北向,相似也,在西域中。’”

阴磷:即阴火,磷火之类,俗谓鬼火。

中宵起舞:《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 , 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金笳:指铜笛之类。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刘禹锡《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日暮还城邑,金笳发丽谯。”

蛮触:《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后有“触蛮 之争”之语,意谓由于极小之事而引起了争端。白居易《禽虫十二章》之七:“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之争蜗角中。”

混同江:指松花江。见《清一统志·吉林一》:“混同江,在吉林城东,今名松花江。”

赏析:

作者:佚名

唐柳宗元有“满庭芳草积 ”句,唐吴融有“满庭芳草易黄昏”句,故此调名之缘有或柳诗或吴诗之不同说法。此调又名《锁阳台》、《江南好》、《话桐乡》、《满庭霜》、《转调满庭芳》、《潇湘夜雨》、《满庭花》等。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本首为其一体,上、下片各十句,共九十五字。各片之第三、五、七、十句押韵,均平声韵。 此篇前景后情,以赋法铺写。其下片全为议论,虽不免质实,但气势壮观,真情四射,仍是生动感人的。上片前五句景语,写古战场的荒寒阴森,以“总堪悲”绾住。下句转进,先说有“中宵起舞”的爱国之心,但“那有村鸡”一句折转,表明无由以报,徒增伤感。再接以金笳声声烘托,则更令人添悲增慨。下片承前之情之景转为议论,表达了满怀哀怨和痛苦。诗人以为“古今事”都是虚无的、短暂的,古来的一切纷争,一切功业,到头来除了“剩得几行青史”,“断碣残碑”之外,余皆成空。这虽是消极的意绪,但从中亦可窥见诗人长期积于心中的苦情。这种“苦情”,有人认为纳兰对家族被灭往事的隐恨(见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可备一说。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5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湿粉楼台,酽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徽茫越峤,但半沍云根,半销沙草。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

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

翻译

江面平,雪早晴,风已小,我住着竹杖像被人呼唤着登临吴山。在其上近处楼台亭阁都披上了银装,笼罩在浓重的寒色之中,尚不见半点桃红柳绿的痕迹。远处的山峦一半罩在云雾之中,一半被白雪覆盖,山上的草木也都不见了。

故人稀少的清寒,让我想起了多少往事!寂寞孤独,朝朝暮暮,我吟梅花自遣怀。我将花插于帽上,向着吴山山头,仰天长啸。忽然地看见远方斜阳,霞光映照雪山明丽发光。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台城路》《如此江山》《五福降中天》。

筇:竹杖。

酽寒:犹严寒。

越峤:泛指江浙一带的山峦。

沍:同“冱”,冻结。

晋时棹:指王徽之夜雪访戴之事。《世说新语》

载:晋王徽之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忽忆戴逵,遂乘舟访之,至门而返二或问其故,

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第一峰:指吴山,在今浙江杭州。

玉龙:指雪。

张元诗:“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创作背景

题中吴山为杭州名胜之一。作者在登临吴山,眺望钱塘江对岸雪后放晴的景观时,生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所以写下这首词。

赏析

上片写江南雪景。“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开头二句写登临的兴致和原因。“如唤”二字下得好,表现出词人的逸兴豪情。“江平雪晴风小,”说明正是登临观雪景的好时机。“湿粉楼台,酿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这三句写登临所见的近景。“微茫”三句,是登临所见远景。这一带峰峦相属,有瑞石山、宝月山、峨嵋山、浅山、金地山等。“为问”二句,由景入情,忽然怀念起友人来了。作者化用王徽之雪夜访友这个典故。王子猷访戴是因雪景兴之所之,又同在越地,因此词人化用这个典故,表达期待友人来访,或趁雪后去拜访友人,都很贴切。借用这一典故,一方面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之切,同时它又表现了词人登临观雪霁时的逸兴豪情,很有些疏狂豪放的意态。

下片主要抒情。“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三句,承接上片,写对友人的忆念。因听不到朋友亲切的笑语,惆怅之情萦绕于怀,竟至难以排遣,可见情谊之深厚。接着“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三句,进一步写思念之苦。梅花常于雪天开放,它是春天的使者。古代文人赞赏梅花的气节风骨,常常相携赏梅、咏梅。因此梅花又是友谊的媒介和见证。文人常以梅花为题寄托友情或离愁。南朝陆凯寄范晔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宋姜夔《暗香》词云:“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吟得梅花但储”可能是从姜夔词境化出的。“俱恼”者,人与梅皆烦恼也。无知的梅花与人一样,也为离别而愁绪满怀,这同“红萼无言耿相忆”如出一辙,“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词人故作豪情,登高呼啸,以排遣因离愁所造成的郁闷。宋代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词云:“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将花插帽”盖脱胎于此。它紧承“吟得梅花俱恼”句,突然宕开一笔,由抑郁转向疏狂,拓展了词境。南宋初,金主完颜亮南侵,声称欲“立马吴山第一峰”。“第一峰”之名由此而得。词人登临吴山,便是身在第一峰头,正是金主完颜亮当年望尘莫及之处。这里特地点出“第一峰头”含有自夸豪壮的意味。这“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三句,将词人疏狂的意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情貌毕现。结尾二句,“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诗中“玉龙”喻雪神。后人常以玉龙喻雪,也借喻雪山。清代张四科《大雪宿盘豆驿》词云:“天际玉龙夭矫,一片荆山弄寒色。”即把玉龙比作雪山。“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点明了“望隔江霁雪”的词题。词人忽见斜阳穿破云层,洒下一片霞光,把远处的雪山映照得明丽动人。这幅雪山夕照图,境界阔大,色泽艳丽,气韵生动,恰又衬托了词人的逸兴豪情。以景语作结,词境更为蕴藉。

总观全篇,由景人情,再由情人景。词以登临观雪景起笔,以雪山夕照收结,首尾一体,紧扣词题。上片主要写景,下片着重抒情,而景与情的转换过渡自然,又互相映照渗透,熔景与情于一炉。尤其下片“将花插帽”数句刻画词人疏狂豪放的形象,虎虎有生气,简直呼之欲出,更为词篇增色。较之一般触景伤怀的吟唱,风格意境迥然有别。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6

雨雪曲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翻译

雨雪纷飞成了边塞的隔离,跟着军队度过了陇西。

绕着营地能看见狐狸留下的踪迹,在山旁还依稀能看见雪地上马蹄的印记。

天寒地冻,连彩旗也黯然失色,鼓声也显得低沉。

乌云漫漫愁绪绵绵,路途苍茫迷失了回家的路。

注释

雨雪:此处“雨”应读为“yù”,动词,意思是“下”。

雨雪:下雪,飞雪。

隔:阻隔,隔断。

榆溪:榆林塞。此处代指边塞。

从军:参加军队。此处既是诗人自指,也指所有戍卒。

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漫漫:广远无际。

愁云:云气阴霾暗淡。

苍苍:空阔辽远。

别路:离别家乡之路。

迷:迷失。

鉴赏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首联破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为下文营造了特定的氛围。首尾照应,前说下雪隔断了边塞,指隔断了回家的路,后说不要忘了回家的路。陇西一语双关,一指陇西边关要塞,可见戍边之寒远,陇又有坟墓之意,所以又指战争之残酷。(鲍照《芜城赋》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写出了边塞的荒凉景象。“狐”字,使人联想到狐死首丘,传说狐之将死,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对家乡的思念,与荒凉形成对比突出戍卒的思乡之情。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颈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边地的寒冷、阴暗、萧条与士卒压抑、沉闷的心情融合在了一起。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尾联总结全诗,点出了戍卒思乡这个主题。正因为有了这个主题,则前几句诗的萧条之景也找到了落足点。“愁云”和“迷”,不只是自然景象的反映,更是戍卒内心情绪的传达。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7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象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赏析

这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及《世说新语·言语》篇载,谢安寒雪日尝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安欣然唱韵,兄子朗及兄女道韫赓歌(诗即如上),安大笑乐。

谢安所乐,在于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按谢朗少有文名,《世说新语·言语》篇引《续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所以叔父出韵起题,侄子即为唱和,正见其才思敏捷也。平心而论,“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撤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然而,聪颖的妹妹并不迷信兄长的才名。她觉得,以盐拟雪固然不错,但没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随风飘舞,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的根本特征。于是,针对兄长的原句,她作了大胆的修正:“未若柳絮因风起。”

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明。”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宋代的贺铸《青玉案》词有“满城风絮”句。)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诮了。

清朝沈德潜说:“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说诗晬语》卷下)比喻是诗歌的基本修辞手法。其要在于贴切传神,新颖入妙。这正是谢道韫此句高于他兄长的地方。

但是,真正的佳句名句之所以千古流传,播传人口,更重要还在于它能通过形象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谢道韫的这句诗,其佳处不仅在工干设譬,还在于透露出女才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她将北风飞雪的严寒冬景,比作东风吹绵的和煦春色,正表现出女作者开朗乐观的胸襟以及对美好春光的由衷向往。

据《晋书》本传,谢道韫的联句不仅得到她叔父的称赏,而且还受到在场嘉宾的一致赞许。这次联句,遂传为一时佳话,谢道韫从此也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后来南代梁刘孝绰写过一首《对雪诗》,其中有“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讵比咸池曲,飘飖千里飞”。也许是受到谢道韫的启发。

须要说明的是,谢道韫的出色联句。并不是一时之功,刹那灵感,而是有她平时深厚的文学修养作基础的。《世说新语·言语》篇引《妇人集》称她“有文才,所著诗、赋、诔,颂传于世”。可惜绝大部分没有保存到今日。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8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赏析

登高望远,饮酒赋诗,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之所好。胸中垒块、喜怒哀乐,遐思迩想之后,往往与眼前景物合而为一,物我两忘,从而进入一个奇妙的境界。只不过古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多悲戚、哀愁、失落,少欢欣、感奋、快意。谢灵运仕途失意,初春登池上楼,对“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美景情有独钟,退而凝思,却发出“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的感喟,很有些顾影自怜的味道。李白最倾心的诗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非常有名,他对“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的佳境赞叹有加,但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故乡之思油然而生,于是有了“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的伤悼。陈子昂登幽州台,满目萧然,一片苍茫,怀才不遇之怨溢于言表;杜甫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登高的感想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白登凤凰台,江流历史皆讽以朝政;崔颢上黄鹤楼,眼前所见全化为乡愁。李后主是亡国之君,他“无言独上西楼”,形影相吊,凡触目者,都可伤心;王安石乃改革之士,“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盈怀者,惟有忧国忧民之情。张继一生并无太多坎坷,但由于时代、社会等原因,他登高时也难越伤感哀愁之壑。

张继擅长写景,常寓诚挚的感情于生动的写景之中,雪霁登楼,其情与景、意与象在他的笔下实现了完美结合,达到了浑然莫辨的境界。

云开雪霁之时,诗人登上古郡城楼,近观远眺,玉砌银妆,洁白、秀美、静谧,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心灵因之净化,愉悦非常。但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郢楚游子避难而到吴越之郡,欣喜之余,却有特别的感悟:不远处的卧龙山上,有春秋越大夫文种的坟茔,想当年,他为越国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到头来却被勾践赐剑自杀;远眺处,夏禹陵墓之前,分明积雪聚玉,洁美无比,这位治水有功,后东巡狩至会稽而卒的古贤得到了人民的爱戴与尊敬。换一个方位看,西施浣纱的水滨似有素绢白纱在眼前晃动,只可惜这位受命于国难之时的绝代佳人香销玉殒之后,还遭世人非议责难。诗人缘情写景,已入有我之境,感情极为复杂难状,集赞叹、仰慕、惋惜于一墨,进而对安史之乱后避难江南的颠沛生活忧恐不已,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日渐衰微的唐王朝有所影射。所以,向晚时分,倍觉清冷,只好放下窗帘,无心再去欣赏那落日余辉下的“红装素裹”之景;这时红日渐隐,卧龙山的风光与镜湖的景色尚清晰可辨,令诗人悲欣交集。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首联为“起”,景色秀美怡人,即使落魄避难之人,也不可能视而不见;颔联是“伏”,悼古伤今,赞叹兼之;颈联再一“伏”,直面现实,感情似已跌入低谷;尾联略一“起”,照应首联,有“微明”,见“清映”,多少给人一些慰藉。是情是景,确已浑然莫辨。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9

洞仙歌·雪云散尽原文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

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

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

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

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宋代·李元膺《洞仙歌·雪云散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雪后阴云散尽,拂晓时池水花木的庭院已然眼晴。杨柳绽眼着嫩芽新叶,遇人便露出了喜悦媚眼。更有风流多情,是那一点出心。远远地与杨柳相映,隐约地露出淡淡的哀愁、微微的笑容。

一年春光最好处,不在繁花浓艳,那出柳初绽的清艳花朵和疏淡芳香最是娇媚温柔。到了清明时节,繁花盛开一片纷乱,现极盛衰微的征兆,已丧失了春光美景的一半。及早地占取那短促的韶光。共同游乐追欢,莫管料峭春寒,醉酒红颜浑身自然温暖。

注释

眼:露出。

青眼:指初生之柳叶,细长如眼。

约略:大概,差不多。

疏香:借指出花。

乱:热闹,红火。

韶光: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但莫管:只是不要顾及。

赏析

这是一首歌咏早春景致的词,意在提醒人们及早两春,不要遗忘了之后的梅花。

上片分写梅与柳这两种典型的早春物候。“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梅眼。”首二句描写初春天气,积雪融化,天气放晴。“杨柳于人便梅眼,”人们喜悦时正目而视,眼多梅处,故曰:“梅眼”。可见词语语意双关,既写初生的柳叶似眼,又巧用“梅眼”一次,以示柳对人的好感。"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这首二句便写梅花,词人将梅花拟人化,说它“风流”更多。因梅花花小而粉蕊,故称“一点梅心”。后面两句将梅与柳结合起来描绘,柳与梅一低颦,一浅笑,相映成趣,含无限风致。

下片说理,情理交融。“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乱软。”用韩愈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意,承上启下。“小艳疏香”说柳眼梅心;“疏”指梅花疏影,也指柳条稀疏。“乱软”也一样,只是“乱”偏重写梅,“软”偏写柳。“浓芳”二字则下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清明时候,春光烂漫,百花争妍。但百花盛开,反使人感到“无复新意”,况且胜极而衰,春光最盛时,春天也便要逐渐消散了,所以说:“已失去了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词人劝人们及早游春,不要坐等美好时光的流逝。

这是一首惜春词,意在让人们及早两春莫留遗憾,也寓意着让人们早抓时机,以期有所作为。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10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翻译

大风卷走寒冷的云朵,昨晚虽然下了雪但今天天气晴朗了。江边的烟雾一扫而空,于是柳树的枝条显得更加轻盈。

(诗人目光所及处)屋檐下几片空地的积雪没有人打扫,(诗人挑灯夜读)不经意间,又是一个晚上过去。

译文

大风卷走寒冷的云朵,昨晚虽然下了雪但今天天气晴朗了。江边的烟雾一扫而空,于是柳树的枝条显得更加轻盈。

(诗人目光所及处)屋檐下几片空地的积雪没有人打扫,(诗人挑灯夜读)不经意间,又是一个晚上过去。

鉴赏

首句点出残雪产生的背景。

“风卷寒云”既是雪后天晴的征兆,又是次句“江烟洗尽柳条轻”的基础。大风卷走寒云,也将江面上的云烟雾气一扫而空,又吹落了柳枝上的积雪,使柳枝轻摆。雪晴在天“暮”之时,为结句“一夜明”作了极好的铺垫。

次句意境清朗,容量很大。雪后天晴,烟云荡尽,江天高朗明净,江边柳条轻盈,随风婀娜摆动。“洗”字,“轻”字,用得极为准确。原来江面上霰雪纷纷,白雾蒸腾;现在一下廓清,纤尘不染,仿佛洗过的一般。原来柳枝低垂,没精打彩,不胜积雪之重压;如今一旦卸下重负,感到特别轻松,显得特别轻盈。如此一来,雪的世界当然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些残余的踪迹了。这么纷繁的意象,仅用了七个字,真是精炼至极。

三句转笔蓄势。目光由远处转向近处,范围从整个江郊转向韩舍人的檐前,景象从壮阔转向细微。“数片”说明雪之残存不多,故只得“一夜明”;“无人扫”突出环境之幽雅清静,故能映雪夜读。如此蓄足笔势,结句的出现便如顺水之舟了。结句“又得书窗一夜明”仍紧扣住“残雪”写想象中之虚景。说明雪还没有融尽,檐前还保留一点洁白的残雪,想象着它的反光映照在书窗上,显得环境格外清幽,可以像晋代孙康那样映雪夜读。但可惜只得一夜享受,明天残雪一化,雪的踪迹全无,就不能再有这种享受了。表达对残雪充满无限喜悦留恋的心情。据《尚友录》载:“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此句暗用其事,还兼有赞美韩舍人刻苦好读之意。如此用典,咸淡自知,却了无痕迹,真是进入了化境。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11

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

翻译

满院的梨花如飘香的白雪,高楼的静夜里,檐下的筝片在风中呜咽。弯月斜照帘帷,我思念的郎君,近来梦中也难相会。

小窗上映出幽暗的灯影,梁间的燕叫声,惊断了我的愁梦。屏风旁断断续续的香烟袅袅飞动,仿佛我刚刚梦到的行云,正从巫山飘回家中。

注释

香雪:喻梨花。

风筝:悬挂于檐间的金属片,也称“铁马”、“风铁”、“风琴”,俗呼“风马儿”。

和梦稀:连梦也稀少了。和,一作“知”。

断香:阵阵的香气。

行云:喻远行的情人。

赏析

周密《齐东野语》称毛熙震词“中多新警,而不为儇薄”。词家论词,具有见地。其新警处,不在字而,而在巧思。这首词,写闺中人静夜独居、忆念离人的情状,运笔纤回,含思缥缈。于篇终见意,曲尽掩抑难言的境况。询为五代词中高格。《菩萨蛮》词,前有温飞卿十四篇精湛之作,而毛氏此词,易秾华为淡稚,变密艳为幽丽,别出新意,不得让飞卿专美于前。

“梨花”二句,写高楼静夜的青景,渲染怀人的气氛。楼下的院子里梨花飘谢,楼上只听到风吹檐铁的阵阵声响。二句写景,实已托出素居寂寞的楼中人的形象,“梨花”句,写春光已逝,时不待人。“高楼”句,写夜静闻声,极无聊之状。可与李商隐《燕台诗》“云屏不动掩孤颦,西楼一夜风筝急”参看。“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上句写月光照在薄薄的帷幕上,亦古诗中常见的境界、不外从“明月照高楼”,“薄帷鉴明月”等语化出,以表现闺人的愁思。两句好就好在“和梦稀”的“稀”字,一字可抵宋徽宗《宴山亭》“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数句。恨君之深,思君之切,皆由此字透露消息。忆极而生恨,故作此怨怼之语。

下片写室中情状和闺人动态。“小窗”二句,运思甚奇。她背着小窗前的灯光,是为了不让照见脸上的啼痕,可是,却教栖息在帘帷上的燕子窥到了。它们呢喃相语,仿佛为闺人的愁态而吃惊。二语从侧面描写,一“惊”字尤为入妙。一结两句,“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为全词中精绝之笔。她床前屏风低掩,只见到薰炉中升起的袅袅轻烟。疑是那缥缈的行云,冉冉从山外归来。山就是指屏风绘画的山峦,词中语意相关。亦暗示情人的去处。由断香而想及屏山上的行云,由行云而想到漂流远方的游子。宋玉《高唐赋》谓楚怀王梦巫山神女。神女自言“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因以“行云”喻男女的欢合,“行云山外归”,疑行云之归,正是怨其不归,真是痴心人语。与作者《临江仙》词“暗思闲梦,何处逐云行”,意似相反而情味实同。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12

三部乐·商调梅雪原文

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转思量、镇长堕睫。都只为、情深意切。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

注释

浮玉: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

邃馆:犹邃宇。

官阁:供人游憩的楼阁。

堕睫:落泪。

注释

浮玉: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

邃(suì)馆:犹邃宇。

官阁:供人游憩的楼阁。

堕睫:落泪。

鉴赏

这首词写梅写雪写心情。上阕主要写雪景写梅态。“浮玉”句写出了雪景之凄清之美妙,“夜窗垂练”真是一幅极好的景致。“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写出红梅初放时的情态和神韵。“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则由景物描写转入情事叙述。下阕写一种很复杂的心情,即非简单的男女之爱又非明确的思乡之情,其中蕴含着一种敏锐的忧虑。上阕集中笔墨,采用衬托、比拟等手法,写梅写雪。其中亦有人,是欲折梅寄梅的远行人;下阕则放开景物,专心抒情,写闺阁中念远人。写清瘦、写思绪、写情意、写愁苦,然而却写得很含蓄。上片写寄梅是欲折而未折;下片写寄书是欲写而未写。这首词的妙处,也许就在于此,将深邃细腻、复杂难言的感情寄寓于景物,句有余味,篇有余意。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13

丑奴儿慢·麓翁飞翼楼观雪

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钓卷愁丝,冷浮虹气海空明。若耶门闭,扁舟去懒,客思鸥轻。

几度问春,倡红冶翠,空媚阴晴。看真色、千岩一素,天澹无情。醒眼重开,玉钩帘外晓峰青。相扶轻醉,越王台上,更最高层。

注释

乍洗梅清:一本无“乍”字。

清:一本作“青”。

钓卷:一本作“钩帘”。

阴晴:一本作晴阴。

眼:一本作“看”。“越王”

二句:一本作“越山更上,台最高层”。

注释

乍洗梅清:一本无“乍”字。清:一本作“青”。

钓卷:一本作“钩帘”。

阴晴:一本作晴阴。

眼:一本作“看”。

“越王”二句:一本作“越山更上,台最高层”。

赏析

《丑奴儿慢》,双调,九十字,上片九句下片十句各四平韵。

“麓翁”即史宅之,史弥远之子。“飞翼楼”,在绍兴。

“东风”两句,登是楼观雪景,点题“飞翼楼观雪”。言词人陪同麓翁登上飞翼楼近看雪景,见春风尚未来临,楼下梅花枝上还覆盖着一层白雪,使它更显得一尘不沾。“峭云湿”两句承上远眺。眺望远山出岫,重岚湿润,白雪皑皑笼罩着梅花坞。那里处在一片混沌的银色世界之中,将株株梅树都洗刷成银装素裹。这里梦窗不说“堆”或“垒”、“叠”等,却用一“洗”字,用得新奇。“钓卷”两句是说:我们在飞翼楼上卷起窗帘观赏雪景。见室外白茫茫天水一色,冷气扑面,一扫心头愁绪,不由得心旷神怡。“若耶”三句,见雪景,思伊人。“若耶”,溪名,在姑苏城外,向北流入太湖,相传为西施浣纱处,故亦称浣纱溪。李白《子夜吴歌》有“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句,即指此溪。此言词人过去曾在一次雪天中的若耶溪畔遇到过一位绝色佳人。他说:现在见到雪景,即想起伊人这时也可能紧闭门户,闲居室内吧。而我(指词人)却因被大雪所阻,性又疏懒,不敢像王徽之雪夜访戴逵一样乘着扁舟去若耶溪旁寻找芳踪,所以只能在飞翼楼上,面对雪景而神驰天外。

“几度”三句。登是楼饮酒赏雪原是雅会,然而词人老矣,不免盼望春天来得快些。因为春天象征着旺盛的生命,春色也一定胜过冬景,所以他在人前背后已有好多次问过别人:“春天来了吗?”他相信,当春天真的降临人间之时,飞翼楼外的远山近水定会红花绿叶相映成趣,更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看真色”两句,复述现实。言当词人从幻觉中清醒过来,他看清眼前现实中的真面目,远近高低银妆素裹,一片白色世界。不禁感叹:大自然真是位最无情的神啊!“醒眼”两句,楼中饮酒达旦。言当他重新睁开朦胧的醉眼时,斜月已经西挂在窗帘外,东方也由白转红。饮酒一夜已经雪住天晴,阳光照射下,西面的`山上已显露出青色,春天终于来临啦!“相扶”三句,相约语也。言词人与史云麓兴致勃勃地相约:我们俩一定要去越王台踏青访古,并再次痛饮一场,带着醉意,互相扶携着去登越王台的最高层。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14

春雪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翻译

春风卷着漫天大雪,飘来飘去,落得到处都是。

你看那欣赏雪景的人们,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注释

徘徊:来回地行走。诗中指雪花飞来飞去。

君:相当于“你”,有尊敬的意思。

似花处:指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

洛城:即洛阳;

洛城中:即“洛城东”,当时豪贵宅第之所在。

赏析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是写景;第三句“君看似花处”,有承有转,过渡句,使诗文由景转情。第四句“洛城中”,一作“洛城东”,这里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联系诗题来看这两句,那意思是说冬天已经结束,突然来了一场春雪,这在那些无饥寒之虑的富贵人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难得又见的满足和喜悦,于是这熟悉而又新鲜的飞雪,在他们的眼中便成了飞花舞空的美景。但是,对于“洛城外”的穷人来说,他们好不容易在饥寒交迫中熬过了大雪纷飞的隆冬,盼来了春回大地,谁知又来一场大雪,这逝而复回的威胁和灾难,所带来的艰难与怨恨是不难想见的。这首诗的得力之处正在尾句,尾句之中又得力于一个“偏”字,是它构成了虚实两个空间,两种境界,两种生活,两种感情的对比,而诗人的爱与恨,同情与憎恶,也都融入这个对比之中。通过对比所展现的不同状况,及其所孕育的主题等,都留在了诗外,为读者开拓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此诗通过描写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侧面写出了富人们在屋内赏雪以美酒相伴,穷人们却在雪天流落街头,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用曲折的笔法,讽刺了那班达官贵人只图自己享乐,忘了广大地区人民的贫困。

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15

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及注释

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注释⑴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⑵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⑶林表:林外,林梢。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译文及注释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注释 ⑴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

⑵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⑶林表:林外,林梢。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6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xx:58

3、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xx:95-96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一。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一。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山》诗里是这样写终南山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非常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5-136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应试诗。《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若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则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

显示全部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应试诗。《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若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则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xx:58

2、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xx:95-96

3、 霍松林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5-136

祖咏

祖咏 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宫词

唐代: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辛弃疾的诗

1、定风波·暮春漫兴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2、临江仙·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

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

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3、临江仙·醉宿崇福寺,寄祐之弟,祐之以仆醉先归

莫向空山吹玉笛,壮怀酒醒心惊。

四更霜月太寒生。被翻红锦浪,酒满玉壶冰。

小陆未须临水笑,山林我辈钟情。

今宵依旧醉中行。试寻残菊处,中路侯渊明。

4、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只消闲处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

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5、菩萨蛮

稼轩日向儿童说。带湖买得新风月。

头白早归来。种花花已开。

功名浑是错。更莫思量着。

见说小楼东。好山千万重。

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东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7、菩萨蛮·送祐之弟归浮梁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

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

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

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8、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9、菩萨蛮·坐中赋樱桃

香浮乳酪玻璃碗。年年醉里尝新惯。

何物比春风。歌唇一点红。

江湖清梦断。翠笼明光殿。

万颗写轻匀。低头愧野人。

10、西河·送钱仲耕自江西漕赴婺州

西江水。道是西风人泪。

无情却解送行人,月明千里。

从今日日倚高楼,伤心烟树如荠。

会君难,别君易。草草不如人意。

十年著破绣衣茸,种成桃李。

问君可是厌承明,东方鼓只千骑。

对梅花、更消一醉。有明年、调鼎风味。

老病自怜憔悴。过吾庐、定有幽人相问,岁晚渊明归来未。

11、木兰花慢·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12、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等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13、朝中措

绿萍池沼絮飞忙。花入蜜脾香。

长怪春归何处,谁知个里迷藏。

残云剩雨,些儿意思,直恁思量。

不是莺声惊觉,梦中啼损红妆。

14、朝中措·崇福寺道中归寄祐之弟

篮舆袅袅破重网。玉笛两红妆。

这里都愁酒尽,那边正和诗忙。

为谁醉倒,为谁归去,都莫思量。

白水东边篱落,斜阳欲下牛羊。

15、祝英台令·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16、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

江头醉倒山公。月明中。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溪欲转。山已断,两三松。一段可怜风月、欠诗翁。

17、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

人言我不如公,酒频中。

更把平生湖海、问儿童。

千尺蔓。云叶乱。系长松。

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18、鹊桥仙·为人庆八十席间戏作

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闲傍松边倚杖。

不须更展画图看,自是个、寿星模样。

今朝盛事,一杯深劝,更把新词齐唱。

人间八十最风流,长帖在、儿儿额上。

19、太常引·寿南涧

君王著意履声间。便令押、紫宸班。

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

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

20、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

长记潇湘秋晚。歌舞橘洲人散。

走马月明中。折芙蓉。

今日西山南浦。画栋珠帘云雨。

风景不争多。奈愁何。

21、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袴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22、杏花天·无题

病来自是於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

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

有多少、莺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

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

23、踏歌

攧厥。看精神、压一庞儿劣。

更言语、一似春莺滑。一团儿、美满香和雪。

去也。把春衫、换却同心结。

向人道、不怕轻离别。问昨宵、因甚歌声咽。

秋被梦,春闺月。旧家事、却对何人说。

告弟弟莫趁蜂和蝶。有春归花落时节。

24、一络索·闺思

羞见鉴鸾孤却,倩人梳掠。

一春长是为花愁,甚夜夜、东风恶。

行绕翠帘珠箔。锦笺谁讠乇。

玉觞泪满却停觞,怕酒似、郎情薄。

25、千秋岁·金陵寿史帅致道时有版筑役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

金汤生气象,珠玉霏谭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金尊倒。凤诏看看到。留不住,江东小。

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26、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

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

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27、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8、霜天晓角·旅兴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29、南乡子·舟中记梦

_枕橹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

变作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

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30、阮郎归·耒阳道中

山前风雨欲黄昏。山头来去雪。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杨万里的诗

1、《舟中排闷》

江流一直还一曲,淮山一起还一伏。

江流不肯放人行,淮山只管留人宿。

老夫一出缘秋凉,半涂秋热难禁当。

却借楼船须流下,逆风五日殊未央。

老夫平生行此世,不自为政听天地。

只今未肯放归程,安知天意非奇事。

平生爱诵謪仙诗,百诵不熟良独痴。

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

2、《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至》

北风五日吹江练,江底吹翻作江面。

大波一跳入天半,粉碎银山成雪片。

五日五夜无停时,长江倒流都上西。

计程一日二千里,今踰灩澦到峨眉。

更吹两日江必竭,却将海水来相接。

老夫蚤知当陆行,错料一帆超十程。

如今判却十程住,何策更与阳侯争。

水到峨眉无去处,下梢不到忘归路。

我到金陵水自东,只恐从此无南风。

3、《梨》

挂冠大谷肯于时,飣坐风流特地奇。

骨里馨香衣不隔,胸中水雪齿偏知。

卖浆碎捣琼为汁,解甲方怜玉作肌。

老子醉来浑谢客,见渠倒屣只嫌迟。

4、《柳絮》

寒勒花迟却速残,暖将絮过忽吹还。

雪翻霁日光风急,球衮回廊曲榭闲。

万里云天皆去处,群飞踪迹恣中间。

道渠催得春阑著,春不缘渠独不阑。

5、《雨夜》

岁晚能无感,诗成只独哦。

萤光寒欲淡,秋雨暮偏多。

伴老贫无恙,留愁酒肯麽。

吟虫将落叶,为我拍还歌。

6、《泊平江百花洲》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7、《钓台》

钓石三千丈,将何作钓丝。

肯离山水窟,去作帝王师。

小范真同味,玄英也并祠。

老夫归已晚,莫遣客星知。

8、《听雨》

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

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

9、《虞丞相挽词三首》

负荷偏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真将相,赤壁弃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好手未须论。

保奭方为左,希文自请西。

不劳三尺剑,已办一丸泥。

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

清风谁作诵,何石不天齐?

一老堂堂日,诸贤得得来。

但令元气壮,患不寒尘开。

名大天难著,人亡首忍回。

东风好西去,吹泪到泉台。

10、《舟过谢潭三首》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11、《过扬子江二首》

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

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千载英雄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

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

天将天堑护吴天,不数殽函百二关。

万里银河泻琼海,一双玉塔表金山。

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闲。

多谢江神风色好,沧波千顷片时间。

12、《春晴》

日透微风暖,风揉嫩日佳。

秪知趱桃李,不道落梅花。

13、《雨作,抵暮复晴五首》

细雨如尘复似烟,两淮渡口各收船。

南商北贾俱星散,古庙无人烧纸钱。

雨痕拂水有如无,雨点飞空密复疏。

白鹭窥鱼浑欲下,被风吹起不由渠。

清平如席是淮流,风起雷奔怒不休。

一浪飞来惊落胆,早知秪要打船头。

风伯颠狂太劣生,雨师嬾困洒来轻。

若言不被云君误,谁放斜阳作晚晴。

栖鹊无阴庇湿衣,行人仄伞避斜丝。

船兵归後轿兵去,独立淮河暮雨时。

14、《风雨》

残风剩雨故欺人,垂箔关窗护病身。

自拾荷花楷面汗,新将笋箨制头巾。

梅天笔墨都生醭,棐几文书嬾拂尘。

帽子一峰青可掇,隔墙不敢略开门。

15、《秋凉晚步》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政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16、《探春》

五日才能一日来,眼生方觉有春回。

向来日日频来探,只道园花不肯开。

17、《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後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爱东山晴後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18、《早起》

黄菊花繁依旧臞,牡丹叶落恰如枯。

霜中蚱蜢冻欲死,紧抱寒梢不放渠。

19、《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20、《感秋五首》

昨扇犹午携,今裳觉晨单。

起来且复卧,未敢窥柴关。

不知病至此,为复老使然。

平生性刚燥,畏热长喜寒。

念昔忝乡赋,践雪诣春官。

布褐背不纩,芒鞋茧且穿。

长亭夜濯足,吹灯呻故编。

买酒破孤闷,浩歌殷屋椽。

何曾悲廪秋,山棱耸臞肩。

秋风吹我髓,秋露滴我肝。

我欲与秋敌,秋先令我酸。

叹息复叹息,谁是长少年。

盥漱已云毕,危坐正冠衣。

揽镜忽见我,不识我为谁。

自倚身尚强,不悟年已衰。

举头视嘉木,向人惨无姿。

我欲诉渠老,渠乃怀秋悲。

木悲不解饮,琴瑟声怨咨。

我且呼麴生,细细斟酌之。

我醉不知我,更知春秋为。

隤照趣夕黯,孤灯启宵明。

老夫倦欲睡,似醉复如醒。

寸心无寸恨,坦如江海清。

秋蛩何为者,四面作怨声。

凄恻竟未已,抑扬殊不平。

切切百千语,递递三四更。

遶砌寻不得,静坐复争鸣。

有口汝自苦,我醉不汝听。

秋晓寒可忍,秋夕永难度。

青灯照书册,两眼如隔雾。

掩卷却孤坐,块然与谁语。

倒卧卧不得,起行行无处。

屋角忽生明,山月到庭户。

似怜幽独人,深夜约清晤。

我吟月解听,月转我亦步。

何必更读书,且与月联句。

平生畏长夏,一念愿清秋。

如何遇秋至,不喜却成愁。

书册秋可读,诗句秋可搜。

永夜宜痛饮,旷野宜远游。

江南万山川,一夕入寸眸。

请辨双行缠,何处无一丘。